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篡漢自立登帝座(2)

第2章 篡漢自立登帝座(2)

第2章篡漢自立登帝座(2)

第二章

篡漢自立登帝座(2)

便在擁莽派跟反莽派劍拔弩張之際,有名男子來到何武跟前,輕拍其肩,陰森笑道:「大司空稍安勿躁,星象變化凡夫俗子自是看不明白,只有劉大人這般高人,才會依據星象看出誰才是天命所歸。你雖肉眼凡胎,莫非還看不見上天所降奇石,以及其上所書『安漢莽者臨天下』的七字讖語嗎?違背天意者,定當遭逢天譴啊。」說話這人正值而立之年,雙目深邃,顯是頗具城府。

何武毫無懼色,縱聲笑道:「老夫豈會信你武濟深蠱惑人心之詞,這石頭無非是王莽命人刻的罷了,也只有你這狗雜種才會附和王莽指鹿為馬。」

武濟深雖遭羞辱,臉上卻無絲毫慍色,僅只輕笑一聲,道:「大漢連續三代先皇無子,已然說明天不佑漢,理應另尋賢能,承繼漢統。不過愚人不識天命,我也無需與你作甚口舌之爭了。」

何武怒髮衝冠,厲聲喝道;「只要有老夫在,斷不會坐視爾等奸佞得逞!」轉而朝群僚抱拳,悵然說道:「諸位同僚,數日前長安街頭有一少年,自稱是孝成皇帝的龍嗣,太皇太后親自對老夫說,那少年正是她的孫子。我們吃的是大漢的俸祿,自該為我朝鞠躬盡瘁。王莽這廝不過是個篡漢的奸賊,老夫便先宰了武濟深這奸佞小人,再為大漢誅殺首惡。」說罷,高舉拳頭,正欲朝武濟深頭頂砸去,忽覺五臟劇痛,猶如千萬條小蟲咬噬一般,他雖是個硬邦邦的漢子,卻也疼得在地上來回翻滾,慘叫連連。

「大司空!」一名大臣顫聲疾呼,奔至何武身旁,尚未將其扶起,對方已七竅流血,撒手人寰了。滿朝文武觀此情形,無不驚駭異常,便連投身過江湖的官員亦未參透其中關竅。

便在四年前,王莽看中武濟深本領通神,當即委以要職。今日王莽欲行稱帝之舉,早料到會有人挺身阻撓,便命武濟深在大庭廣眾下暗施神功,處死政敵,以此彰顯自身乃是天命所歸,如有違逆,天譴頃刻便至。武濟深依命在朝會前將自己的雙掌浸上毒液,那毒液雖透明無色,卻是斷魂奇毒,他仗著內功深厚,談笑間潛運勁力,使劇毒無法侵入自身體內。適才武濟深行至何武身前,朝他肩頭輕拍之際,手掌又輕催內力,將劇毒透過對方衣物,推入體內,是以僅過片刻,何武便毒發身亡了。

那名欲要相助何武的大臣眼見同僚死於非命,竟自望著其屍首,悲泣言道:「大司空······您乃朝中重臣,一生效忠漢室,竟然死得如此凄慘,我公孫祿定要為你報仇雪恨!」話到後來,咬牙切齒,咯吱作響。

擁漢大臣無不垂淚,武濟深卻仰首打個哈哈,道:「報仇?真是笑話。那何武分明遭了天譴,才會死於非命,看來公孫少府也要鐵定心思,違抗天命了。」他不願激起眾怒,說這些言語時,並未流露過多不屑。

公孫祿猛地抽出袖中匕首,刀尖指向武濟深,憤然說道:「本官雖未看明你使了甚陰毒伎倆,但何司空的死絕非天譴所致!」武濟深輕哼一聲,不慌不忙道:「公孫少府竟然暗藏兵刃,看來你與何武早已圖謀不軌了。多虧安漢公英明神武,早早免去了你們的兵權,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不過我主還是太過仁義了,竟會讓你們兩個狼心狗肺的東西登堂入室,我今日便替安漢公取了你的性命。」話到後來,雙目一立,頓生寒光。

王莽早已安排妥當,自己卻不多言,僅只旁觀殿中情形,心下暗贊:「武濟深做得甚好,看來我真是用對人了。多年來君臨天下的夙願,今日定可達成。」言念及此,嘴角旁笑意微露,再難自抑。

