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身高徵稅(1)
邵明今早剛睡醒下樓,便在樓梯口撞上了房頂,頭上起了一個包。因為他實在是太高了,一米九多。
而一說起高個子,他的煩惱就來了。他捂著冰袋和我講述小時候的傷心事。一年級剛開學的那一天,新老師喊起立,他應聲站起來老師還以為他站在板凳撐上。於是老師向他喊道:「你為什麼站在板凳撐上呀?」他回答道:「沒有呀!」老師還不相信,走到他身邊,低頭查看。當看見他的雙腳的確站在地上的時候,老師臉上露出了萬分驚訝的表情。同學們都大笑起來,把他弄得非常不好意思。所以,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同學們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高山」,他都快忘記自己的真名了。還有一次他媽媽帶他去買鞋,他看上了一雙自己非常喜歡的。媽媽和他說,那鞋子太小了。在他的再三懇求下,媽媽終於讓他試了一下,可是那雙鞋他怎麼也穿不上,最後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以後他每次放學回家的路上都要看一眼那雙鞋,后售貨員好心地讓他每次經過都試穿一次。他聽說在家裡打傘不長個子,於是一想到自己高個子的煩惱,就在家打傘來發泄。可是現在他還是長到了一米九多。我安慰邵明,經濟學統計結果發現,人們的收入和身高有正相關的關係,所以他未來收入也不會低。
下午,我和高個子邵明想同去飛來寺看看。聽說那裡沿途古松林列,日影斑駁,小溪蜿蜒,松濤低嗚。我覺得飛來寺的美景最多值得我付12元,再高了我就不願意去了。邵明願意付30元。按以前10元的價格,我們都能滿心歡喜地遊覽飛來寺。因為它的實際價格比我們倆願意付出的最高價格都低。這時候,它超過了我的期望,
消費者剩餘又稱為消費者的凈收益,是指買者的支付意願減去買者的實際支付量。消費者剩餘衡量了買者自己感覺到所獲得的額外利益。
我得到了12元減去10元也就是2元的消費者剩餘,而邵明從中得到了20元的消費者剩餘。我們兩個人加起來,就等於是掙到了22元。但是,現在政府要對飛來寺的門票徵收5元的稅收,入寺的價格就漲到了15元。我覺得門票的價格太高了,只願意在門口仰望一下飛來寺全貌。
而邵明覺得15元的門票依然物有所值。這時候,他的消費剩餘是30元減去15元,是15元。所以,我們兩人的消費者剩餘因為稅減少到15元,下降了7元。
可是政府從中只得到了5元的稅收。那憑空消失的2元就是稅收帶來的無謂損失。
無謂損失稅收引起的消費者以及生產者還有政府的總剩餘的減少。
有意思的是,我原本的消費者剩餘剛好等於無謂損失,這並不是巧合。其實那2元並不是真的憑空消失了,而是因為稅收改變了我的消費選擇,而使得原本可以得到的那部分消費者剩餘不再產生了。這無謂損失並不是來自邵明這個買了門票被徵稅的人,而是來自於我這個因為價格提高不再買門票的人。
稅收就像是個「楔子」,生硬地打入了原本的供需曲線之中,將價格抬高。它影響了人們的激勵,因此會造成供需的扭曲。所以,稅收的成本不僅僅是納稅人要無償繳付的稅款,同時還包括稅收的管理成本和它所帶來的無謂損失。
對門票徵收的稅高了,去飛來寺的人就少了。如果稅降低了,那麼就會有更多的人考慮去飛來寺遊覽一趟。所以稅收這個楔子該怎麼打,最重要的地方在於,如何讓它的無謂損失和管理費用都儘可能的低,而且在效率和公平之間達到一個比較合適的平衡點。亞當·斯密說,一個國家要從落後的未開化狀態轉變到儘可能高的進步狀態,無需別的,只需合理的租稅、公正的司法與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