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九十五章 初次參加田徑比賽的事

正文 九十五章 初次參加田徑比賽的事

?四驅車比賽結束后,王喜樂開始準備「十?一「學校校運會。每天下午到中學訓練,一種希望與擔心之情總縈繞著他,揮之不去。因為這是王喜樂第一次參加田徑比賽,由於四、五年級為同一競賽組,五年級學生的體能明顯比他大得多。

訓練中,王喜樂總說他很想進名次,但五年級選手一定很厲害。每次兒子說這些我會說:雖然比賽輸贏很重要,這關係到自信心的建立,但比賽本身並沒什麼,最可怕的是自己的注意力比賽分化了,沒有發揮自己的水平這樣你就真的輸了。如果你忘掉對手,每次都能正常把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才有進步的可能。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王喜樂專註自我能力在訓練中得到一定的加強。

9月25號中午,王喜樂說:「爸爸,五年級選手並不可怕。」

「為什麼?」我驚了一下說。

「今天上體育課我們一起比了比好像差不多,「兒子說,「這幾天再努力努力還是有贏的機會。」

一種樂觀的情緒蕩漾在孩子的臉上。我看他面對強手獲勝的信心由冷轉熱,我說:「雖然五年級的選手比你大,但只要你能專註於比賽一定有獲勝的機會,只要你能戰勝一位五年級的選手,爸爸請你吃飯。」

「我會竭盡全力。」兒子緊握雙拳向前一揮說。

「對,要竭盡全力。比爾?蓋茨十一歲時竭盡全力背會了二、三萬字的《聖經》,為小朋友爭取到甜美的聚會。我想,你也會竭盡全力去戰勝五年級的選手。」

下午訓練完,到奶奶家吃飯。我看老媽正在收拾淹菜罈子。我問淹什麼菜,老媽說準備明天上街買一袋子沙蔥淹。我一聽,說:「別買了,明天休息,我和王喜樂出去野營一趟,回來順便拔上一袋子。」

「太遠了。」老媽說。

「不遠、不遠,也就二十公里,來回才四十公里。」兒子搶著說。

「真是個瘋娃娃,一說出去跑就高興的不得了,要是學習有這麼大的勁什麼大學考不上!」老媽感嘆地說。

晚上睡覺,我想二十九號兒子要參加運動會。騎自行車去等同於大運動量有氧訓練,疲勞恢復最少需要五天,那比賽肯定一敗塗地這對王喜樂來講是件極其可傷的事,所以我決定騎摩托車去拔沙蔥。

第二天早晨,我說這次拔沙蔥要騎摩托車去。王喜樂驚訝地說:「爸爸,你不是說為了擊激活我體內的惰性,十二歲之前的野營都騎自行車嗎?」

「是的。可實際情況有變化。」

「啥變化?」

「這些日子你想得最多的事是什麼?」

「在校運會上進名次。」

「這次我們若騎自行車去,你在運動會上肯定一敗塗地。」

「為啥?」

「這是個運動生理學方面的知識。野營是有氧運動,體力消耗很大,最少五天才能恢復過來。如果體力不好,你就沒有機會戰勝五年級的學生了。」

「騎自行車野營是我們的規定。這些年我們一直堅持著。」

「這是因為些年我們沒有遇到特殊情況。雖然說成功的自秘密是堅持,但時常做出一些退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外界情況變了,我們也地變。改變是種藝術,需要廣泛的學習才能掌握。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最重要的任務,是爭取在校運動會上進入名次,而明知騎自行車野營會對比賽帶來不利影響,那種忽略困難,一意孤行的堅持精神是愚蠢。所以這幾天我們的生活節奏必須以參加田徑運動會為中心。」

「爸爸,我明白了。」

兒子說完迅速準備野營的東西去了。

一切就緒,兒子連蹦帶跳歡喜地上了摩托車。一過鹼場,我加足油門高速向四十公里的沙蔥地飛馳而去。

「騎摩托車在草原上跑真爽快!」兒子說。

在美的天氣里,隻身於草原本身就是人生最富有詩情畫意的浪漫,況且還是騎著摩托車飛馳。我揣著心中的愜意順口說道:

