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白門樓(下)
逃離了魔掌之後,張帥吸取了教訓,行走在城樓之中那是昂首闊步,異常精神。張帥揣摩著程先生過關時的神情,依樣畫葫蘆,一路上並沒有多少軍士上前詢問;就算有人問話時,張帥謊稱:程先生有要事托我轉告丞相,便輕易矇混過關。大概這程先生也是也高人,或許正是曹軍的謀士程昱,軍士都認得,所以張帥超爛的演技也能成功通關,從不曾引起懷疑。張帥暗自慶幸了一會兒,又繞著城牆,糊裡糊塗地走了一段路,見到有一座里牆的石梯直通城牆之上,便信步登上了城樓。
入口處有軍士上前攔阻,喝問道:「丞相有令,閑雜人等不準入內!」
張帥怒目相向,呵斥道:「好大的口氣!我乃夏侯將軍的副將,奉軍命前往傳遞軍情,你等還不讓開!」
大約這些當兵的都是喜歡欺負老實人吧,張帥萬般無奈,只有謊報一通,同時拿出自己生平最為嚴厲的表情,倒真把對方震懾住了。又或許是張帥身上的創傷讓對方相信了張帥的言語,或者夏侯將軍在曹*的軍隊中有著極高的分量,所以,軍士們不敢得罪。軍士讓開一條道兒,點頭哈腰道「將軍走好!」
「哼!」
張帥故意冷笑一聲,大踏步走了開去。
遠遠地便見城牆的另一頭,聚集著許多的軍士,大致有數百人,黑壓壓一片。似乎有人正在說話,只是距離尚遠,聽不真切。待靠近之後但見城樓正中有一高台,台上站著十數將軍和一個中等身材一生官服的中年男人,男人手中握著一根繩索,或許那便是馬鞭,腰間佩著三尺來長的寶劍。台下跪著十來人,都被繩索捆住了雙手,個個面帶怒氣,軍士站立在這些人的兩旁,緊緊地抓著捆綁的繩索。
看那中年男子,異常的鎮定與從容,目光犀利,似乎可以洞徹一切的陰謀詭計。他身邊的將軍們個個對他畢恭畢敬,張帥猜想此人必定來頭不小,或許正是曹*無疑。因為眾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的身上,而且此人看上去深沉睿智,面帶殺氣。不過,並非連環畫中那般姦猾之相。
不多一會兒,台下有人大叫:「丞相饒命!」
張帥聽清楚了這個稱謂,似乎恍然大悟。心道:「哦,原來曹*長這模樣,還是挺英氣的,雖然算不得好看,但是一看便覺得異於常人,英姿颯爽。」
(註:曹*自領丞相是在建安十三年左右,也就是公元208年,曹*廢三公,恢復丞相制,自領丞相。為了稱謂方便,以後在本書中對於曹*的稱呼,一律採用「丞相」二字,請網友理解。)
再看另外在右側靠中的位置,坐著一位綠色盔甲的將軍,他的身旁站著兩將,一黑臉長須的將軍,一紅臉長髯,身高八尺有餘,個個面帶殺氣。這三人,張帥沒有見過,但是他們手中的武器,卻異常熟悉。綠盔將軍腰間藏著一把明晃晃的利刃,看模樣必是寶劍無疑。紅臉將軍手中握著一把長刀,形狀即是後世所見的青龍偃月刀,黑臉的將軍握著一把長矛。
見到這些武器,即刻便能了解武器的主人,這三人便是傳說中的劉關張。這三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劉備,關羽,張飛三人。這點,張帥完全能夠確認無疑。
張帥忍不住多看了幾眼,再往台下瞧去。台下有一人引起了張帥的注意,那人也被繩索捆綁,文士裝束,就像電視中的文人墨客一般的打扮,卻站立在台下正中,面露微笑,毫無畏懼之色。口中直罵奸賊,匹夫!
「此人倒有些骨氣!「張帥暗自欽佩。
一步一步往前走去,卻不由得故意放慢了腳步,因為此刻並沒有人注意到自己的異常,都把注意力投入到了高台之上這一眾人等之中,再說,還尚未想好如何應對查問,可得想好這麼矇混才好。台上的人,可不比外邊的軍士好糊弄!張帥也不敢貿然走上前去,以防颱上的人盤問。
這時,台上有人說話。張帥細看時,說話的正是曹*。只聽他說道:「公台,你平常自謂智計超群,今日之事何如?」
台下的書生抬起頭來,冷笑一聲,然後指著面前一個跪著的將軍說道:「此人不從宮言,誤聽讒言,以致於此!若從宮計,領兵出城安扎,與宮等遙相呼應,以成犄角之勢,何至於此!若其如此,今日被擒者未必為宮也!」
說罷,又獨自苦笑。張帥看不見他的表情,但是可以想見他的心情是何等的複雜,這種兵敗被擒的恥辱,不是人人都能夠坦然面對的。
「宮?」
張帥捕捉到了一個關鍵的詞語,暗想:此人莫非正是陳宮?難怪如此錚錚傲骨!
書生身旁的那將軍無奈地看了看四周,低著頭,不敢正視書生銳利的目光。那將面露悔恨之意,並不搭話。他的裝束引起了張帥的注意,因為在做的眾人中,他雖未階下囚,但是依然不能掩蓋他的光芒。那將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紅錦百花袍,身穿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系勒甲玲瓏獅蠻帶。沉吟了半晌,長長地嘆了口氣,還是不曾說話。
曹*聞言大笑道:「公台的本領曹某早有領教,事已至此,今日之事當如何?」
陳宮朗聲道:「為臣者當盡忠,為子者當盡孝!宮之死生不足掛齒。」
曹*道:「公台何故如此堅決,何不想想老母妻兒?他們尚在曹某手中。」
陳宮長嘆一聲,打量了一下四周,似乎想把周圍的景色全都刻在腦海之中,又或許以這樣的方式和自己的國土自己的妻兒告別。幾番打量,這才轉過身來,對著台上略一躬身說道:「宮聞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親,老母之命存否,全在明公。我朝以孝立國,所以才有四百年天下。」
曹*嘆曰:「漢自高祖以來,以孝治天下,尊崇黃老,所以國力日盛。武帝之後,日漸衰落,以致有王莽改制。后,光武中興,傳自今已二百年也!公台今日淪為階下之囚,尚且不忘國家,思忠孝,曹某敬佩之極。但公台的妻子兒女又當如何呢?」
陳宮道:「宮聞將施仁政於天下者,不絕人之祀,妻子之存否亦在明公。」
台上這一問一答的功夫,張帥便已走到了台下,不過此刻遇到了衛士攔阻,不準上前。聞聽陳宮之言決絕,毫無妥協之意,料想其早有赴死之心。但是,打小熟讀《三國演義》的張帥,心中欽佩陳宮高義,張帥不希望這樣一個人物便即刻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中,極力想要做些什麼,以便挽救。《三國演義》中便有著這樣的評價:生死無二志,丈夫何狀哉!
不從金石論,空負棟樑材。
輔主真堪敬,辭親實可哀。
白門生死日,誰肯相公台?
後人更有這麼一段詩詞來描寫陳宮的死,把他與歷史上著名的人物相提並論,可見世人對於陳宮才幹的肯定,以及對其死亡的惋惜。
亞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
白門樓下公台死,致令今人發嘆嗟。
張帥不想其早早歸西,想要設法挽救陳宮一命,可左思又想不得其法。再說,自己現在也不知道是個什麼身份,什麼官職,就這麼冒冒失失地衝出去為陳宮求情,誰肯聽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