胡適在台北逝世(2)(圖)
1958年4月,經蔣介石力邀,胡適同意來台定居並出任「中央研究院」院長,以推動學術研究。在台北的最後五年,胡適主張自由、理性的思想在台灣發揮影響,並鼓舞出新的實踐力量,他支持民主派人士雷震辦《自由中國》半月刊,並肯定雷震聯合李萬居、高玉樹等本省人士組織新政黨的計劃。不過當雷震被捕時,胡適並未公開表示反對意見,為此外界對其頗多非議。但從後來所披露出的胡適日記中,人們看見了更多的事實真相:胡適雖然不是政治上的反對派,但他與蔣介石在私下面對時,卻直言不諱,呼籲民主與自由。
1953年1月16日,胡適在日記上寫道:「蔣公約我晚飯,七點見他,八點開飯。談了共兩點鐘,我說了點逆耳的話,他居然容受了。我說,台灣今日實無新聞自由。第一,無人敢批評彭孟緝(按:時任台灣省警備司令)。第二,無一語批評蔣經國。第三,第(按:「無」字之誤)一語批評蔣總統。所謂無言論自由,是『盡在不言中也』。……最奇怪的,是他問我,召開國民大會有什麼事做?我說,當然是選舉總統與副總統。……他說,請你早點回來,我是最怕開會的!這最後一段話頗使我驚異。難道他們真估計可以不要憲法了嗎?」
1960年11月18日的日記中更記載著,胡適當面告訴蔣介石:「十年前總統曾對我說,如果我組織一個政黨,他也不會反對,並且可以支持我,總統大概知道我不會組黨,但總統的雅量,我至今不會忘記。我今天的盼望是,總統和國民黨的其他領袖,能不能把十年前對我的雅量分一點來對待今日要組織新黨的人?」這便是真實的胡適,堅持不做官以保持講真話的空間,表面上不參與政治,私下又以直率的方式促使政治往民主的方向改變。
胡適的靈柩於10月15日安葬在南港「中央研究院」大門對面的山坡上,數以千計的人,絡繹不絕地湧進胡適先生的靈堂,向胡適先生行三鞠躬禮,很多人黯然神傷,默默無言。告別式由「副總統」陳誠主持,禮成后,許多人仍然冒著細雨站在靈堂前,久久不去。胡適的夫人江冬秀女士則一直在後輩親友扶持下不停飲泣。
1975年8月22日,江冬秀女士也過世了,與胡適合葬在一起。他們育有兩個兒子,長子胡祖望在駐美單位做事,次子胡思杜留在了大陸,后在大陸批判胡適期間自殺身亡。
1990年,胡適百歲冥誕,海內外華人舉行了許多紀念活動,包括出版書刊專集,舉行學術研討會、文物展等,其中兩岸學者專家舉辦了「胡適與近代中國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