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麥桿畫

第九十三章 麥桿畫

河南,黃土高原的東部區域。這裡是中國的糧倉,也是小麥主產區。每年秋收,小麥秸稈成了當地農民的累贅。每年夏收,河南人焚燒小麥秸稈的煙霧新聞制爆網路,各類爭論不絕於耳。

隴中,黃上高原的西部邊緣。小麥是這裡的主糧。小麥秸稈與小麥都被視為珍寶。從麥地收割,回場打碾,小麥秸科或作毛驢的飼料,或成燒飯的薪柴。但它還有樣更人的用途,它聯結黃土高原東西兩個區域之間人們的互動,更聯結出了一件東西南北通用的產物。

晴好的日子,院中山溝里無數個打麥場上,柴汕拖拉機的突突聲震得麻雀不敢上樹。

高堆積的麥垛被拆開,紮好的麥捆被鬆綁,一層層像地毯祥鋪到打麥場。艷陽賣烤,灼人背脊。多曬會,有利於脫位。

趕在打碾開始前,婦女緊急人場,各自搶著「折麥稈」一將麥穗連同麥稈在第一個結巴位置折斷,褪掉皮層,麥稈如少女伸出裙桶的秀腿,白嫩鮮艷。

很早以前,打麥場上飄蕩的還是山歌。時代變了,毛驢聯場變成了拖拉機碾場。但有一樣沒變,打麥場上折友桿的婦女和以前-樣多。

張娟從很小就學會了「折麥稈」,每年的麥收時節,張娟都要幫助母親。離開家鄉十多年之後,重回娘家,她看到的依然足熟悉的場景。

艷陽下,頭戴草帽的婦女一個比個手勤眼快。不一會兒,打麥場邊堆出了一摞摞帶著麥穗的麥稈。不能太粗,不能太細,不能太短,用「三不」原則在小麥多如牛毛的打麥場上挑選出中用的支稈,這是一件精細的作業。

擺滿打麥場的麥子,在碌破的碾壓下,麥稈快速軟化,麥粒瞬間脫碾壓過的麥稈變成了麥草,要麼餵驢、要麼燒火做飯。

碾完一遍,生怕個別麥粒脫不幹凈,農人通常要將滿場的麥桿、麥穗再翻騰遍。二次碾壓,麥粒物底脫凈。木叉打起麥草,麥粒和著麥衣沉在場院。

打碾是重頭活,男人們做主,一天之內的任務要快速完成。盛夏時節,雷雨多。防雨很關鍵。婦女們「折麥稈」總是要趕在碌碡飛轉之前。折的時候搶,折好了手工脫粒也要搶。婦女忙起了折麥稈、脫麥粒的活,難免耽誤正事,總免不了男人的白眼和抱怨。

張娟的童年時期,成長的任務就是接受母親的需染薪傳,成為逆來順受的隴中傳統居家婦女。

把麥稈都當成寶的隴中農民,小麥在他們心中自然比黃金還重要。

那一年蘭州一帶的新麥熟了。在回家的路上在水面混了三十多年的父親還家了坐著羊皮筏子回家來了。

有人背著糧食夜裡推門進來燈前認清是三叔老哥倆一宵無言。

金黃。黃,黃土高原的本色。微風歐過,麥地在六月的艷陽下泛著麥浪滾滾。整個黃土地都在翻滾。

顆粒歸倉,粒粒珍貴。割麥的那天,讀過海於子詩歌的少女張娟默默地幹活,娟也要參加。她眼裡的父親就像黃土地一樣沉靜。是海子詩里的父親,少言,寡語。路崎嶇漫長。一根根麥子被紮起來組成擁,四對八捆,兩兩相依,垛上兩捆相合倒扣,形成「帽子」。一垛十捆便於統計。這樣,風乾過程不再怕雨淋濕而發霉。

盛夏,陽光炙烤,不幾日,麥垛里的每捆麥子從麥桿到麥穗全都干透。選一個晴口,幾戶聯合或是-家老小夾帶牲口一起出動,將散布高山陡遼山的小麥垛一車接「車拉回場院。

這是生產力落後時代的常態,現在大多數莊戶人家已經用機械車替換了依靠人力畜力的架子車。。拉麥的隆重性已經喪失,過去近十人千一整天的話,現在兩個人利用機械可以輕鬆完成。

人收物回場的全部小麥,還需碼成一個更加龐大的麥垛。一戶莊農人夏秋李打麥場維用的麥燥的大小,就是主人一年勞作成績的多寡。一早從西亞的新沃地被人類到化從新月沃地出發,向世界擴展,一萬年後的今天,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二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玉米。

從新月沃地路向東,小麥漫過黃土高坡,在中國北方穩固種植至今。考古人員在陝西安西周鎮京道址發捆了雨今已有2800多年歷史的碳化小麥顆權,說明至少在西周中期,小麥已經在國都鎬京周圍開始規模化種植。這個發現對「我國北方小麥開始廣泛種植是在漢代」的傳統觀點提出挑戰。

作為最早種植的五穀之-,小麥支撐了華夏文明在黃上高原的發祥。黃土高原干早。隴中黃土高原更甚。

年降水量僅有300mm左右,蒸發量卻大於1500mm。這樣的自然環境,不可能讓太多的植物適應,更不可能有太多豐收。小麥成了五穀之首。

麥面製作的食物,精細可口。但小友的種植周期漫長,特別是冬小麥,要跨越兩個年頭,生長將近一整年。-年的生命周期,隴中的天氣,風、凍、早、.....害預繁、風險巨大。所有災害中,早災最為普遍。秋天播種、冬天鑿伏、春天生長、夏天飽熟。四季之中,任何一個季節出現早情,都會要了小麥的命。