「是,是爽!」

來到長沙蔥的地方,兒子看到滿地沙蔥歡喜地說:「爸爸,你是大人拔大袋子;我是小孩拔小袋子。咱倆一人拔一袋子怎樣?」

「行。」

拔了一會,我說:「喜樂,拔沙蔥很單調,是不是很沒意思?」

「不,挺有意思的。」兒子笑了笑說。

一個小時過去了,「怎麼還拔不滿!」兒子不耐煩地說。

「怎麼了,堅持不住了!」我說,「來,把你的沙蔥倒到大袋子里,咱倆一起拔一會就滿了。」

兒子聽了我的話,彷彿心裡除去一層愁緒。他把小袋子的沙蔥倒入大袋子,心喜地說:「大半袋子了,快滿了!」

「我倆合作,再拔一小袋就滿了。」我說。

兒子沉悶的情緒重新活越,但只過了二十幾分鐘他又堅持不住了,「夠了,夠了,這麼多足夠了」,這種話不斷從他口中發出。我說:「喜樂,拔沙蔥是個耐心活,最能考驗人是否具有專註精神!你不想拔在摩托那休息。」

兒子不說話了,他用磨洋工的方式堅持著。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小袋子拔好了,往大袋子里一倒正好滿。兒子興奮地說:「這下可以回家了。」

「喜樂,大袋子是不是正好淹一罈子?」

「是。」

平時段奶奶、薛奶奶是不是給奶奶家送沙蔥?」

「是。」

「這是為個么?」

「一方面是段奶奶、薛奶奶與咱們的關係好;另一方面他們家的人時常去野外工作,拔沙蔥的機會多。」

「奶奶想不想給段奶奶和薛奶奶家送上一次沙蔥?」

「想,肯定想!你常給我說禮上往來,一件小禮物會獲得別人最城心的支持。我們在玩中為了獲得夥伴的支持也送東西。」兒子坦城地說。

「咱們是不是該把小袋子拔上半袋子帶回去讓奶奶送人?」

「該,應該。」

人的心態一變,什麼都變了。兒子與我積極行動,只用一陣兒就拔好了。在摩托車旁整理袋子時我說:「喜樂,你喜歡學習嗎?」

「不喜歡。」

我心裡一驚,接著問:「你喜歡寫作文嗎?」

「不喜歡。」

我更加疑惑,不解地說:「你即不喜歡學習,又不喜歡寫作文,那你的學習為什麼不用人督促了?考試也進了前三名?時不時還能寫出有好思路的作文?」

「雖然我不喜歡學習,但我必須做好學習方面的事,因為我不能輸給日本人。」兒子堅定地說。

兒子的話,一下子把我的大腦給驚「炸」了。我的耳朵嗡嗡作響。事簡而興,事繁而亡。回想這幾年,孩子無論發生了什麼,也無論他犯了多大的錯誤,我都抱著笑而淡之的態度,從道德上引導孩子,讀一讀「意想不到的殘暴」。一直以來,有一種直覺告訴我--我的行動是正確的。三年後的今天,那種直覺變成了現實。孩子心中有了人生目標的萌芽,他的軀體內那股原於上帝的陽性力量開始活躍。一股成功教育之浪在我心中越涌越強,我似乎能清晰地看到兒子的未來。

「喜樂你'不能輸給日本人'的想法是誰教你的?」

「沒誰教。這幾日我老這麼想。」

該回家了。從沙蔥地向柏油路的那幾公里路,路上時不時有沙子。由於兒子的話給我的振撼過強,我騎摩托車老是心不在焉,過沙子時摔了三、四跤。每次摔倒他都會笑著說:「爸爸你今天怎麼了?騎車技術這麼差!」