公孫祿未敢率先出招,當下朝武濟深怒目而視,強自鎮定道:「我公孫椂好歹領過兵,也他娘不是吃素的,今日本官先跟你拼了,再誅奸賊王莽!」

便在這當兒,班列中有一人縱聲高呼道:「且慢!」說話間,足運輕功,躍至兩人中間,但見那人乃是名少年將軍,端的眉清目秀。

那小將朝公孫祿抱拳說道:「大人當過左將軍,武功自是不弱,可家師神功難測,公孫將軍實非他的對手。再說我義父登基實乃上承天命,下順民心。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將軍何必執拗,如能尊奉新主,您尚可保全性命。」這名小將名喚雲旗,乃是王莽所收義子,亦是武濟深的徒弟,他見公孫祿赤膽忠心,心中欽佩,不忍其死於非命,方才躍出說和。

雲旗話音剛落,王莽長嘆介面道:「大行皇帝猝然殯天,著實叫我心如刀絞,恨不能隨他去了,怎奈太皇太后授我傳國玉璽,言明唯有我承繼大統,方能挽狂瀾於既倒,救民於水火。」武濟深道:「既是太皇太後有命,還望聖上節哀,早日登基要緊。」

王莽擦了擦眼角淚水,接著續道:「朕做皇帝實是無奈之舉,還請公孫少府莫要違抗懿旨,如能知錯就改,定不失加官進爵。」

公孫祿尚自緊握匕首,凄惻冷笑道:「誰稀罕,大丈夫為國盡忠,縱然一死,我也死得其所,奸賊納命來!」話音剛落,便即襲向王莽。但見王莽身旁眾衛士高喊護駕,隨即抄起兵刃將公孫祿牢牢圍住。那群兵士固然訓練有素,卻被公孫祿接連刺倒在血泊之中,雲旗縱身一躍,跳入圈中道:「公孫將軍住手,否則我要出招了。」

公孫祿更不搭話,匕首向前疾遞,直刺雲旗心窩。雲旗向旁微側,左手握住公孫椂手腕,右手變拳為掌向他胸前猛擊,直教對方口吐鮮血,幾個踉蹌,便即倒了。左近兵士趁機揮刀,公孫祿雖負重傷,反應依舊極敏,但見他向旁一滾,手中短刃跟著拋出,匕首便刺入了那甲士胸膛。正當此刻,又一名甲士瞧公孫祿兵器已失,且又身負重傷,便放開膽子沖了上去,手中長戈疾刺,公孫祿單手握住兵刃長桿,將其揮臂砸斷,隨即手持戈頭向下劈去,正中那名兵士腳掌。餘眾眼見那兵士捂著斷腳慘叫,頓生膽寒之意,均自朝後退了半步。

公孫祿復又吐了口血,吃力地爬將起來,只見他額上青筋暴起,口中喘著粗氣,性命危在旦夕。武濟深觀此情形,亦生惻隱,便即勸道:「公孫少府何苦如此執拗,你縱然不怕死,也總要顧念嬌妻愛子吧?」

公孫祿念及家人,不由得雙目含淚,神色卻甚為堅毅,隨後悲嘆道:「妻兒老小自是我公孫祿的心頭肉,可他們斷不會為了苟活人世,而依附叛賊。」說罷,環顧四周,朝沒有向王莽跪拜的大臣拱手施禮,凄然續道:「今日在下殺不了王莽,看來是我大漢當有此劫。公孫祿先走一步,大漢基業便拜託各位了。」話音剛落,便使手中斷戈自刎而亡了。

奸臣小人暗笑公孫祿迂腐,忠臣心中無不悲戚,王莽搖首長嘆,說道:「這二人不識天命,藐視太皇太后懿旨,方才有此橫禍。朕念此二人在朝為官多年,姑且准許其入土為安吧。」

待得兵士將殿中屍體抬出,武濟深復又跪拜道:「安漢公寬仁大度,定能成為曠世仁君。臣等懇請聖上為了天下蒼生,遵從太皇太后懿旨,登基稱帝,臣等定當輔佐聖上創下千秋功業。」群臣盯著殿中尚未擦乾的血跡,均自俯首帖耳,復又相繼跪拜道:「恭迎安漢公承繼大統,君臨天下······」