麥面好吃,小麥難種。隴中人應對的策略是雜糧兼種。

根據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生長習慣,種祖不同的莊稼。可以很好地避免某個季節的干早導致的某種莊稼絕收,小麥、恢交、玉米、穀子、案子、洋芋、豌豆、蕎麥、胡麻,生物多樣性,保障了院中人民的食物多樣性。

這麼多莊稼,最耐早、最高產的是穀子。穀物合精高。但麵粉租糙,口感尖扎,長久食用,容易便秘。越是吃多了大早臨頭,小麥絕收或者欠收,谷面是充饑的主力軍,缺少鮮香的雜糧,人們越發垂青小麥的綿柔醇厚。

戶院中農人,一年的希望就是片麥地。錯茬種植,四季難歇。

從被割倒的那一天算起,爭分奪秒拍草維有親友、有鄰居。有男人、有女人,男人。三五個人圍坐,

一爿土炕,要麼打牌。女人清一色都在忙看編草緶。屋人要麼吹牛、要麼抽早煙、偶爾一聲歡笑擠出窗戶格柵,瞬間淹沒於沉沉黑幕。崖灣的村莊漫長而沉網的夜晚。

這是20世紀末,隴中一個叫她坐在母親身旁,聽群婦女說張娟初中畢業,學業也跟著終止。母親強迫自己也編草緶,了很多年還在在繼續說的家長里短,百無聊賴。

但是張娟的手指懶得要命。不念書,通往未來的路,只有打工一條。但母親堅決反對她出遠門生伯她自由戀愛、去不回,既丟彩禮又得聲名。整個冬天。她內心都非常抵觸。她不再喜歡關於麥子的詩歌,她更憧憬遙遠的遠方。

編織草緶,當地人稱作「掐緶子」。「掐」字形象。將三根麥稈對摺,再加一根友稈,七根麥稈形成單數,兩手食指和拇指擠扁最靠邊的麥稈,盤繞鄰近的麥稈與第三個麥稈交錯壓實,七根麥稈如此反覆迴旋、相互擠壓,形成厘米寬的草緶。錯茬加壓,一根麥稈進人編織序列,基本能形成10厘米草緶的接續。

麥稈在掐草維之前,都要放人入水中浸泡15分鐘左右,撈出來卷在一塊型料有中,保濕,指的時候,用根拍一根。不描的時候,摺疊塑料布,封口。麥開躺在塑料布里休息,嬌軟柔嫩。

她小時候在麥地里檢麥現的時候,成長中,做針線、做飯、餵豬....是監維子的高手,因為此是個麻利的孩子,這個判斷,從就已被家裡的大人下定了。在後來的院中婦女參與的農活,她都以手指銀子:同樣時段內,別人指10米,她總能掐出12米。

不論農忙還是農用,只要有空會時間,張明的母親都要詢好一把發桿,邊需天,一邊解動指實。閑話和草緩起我長。

在隴中腹地,廣表的黃土溝壑間,村莊或掛、或沉,高高低低由亂麻一樣的小路豐聯起來,隨便走進一個村莊,村頭甚尾只要有婦女的地方,

草緶是院中婦女編織的光陰,曲折、漫長,沒有盡頭。總有人在掐草緶。

盤在隴中成了一一個單位。它度量草緶的長短。通常,草緶掐得夠多了,就要剪掉接茬時空餘出來的刺頭。然後簡單盤起來,便於拾掇。十天半月或者一月兩月之後,-盤一盤的草緶積攢多了,就要進行精細化的盤籠。

拿出之前做好的工字型木架,將草緶過水浸濕,用力盤上去,一層壓一層,轉12圈或15圈,剪斷。壓緊接頭。再盤另盤。為了多賣錢,主人總要死命拉長草緶。有的人用力過猛,會扯斷草緶,得不償失。

工字木架轉--圈的長度剛好一米,轉12圈就是12米,轉15圈就是15米。非常便於計算,賣主買主都方便。

即使小麥生長旺盛,1990年代的隴中農民除了吃飽肚子,普遍缺錢花。196年,張娟考上初中,家和學校距離10公里,她必須住校。

張娟是家裡的老大,她初二時,弟弟也上了初中,兩個人住校,每周的菜錢、煤油錢,都要靠草緶「指」出來。190年代末,草緩米只能賣幾分錢,一盤也就三四毛錢。而張娟和弟弟每周做飯的煤油基本需要一-公斤,掐十盤草緶才能換來。

父親無法外出打工,莊稼收成只能解決溫飽,草緶成了換煤油的可靠途徑,越是發揮的作用大,母來指草緶的勁頭也越足。

初中畢業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張娟一直都在幫母親招草緶。

草緶售價很便宜,掐起來很費勁,但是有總比沒有強。院中人在嚴酷環境下練就的生存意志,適應了無限忍受,適應了不斷進取。

1998年初中畢業,張娟和時親做了一年的抗爭。1999年冬月,張娟終於離開隴中鄉村,進人到西部某大城市打工。

十多年後,張娟已經嫁到城裡,成為市民。村莊早已不再點煤油燈,村莊早已不再走土路,村裡還有了自來水。但母親依然在不停地掐草緶。

回到娘家,再掐草緶,張娟兒時的記憶一浮現。

小時候跟著母親一起去上街,每次賣草緶總是賣給劉應凡。劉應凡胖胖的,給人憨厚的感覺。交易完成,自己總是眼巴巴看著劉應凡將不足百元的毛鈔交給母親,母親再將低於十元的零鈔交給自己。

