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官逼 民反

正文 第五章官逼 民反

?第五章官逼民反

公元299年夏季,朝廷內部又生變亂,賈皇后陰謀廢太子,群臣皆據理力爭,根本無暇顧及賑災之事。關隴地區(今甘肅東部)漢、氐各民族十餘萬人流亡入蜀,準備到巴蜀各地做傭工,以謀生計。

烈日炎炎,流民隊伍衣衫襤褸,浩浩蕩蕩,延綿百餘里,蜀道崎嶇,餓殍遍地。在流民隊伍里有一巴氐家族數人,頗為引人注意,該家族數名男子在路上見到有病和飢餓的人,皆施以救助賑濟和保護,眾人皆交口稱讚,佩服得五體投地。

該家族為首男子姓李名特,其餘男子皆是其兄弟子侄。

流民隊伍行至漢中,漢中太守認為事關重大,緊閉城門,拒絕讓流民通過。眾人無奈,只得推選李特代表流民上書給太守,請求轉奏朝廷,准許關隴災民在巴、蜀寄食,太守不敢耽誤,馬上將詔書送往洛陽。

廢太子風波剛過,賈皇後主持朝議,眾臣皆認為流民進入巴蜀,不利於巴蜀穩定,駁回李特所奏,限期讓流民返回關隴,並命漢中太守開倉放糧救濟災民,並且派侍御史李宓持節前往慰勞,同時監督李特等人,讓其率眾返回關隴。

李宓到達漢中,李特接到詔書,悲憤異常,於是召集兄弟子侄,商討對策,李特三子李雄說道:「當官的沒有不喜愛錢財的,我們不如拿出所帶金銀細軟,傾囊相贈,興許會有轉機。」眾人默然稱是。

李宓接受流民的賄賂,上表說:「流民有十萬多人,不是漢中一個郡所能救濟,如果東往荊州,長江天險,水流湍急危險,而且沒有船隻。蜀地有糧,百姓富足,可以讓流民前往益州解決吃飯問題。」朝廷聽從李宓的意見。遂讓流民入蜀地。

不幾日,

李特帶領流民行至劍閣,看到當地險峻的地勢,不由得長嘆道:「劉禪擁有這樣的地方,竟然還投降別人,真是能力低下之人!」眾人皆嘆李特見識非凡。從此,流民散佈於梁州、益州。

公元300年11月,趙王司馬倫發動政變,廢殺皇后賈南風,掌握朝政,下詔徵召益州刺史趙廞入朝擔任大長秋,讓成都內史耿滕接替趙廞任益州刺史。趙廞與賈南風是姻親,非常擔心回京被害,同時他看到晉朝衰微敗亂,心裡已有割據蜀地的想法,遂分發糧食,賑濟流民,收買民心,並且看到李特兄弟勇猛異常,威望甚高,暗地裡撥給李特李流兄弟兵器甲仗,讓其在綿竹設立大營,招集流民中的英武之士,已被己用。並將李特的弟弟李庠留在身邊,封為將軍。

內史耿滕不滿其做法,密奏朝廷:「趙廞拒不奉詔,勾結流民意圖謀反。」

掌權的司馬倫遂讓耿滕宣旨給趙廞,讓其將流民遣返回鄉,速回朝廷任職。趙廞接旨時大怒,命左右斬殺耿滕,並派遣李庠帶兵前往劍閣阻斷蜀地與關中道路,委任親信接管蜀中郡縣。當年,趙廞自稱大都督,大將軍,益州牧。

消息傳到洛陽,朝野震驚。司馬倫隨派梁州刺史羅尚,兼任益州刺史領兵前往平叛。

公元301年2月,長史杜淑、張粲勸說趙廞道:「將軍剛剛起兵,就倉促派李庠在外掌握重兵。他不是我們的族類,一定不會和我們一條心,李庠在劍閣招募流民,羽翼漸豐,日後必取主公而代之。」正巧,李庠勸說趙廞稱帝的奏疏到了,杜淑、張粲趁機告訴趙廞,這正是除掉李庠的大好時機,可以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誅殺他,趙廞於是派人前往劍閣接管兵權,將李庠與他的子侄十餘人一齊殺害。

3月,趙廞派人去安撫告慰李特李流兄弟說:「李庠說了不應該說的話,死有餘辜。與你們兄弟並不相干。」

李特、李流待來使走後,捶胸頓足,痛哭流涕,指天發誓,誓報此仇。

恰逢羅尚大軍,兵至綿竹,李特李流兄弟帶兵夜襲駐紮在綿竹石亭抵抗羅尚的趙廞部將費遠,費遠大敗,遂與羅尚合兵一處,攻入成都,趙廞敗逃到廣都(今成都雙流)時,被隨從所殺。

羅尚入駐成都后,懼怕流民勢力過大,堅決執行朝廷詔令,派人催促監督李特遣送流民,並限令流民七月上路返鄉。

當時流民分佈在梁州、益州地區,為當地人當傭工,聽說州郡逼迫遣返,人人憂愁怨恨,不知所措。李特等人一再跪求羅尚,希望放寬期限到秋收之後,羅尚不肯。流民得知李特兄弟頻頻請求寬限時日,人人都感激涕零。況且雨季就要到來,當年的莊稼還沒有收割,流民沒有上路的路費,於是結伴前去依附李特。李特就在綿竹安置流民,繼續寫信給羅尚,言辭卑微,請求寬限時日。

羅尚大怒,派人到關隘要口張榜,懸賞捉拿李特兄弟。流民大為恐懼,擔心李特安危,失去倚靠,都自行武裝起來前往歸附李特,不到一個月,就聚集了兩萬人。

李特派遣妹夫閻式再去見羅尚,請求重新確定期限,閻式在路上看到關隘營建柵欄,並且羅尚並未給出明確答覆。便判斷羅尚要用兵以捕流民,隨即命人返回,建議李特時刻做好被襲的準備,果不其然,羅尚待閻式走後,派廣漢都尉曾元、牙門張顯、劉並等暗地帶領三萬步、騎兵趁夜襲擊李特的大營。結果李特早有防備,官軍大敗,三人反被李特所殺。如此一來,李特聲名大噪,流民歸順者與日俱增,並一致推選李特為領袖,揭竿而起,進軍成都。

若知兵發成都勝負如何,且看下章。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說說十六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說說十六國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第五章官逼 民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