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現《顫抖》(2)
我跳完以後,我的同學告訴我:「你知道嗎,你跳的時候,老師在台下跟著你一起跳呢。」
一曲《顫抖》跳完,全場掌聲雷動,又是跺腳,又是喊叫,時間長達15分鐘。這的確是一個大師之作的舞蹈。第二天,《紐約時報》舞蹈專欄專門發表了評論我的文章,說一個中國天才,把《顫抖》重新帶到我們觀眾中間。我由此連續三年被《紐約時報》評為現代舞追蹤的目標,並從我的表演、創作進行跟蹤報道。這個作品奠定了我在紐約舞蹈界的地位。所有的人都知道金星跳得好,而且不是一般所說的跳得好,他對作品的闡釋超越了年齡界限。
我的老師瑪瑞露易斯把《顫抖》的演出版權給了我。這個作品是到目前為止,對我影響最大的作品。它除了教會我怎樣去表演,而且還告訴我創作現代舞的基本宗旨和定律。越簡單的東西越難編,越簡單的東西越能說明問題。複雜、花哨容易,簡單、明了卻很難。這就跟我們中國的古文特別像,不需要長篇大論,絮絮叨叨的,一個字,全說明白了。
每當到外國去跳獨舞,我就經常推薦我老師的這個獨舞,說:「我能不能跳《顫抖》?如果能跳這個獨舞,我寧可放棄自己創作的舞蹈。」而且,現在跳和我當時24歲跳完全不一樣了。我的內心更豐富了,每次跳都有新的感覺。我記得第一次回國給我的學生跳這個作品,所有的學生看著我跳渾身都起雞皮疙瘩,激動、特別激動。的確是大師之作。《似曾相識》一共五段舞蹈,《顫抖》是其中的第二段,只有四分鐘的時間。然而,就是這短短的四分鐘時間,使我在美國舞蹈界有了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