時間飛快,生活繼續。有些東西變了,有些東西一直沒有變。中學應凡還在收草緶,還在老地方,學生不再用膜油爐於微飯了,他們有了食效集鋪上,劉應凡老了,劉應凡點鈔票的樣子還沒變;草緶的祥對子沒有變,草緶的價格變了,以前一盤不足一元,現在盤接近兩元。

一三五,二四六,三四個鄉鎮的逢集日劉應凡都了如指掌。掐載緶的人幾乎都認識劉應凡。草緶能換錢,但草緶到底去了哪裡?幹了什麼?

劉應凡不知道,隴中婦女更不知道。

一盤草緶賺兩毛的生意幹了26年。

榜羅,古鎮。位處通渭、隴西、武山三縣交界。

每個逢集口,范軍義都會出現在街道上,他支起來的攤點前,人頭攢動。來自周邊村莊的婦女們將打理好的草緶以盤為單位,一一交給范軍義,換回數十數白的紙鈔。

從1990年開始,范軍義就開始從事草緶販運生意。

一盤草緶的利潤兩毛錢。依靠這個微小的利潤,范軍義撐起來-個產業。連接著隴中鄉下成數百婦女的手藝,也連接著微薄的希望。

「我一年基本能收五到六車貨,一車貨能裝1400擁,一捆是100盤,這樣下來一一車就是14萬盤。周轉資金也就是50~60萬元。」除了在街道上收購,范軍義在榜羅鎮後山的三岔路口還有一個總據點:除了向趕集的婦女收購,范軍義還向劉應凡一樣的一倒販子收購。

三岔路口,座二層小樓在2016年初夏迅速崛起,這是范軍義販運草02年的積器。小樓後面的排平房裡,一百盤櫚的草維,碼得頂到了房頂。

「最近三四年用量少了。走五六車貨都很費勁。九幾年生意最好的時候,現在不加工了,人工太高,划不來。」前我這裡還進行初加,繞成大棚下,運過去就可以直按票白,一年能掐出多少草緶,和范軍義道販運草緶的人,儀橋羅鎮就有三家。

無法計算,反正在定西,隴西、通瀾、秦安,武山甘谷靜寧游縣都能看到指環領的農婦。

張娟母親指好的草級,經過劉應兒之手,來到范軍義的小倉庫。沉睡多日,它們與共他14萬盤草絕一道,被裝下卡車,運往河南省周口市蘆義縣。

蘆義縣城郊,長趙余東滿面堆笑歡迎范軍義常領的「草緶兵團」。1400網一把不落,碼進趙余東的廠房。

那白嫩鮮艷,如同少女件出祖循的秀腿一般的支稈。在變成草緶、兒易其書的漫長旅程中,早已變成了淡黃色。

鍋爐、蒸汽、大水池,草緶要在中原洗去西北的風塵。每一米都變得光浩耀眼如初。

趙余東的草帽加工廠,完成漂白的草緶被推向機器,一頂頂草帽從縫紉機旁出。再被發往全國各地。遮風、擋雨,環保、輕巧。

年生產草帽50萬頂。季節性生產,輪到加工期,雇傭工人30名。年復一年,趙余東已經幹了30年。像他一樣的草帽加工商,在蘆義縣有20多家。

河南是小麥主產區。但小麥秸稈幾乎是當地農民無法處理的負擔。草幅加工帝趙余東捨近求遠,要依靠隴中農民變廢為寶提供原料。長途運輸產生的成本,控制釗源頭,就是張娟跟著媽媽賣草緶時對毛鈔的望限欲穿。在隴中某縣城西關,也有6家草帽加工者,但他們只是自家小院里作坊式加工。

這就是市場的魔咒。精明的河南商人,從變廢為寶的草帽加工中賺取利潤:而樸實的隴中農民,從變廢為寶的草緶編織中,延伸著光陰的尺度。

就這樣一個麥稈變草緶,草緶變草帽的產業鏈條里,手工和工業的目標,手工和工業的價值,手工和工業的文化,有了截然不同的答案。

「草緶主要加工草相,80%加工草帽,也有20%加工工藝品。」草緶做成的工藝品,觀賞性、藝術性絕對有,但是拜金的時代,「草芥」的誘感難以征服人心。范軍義「a0的草鞭加工工藝品」的說法很難成立,國內的各種展覽會上,確有支開做成的工藝品亮相,但鮮有它們的市場和交易。

這和麥子有關。河南、陝西等小麥生產區,在大型收割機沒有全面推廣前,都要崔佣麥客拿上鐮刀收割。麥客主要來白隴中。地區差異,干早少雨的隴中山地農民始終處於劣勢。後來,工業化、城市化,小麥生產不再是國之「重」工。建築業、工商業吸人,脫掉了隴中農民「麥客子」的標籤。