由於車速慢,每次摔倒反而讓我們情緒高漲,面對兒子的悄皮話,我總會說上幾句更逗的話,逗得兒子「咯咯」發笑。我們慢悠悠地上了柏油路,來往的車輛讓我的大腦回到支配摩托車上,不一會來到金三角,我們依然進了南面的飯館。那位阿姨笑著說:「你們來了?」

「來了,阿姨。」

兒子搶在我前面與阿姨說話。

「這孩子真叫人喜歡,」阿姨說,「跟他說話心裡感到特舒服。來,阿姨給你裝點紅棗。」

「不,不,我不要。」兒子極力阻擋。

阿姨為難了,她看了看我。我說:「喜樂,學會適當接受別人的關懷,就會知道報達別人的恩澤。」

兒子接過紅棗往兜兜里裝了點,然後把餘下的全放在桌子上大家一起吃。

飯,共花去十五元錢。兒子結完帳,阿姨非要給他一元錢讓他買糖吃,兒子死活不要,阿姨非要給。僵持中我說道:

「喜樂,你把那一塊錢拿上,希望你將來有本事報答這些善良的人。」

走出飯館,我眺望四處,秋際之美盡收底;抬頭仰望,天際間沒有一絲雲,只有藍天與陽光。面對孩子心靈的進步,我的心說:真是燦爛的一天,兒子為自己的心靈注入了進步的能量,雖然還在途中但結果是可期的。

「爸爸,走啊,愣著幹啥!」

兒子的催促聲打斷了我的思考。我們騎上摩托車平穩地行使在回家的路上。走在半路我說道:「喜樂,你想騎摩托車嗎?」

「想。」

「你記住:你能扶起摩托車之時,就是你騎摩托車之日。「我說,「騎摩托車很簡單,但安全很複雜。」

「爸爸,我安全意識可強了。」

「我是說你對摩托車的安全能力。比如摩托車快要倒了你能扶住嗎?」

「不能。」

「這危險不危險?」

「危險。」

「所以爸爸說你能扶起摩托車之時,就是你可以騎摩托車之日。不過,這不是爸爸重點想說的。」

「你想說啥?」

「喜樂,你見過學生騎摩托車嗎?」

「見過。」

「在哪?」

「你們中學的一些學生在街上騎得可快了。」

「這些學生中有學習好的孩子嗎?」

「沒有。」

「你怎麼知道?」

「我一天在外面玩啥不知道。你們中學生在網吧抽煙喝酒不是個別人。」

「按理說學生越大越不該那樣,可他們為什麼那樣?」我說,「喜樂,是不是每個孩子都特別希望別人承認自己還可以?」

「是。」

「當一個孩子找不到表現自己的地方時,會找一些人世間最簡單的事情來表現自己。我剛才說了,你扶起摩托車之時就是騎摩托車日。你想想看騎摩托車難不難?」

「不難。」

「中學生騎著摩托車在街上瘋跑,覺得自己很牛,你說他們是不是真正的牛?」

「不。一點也不牛。」

「他們抽煙喝酒覺得自己跟英雄一樣,你說他們是不是英雄?」

「不是英雄。關於英雄我從《人物誌》中了解的很清楚。抽煙喝酒是天底下最簡單的事,與英雄跟本沾不上邊。」

王喜樂的話讓我心裡有種新感覺。過去幾年,每天中午十分鐘讓他背點古書,目的是提高記憶力,沒想到對兒子明辯事非竟起到這般作用。我心中頓時有種教育的幸福,並對教育有種大徹大悟的新知。

九月二十九號是學校田徑運動會的第一天。上午我去觀看王喜樂的集體比賽,劉老師硬塞給我二十元錢,說:「王喜樂不願意去學習加強班就別逼他去。」

劉老師的舉動搞得我很不好意思,在她的一再規勸下,我無奈地接過錢,然後轉身給了身邊的兒子,說:「喜樂,這錢已不屬於爸爸,這是你去加強班的學費,你要對二十元錢負責,用它做些對你參加運動會有益的事。」

