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塘馬14(2)

風雲塘馬14(2)

塘馬離邵笪雖然不遠,但路途中要經過一片荒灘,上面滿是叢生的板茅,只有一條狹隘的小路,風一吹,板茅葉相激,嘩嘩聲一片,綠浪滾滾,茅花滿天,所以甭說是小孩,就是大人不是大白天也不敢走那條路。

這伙根毫不猶豫地上路了,進入板茅叢時,他有幾分膽怯,他撥開茅葉,在板茅交叉似隧道般的小路上前行,突然聽到前面嘩嘩聲一片,那聲響沒有節奏,格外響亮,不是由風激起。待前行一看,原來不知何時,有一頭大水牛躥到板茅叢中的小路上,正在板茅稈上磨蹭著,驅趕蒼蠅。

鄉間的公水牛幹活厲害,也特別兇狠,小孩見了自然害怕,伙根一見扭頭想跑,但楊氏臨行前一再關照此事關係重大,無論如何要送到蔣先勇爺爺的手上。所以伙根一想到此,便收住了腳,他想從別的地方繞道走,但別的地方沒路,他試著用小棍子趕走公牛,但公牛昂著頭,揚著角,不為所動,急得伙根一身汗,怎麼辦?公牛不走,怎麼辦?只有活生生地從板茅中另行扒開一條路,但板茅叢中的板茅十分密集,板茅葉十分鋒利,弄不好,要划傷身子。伙根一咬牙,眼一閉,硬是扒開一條口子,繞過公牛,穿到小路上。腳上已被板茅葉劃破,鮮血直淌。當他把沾了血的小布袋交給蔣先勇爺爺時,蔣先勇拆開袋,看完信,一把摟住了他:「孩子,你幹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一支隊戰士得到情報,迅速轉移,敵人撲了個空。

這個故事流傳了好久,廖海濤住在劉正興家,自然熟知其中的詳情,所以他經常在工作戰鬥之餘和這個小孩聊聊,並不時地向他灌輸一些抗日的道理。一九四一年蘇南是個大荒年,春季小麥嚴重歉收,許多農戶家裡揭不開鍋,劉正興雖有田產,但日子也好不到那裡,夏日經常吃些大麥糊湯,伙根肚子經常咕咕叫,廖海濤總是叫警衛員把自己的那份飯菜勻一份給伙根……「多聰明的小孩!」廖海濤面對眾人常常誇獎著小孩。

在緊張的整訓比賽的間隙,哎,稻浪滾滾、稻香四溢的日子裡,在古老的磚牆下、光溜溜的穀場上聽到這古老韻味的山歌,廖的心境一下子由充滿火藥味的戰爭中切換到充滿民俗情調的鄉間生活上,他眼前又浮現起上杭雙髻山、大嶺下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竹海、那山路、那屋脊兩頭上翹的建築在眼前翻滾,那充滿高亢之音的閩西山歌又在身邊響起:「阿哥唱歌妹來和,我個山歌還更多,朝晨起來唱到夜,還剩十萬八千籮」,「北風一起我就愁,夜脯冇被蓋石頭,旁人問我哪般蓋?攬上攬下汗淋頭」,「日頭咁大曬死人,曬得阿哥汗淋淋,撩起衫尾擦郎汗,熱在手上涼在心」。

廖腦中的閩西山歌在盤旋,伙根的吳歌在屋前回蕩:「九月里打梧桐子,十月朝就剝橘子,十一月踢毽子,十二月年底搓圓子。」

伙根的山歌一結束,引來一片叫喊聲,原來政治部的一些幹部陸陸續續回來了,還有幾個服務團的女戰士路過此地聽到唱歌,便駐足聆聽起來,這一來,伙根有點不好意思了。

「同志們,這歌好聽不好聽?」廖海濤問道。

「好聽!」眾人齊說道。

廖海濤並沒有像往昔開聯歡會時說再來一個,而是表現出前所未有的凝重:「同志們,這些歌是好聽,吳儂軟語,連罵人的話都有一定的樂感,而且吳歌的內容很耐人尋味,這倒使我想起閩西的客家民歌,但是大家想到沒有,現在還不是高唱這些民歌的時候,我們應該多唱的是那些抗日的歌曲,讓抗日之音傳播到蘇南的千家萬戶。」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新四軍轉戰江蘇塘馬:風雲塘馬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新四軍轉戰江蘇塘馬:風雲塘馬
上一章下一章

風雲塘馬1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