揮鐮刀的發客沒了,戴卓帽的人也少了。農民正在被城市化,掐草緶的人也少了。趙余東的卓帽加工量在逐年減少。范軍義190年代一年能販十車草緶,現在的目標是保住五六車。

西安,西部大城市。

張娟每天從事著一份銷售工作。遮風避雨的工作環境,優裕平靜的日常生活,她徹底告別了母來塑造的院中婦女角色。她的日常生活里,已經很久沒有見到過草帽。

麥桿畫是中國獨有的特色工藝品之一,是中國河南省安陽市民間剪貼畫的一種,麥稈畫雖來自民間,卻十分稀罕,更因其作為皇家貢品。

它取材於小麥桿,經蒸、煮、浸、剖、刮、碾、貼、剪、燙、粘貼、組合等十幾道工序製作完成,其題材主要涉及到花鳥蟲魚、山水風景、亭台樓閣、人物時尚、古今詩詞等,麥稈畫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它不僅適用於客廳、卧室、賓館、酒店、會議室等裝飾、會議禮品及各種紀念品之用。麥稈畫被稱為「中華一絕」、「中國手工藝術精品」,所以具有極高收藏價值。

古中國原本是沒有麥子的,小麥先由西亞通過中亞進入中國的西部地區。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記述周穆王西遊時,新疆、青海一帶部落饋贈的食品中就有麥。商周時期,麥子已入黃河中下游地區。

春秋時期,麥子已是中原地區司空見慣的作物了,今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當時都有小麥生產。

從麥子出現在古中國的那一天起,我們的祖先就開始以麥稈為原材料進行藝術畫的創作了,但由於歷史變遷和社會動蕩,傳說中的麥稈畫長期以來難覓其蹤,直至秦懷王墓發掘時才出土面世。發掘出的麥稈畫原作雖經兩千多年腐蝕,仍然色澤鮮明,不失古樸本色,令人嘆為觀止。

東漢劉秀被王莽追殺,萬般無奈,藏於麥地之中,麥草隨即化為樹林保護劉秀。因此當地人視麥草為祈福迎祥之草,逐製作麥草畫,供奉朝廷。依此傳說,東漢年間麥稈畫的藝術層次與寓意又有了歷史性的發展與升華。

麥稈畫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它和剪紙、布貼同屬剪貼藝術。是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思想結晶的集合體。自秦朝起就被作為高檔飾品,懸挂於殿堂閣樓、豪門貴舍之中,隋唐時代正式作為宮廷工藝品,在皇室貴族間賞析珍藏,這也是傳說中的麥稈畫長期以來難覓其蹤的原因之一。

在宋朝末年,濮陽民間又出現利用椿膠、桃膠拼貼出的麥稈扇子、昆蟲和吉祥、祝福之類的小造型。作為賴以生存的主要食品,小麥歷來被人們視為神聖之物,古人祭祀天地就賦予了小麥極高的地位,它象徵豐收和財富。

麥稈畫也因為它的材質來源而不僅有濃厚的民間味道,又有著吉祥高貴的象徵意味。然而在封建的農耕社會,麥稈畫雖來自民間,卻也十分稀罕,更因其作為皇家貢品,所以不可能在平凡百姓中流行,只能作為奇藝在皇室貴族間賞析珍藏。

老一輩民間藝術家嘔心瀝血挖掘研究古老的工藝技術,大膽進行實踐,使麥稈畫這一文化瑰寶重現人間。上世紀80年代,麥稈畫創作開始在中原地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消費和文化消費已成為時代趨勢,追求個性、追求品位也成必然。

麥稈畫利用麥稈自然光澤和搶撕成絲的特性,經燙色、剪裁和粘貼而成手工藝術品,具有光澤透亮、裝鈽效果好、藝術感染力強等優點,製作出的人物、花鳥、動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給人以古樸自然,高貴典雅之美。

具有鮮明的藝術特色和很高的美術價值。麥稈畫具備的環保、手工、永久保存等獨有的產品特性和藝術性非常合乎人們的需求理念,慧多麥桿畫,變廢為寶,取材于田野之間隨處可見的小麥桿,經蒸、煮、浸、剖、刮、碾、貼、剪、燙、粘貼、組合等十幾道工序精心製作。

普通作品需一個熟練工一周左右的時間,複雜作品需要25天以上才能完成,是典型的技術和勞動密集型產品,此外慧多麥桿畫在傳承傳統工藝美術的基礎上,在藝術處理方面,除保持麥桿自然光澤和紋理外,大膽創新,吸收了國畫、版畫、剪紙、浮雕等眾多藝術品的表現手法來表現藝術品的高雅品味和東方文明的獨特藝術魅力。

其景物層次分明,栩栩如生,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和藝術效果,它能保持上千年質地不老化,不褪色,具有很高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它是家庭、辦公室、賓館、飯店、娛樂場所等理想的裝飾藝術品,也是生日禮物、公司開業、婚慶祝賀、喬遷新居等較高品味的贈品,倍受消費者喜愛。

麥桿畫是我國已失傳的隋朝宮廷工藝品,已有千年歷史,內黃麥稈畫、木板年畫、大鑼戲等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被收《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落腔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在陝西東南山區的秦嶺腹地,有一片山清水秀的開闊之地,名曰石門鎮。這裡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遠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初期,先民們就在此地安居。這裡又是李先念、徐海東等老一輩革命家戰鬥過的紅色根據地。「玉虛洞」、「王變墓」、「顛倒松」、「花園化石」等人文景觀吸引了海內外遊客慕名而來。