這說明王喜樂後來又去了四次加強班。劉老師這一舉動反映出其人品的高尚,但她必須強壓著學生圍著分數轉,全國上下就這形勢……

上午,王喜樂拚盡全力通過了200米預賽。下午,王喜樂決賽有一個小的失誤獲得第二名,敗給了一個叫富有的孩子。面對第二名他說是由於不小心出現失誤所至。這場比賽為兒子豎立了信心,他已不畏懼五年級的選手了。

第二天上午,王喜樂以3、45米獲得跳遠冠軍。中午吃飯時,他說下午他一定能擊敗富有獲得100米冠軍。下午100米決賽我親自到現場為兒子助戰,可惜他以百分之一秒肉眼難辨的弱勢再次敗給富有。兒子傷心地走到我跟前把頭埋在我懷裡嚎嚎大哭,哭聲中有股強烈的自我榮譽感。關健問題是,那些五年的學生被比自己小的孩子擊敗后,好像這個世界上跟本沒有發生過什麼說說笑笑離開了跑道,這說明我們的教育已有很大的問題!

九月三十號下午校運會結束。王喜樂抱著一摞獎品來到我的辦公室,他高興地說:「爸爸,這兩幅彈子跳棋是我跳遠與接力兩個第一名的獎品,現在我加倍還給你。」

「加倍還給我,」我不解地說,「還給我什麼?」

「爸爸,你忘了,原來有一次你跟我下跳棋裡面的彈子快讓我輸光了。我說過,總有一天我會加倍還給你的,雖然後來贏回來不少彈子,但顏色不一樣,現在我實現了我的話。」

「好兒子。這事我早忘了。」我摟過兒子親了親。

「爸爸,你說的話也該算數吧。」

「啥話?」

「你說我只要戰勝一名五年的選手就請我吃飯。」

「算數,算數,當然算數。」

此時,管收發的朝老師給我送來一張稿費單,我順手遞給兒子說:「去找媽媽,然後拿上爸爸的身份證把這六十元錢取出來,算是爸爸請客。」

王喜樂興奮極了,拿著稿費單像箭一樣射了出去。三十分鐘后,他沮喪著臉回來說:「郵局下班了。」

「沒關係,爸爸回家給你六十元錢不就得了。」

王喜樂樂了,他樂得痛快致極。

王喜樂抱著兩個第一、三個第二名的獎品,與我一起出了辦公室,準備上三樓去找他媽媽,一到走廊解碰上兩個同事家的孩子。

「王喜樂,王喜樂,把你的跳棋給我一幅吧,」一個家的孩子走過這邊纏著王喜樂說自己在運動會上沒得到獎品要兒子給他一副跳棋。王喜樂始終不肯。最後那個孩子失望地說要讓他媽媽也給買一副,然後上樓去了。我說:「喜樂,他是你的朋友,你這麼多獎品送給他一副怎麼了?」

「爸爸,我要實現我說的話,把跳棋加倍還給家裡。」

「現在你以經還了,爸爸也認可了,這些獎品都是你爭來的,你想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再說了,我這裡這類東西也有很多,你要那麼多也沒用,人生最重要的是學會與人分享。」

王喜樂聽完我的話,拿起一副跳棋跑上二椄送給了那位小朋友。這個朋友高興了,另外一個同事家的小孩子卻被惹下了,他也要要跳棋。那個孩子哭得死去活來,我與妻子怎麼勸王喜樂,他死活不肯再送了。沒辦法,那位孩子的媽媽只好跑到校園旁的小商店買了一副。

