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包氏家譜(3)
這天他出了村子四處觀望,看到屋后的樹林子里有一座自家的大草堆,那稻草秸被盤得就甭說有多嚴實了。他不覺心中一動。「要是把譜兒藏在草堆里,日晒不著,雨淋不著,還神不知鬼不覺,等於進了保險箱。」
包訓根趁一個月黑天把譜從家裡轉移到屋后的大草堆中。就這樣,一部十四本的《包氏宗譜》被完完整整地保存了下來。直到程如峰和包義旭的到來,譜還完好地藏在包訓根處。而且這事除了生產隊長包先定外,誰也不知道。
程如峰拿到這部十分完好的《包氏宗譜》時,興奮得心裡直發顫。這是他平生第一次看到如此齊全的譜書。它續修於民國七年,即一九一八年,僅僅是譜誥、舊序、繪像、藝文、實錄、譜論、凡例、家規、家私以及淵源世紀等等內容,就用去了兩卷的篇幅。
程如峰最想知道的「墓圖」及「碑記」,更是赫然載於其中,這太叫他感到驚喜了!
看了《包氏宗譜》,程如峰才知道,原來包姓的始祖是公元前五世紀春秋後期楚國大夫申包胥,其後的子孫便「以字為姓」,由此姓包。到了包公包拯,已是申包胥的三十四代孫。《包氏宗譜》上的許多事情都記載得十分詳細,包姓始祖的第五十四代孫包相是在明代的弘治年間,即一四八八年至一五○五年期間,由合肥遷往舒城的山區,成為今天包家窪包氏宗族的一世祖。
程如峰暗下判斷:這部於民國七年續修的《包氏宗譜》,實際只應該稱其為《包氏支譜》。不過,他又認為,雖為「支譜」,但卻因其記載內容的翔實,還是很容易地可以窺視出包氏淵源清晰的脈絡的。
程如峰在這部難得的《包氏宗譜》上,發現了有關包公墓的三條非常寶貴的資料。譜中有一幅包公墓園圖,圖上繪出了包公墓周邊的地形,這大概就是風水先生所說的「龍脈」。墓前,除有一座香爐、一張供桌而外,還有一對石人和一對石羊。這些擺設,在今天的清理現場都已不存在。據住在黃泥坎的一位老農說,在他的印象中,解放大軍進城之前,包公墓的周圍就沒有了東西。可見從續修《包氏宗譜》的一九一八年,到解放大軍進城的一九四九年,在這三十多年中,包公墓園一帶的地表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多半與日寇佔領合肥八年有直接關係。
譜中還有一篇林至寫的《重修孝肅包公墓記》的文章,記述了南宋慶元五年,即一一九九年,包公誕生二百周年的時候,淮西路官員見包公墓被嚴重破壞,慘不忍睹,
遂撥公款進行了一次重修。修復后的包公墓,「祭享有堂,墓道有門」,「植藝松檜,立表樹阡」,規模還挺大,「繚以周牆,方一百五十步。」
這篇《重修孝肅包公墓記》,使得程如峰的思維頓時活躍。有一道耀眼的亮光劃過腦際,一下子把他紛繁的思緒照得徹亮。
他想:既然包公墓早在南宋慶元五年之前,就曾經遭到過嚴重的破壞,破壞到了「慘不忍睹」的程度,那麼,今天清理出的包公墓誌石碎成五塊,且中有鑿孔,包公夫人董氏的墓誌石也裂成七塊,就都不奇怪了。
不過,他又想:既然包公墓曾經遭到如此的破壞,那麼,是否在南宋慶元五年重修之時,就已經把真正的包公墓給搞錯了呢?否則,我們今天怎麼可能會在位置卑下、埋葬草率的一座小墓之中,清理出了包公和董氏二人的墓志銘呢。
總之,讀到這篇文章后,有一點程如峰已經堅信,這就是,被吳興漢編為「一號墓」的那座小墓,顯然不會是包公夫婦二人的原葬墓,而只應該是遭到了一場變故之後的遷葬墓!
他甚至可以確認,被包氏後裔世世代代年年歲歲祭掃的主墓,就是包公夫婦二人的原葬墓。
程如峰開始變得興奮起來。因為,意識到這一點,困惑著清理髮掘小組的那許多異常的情況,也就煙消冰釋了。比如,一棺兩銘的問題,不僅變得清晰起來,而且,反過來又成了支持這種結論的強有力的證據。正因為它不是包公的原葬墓,也不是董氏的原葬墓,所以才會出現有兩合墓誌石,卻只發現一個人的遺骨;同樣,董氏的墓誌蓋才會少了一角,而在那座小墓中也無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