這裡四季分明的氣候,適中的雨量和豐富的水力資源,孕育了大片麥田。每年端午節前後,石門鎮翻起金色的麥浪,當大片的麥子被收割之後,王聰芳就坐在自己家的土屋裡摹圖畫刻,一根根粗糙的麥稈在她的手中變成一幅幅精美絕倫的畫作遠銷國內外,王聰芳也成了這種民間工藝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從事麥稈畫創作34年、現年55歲的王聰芳患上了乳腺癌等多種疾病,面對麥稈畫製作技藝可能失傳的情況,王聰芳痛心疾首,而巨額的醫療費用,更是讓她喘不過氣來。

麥稈畫是漢族獨有的特色工藝品之一,被稱為「中華一絕」、「中國手工藝術精品」,是民間剪貼畫的一種,它取材於小麥稈,經蒸、煮、浸、剖、刮、碾、貼、剪、燙、粘貼、組合等十幾道工序製作完成,吸收了國畫、版畫、剪紙、浮雕等眾多藝術品的表現手法,其題材主要涉及花鳥蟲魚、山水風景、亭台樓閣、人物時尚、古今詩詞等,在古代常常被作為皇家貢品,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

麥稈畫在商洛境內最早流傳於洛南縣石門鎮王村。很早以前,王聰芳的祖母——老藝人孫竹鳳帶領著姐妹們製作麥稈畫。後來,王聰芳的父親王恩時創造了新的技藝,並將此技藝傳給了王聰芳。在王聰芳的記憶中,教師出身又會做木匠活的父親能寫能畫,將麥稈畫的題材擴展的更加廣泛,書法、山水風景、花草蟲魚、古裝人物、傳說人物、歷史古迹等六大系列50多個品種,「新、奇、美、雅」,讓人嘆為觀止。王聰芳稱,在父親的影響與熏陶下,她也愛上了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民間工藝。「麥稈在農村一般都是用來燒火做飯或者給牲口墊圈,而在父親手中,卻能變出一個耍大刀的關公或者替父從軍的花木蘭來,看著父親刻刻畫畫,我心中漸漸也有美好的圖案浮現出來。」

麥稈畫製作工藝複雜,結婚後,王聰芳並未將這一技藝丟棄。

王聰芳回憶,無數個夜晚,她坐在自己家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在昏暗的燈光下,剪掉麥頭,順取麥稈第一、二結節,放進鍋里用開水煮10分鐘,撈出洗凈晾半干后,再放進瓮中用硫黃熏半個小時,然後破開、熨平,畫圖、摹圖製作,精雕細刻,整個過程需要十幾道工序。冬天雙手常常被凍出凍瘡,夏天要承受不斷往下滴汗和蚊蟲叮咬之苦。但無論再苦再難,王聰芳都咬緊牙關,沒有放棄麥稈畫的製作。

父親去世后,王聰芳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為了將這一技藝發揚光大,她在不斷的探索、摸索中保留了畫作最精髓的部分,並創新將麥稈畫由原色變成了彩色。她創作的麥稈畫,圖案更加細膩傳神,色彩更加艷麗飽滿,題材更加豐富廣泛,在石門鎮乃至洛南縣都很有名。

為了將麥稈畫的創作繼續發揚光大,2008年,王聰芳在洛南縣城租了房子,成立了古藝齋麥稈畫專業合作社,聘請技術工人22名,專門從事麥稈畫的製作和銷售,麥稈畫形式擴展到條幅、橫幅、屏風、四扇屏、八扇屏、菱形、多邊形等多種規格。這些既有單色剪紙作品效果,又有中國傳統繪畫藝術韻味的原生態作品,畫面美觀、形式多樣、質樸大方、雅俗共賞。2008年4月,洛南麥稈畫被列入商洛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王聰芳為傳承人。

王聰芳的麥稈畫銷往全國各地,備受社會各界稱讚,並多次受邀參加西洽會、國內許多博覽會和中、日、韓、新國際書畫聯誼展,2009年獲得國際文化節金獎,王聰芳也獲得了省內外眾多殊榮。

就在王聰芳全身心投入到麥稈畫事業中,準備進一步將其發揚光大,做成產業,帶動洛南更多的父老鄉親致富時,接二連三的變故幾乎將她的創業夢擊成碎片。

2011年的一個清晨,丈夫騎摩托車在去洛南縣城的路上,被迎面而來超車的酒駕車輛撞倒輾軋,致頸椎、腰椎粉碎性骨折,家裡的頂樑柱就此倒下,王聰芳瞬間感覺天塌了。在醫院住了18個月,丈夫喪失了勞動能力,王聰芳又驚又氣又嚇,也引發了自己身體的部分病變,數次動手術才撿回一條命。

雪上加霜的是,月,王聰芳被查出乳腺癌,手術費及數次放療,再加上這幾年她和丈夫的康復治療,花光了家中的所有積蓄。

而最讓王聰芳焦慮的是,她不得不停下自己心愛的麥稈畫創作,一次又一次去醫院放療治病。「麥稈畫目前傳承無人,若是我有個三長兩短,這門技藝就要失傳了。」王聰芳稱,若是有人願意學習麥稈畫製作技藝,她可以免費教。希望老天再給我一次機會,讓我把病治好,將麥稈畫傳承下去。」

