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民黨簡介
2000年3月31日,宋楚瑜結合一批政治人士正式宣布成立以「人民第一」為宗旨的親民黨,並逐步發展成為國民黨、民進黨之外的台灣第三大黨。
一、基本情況
親民黨成立后,依靠黨主席宋楚瑜的個人魅力及「立法院」黨團的優秀問政品質,取得一定發展。
(一)具有一定選票實力。在2001年底縣市長與「立法委員」選舉中,第一次參選的親民黨在「立法委員」選舉中獲得46個席次,得票率為1857%,在縣市長選舉中獲得台東與連江兩個席次,得票率為236%;在2002年初舉行的縣市議員、鄉鎮市長選舉中,親民黨獲得4席鄉鎮市長,49席縣市議員;在2002年6月舉行的鄉鎮市民代表及村裡長選舉中,親民黨共獲得58席鄉鎮市民代表,20席村裡長;在2002年底台北市、高雄市市長及市議員選舉中,親民黨共獲得8席的台北市議員,7席高雄市議員。不過,在2004年「立法委員」選舉中,親民黨僅獲得34席,得票率降為139%。
(二)政黨認同度有所上升。親民黨正式成立前夕,民意調查機構所做的調查顯示,親民黨已擁有12%的支持度,之後一直穩步向上發展,一般維持在17%左右,居於民進黨和國民黨的支持度之間。
(三)黨員人數穩步上升。親民黨成立后,在選舉中堅定支持宋楚瑜的民眾逐步轉化為親民黨的黨員、認同者或支持者。親民黨成立首日,各地要求加入親民黨的民眾非常踴躍,該黨正式黨員現已突破6萬人。從親民黨黨員的省籍來看,外省籍、本省籍(包括閩南人和客家人)、原住民等各個族群都有,打破了外界對親民黨將淪為「外省黨」的疑慮。
二、組織架構
親民黨的組織架構主要分為中央與地方二級制,各級組織以各級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關,執行委員會為執行機關。
(一)「全國委員會」。為該黨最高權力機關,會議每年由黨主席召集一次。「全國委員會」主要由曾任或現任各級公職、「民意代表」、各級黨務幹部以及各界具有代表性的黨員組成,名額約400人左右。主要職權有:修訂黨章,議定黨綱,聽取並檢討中央執行委員會的工作報告,選舉、罷免中央執行委員,議決本黨重大政策議案。
(二)主席。由全體黨員直接選舉產生,任期2年,連選可連任。副主席若干人,由主席提名,報請「全國委員會」備查。2002年5月15日,在親民黨首次舉行的黨主席選舉中,同額競選的現任黨主席宋楚瑜以9946%的超高得票率順利連任。目前副主席為宋楚瑜在2000年「總統」選舉時的副手張昭雄。中央黨部設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若干人,由主席任免。中央黨部並設中央諮詢委員會,設諮詢委員若干,由主席聘任。中央黨部下設政策研究中心、組織部、文宣部、行政部、財務部五個單位。
(三)中央執行委員會。共設委員21人,除主席、副主席為當然委員外,其餘19名皆由「全國委員會」直接選舉產生,任期2年,連選可連任。其中比例分配為現任「立法委員」9人,現任行政首長、政務官、黨務主管5人,「地方民意代表」5人。並規定中央執行委員每星期定期召開一次會議,由黨主席召集並主持。由於目前親民黨仍屬於草創期間,為避免內訌,黨內並未選舉中執委。
(四)地方組織。親民黨成立之後,就開始積極建立地方黨部,招募黨員。
三、政策主張
親民黨成立之後,陸續就政治、經濟、社會以及兩岸關係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主張。
(一)兩岸政策主張。依循「國統綱領」相關原則,在「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識」基礎上,進行兩岸協商,惟未來台灣現況的任何改變,皆須經台灣全體人民的同意。依「三階段整合論」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擱置統、獨爭議;第一階段進行經濟性及功能性「交流」,開展兩岸經貿互惠合作;第二階段推動兩岸「社會互動」;第三階段則邁向「政治整合」。**應明確承諾放棄武力犯台,展開兩岸互惠平等對談,確保「中華民國」在國際社會的生存空間。發展兩岸經貿,以「全球布局」與「策略性開放」的原則,儘速開放「三通」,發展兩岸經貿,善用台灣優勢條件,以大陸市場及資源發展台灣經濟。
(二)政治主張。主張維護「中華民國憲法」,建立權責相符的「憲政體制」,回歸「雙首長制」的憲政規範;儘速制定「政黨法」、「遊說法」及「政治獻金法」,健全政黨政治。
(三)經濟政策主張。主張解決失業問題,改善投資環境,加速財政金融改革,重振經濟發展。釐清政商關係,杜絕一切黑金白金政治,創造廉潔有效率的投資環境。積極創造就業機會,加強勞工職業訓練,建立勞資協商網路,兼顧勞工權益與企業發展。提高企業競爭力,積極發展新興關鍵性產業,輔導傳統產業。
(四)「防務外交」政策主張。建立全民「國防」,強化科技戰力,以「前進防禦」為戰略目標。發展「多元外交」與「全方位外交」,采務實態度參與國際社會。積極爭取加入國際組織,加入區域安全與功能性組織。革新僑務工作,爭取海外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