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奇的身世(3)

傳奇的身世(3)

1855年,清咸豐五年,6月,黃河在河南蘭陽銅瓦廂(今蘭考縣東壩頭以西)再次決口,掉頭向西北、東北方向數股漫遊,最終奪取大清河河道,由山東利津縣入海。這時,淮河原入海故道已被黃河泥沙淤積成高於地面的廢河道,全長728公里,成為淮河、沂沭泗兩大水系的分水嶺。

非常有意思的是,記者在這次「暗訪淮河」調查中了解到,「地下淮河」的兩大水系分界線與地面基本一致。也就是說,多少萬年前,甚至是百萬年前,淮河已在地下如此分割。大自然的規律早已存在,「**」和偶然的歷史事件,只是這一「規律」的表徵或導火索。

黃河長期「奪淮」局面不再,但700年的肆虐使淮河成為災難之河。專家認定,黃河奪淮至今仍留有四大遺害:一是淮河的入海尾閭被淤毀,只得繞江入海,成了一條排泄不暢的「無尾河」;二是在下游淤出一個浩浩蕩蕩、湖底高於河底一二米的洪澤湖,淮水入海,先得爬洪澤湖這個長坡;三是淮干淤積,淮堤日高,年復一年,淮河終於從地下爬到地上,成為「懸河」,中游滯水更為嚴重;四是淮北支流淤積嚴重,漬澇盛行。建國后淮河流域普查鹽鹼地有150多萬公頃,主要分佈在淮北平原、黃泛區和濱海地區。

水系紊亂,使淮河水災愈盛。近十數年,水多則澇,水少則旱,污染亦重。淮河徹底成為一條特殊的河,麻煩的河。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揭示淮河污染真相:暗訪淮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揭示淮河污染真相:暗訪淮河
上一章下一章

傳奇的身世(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