據洛南縣文聯主席李琳介紹,洛南麥稈畫是商洛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作為洛南麥稈畫主要傳承人之一,王聰芳多年來致力於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並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她的作品,都選取天然的材料,純手工製作,題材廣泛,層次分明,清晰美觀,栩栩如生,具有較高的藝術水平和收藏價值。

為了把這美好的東西永遠留在人間,王聰芳多年來投入了不少費用。如今,她家中還存有800餘幅麥稈畫,《靈龜聖書》、《荷塘情趣》、《松鶴延年》、《前程錦繡》等作品精美絕倫,如果有人對麥稈畫感興趣,可來帶走一幅畫,這一小小的善舉,就能減輕一點兒王聰芳的經濟負擔,讓她減少病痛折磨。或許,也能讓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繼續傳承下去。

從鄉村麥田裡生長、再普通不過的麥稈,到成為畫展上被收藏的令人驚艷的民間手工藝術品麥稈畫,這華麗的變身,沈社國用了30多年的時間。他秉執一顆匠心,潛心鑽研傳統技法,從製作工藝到題材進行大膽創新,將這一古老的傳統手工藝推陳出新,重放異彩,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大豐麥稈畫,而沈社國也因此成為大豐麥稈貼畫的省級非遺傳承人。今天《鹽城工匠》走進沈社國的藝術人生。

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個檯燈,一件擺滿各種顏色麥稈的大立櫃,這就是沈社國簡單的工作室。不過,牆上掛著的一幅幅麥稈畫,或如水彩畫般的清麗,或似國畫般的雄渾、油畫般的斑斕,提醒我們這個工作室的不簡單。最令人震撼的是被稱為「中國之最」的彩色麥稈畫紅樓夢,長2.44米,寬0.9米,上有紅樓夢人物68個,構圖巧妙,人物鮮活而靈動。這個耗時長達半年之久的作品,製作過程困難重重。

這幅畫遇到很多困難的,一個是分解,因為是彩色麥稈畫,所以要圖把一個一個分解開來;一個是配色,由於麥稈本身有非常強的光澤度,不容易染色,單染色的時間就花了10多天。

難,似乎一直伴隨著沈社國求藝之路,但是他總會用自己特有的執著勁來解決難題。

他這個人很好奇,我有個特點,我看到一樣東西,我就千方百計的把它學會。

麥稈畫起源於隋唐,興盛于于明清,是民間純手工藝技術。它利用麥稈的自然光澤和材質,經過割、漂、刮、燙、貼等十多道工序製作而成,表達天地萬物。

在封建社會,來自民間的麥稈畫,因其古樸、自然、典雅,被作為皇家貢品在皇室貴族間珍藏。而沈社國與麥稈畫結緣則源於一個非常偶然的機會。

自幼喜愛畫畫的沈社國,做過農民當過兵,最後在大丰南陽小學成為一名教師。1978年的一天,沈社國無意間在文匯報看到一篇報道:有人用麥稈做成精美的畫。農村田頭麥稈再常見不過,而這樣的平常物竟能成畫?沈興國怦然心動。

在文匯報上看到報道,報道老師江可凌,他是法國國際藝術交流協會常務副主席、法國杜威美術學院教授,他研究麥桿畫併發到報紙上。

從上海回來的沈社國一頭扎進了麥稈畫的世界里。為了不耽誤教學,他堅持每晚,每天3小時,苦練技藝,構思、製作麥稈畫。功夫不負有心人,1981年,沈社國完成處女作《南京長江大橋》,並首次參加江蘇省青年美展,備受關注。也是這次畫展開拓了他的視野,讓他有新的思考:如何擺脫傳統麥稈畫的平面限制向浮雕式發展?他開始研究並取得進展。

過去我們做的花鳥畫呢都是平的,所以我想能不能把平的變成立體的,因為本身動物花鳥就是立體的,後來通過我反覆的思考,反覆的實驗,終於解決了這個問題。所以我現在做的麥桿畫花鳥動物都是浮雕式。

遇事愛琢磨的沈社國,不滿足於從平面到浮雕的變化,他開始了更精細化製作。

在題材上從花鳥人物到山水建築,規格上從小幅製作到巨幅製作發展,技術上吸收融合國畫、浮雕、油畫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使畫面立體感強,古香古色,給人以美的享受。

我喜歡這個東西,越做裡面學問越大,每做一幅畫,都需要重新研究、設計,一根根麥稈看著簡單,但是裡面的學問相當豐富,所以說藝無止境就是這個道理。

對於不了解麥稈畫的人來說,是很難想像其製作的艱辛。一幅以動物為內容的畫,它們身上的毛都是一根根麥稈切成細絲堆砌而成,一幅就要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細絲。有一幅群貓戲蝶圖整整花去了他三年的業餘時間。這期間的艱難,也曾讓沈社國在放棄還是堅持上糾結不已。最終,他選擇了堅持,憑藉決心、細心、恆心、耐心繼續前行。

做一幅畫做下來,有的時候要10天甚至幾個月,你想,一根根細毛,一根根貼起來需要多大的耐心?我自己也做鬥爭的,想不做了,因為做麥稈畫確實太難了,但我堅持下來的。所以我想,要有工匠精神,必須要有決心、細心、恆心、耐心這四個心。有這四個心,沒什麼問題解決不了。