「喜樂,你為什麼死活不肯再送別人東西?」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問。

「爸爸,我認為把自己的東西全送出去不是分享。」

「喜樂,孩子的感知永遠是正確的,認真做好自己認為值得的事。」我親了親他說。

下午回到家,我拿出六十元錢給了王喜樂。他接過錢笑眯眯地說:「爸爸,跟您商量件事。」

「啥事?」

「我現在是大孩子了,這六十元錢是靠我的實力贏來的,我是不是可以自由支配這六十元錢?」

「是的。」

「爸爸,我想請小朋友吃燙菜,但您與媽媽不能去,完全是我與小朋友間的事。」

王喜樂說完話,臉一下漲的通紅,內心的矛盾,使他不斷用手拽著兩邊的衣角。

「好。朋友間的事就需自己解決,這是你長大的象徵,「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祝你們玩的痛快。」

王喜樂走了。到晚上十一點多他才回來。我說:「請客啥感覺?」

「特爽。」兒子說,「不過,今天燙菜館的人太多了,滿滿的,我們等到九點半才有了空桌子。」

「你請誰了?」

「我請了四個同學。」

王喜樂說著同學的名字,當他說到「富有」這個名字時,我心裡一驚,說:「富有不是你們班同學,運動會上100米與200米都擊敗你,讓你大大哭了一鼻子,你為什麼請他?」

「富有現在不是我的朋友,不意味著將來不是我的朋友。正因為他我才知道我不是最強的,所以要請他。」

王喜樂的話讓我忽地有了種驚厥。富有家剛從雅不賴鹽場調到吉蘭太鹽場不足兩月,他爸媽都與我們同在吉鹽中學工作。

人們常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三個中國人就成了散沙,缺乏合作。而此時我開始懷疑我們的教育建構里,正是缺少體育精神這一核心東西,才讓我們中國人的心性如散沙一般,缺少祝賀別人、分享事物的素質。

「十?一」放假的第一天,我們一家人去轉街,走到俱樂部廣場,看到那裡圍著一大群小孩子。我們走上前一看,原來是大型三車道四驅車比賽。我說:「喜樂,你也比一比?」

「這種小兒科的東西有啥意思,」王喜樂邊說邊拉著我的手向別處走,說:「爸爸,我們到別處轉。」

「前段日子你不是還拿著四驅車拚殺著么。」我不解的說。

「那是為朋友出道,」兒子說,「朋友的任務完成了,誰還玩這個。」

我看了看王喜樂,回頭再望望那些為賽車而發狂的孩子,越發感到兒子成了有情有意的人了。晚上,我看到孩子有這樣一篇日記:

在運動會最後一項4*100米接力比賽中,我跑最後一棒。

發令槍一響,第一棒我們班就落後了。我心想這下完了,因為富有跑最後一棒,他在運動會上一次次擊敗過我。當受傷的孫德龍把接力棒遞過來,他臉上痛苦的表情打動了我。孫德龍同學受傷了還為班集體榮譽拚盡全力,我更應竭盡全力。

我心裡「騰」地不知從哪來了一股勁,接過棒向前面的富有追去。

近了,更近了!「王喜樂加油,王喜樂加油,」全班同學的吶喊,好像一下子為我助入了一股神力,我一個強有力的衝刺,率先撞線。

「贏了、贏了,我們班贏了!」同學們呼喊著向我跑來,他們把我圍在了中間。此時,我看見孫德龍一拐一拐地向這邊跑,邊跑邊大聲喊:「王喜樂,你太棒了,太棒了。」

我馬衝出人群,跑上前去抱住孫德龍的肩膀,一邊搖一邊說:「是你給了我戰勝富有的勇氣。」

看了王喜樂的這篇日記我心情格外激動。在二十年的工作中,我對體育教育有自己的看法,有些用格言的形式發表在《中國體育報》上,此時孩子日記所反映出的精神,與其中一條格言一模一樣。這句格言是這麼寫的:

體育——集體的火爐讓我備感援助之愛;爭勝的信念讓我內心備受刺激;勝利的結果讓我渾身光榮得意。當這種體育獲勝的習慣發展到高峰,它會給你的心田種下習慣向上的種子。

看完孩子的日記,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二十多年來一個個柔軟的孩子,慢慢變成人生路上的悍將,那一幕幕場景不斷在眼前刷過,浮想聯翩。