王莽復又佯作推辭,隨即笑嘆道:「既然太皇太后及諸位愛卿執意擁戴朕,朕也只得勉為其難了。」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聽著大臣山呼海嘯般的朝拜之聲,王莽登感志得意滿,但他心知眼下人心不穩,為了安定時局,便復又佯嘆道:「朕承繼漢統實為無奈之舉,從即日起改年號為『居攝』,以示朕行皇帝之權,代替大漢守護江山之志。朕還要選名劉氏宗親為太子,待朕百年後,定將皇位歸還。」話到後來,稍作忖度,接著續道:「聽聞廣戚候劉顯之妻去年誕下一子,名喚劉嬰,此人雖年齒極幼,卻正可以自幼督導,讓他長大以後,成為明君聖主,是以朕決意立劉嬰為太子,眾位愛卿可有異議?」

武濟深等人均知王莽立那嬰兒為儲,來日遲早廢黜,護漢之臣均覺劉嬰雖尚幼小,好歹也是劉氏宗親,為今之計只得應允。

王莽觀此情形,便即再作長嘆,說道:「既是眾卿附議,朕便立劉嬰為太子,即日起移居東宮,由宮奴悉心照料太子起居,諸人如未奉聖旨,不得擅入東宮驚擾。」劉歆跪拜諂媚道:「聖上真乃千古仁君,堯舜禹湯不能及也。」

王莽微微一笑,道:「劉歆觀星傳達天命有功,即日起升任太常;武濟深不僅武功高強,且又忠心不二,即日起官拜朕的新朝國師;雲旗護駕有功,官拜執金吾,統管京師防務,其餘諸臣皆有封賞。」話音剛落,朝中奸佞齊聲跪拜道:「謝主隆恩。」那些心向漢室之臣攝於王莽之威,亦隨叩首。

朝會散罷,王莽便命匠人將玉璽缺損處以黃金鑲上,自此傳國玉璽終成了「金鑲玉」。隨後,那王莽忙命雲旗處死成帝遺子,便在這當兒,一名太監小跑進來,瑟瑟稟報道:「啟奏陛下,長安府有人來報,羽林軍右翊衛中郎將段峰率領一伙人闖進府衙大牢,將那劉子與劫走,衝出長安城,向東逃竄了。」

王莽聞聽此等變故,不由憤憤起身,咬牙切齒道:「混賬東西,朕定要將此二人碎屍萬段!」他心知劉子與身為漢室正統,如若不除,皇帝寶座便難坐安穩了。

這正是:一朝篡漢貪慾增,縱橫八荒亂始生。情義爭悟道不盡,混沌濁世何日澄。所謂時勢造英雄,恰因那王莽篡漢,方才促使無數英傑相聚,逐鹿天下。而在江湖之中,三足鼎立,各股勢力上及朝堂,下涉坊間,足可撼動寰宇。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三章預告:

隆冬時節,銀裝素裹,甚顯妖嬈。太學學子翹首以盼,終迎長假,離家頗遠的學子,要麼聚在屋中,吃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要麼三五成群,到長安城中閑逛。程鴻漸家住長安附近的櫟陽境內,家人早命吉祥、旺來兩名家僕駕著馬車,到得太學門外相迎。但見那車由五匹棗紅馬前後排列,一同牽引,甚顯豪奢闊綽,鴻漸稚嫩的臉上滿含喜氣,身子明顯見好。

「漸哥哥,等我一下!」程鴻漸正欲登車,忽聽小女孩兒清亮的童音從背後傳來,當下心頭一喜,隨即回首而望,恰見那名小姑娘蹦蹦跳跳,小跑而來。

那小姑娘八九歲年紀,衣著雖素,卻無法掩蓋其秀美容貌,一雙大眼撲閃撲閃,透露著欣喜之色。程鴻漸高揚手臂,歡聲招呼道:「巧倩妹妹!」

那小姑娘正是易墨寒的孫女易巧倩,程鴻漸迎將上去,問道:「這麼急匆匆地尋我,有什麼事嗎?」易巧倩烏黑的大眼眯成了一條縫兒,笑嘻嘻地道:「漸哥哥,聽說你們家可大,可好玩兒了,你帶我去你們家玩兒上幾天,好不好?」程鴻漸正欲應允,忽見易墨寒高聲喚道:」巧倩······快回來······「

作者寄語:

期待眾位讀者能將《鴻漸於磐》收藏起來,感恩。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鴻漸於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修真仙俠 鴻漸於磐
上一章下一章

第2章 篡漢自立登帝座(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