時光不辜負努力的人,沈社國的麥稈畫成績斐然。1990年,他創作的《松齡鶴壽》在江蘇省首屆民間藝術博覽會上獲優秀獎。1999年,《南京長江大橋》在「第二屆世界華人藝術大獎」中獲國際榮譽金獎。2000年,巨幅麥稈剪貼畫《九龍壁》參加第六屆中國藝術節展出。2007年,他在法國舉辦個人畫展,榮獲法蘭西共和國勳章。2010年,他成為了省級代表性非遺傳承人。2011年,世界教科文組織聯合協會授予他「世界華人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麥稈悠悠,麥香縷縷。30多年的時光,從青春到白髮,沈社國對麥稈畫的感情越發甘醇。今年74歲的他,退休后每天仍然保持8--10個小時做麥稈畫,還經常走進小學校園、聾啞學校,免費推廣傳授麥稈畫工藝。他盼望著這門技藝能發揚光大,永遠閃耀著動人的光芒!

感動於沈社國不計得失的執著堅守,也憂慮今後大豐麥稈畫的前景。目前,大豐市真正從事麥稈畫工藝的人很少,因為麥稈畫極其考驗從業者的性情和毅力,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有豐厚的回報。因此,這一工藝的傳承,難以迴避人才匱乏的現實問題。

大豐區非遺保護中心的葉長生主任認為,要吸引年輕人,一個方面在製作、題材等方面與時俱進,把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更重要的是對於學習麥稈畫的年輕人進行扶持,吸引他們加入到麥稈畫當中來。

目前南陽鎮設立了南陽麥稈畫展示中心,將沈社國的麥稈畫購買下來,面向青少年進行陳列展示。設立的剪貼技藝研習所,免費教來學習的孩子。我們也期待更多人了解、走進麥稈畫。只有受到大多數人的青睞,傳統工藝才能血脈相繼薪火相傳。

藝術家李軍不求名利,不急事功的李軍,平心靜氣地臨摹、作畫、讀書,從中領悟古今畫家之風,磨鍊大師傳神技藝。李軍苦心琢磨,畫作博古融今,不入俗套,為藝術,把深入生活,作為創作之本,與生活中的美好為師。他登黃山,上九華,管萬象預言帝,飲窮與自我。

近年來在學習鑽研國畫藝術的同時對非遺工藝情有獨鍾,師從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馬龍麟老師學習麥桿畫、布貼畫非文化遺產工藝畫以及現代低碳工藝品,仿鐵畫,金絲花等。在馬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他的作品,可謂渾然天成。

月在「安徽省第五屆工藝美術精品博監會「上,李軍的麥桿畫《再來一杯》獲銅牌,2018年合肥市「尋找社區好教師「活動大賽,李軍的麥桿畫《技壓群芳》獲優秀獎和最佳人氣獎。

現創作的麥桿畫、布貼畫有50多幅。其中大部分底圖,圖稿是李軍自已設計,用心描繪。使藝術作品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如:《Love》、《運動健康》、《再來一杯》、《金猴獻瑞》、《嬌》、《旺旺》、《人勤春早》、《沉思》、《品茗》、《蟄枝驚雀》,《技壓群芳》、《月光下的鳳尾竹》、《速度》、《一壺一世界》、《蝶戀花》、《月光下的鳳尾竹》等。具有濃厚的時代特色,使非遺藝術在傳承中得以創新,在創新中促進發展。

他創作的麥桿畫、布貼畫作品近年來,頻頻傳入西歐、北美、新加坡及港澳台等。李軍認為:歸於平淡的東西其實不是平淡,乃絢爛之極歸於平淡。李軍說,既然熱愛藝術這個事業,就要鎖定目標,慨然面對,一句話,「純粹」未盡此生閑。

喧囂的「童裝之都」織里鎮,有這樣一位匠人,守一份寂寞,堅守麥稈畫創作20餘年。用一雙巧手,勾畫粘貼,將麥稈繪成了鮮亮奪目的畫作。好像油畫,又似刺繡,精美絕妙。

朱軍民,出生於吳興區塘南,從小就喜歡畫畫。兒時記憶中,一到麥收時節,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的是那黃燦燦的麥稈。青年時,朱軍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介紹白洋淀的蘆葦畫,一下子被吸引了,於是萌生麥稈作畫的想法。

沒有老師可以請教,全憑自己摸索。先在紙上畫圖案,將麥稈劈開,然後用膠水貼上去,用熨斗燙平……他的第一幅麥稈畫「兩隻小雞奪蚯蚓」就這樣完成。

後來朱軍民和朋友合作開辦了一家麥稈畫工坊,當時做的許多麥稈畫還賣到上海城隍廟。然而,製作麥稈畫畢竟費時又耗精力,加上剛結婚,生活壓力巨大,無奈之下朱軍民只得放棄麥稈畫的創作。直到2009年,朱軍民從央視看到河南麥稈畫名家湯金明的報道后,那熟悉的麥稈,又重新點燃了朱軍民埋藏已久的創作熱情。

麥稈畫,因其製作材料為麥稈而得名,是一種洋溢著濃厚鄉土氣息的民間剪貼藝術,融合了國畫、版畫、書法、貼畫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被稱為「中華一絕」。麥稈畫在隋唐時期正式作為宮廷藝術品,在皇室貴族間賞析珍藏。

