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二章 扶桑國(四)
姓氏者,人倫之始也。
它既是宗族血脈傳承的紐帶,也是世人姻親婚嫁的界限。
族內不得通婚,更是我們中土漢地古往今來世代傳承的一條基本人倫準則。
而本族與異族之分,最為明顯的標誌便是姓氏。
天下所有沒有開悟的土著野民,就像這紫煙島上的扶桑國人一樣,全都沒有姓氏。
以母為尊、以天地萬物為名,人倫的混亂也就在所難免了。
所以歷朝歷代移風易俗,改造土著野民,都是從賜給姓氏開始的。
讓母親與自己生出的骨肉相認沒有太大難處,約莫一個時辰的功夫,春藤來報她們已認領完了。
兩百多個土著島民,從母系這支來看已很清晰,全為五代以內的宗親,分別來自五個祖母的門下。
但父系這塊就成了一團亂麻,全無父母、夫妻、子孫的觀念。
讓一個成年的男子辨別那些小娃是自家的兒女,他能把全島所有的孩童全都認下來。
另外島上土人的壽命普遍很低,三十而立的年紀,對於他們來說已經進入了人生的暮年。
眼前的海灘上,大多數土人已經分成了五個群落,還有幾十個母親不在人世的成年男女四散而立。
「林兄,這些人該如何處置?」
到了這一步,我也犯起難來,不敢再亂點鴛鴦譜了,於是問林兄道。
「讓他們自己選!但有一個要求,不能與自家喜歡的男女同在一個族群中!」
林兄不以為然道,仰頭對著酒囊豪飲了一番。
又是一番熙攘之後,紫煙島上土著野民的族群劃分終於告一段落。
人們席地而坐靜靜的看著我們,沒有任何的抗爭,完全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樣。
看來每次日向國的官差上島來挑選少男少女時,肯定也是這般架勢。
但有不從者就地殺戮,他們早就習慣了。
我看著很是不忍,感覺有點操之過急,已經有點違背了我等善意的初衷。
等在島上住一段日子,與這些土著相處融洽后再行治理,效果也許會更好一些。
「春藤!族群已經分好!你看應該賜給他們啥樣的姓氏?」
東瀛扶桑國的常見姓氏我還不太清楚,便叫來春藤徵求他的意見。
「扶桑的姓氏除了貴族和賤民之分,其他沒有太多的講究,怎麼取都行!比如川上、山下、田中、犬尾、春藤,都可作為自家的姓氏!還請易子和老爺定奪!」
春藤手持腰刀神情冷峻道,向我和林兄鞠了一躬。
看來他之所說全為實情,這扶桑國的土著與南荒海國的那些部落差不多。
天上飛禽、地上走獸、水中蛟魚、山野萬物,全可拿來作為自家的名諱。
「這般說來,取個姓氏名號倒也不難!哈哈哈!賢弟,你看這樣如何?就以該島的地貌風物給他們取姓吧!」
林兄也希望早點完事,海灘上的飯食已快備好,陣陣香味傳來令人不覺胃口大開。
「依二位之言,這紫煙島上的所有土著分為五個家族
,可分別取姓霧島、岩上、林中、泉邊、赤雲,每個土著今後的姓名便是姓氏加上他們原有的名諱。」
我環視四野稍加思索,便想出了這五個有趣的姓氏,對春藤和林兄笑道。
「甚好!賢弟大才!哈哈哈!」
「嗨!」
林兄聽完我的建議甚是欽佩,轉身讓春哥取來絹本筆墨,準備給這些扶桑土著修撰今世的第一份族譜了。
春藤則對我又是一個鞠躬,以示贊同。
我又突發奇想,讓秦沖他們趕緊帶人砍來兩百多片長形的木簡。
然後春藤領頭問詢翻譯,林兄書寫木簡上的姓名,我按照長幼有序的順序,把每個家族全部人丁婦孺的姓名,全都記在了絹本的分頁上。
「春藤,告訴他們務必要記住自家的姓名,每個人的木簡便是身份的證件,千萬不可弄丟了!今後每天開飯時間,我都會念唱絹本上的人名,他們憑著這塊木簡前來領取食物!記不下自家名號,或者木簡弄丟者一律罰餓兩日!」
春藤不厭其煩的把我的原意一遍又一遍轉述給了每一位土著,對於一些年幼無知的小娃,他還會再三囑咐他們的母親代為收好木簡,記住每個孩童的名字。
「賢弟!每天都管他們吃飯?我們哪來的那麼多糧食?」
一旁的林兄和前來幫忙的其他夥計都很是驚訝,船艙中的存糧已經不多。
一下讓所有的土人全部加入進來,不出三日便會斷糧。
「大夥無需擔心!日向國的大島那邊,一百兩黃金估計能賈千擔的谷糧。這些土著平日里又善漁獵,我敢保證絕對不會讓大夥餓肚子!」