說實話,最近這些年中國基礎教育大有變成某些理論家試驗場之勢。每位教育專家總過分誇張自己學科的重要性,而不能觀察人受教育的整體實質。像數學專家只看數學,語文專家只看語文……似乎知識越抽象越難學越有助於學生成長,這直接誘導教師把精力投放到教書技巧上,而把育人拋到一邊。問題是:知識失去了良知的約束,它就會失去方向,並服從人的原罪,使之成魔。

真正的師者,他老練成熟且具有為人師表的興緻,他嚴格而不焦躁,他同情而不超過身份,他包容不同資質的學生,以平等的身份奉獻知識與經驗,並聽取學生的要求。

真正的師者,他首先教育孩子要學會尊敬父母,並以此生成慈善之心,為他們日後自我造就、取妻育子、興家立業做好準備。

如果教育活動服從了某種強求,那學習者則難產生思考力。像學校為了完成某種功利性目標而教學,學生獲得的知識肯定是死板且淺薄的,日後他不會從學習中獲得有益於人生價值的東西。因為功利教育本身是違背區別對待原則的,天下眾生各異,而僅以分數為共同目標的教育,只不過是以傷害終身學習動機為代價的一種陰謀,它只不過是用來滿足某些特權者的比較欲,僅此而已。

死板的知識與浮淺的認知在靜態社會能夠生存,但在動態社會將會處處碰壁。因為穩定的社會需要人在保守中否定自己的優點,而廣泛適應別人。動態的社會需要人在發展中的展示自己的優點,而進化生命功能。

求知慾強並承認自己才疏學淺的人,最樂意接受別人的指教,他們處處會受到各類有經驗老師的歡迎。如若一個人從小接受到多方師者的點化,他成人後必堪重任。因為經驗本身就是一部書,它所蘊涵的知識比世界上所有圖書館的知識還要浩瀚而有用。雖然書本知識總結了過去的經驗,但它無法將未來的所有經驗置於書架上,也不能阻止人們運用他們的手、腳、眼、耳、舌,對未知事物產生新感悟。

教師在不太嚴謹的過程中,那種善於啟發的教學技巧,是保持學生好奇心之本。它會讓學生在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以此逐步建立獨立解決問題的信心。普天之下,每個人只有在自己關心的問題中,才會注重細節,刨根問底,掌握真正有價值的東西。

上天公平賜於每個種族8%的優秀人種。每個國家要把其中6%,最有問題意識與公德的人吸引到教育系統中,也只有這類人組成的教育群體才能產生教育學術能力,才能培育出改良社會的新力量,來保持國家強盛。對於教育,最好的教室、設備與教學技巧,只要投資三、五年就能實現,可師者的善念、忠誠與學術能力,卻需一代代人的積累才有可能升遷。

每個孩子只有一次不可逆轉的成長過程,其次序分為三階段:第一階段:0——12歲,要通過大量實踐活動為受教育者建立基本道德要素,認為遵守道德標準是對他人的一種職責,可避免日後自我反責;一旦違反道德標準,會引起他的焦慮或犯罪感,比如不遵守約定、不對別人負責、不能獨立完成事物所產生的犯罪感等,這些心理是憐憫與仁慈的基礎。第二階段:12——18歲,重點通過體育、勞動和對母語的理解應用來發展人格,此階段先前培養的道德自制力,將與青春期的七情六慾展開搏鬥,誰能妥善平衡了這些矛盾,誰的未來便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因為人是惰性的,惟有通過體育才能獲取戰勝它的勇氣,及對夥伴主動負責的團隊友情。因為人天生缺少憐憫,惟有通過勞動實踐才能學會關心體諒他人,這種心理也是日後產生家庭責任的情感基礎。第三階段:18——24歲,人生萌發通過學習展示個人才華的意向,此時國家要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大學使之產生文化忠誠。一旦有了文化忠誠,那他一輩子的幸福也就有了依靠,國家應為他們提供適宜的工作與所期望的景願。教育系統若違反了這個基礎意識、身心機制、格物走向這一次序,日後所培養的人在事業、情感、娛樂三方面將會失衡,失敗人生。

