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鼓聲聲猶在耳?
那年老作家汪曾祺訪邕,曾作一聯語贈我。聯云:「銅鼓聲聲猶在耳,桄榔葉葉不知秋。」桄榔樹讓老作家印象深刻,這頗使我有一點意外;而銅鼓能夠感動汪老,我以為卻是情理中事。
銅鼓,以其體格雄渾、紋飾美麗、工藝精湛、聲音悠揚而聞名於世。
銅鼓的發現和使用主要分佈在我國西南、華南以及周邊的東南亞國家。地處西南邊陲的廣西,是著名的銅鼓之鄉。廣西的銅鼓有四個顯著的特點。一是品種齊全。目前中國境內的以出土地點命名的銅鼓共分八種類型:北流型、靈山型、冷水沖型、石寨山型、遵義型、麻江型、西盟型和萬家壩型。這八種類型廣西均有發現,其中前三種還以廣西出土地點命名。二是數量眾多。目前全國文博單位庫藏銅鼓一千四百多面,廣西就多達六百多面,民間傳世並使用的銅鼓更是大大超過這個數目,光是河池一帶老百姓手上的傳世銅鼓就有一千五百面左右。廣西境內除桂東北少數幾個縣外,曾經出土或者使用過銅鼓的縣達七十四個之多。三是單個銅鼓體積最大。現藏於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的一○一號鼓,北流出土,面徑為一百六十五厘米,是已知世界現存最大的一面銅鼓。站在它的面前,讓人感到一股逼人之大氣迎面而來,敬畏之心不禁凜然而生。四是工藝精良,紋飾精美。尤以藤縣蒙江橫村冷水衝出土的鼓最有代表性。其不僅形制高大,氣勢恢宏,線條流暢,圖紋生動,令參觀者流連再三,而且鼓壁輕薄,附件繁多,使冶金鑄造專家都嘆為觀止。就鑄造技術而言,太薄的鑄件,銅水很難流布圓滿,往往半途便要凝結,現代鑄造中的難題,古代是怎樣解決得如此完滿的?
專家考證,銅鼓最初形成於公元前七世紀,相當於中原地區的春秋中期。廣西田東縣鍋蓋嶺的戰國時期墓葬就曾出土過銅鼓。自《後漢書》載伏波將軍馬援南征交趾「得駱越銅鼓」始,一直史不絕書。宋代《嶺外代答·樂器門》中更記載「廣西土中銅鼓,耕者屢得之」,可見廣西銅鼓之多。
一面銅鼓,濃縮了一部少數民族的科技文化史。在它身上,人們不僅能夠清楚看到這個民族的冶金、鑄造、繪畫、雕刻、音樂、舞蹈等方面的成就,而且還可以了解他們的宗教、耕作、漁獵、衣飾、風情、習俗等方面的文化內涵。顯然,鼓身上的太陽紋、雲紋、雷紋、水紋、魚紋等以及鼓面所鑄的青蛙、牛、馬、鳥、龜等立體塑像,就充分體現了南方稻作文化的特徵以及先民們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互生共榮的理念和現實。面對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圖,我們怎能不對我們的先人油然而生敬意!
關於銅鼓的用途,歷來都有爭論。郭沫若先生他在《滿江紅·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見大量銅鼓陳列》中,對於銅鼓當時是做什麼用的,提出過他的一個獨特見解:「細思量,當是蓋窖藏,非鼓也。」銅鼓非鼓--既不是用來敲打的樂器,也不是用來奉神的祭器,而是窖藏紅薯芋頭之類的器具--這個推斷確實獨特,也很有趣。郭老在詞末的「附白」中說:「余所見銅鼓甚多,鼓面並無捶擊痕。又雲南晉寧出土滇國文物,與銅鼓相同者不少,而鼓面布滿立體人物,更無供捶擊餘地。」顯然他是對大量的銅鼓的形狀、大小、花紋、圖像作了一番考證之後才作出這個結論的。但人們對郭老這個結論似乎覺得難以接受。倒不是他把銅鼓的用途從「形而上」弄到了「形而下」,從神聖弄到了凡俗,而是對當時的生產力和消費水準,是否有可能(有必要)鑄一個銅鼓來窖紅薯芋頭或者藏別的什麼東西心存疑竇。
我更傾向於銅鼓是一種打擊樂器的說法。至少現今的活生生的實例是遠遠勝於一切雄辯。而且這些實例讓我們驚訝且興奮,銅鼓,它流傳了千百年,竟然是至今唯一還在使用著的青銅器!桂西、桂南的壯、瑤、苗、侗、彝等少數民族同胞,每當婚喪嫁娶、四時節慶、祭祀祈福、驅邪避災,都要敲響悠揚的銅鼓,跳起優美的舞蹈,尤以河池南丹白褲瑤的銅鼓方陣最是好看,其場面宏大,氣氛熱烈,節奏鏗鏘,聲震四野。自一九九九年起,河池市已經連續舉辦了四屆銅鼓山歌藝術節。在熱烈歡快的節日里,少數民族兄弟將載歌載舞,向來自五洲四海的賓客一展銅鼓文化的迷人魅力!
200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