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章 2. 秦家兄弟
第2章2.秦家兄弟
秦守義是秦守仁的同父異母的胞弟,兩人差了一輪多。
秦家在蓬萊村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家,家境也算是殷實,除了馮德貴家是當地的大財主,在財力上壓過秦家一頭之外,其他方面秦家絲毫不遜色於馮家,尤其是在功名方面,馮德貴幾次考秀才不中,而秦安邦一考便中,而且還是蓬萊村歷代秀才里最年輕的一位。
當年秦安邦考取了秀才之後,秦老太爺想要讓兒子更上一層樓,成為蓬萊村第一個舉人,從而光耀門楣,便催促兒子去參加鄉試,秦安邦欣然應允,苦讀了兩年之後,帶上書童和盤纏,準備去參加鄉試。
然而路上突遇暴雨,便在客棧里耽擱了一天。次日,就在他準備起身趕路時,在客棧內遇見的一個賣身葬父的可憐女孩,這個名叫瑛姑的女孩差點被債主賣到青樓,俠肝義膽而又年輕氣盛的秦安邦路見不平,慷慨相助,把所有盤纏給了債主,幫瑛姑還了債,安葬了其父,可這樣一來,耽誤了鄉試,所以只能打道回府。
秦老太爺得知此事之後,氣得將秦安邦一頓暴打,關進小黑屋,不給飯吃,餓了秦安邦兩天兩夜,而在第三天,事情卻發生了戲劇性的反轉。
秦老太爺滿臉堆笑,親自把兒子從小黑屋裡接了出來,帶到卧房,下人們立刻給秦安邦換上了大紅的長袍馬褂,胸配狀元花,頭戴狀元帽,把他拉到堂前,院子里已經賓客滿堂,鑼鼓喧天,秦安邦一頭霧水,莫名其妙地與一鳳冠霞帔的女子拜了堂,成了親。
洞房花燭夜,當秦安邦挑開新娘的蓋頭,方才看清新娘的面容,原來新娘就是他所搭救的瑛姑。
原來這瑛姑得知秦安邦為了救她於水火,為了替她還債,安葬父親,把去鄉試的盤纏都傾囊而出,因而錯過了鄉試,斷了前程,覺得愧對秦安邦,所以決定以身相許,一路打聽,追隨著恩公的行跡,來到了蓬萊村,向秦家二老說明來意,甘願做小,伺候秦安邦一輩子。
二老一聽,簡直不敢相信天下還有這等好事,自打秦安邦的媳婦巧雲丟下年幼的兒子守仁,生病去世已經近六七年了,秦老太爺讓媒婆去物色村裡合適的姑娘給秦安邦續弦,媒婆也遊說了不下六七家,可就是沒有一個姑娘願意嫁到秦家來。
這讓秦老太爺很是納悶,他們家可是蓬萊村少有的書香門第,而且在村子里甚有威望,怎麼會遭遇這種尷尬,一打聽方知,村裡好些個人都在傳,說是秦安邦這人好是好,就是命太硬。
除了這個巧雲,先前還有一個叫翠蓮的媳婦因難產母子雙亡,而之前還有一個叫美鳳的剛過門沒幾天就得病死了,所以蓬萊村的人都說秦安邦是克妻的命,誰嫁給秦安邦就是自尋死路,所以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一個女孩願意嫁到秦家。因此兒子的婚事成了秦家二老的心病。
可萬萬沒想到,無心插柳柳成蔭,秦安邦的義舉雖說鄉試不成,功名落空,但白撿了一個自己找上門來的媳婦,怎麼說都是賺的,況且這瑛姑姿色不俗,又總是一副低眉順眼的恭敬模樣,一下子就虜獲了秦家二老的心,秦家多年的陰霾一掃而光。
擇日不如撞日,二老當場決定讓秦安邦與瑛姑拜堂成親,於是乎,瑛姑成了秦安邦的第四任妻子,隔年替秦家誕下一名男嬰,取名秦守義,且母子平安,夫妻和順。
這秦守義可不似兄長這麼沉穩拘禮,循規蹈矩。打小秦守義就是一個膽大包天的主,沒有他不敢爬的樹,沒有他不敢下的河,沒有他不敢抓的獵物。