為什麼在前兩個階段要把體育教育與勞動教育做為教育的根基,因為勇敢、公正、節制、奉獻四大優秀素養是體育、勞動教育來塑造的,而書本知識只是種技巧,它無法決定品德的走向。

對於體育教育,每個人會在一種壓力場中通過成千上萬次的行動與交流,能從以下五方面不斷產生「我能行」的情懷,使自己慢慢變得看得起自己,生成道德、勇氣、公正、紀律、忠誠五種價值觀,並使情感社會化。

想到這裡,我提筆寫了一篇名為《淺談通過體育教學實現「我能行」心理品質》的文章,發表在國家《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誌上,其全文如下:

據世界教科文組織教授HARTER等人,2000年對十一個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年齡段少年兒童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在學業能力、體育能力、受同輩喜愛度、身體外貌和品行這五大因素中,最能預測對少年兒童人生影響的是身體外貌。為此,在這裡淺談一下如何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我能行」的心理品質。

第一、在學習動作中尋求「我能行」

學習動作貫穿體育教學。動作是生活的基礎,是手與腦的綜合產物,動作能使學生髮展智力、增強意志,造就和諧個性。我們有些人不能正確認識這些,總說孩子「玩這弄那,就愛東跑西跑,不學習。」實際上,玩這弄那、東跑西跑不是玩,是孩子精力過剩無處釋放的表現。玩是有目的的,是塑造堅強精神品質的過程。

少年兒童先天動作雜亂無章,通過體育教學教師把有益的動作組織起來,把有趣的合作組織起來,讓學生在集體的狀態下對動作進行學習,形成技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經常引發合作成功與失敗的事情,迫使學生必須要與同伴產生許多情願,或不情願的交往。這樣,學生為了完成教學任務,他必須被迫放棄以「自我為中心」的心理,學會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關心理解他人的心情,否則許多合作練習與競賽將會遇到麻煩,根本完不成教學動作。

在學習動作中,學生必須自我控制、寬容忍讓、重新評價自己、提高言行素質,否則他很難與同伴體會到動作配合的快樂。人皆有向上之心;學生更是如此,他們正是藉助體育教學的特點,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一次次的誤會、爭吵與和好,使心靈獲得自我調整的能力,也只有體育才能為學生提供頻繁出現錯誤,又及時改正錯誤的環境,使學生面對矛盾認為「我能行」。

二、在勤奮練習中認識「我能行」

精力不使用在有益方面就會轉向破壞方面。由於學生精力旺盛,在他們中間大力開展體育運動,則顯得尤為重要。體育運動幫助學生消耗多餘的精力,是培養勤奮的重要途徑;只要教師給予適當的引導,每一個學生都會找到自己喜歡的項目;只要體育教育能為學生提供展現自己的穩定平台,學生就會把自己投入到體育運動之中。他們一邊付出汗水,一邊學習技術動作,他們通過比賽會主動對自己的進步與退步做出反思,並不斷改進動作,為了比賽的勝利學生會對技術進行無數次的改進,這自然會讓人形成勤奮的品質,使學生在勤奮中相信「我能行」。

三、在肯定中堅信「我能行」

最初的自我肯定來源於他人評價。人只有適當得到好評才能產生自我肯定的意識。體育是精神的搖籃,每個學生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一旦有了方向,學生就會努力爭取成為這個項目的熱切工作者。