朱軍民選用大麥麥稈染成各種顏色。他說,2節以上的大麥麥稈最好,相對小麥麥稈而言,光澤度、韌性更好。朱軍民創作的麥稈畫經過處理不蟲蛀不掉色。

經過高溫蒸煮、漂白、染色后,朱軍民將一根根篩選好的麥稈用刮刀剖開,然後用圓形鉛筆反覆抽拉,麥稈瞬間變得平整而光亮。

按照事先勾勒好的圖案,經過剪截、粘貼,朱軍民手中呈現出各種色彩逼真的花鳥蟲草。即使一幅再簡單的麥稈畫,朱軍民也要拼貼上千根麥稈絲。經過30多道大大小小工序,方能形象逼真,纖毫畢現。

要讓麥稈色彩變得更加豐富立體,還得藉助於烙鐵對熏燙部位分輕重緩急靈活處理,這需要對溫度十分精準地把控,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麥稈畫的整個製作過程全憑手工完成。看似簡單,卻是多年匠心所在。朱軍民花了6個月才創作完成這件老虎題材的作品。他借鑒刺繡上的表現形式,將麥草撕成細如絲線。僅這一件作品就拼貼了3萬多根麥稈絲,惟妙惟肖,纖毫畢現。

相比北方的麥稈畫,朱軍民的製作工序更為精細。在朱軍民手上,各種花鳥蟲魚、山水風景、亭台樓閣,畫面生動傳神。朱軍民說,很多人看到的第一眼,都不相信眼前的畫面竟是最普通的麥稈繪製。創新的工藝製作加上書畫藝術的表現形式,讓朱軍民的麥稈畫呈現別樣的美感:具有工筆畫的造型,油畫的光色、刺繡的立體……

這是朱軍民歷時200多個晝夜的潛心琢磨完成的一幅《百子圖》,是他的代表之作。為了創作這幅作品,朱軍民用了幾乎十年時間,突破了麥稈畫傳統的平面做法,以三維立體的方式展現麥稈畫的風采,更將西方油畫與傳統的麥稈畫創意結合,最終點「麥」成金。

白天,朱軍民忙碌在喧囂的織里街頭,安裝空調,裝修水電;夜晚,他一頭鑽進工作室,沉浸在麥稈畫創作。麥稈作畫,讓朱軍民陷入痴迷。

「麥桿畫里一隻蝴蝶要割上千刀,誰能耐下心來做?特別是年輕人。」朱軍民每創作一件作品,少則一個星期,複雜的要長達半年才能完成。他說,之所以多年能堅持下來,離不開妻子的理解和鼓勵。

朱軍民在軋村小學教孩子們製作麥稈畫。麥稈畫被該校列入了非遺進校園傳承項目。這些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們對這一神奇的民間藝術興趣濃郁。

麥稈,在許多人眼中,是生產飼料的好材料,是燒火做飯的好柴火。但在湖北仙桃民間藝術大師鄧友譜手中,竟成了鍾靈毓秀的山水、摩肩接踵的人群、栩栩如生的花鳥魚蟲……

麥稈畫又稱麥草畫、麥燙畫、麥秸畫、燒燙畫,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鄧氏麥桿畫大致形成於清同治年間。沔陽舉子鄧綽堂進京殿試,候榜期間盤纏告罄,於郊外取材製作麥桿畫於市,王公大臣爭相購買,聚京舉子莫不驚羨;及第後繼續琢磨此畫技藝,形成一門獨特的藝術秘傳於嗣。鄧綽堂辭官歸田后回祖籍,與仙桃地區風俗習慣、大眾審美相適應的鄧氏麥桿畫便逐漸形成併流傳開來。

鄧氏麥稈畫的製作工藝包括割、漂、刮、碾、燙、熏、貼等十多道工序。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和創新,構圖主要以荊楚文化為背景,以湖北魚米水鄉特色為題材而創作,從單純的平面雕刻發展至半立體乃至全立體的工藝,使作品成為既美觀又環保的綠色藝術品。

鄧友譜於1947年出生在湖北仙桃的一個藝術世家,從小開始跟隨父母學習刻皮影與剪紙,在他們的藝術熏陶下,也愛上了麥桿畫。

鄧友譜在成年後,又先後到各地拜名師,學習書法、繪畫與篆刻。

1990年,鄧友譜回到仙桃,開始了麥桿畫的創新,全面地繼承了祖傳及父輩製作工藝,並大膽吸收剪紙、貝雕、樹皮畫、羽毛畫、書法、國畫、烙畫等儲多藝術元素,其作品古樸典雅、匠心獨運。

步入花甲之年,他的藝術創作進入「井噴期」,所創作的麥稈畫曾十多次榮獲國家級大獎,並被中國民俗博物館、香港藝術館、美國匹茲堡藝術博物館等藝術殿堂收藏。

2008年,他用10斤麥稈製作了一幅長14米,高1.1米的麥稈浮雕《清明上河圖》,參與了北京奧運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展,並同時向北京奧組委贈送了價值20多萬元的麥稈畫《鳥巢》、《福娃》。

隨著名氣越來越大,鄧友譜的麥稈畫價值陡升,售價漲到了過去的幾倍,最貴的作品能賣到50萬元左右。

這些年,他先後在湖北、重慶、黑龍江等地舉辦麥稈畫培訓班,將自己的獨門絕技傳授出去,如今弟子已達數百人。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時代的夢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時代的夢
上一章下一章

第九十三章 麥桿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