蓬萊村附近有座蛇山,所以蓬萊村經常會有五花八門的蛇前來光顧。秦守義八歲那年,有一次一條三米長的蟒蛇溜進他家的後院,秦守義二話不說,從案板上抓起一把菜刀沖了過去,一刀就把蛇頭砍了下來,然後抽筋扒皮,把蛇皮掛在大門外,來往的村民見狀都嚇得目瞪口呆,以為秦守義是哪吒轉世,從此秦守義便有了秦哪吒的諢名。
蓬萊村裡有一瘋老頭,此人整日衣衫襤褸,以乞討為生,村民們見了他大多避而遠之,倒不是因為嫌他臟,而是見他怕,不是害怕他這個人,而是害怕他總是蛇不離身,這個瘋老頭,玩蛇就像是玩玩具一般,身旁總是聚著各種各樣的蛇,長的,短的,粗的,細的,黑的,白的,青的,花的,帶毒的,不帶毒的,他還饒有興趣地給這些蛇取名,什麼白公子,黑里俏,花牡丹,而那些蛇像是有靈性一般,在他面前乖巧的很,從沒聽說這個瘋老頭被蛇傷過。
秦守義跟這個瘋老頭倒是挺投緣,常常待在瘋老頭身邊,看他耍這些蛇玩,這個瘋老頭也挺喜歡這個虎頭虎腦的臭小子,便教他如何跟各種蛇打交道。久而久之,秦守義居然成了捕蛇,訓蛇的高手,拿著瘋老頭送他的哨子,一吹,各種各樣的蛇就會慢慢游到他身邊,他常常拿著各種花式的蛇嚇唬小夥伴,小夥伴們常常哭喪著臉到秦家告狀,為這事,秦守義沒少挨板子。
秦安邦見幼子如此頑劣,怕他難服管教,便送他去慈安寺的覺慧大師那裡做了個俗家弟子。
覺慧大師幼年時曾在少林寺當俗家弟子,習得一身好武藝,後來在清平山的靈玄寺出家,年紀大了之後,想要葉落歸根,便回到了故鄉,在慈安寺落腳。
慈安寺雖不是什麼名剎古寺,但卻香火旺盛,是方圓五十里地之內唯一的一座大寺廟,周邊不少村子的善男信女都會在初一十五上香拜佛。慈安寺的原方丈延真大師圓寂之後,覺慧大師便成了慈安寺的方丈,覺慧大師宅心仁厚,周邊村子若是遇到天災,他便會將寺廟裡的善款救助那些受災的村民,慈安寺也變成災民的臨時避難所。
因為覺慧大師的武藝盛名在外,所以有不少家有頑劣稚子的父母都把孩子送到他那兒,讓這些孩子跟隨他一邊習武強身,凝神靜氣,一邊晨鐘暮鼓,收心養性。十多個春秋下來,這些俗家弟子來了去,去了來,來時狂傲不羈,頑劣成性,去時則克恭克順,不矜不伐。對覺慧大師而言,這也算得上是另一種功德圓滿。
秦守義跟隨覺慧靜心習武,五年下來,身手更是了得,而且長得人高馬大,威武挺拔。
秦守義雖然勇猛無比,但也絕非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之輩。打小在秀才爹的教導下,諸子百家,四書五經沒少接觸,雖說不及大哥儒雅穩重,學識淵博,但也識文斷字,知書達理。
而且比起大哥來,在脾性上,他更像秦安邦,秦守仁多少有點讀書人的清高和矜持,但秦守義卻是個古道熱腸的人,而且比他爹又多了幾分英武,不僅急公好義,而且還愛抱打不平,像苟順這樣的地痞無賴見了秦守義,那就像是老鼠見了貓,能躲則躲,能避則避。
秦安邦去世之後,長兄為父,秦守仁成了家裡的頂樑柱,如果說這個世上還有誰能壓得住秦守義的,除了他親娘瑛姑之外,就是這個同父異母的兄長了。
雖說秦守仁平時話語不多,且不苟言笑,但只要秦守仁一開口,秦守義立馬畢恭畢敬,不敢有半點忤逆之意,他在瑛姑面前多少還使點小性子,但在大哥面前,絕對低眉順目,甚至對大哥比對親爹還懼怕幾分,真不知道這個秦守仁有何魔力,能讓這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如此心甘情願對他俯首帖耳,惟命是從,也許這就叫做一物降一物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