我沒有停歇手中的活計,向林兄他們匆匆解釋道。
已經過去近一個時辰了,我們的錄名還沒有過半,全部採錄下來沒有兩個多時辰不可成事,所以半點也耽誤不得。
「看來賢弟要學上古五氏,在這孤島上開天闢地啦!」
林兄間或挺起了腰桿,回身看我絹本上的土人姓名。
這位老兄常年穿梭於江海之間,幼年期間所學的很多文字差不多都已還給書院的先生了。
「上古聖賢帶領華夏諸族走出了混沌蠻荒,我們今日所為只是消法祖先的成例。能否有所作為,就看這些扶桑土著的造化了!」
我慨嘆了一聲,第一次對於漢家先賢們千年之前的艱難創世,有了真正設身處地的感悟。
「少主!何為上古五氏?」一旁捧著筆墨的鍋盔好奇問道。
「上古五氏便是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媧氏、神農氏。他們教會世人築屋、取火、漁獵、農牧、醫藥、商賈和百工之術,我們漢家才從此走向開悟文明。如果沒有這些引路的先賢,我等今日都還是混沌無知的野人,與這些扶桑土著沒有二樣。」
鍋盔兄弟難得求教,我也知無不言,也好讓大夥都知道我們此番作為的意義何在。
所有土著的姓名全部錄完已是午後,大夥也全都飢腸轆轆了。
但是萬事開頭難也!
要讓這些沒有人倫觀念、全部人生除了尋找食物便是睡覺玩耍的土著們,記住自家
的姓名,在我看來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古有商鞅徙木立信推行變法,今日我們在這紫煙島的所作所為也算是一種變法,當然也應該信義為先、獎懲分明。
既然先前立下記不住姓名者罰餓兩日的規矩,就理當照章執行,否則接下來所有移風易俗的善舉,都將無法鋪排了。
盛裝薯飯和肉食的木桶在海灘上一字排開,我抱著絹本名冊挨個念唱入冊土著的姓名,春藤從旁翻譯。
令人驚異的是,除了幾個心智未開的勺子,絕大多數男女老幼全都記住了自己新的稱謂。
挨個走上前來,從分飯夥計的手中接過了樹葉包裹的飯食,就地蹲坐在四周分而食之。
扶桑土著素以生腥的魚肉和島上的漿果為主食,常年通過舔舐岸邊的岩石來補充鹽分。
所以我們這些沾滿人間煙火味道的平常食物,在他們看來已是世上少有的美味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每天早晚兩次按姓名分給飯食的時光,成了這些土著們最莊嚴的儀式。
他們主動捕獵海魚採摘漿果,送到了負責膳食的后廚這邊。
爭相學習我們的引火、烹飪之術,甚至連盛飯所用的木碗石片,都私下裡準備好了。
這些看似混沌無知的土著野民,文明開悟的速度遠超我們的想象。
三兩天的時間,他們已經完全接納了各自的姓氏,自覺開始以姓氏為界分群而居,完全摒棄了原先茹毛飲血的生息方式。
也許這些野民和我們漢家的先民們一樣,對於宗族、血脈、禮制、飲食、農桑的理解,經過無數代經驗的積累,已經有了區別於獸類的朦朧的原始觀念,與現世文明之間僅僅相隔了一道薄薄的面紗。
如今我們把這條面紗扯下了,這些扶桑土著也就幡然頓悟。
三日之後,隨船帶來的糧食消耗殆盡。
眾人商議之後決定,由我帶領春藤、秦沖、鍋盔等人,搖櫓駕船前往西北方向的大島採辦糧食。
林兄和留島的幾位兄弟也做了一回有巢氏,繼續冒充日向國的官家,每天帶領島上的土著採石伐木建造民居。
西北大島是九州、犬丸諸國的領地,也是我們東方漢國的海船最早登陸的地方。
在吳越中原一帶廣泛種植的稻稷桑麻,也隨著大漢的船隊帶到了扶桑。
所以當我們在一個無名的海港棄船上岸時,眼前的所見似曾相識。
草寮炊煙、水田藤橋、葛布麻衣的土著國人、背柴的樵夫、弄孫的老嫗,與我們漢地山野的世風景緻一般無二。
但這裡沒有文字,不識孔孟聖賢之道,佛陀的光輝也沒有沐浴這片土地。
世人矇昧無知,諸侯大王們殘暴不仁,各地的土著豪門蓄奴成風。
從文明開悟的進程來看,這東瀛倭國還處於殷商的晚期。
和我們大漢帝國的鼎盛時期相比,落後了何止千年。
(本章完)
商與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