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5章 出宮
登基即位后,嘉文感覺自己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比之前攝政監國之時要擔子重的多。
宣政殿。
嘉文繼位之後,依然沿續了宣政殿議事的機制,重大事項,先在宣政殿與宰輔等重臣商議,議出結果之後,才會在朝堂宣布,然後交予三省六部辦事。
這個機制很好的調動府院和三省六部各部衙之間的關係,避免了爭端扯皮甚至是互相推諉的情況,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
「禮部上奏,新皇即位,按制,應當詔令大赦天下,並賜予文武官員勛爵升遷,給予諸侯貴族和分封騎士們錢帛賞賜,另外,對八十歲以上的平民,要賞賜勛位和錢糧,對年滿七十歲以上平民,也要賜給衣糧。並要賞賜京畿宿衛之禁衛翊府將士,賞賜京師各大學府學子們衣糧,對傷殘將士、忠烈子弟,要給予賞賜優撫······」
長孫無忌奏報。
嘉文穿著明黃色的龍袍坐在那裡,這套衣服算是相對休閑點的常服,沒有朝會上的袞龍袍那麼正式。
他認真的傾聽著。
長孫無忌說完,其它宰輔也說這是慣例。
「准奏,這些賞賜便統統由皇家內庫拔付錢糧,不必動用國庫之銀。另外,朕要加幾條,對於致仕之官員、吏員,也應當給予賞賜,另外,對於我大秦退伍之老兵也要賞賜,不僅是賞賜傷殘老兵,其次,對於那些奮鬥在鄉村一線的小學堂教師們,也應當給予賞賜,另外,今年春剛舉辦過科舉會試,下次會試要三年後,朕看可特旨開一屆恩科,明年春秀才試,秋舉人試,冬進士試,進士名額一千!恩科不影響三後年正常會試!」
新皇登基大赦天下,賞賜百官將士,這本是正常該有的,但現在新皇帝要把這賞賜額度加大,把受賞人群擴大。
而且皇帝還願意從內庫中拿錢,不動用國帑,大家當然也是高興的。
太上皇退位之後,便把皇家內庫的錢都給了新皇,這可是一筆巨大的財富,比國庫豐裕的多,畢竟國庫收入雖豐,可年年開支也大,而皇家內庫可沒那麼多開銷。
「臣曹化淳,請辭內侍監!」
會上,曹化淳突然請辭,倒是讓皇帝有些意外了。
皇帝挽留,但曹化淳提出要繼續留侍太上皇身邊,不能侍奉新皇,所以請辭。
「太上皇要遷出紫微宮,去顯仁宮?」
嘉文意外,「聖人可是因為朕未能晨昏定省而不滿?」
「陛下切莫誤會,聖人說既然退位了,那就退的乾脆徹底點,這天下江山交給陛下了,皇家內庫也交給陛下了,如今這皇宮也留給陛下了。陛下已經即位,是天子,那皇宮就當交給聖人使用,后廷諸宮也當交給陛下的后妃們居住,這也也比較方便,沒有其它意思。」
「而且聖人說,搬離紫微宮和洛陽城,去壽安的顯仁宮居住,會比較清靜,適合養身。」
嘉文有些猶豫。
他一繼位,太上皇就遷出皇宮,這未免讓人覺得是他迫不急待了。
好在長孫無忌等宰輔們那也是跟隨太上皇帝多年的,知道太上皇性格,當下便都勸說皇帝,應當派工部、將作監、少府寺等的工匠過去壽安,把顯仁宮重新裝潢一遍。
等把那邊裝潢好了,再請太上皇與太妃們移居顯仁宮。
皇帝在議事結束后,親自趕去看太上皇,此時皇帝依然還居住在自己的東宮。
「你也別多想,朕只是想把這皇宮騰出來給你罷了,你現在是皇帝,總不能還居住在東宮吧?可若是你搬進來了,朕還居住在這邊,那朕與太妃們與你的妃嬪們居住一起,總不太方便的。所以朕想好了,朕就搬去顯仁宮,之前朕也常在那邊居住,那邊環境不錯,也清靜。」
「可是顯仁宮較小。」嘉文還是猶豫。
「不小了,就算把朕和朕的後宮全都遷去,都綽綽有餘呢,更何況,朕也想好了,那些有皇子的妃嬪們,若其皇子已經分封就藩,那她們可以隨兒子前往封地,若是已分封開府但未就藩的,也可搬到京城皇子的王府中與皇子一起生活居住。」
「這麼一來,我這剩下的妃嬪就沒多少了,她們隨我到顯仁宮,每人還能安排一間殿,很寬鬆了。」
「請父皇暫且在紫微宮再居住幾個月,兒臣讓人把顯仁宮大修一下。」
「沒那個必要,之前朕也在那邊住的好好的,朕過幾天就搬過去,也省的繼續在這裡打擾到你,嘉文啊,我也是為你考慮,我一天繼續住在這宮中,那麼朝中百官、宰輔們,就一天還記著我這個太上皇,我這走了,你才能安安心心的當皇帝。」
羅成確實也沒想繼續留在洛陽城留在皇宮裡,那樣的話,滿朝上下,有幾個能真當他不存在?
可如果大家都繼續以他為主,那他傳位給嘉文豈不是個笑話?
時間一久,估計當了皇帝卻得不到實權得不到百官尊重的嘉文會心裡扭曲的,到時說不定父子關係可就沒現在這麼融洽了。
「嘉文啊,我當年花了五年時間巡遊天下,那次巡遊對我來說是趟極有收穫的巡遊,只是此後國事繁忙,朕也無心和無力再出遊。如今終於退位了,有你這麼賢明的新皇繼位,我也就不用再操心國事了,所以呢,我打算等過完年,就開始再次出巡,世界那麼大,朕想出去走走看看。」
「不過朕不想跟上次一樣弄那麼大聲勢排場,上次畢竟是以天子身份,所以天子的威儀得展現,還得展現我大秦的國力。但這次嘛,我只是想輕輕鬆鬆的去走走看看,所以到時可能就會只帶上少數侍衛、隨從,輕車簡從,微服出遊。」
十一月。
初一,太上皇羅成遷居洛陽府壽安縣顯仁宮。
初二,新皇冊封原太子妃秦氏為皇后,冊封原皇太孫羅元佑為皇太子。
初十,拜房玄齡為太師、長孫無忌任太傅、徐世績任太保。
十二,分封諸子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