對體育技術動作的學習,每個人都要經歷從初級到高級的轉變。但這裡的「高級」是個相對的概念,千萬不能用競技體育的思維去認知。對學生來說每個階段學好每個動作,都要付出汗水與意志。當某一天,一個文靜的女學生在班級籃球賽上第一次把籃球投入到籃筐,伴隨同學的歡呼她心裡自然會產生一種英雄般的豪情。這種人之長情,你千萬不要以為那樣的感覺只屬於喬丹、姚明等競技場上的巨星,實際上,它屬於每個付出努力的人。他們只不過各自代表的範圍大小不同罷了,但對人心的鼓舞是一樣的。

體育教學方式特殊,既便學生做出最失敗的動作,教師也會用表達與建議的口吻,把好得意圖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一種期待的力量。像體育教師會經常這樣評價動作失敗的學生——雖然你腿上的動作沒做好,但手的動作卻非常漂亮,敢不敢再試一次;你得球雖然沒有投進,但身體姿態很優美,下次注意一個下投籃手型;雖然這次不行,但老師非常佩服你的勇敢;等等。這類特殊的體育語言,能通過心理暗示使學生在失敗面前保持積極的心態,讓他們通過反思達到改進自我的教育目的。

渴望成功是體育教育特有的功效。學生一旦有了這種心理,就會努力讓自己喜歡的運動技術走向成熟。在這個歷程中,學生心理會發生許多變化,使學生與體育之間建立情感,與同學之間發生友誼,充分感受到被他人肯定所帶來的快樂,讓學生在同伴面前堅信「我能行」。

四、在團隊中相信「我能行」

自制力是人必須具備的品質。世上那些能夠隨意支配金錢的人並不是幸福的人。最幸福的人是能夠支配自己的人。自制力是人生幸福的永久保證。學生擁無盡的成長精力,如果任其發揮是很危險的。體育對學生自制力的培養是由教學手段決定的,體育教學多以團隊協作為主,每個學生在團隊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有的會產生喜悅,他會為了爭取勝利變得更加主動;有的會產生阻喪,可他會在主動者的帶動下為了集體利益被迫去努力。這樣,在個人與集體的達磨中,學生會從心裡對參加活動的結果進行自我矯正,並慢慢學會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把握自己,調整自己的情緒,學會用策略實現目標。

體育教學能為學生心理成長提供無數各式各樣,需要自制力才能完成的合作活動,最終學生將在人格上形成獨立、專心、協調和秩序等習性,為他們長大成人遵守社會規則,奠定「我能行」的人格基礎。

五、在協作中相信別人「我能行」

社會最缺乏的是道德而不是知識。教育不僅要開發學生智力,更重要的是培養高貴品格。人性自私但可以通過教育加以適度矯正,它的最佳途徑就是體育。因為在體育運動中,隨時都有他人的批評、敵視、恐懼、嫉妒、鼓勵、容忍和讚揚等事的發生,這類事情給學生提供了廣泛思考的源泉,給教師提供了無數教育的契機。像比賽中那些關於勝負的事,總會促使師生相互反省,在這種彼此真誠的活動中大家自然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當學生在體育運動中學會了愛人與自愛,也就學會了支持、團結、等待、禮貌和問候等社會常規,這樣,他從小也就知道為別人著想,富有同情心。一個人,一旦有了同情心,他就不是一個利己主義者,並在協作中相信別人「我能行」。

從哲學上說,增強體質並不是體育教育的目的也不是任務,它只是體育的表象。體育教育是一種轉瞬即失的賦權過程,學生在競賽活動中不斷被賦於責任,他要頂著壓力為自己與隊女尋得一個努力方向與結果,最終讓人產生把個人、小組或團隊擺在正確位置的智能,這種智能則是社會生活走向成功的保障。實際上,體育教育中的那個賦權過程,讓其在競賽中又把那種隨機給持續放大了,使體育活動始終與責任有關,與勝負相聯。在這一長期的過程中,賦權的大小和機會是否合適,與自信心的生成緊密相聯,這是今後人類相當大的一個學術難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孩子的進步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孩子的進步
上一章下一章

正文 九十五章 初次參加田徑比賽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