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一見傾心
?官渡之戰後,曹操打敗了最大的對手袁紹,便成勝追擊攻打劉備,劉備被打得潰不成軍,只好退居江夏,曹操現在最大的敵人便是孫權.
公元208年,曹操起馬步水軍,號稱百萬,水陸並進,船騎雙作,直通江東,虎視江夏,此時他已大軍壓境,妄圖踏平江東一統天下.
此時的江東已亂成一鍋粥,議事廳已經炸開鍋,文武百官正在爭得喋喋不休,魯肅便去了江夏拜訪劉備,但是卻多帶回來了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
稍作休息安排第二天,在議事廳會見諸葛亮,清晨子軒集結五個家丁在庭院中,逐一對他們吩咐事情,說讓他們混進議事廳,隨時給他報告訊息.
子軒沏了一壺茶悠閑地喝了起來,此時芷涵也在庭院中,她向來不干涉哥哥的事情,只是不明白今天為何還沒有走,往常這時已經走了,忸怩的走上前,輕聲問道,「哥哥還不走嗎?」
「子軒依舊悠閑地喝茶,清水將茶葉煮開,靜靜地看著茶舞,翠綠的茶葉放在白瓷壺中,注入清水放在炭火上煮.
不一會兒,清水就變為茶湯,茶葉由原來的褶皺逐漸的漸漸舒展開來,猶如一個羞澀的女子在為心愛的男子跳舞一般,靜靜地看著,微微一笑,不,好戲還沒開始呢?再等等吧。
子軒不想聽那些老傢伙的埋怨,那些嘮叨,相比之下子軒更喜歡清靜,喜歡一個人呆著,若是此時去啊,竟是看到一幫老臣跟諸葛亮爭吵的場景,臉紅脖子粗,他能想象得到文武百官的爭吵,所以還不如在家多待一刻落得清凈!
--恩,一定不能打,要和曹操聯合呀!是呀,是呀,聽說諸葛亮要遊說江東,他真是自不量力。
諸葛亮是許何人也?劉玄德帳下的卧龍先生,諸葛亮是難得的人才,如果能收為己用,日後定能成就一番霸業,但他和關羽是一路人,至死不降,這還要多費些功夫,但是子軒還是有些擔心,看看諸葛亮的兄長諸葛瑾就知道了.
他,子軒沒有太把他放在心上,諸葛瑾的才華在江東排不上前二十,那麼諸葛亮也不足為慮,現在下定論還太早,子軒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喜歡輕敵,所以他派人先去打探諸葛亮的虛實。
這時第一個家丁來報--諸葛亮已到達議事廳,正與張昭辯論,此時孫權也派人來催促子軒,那小廝前來傳話,「主公請公子快快前去。」
子軒回答道:「回稟主公,我即刻出發。」先應承下來,到時候再說,怕是不是主公著急,而郡主等不及了,子軒還是不急不慢。
子軒打發完小吏還是接著坐下喝茶,又泯了一口茶,清晨喝熱茶給全身帶來一絲暖意,子軒還是沒有要走的意思,管家皺了皺眉,「主公,吳侯派人來催了,您怎麼還不走?」
子軒不忙不慌的又添了一杯茶,茶剛入口有些苦澀,入喉又有一絲甘甜,「不急不急,還不是時候,在等等,再等等啊。」
不知道他在等什麼,管家倒是十分的著急,子軒在心中盤算著,此時的諸葛亮已到達議事廳正與張昭辯論,若是他辯不過張昭那我也沒有去的必要,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現在要等的就是這個答案。
劉豫州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又自比管仲樂毅,還被水鏡先生司馬徽稱讚,想必這諸葛亮定不是等閑之輩,竟能讓當今皇叔親自拜訪.
近聞在新野諸葛亮充分利用地勢,兵不滿千,將僅關、張、趙,先用火攻,後用水攻,使得夏侯惇十萬大軍所剩無幾,足見他的智慧,但是半年不到,劉備就棄新野,失樊城,敗當陽,走夏口,都是不爭的事實。
只好自己安慰自己勝敗乃兵家常事,等等消息在說。
這時第二個家丁來報--張昭敗下陣來--,子軒的嘴角上揚,畫出了一個完美的弧度,讓人備好馬車出發前往議事廳,往常子軒都是獨自一人騎著馬去,或者徒步走去。
今天卻坐著馬車來,並吩咐車夫拉慢些,從府上到議事廳的距離很短,用不了很長時間。
張昭字子布江東第一謀士,被諸葛亮駁得啞口無言,他不可以小瞧。
張昭性格嚴肅,敢直諫,在赤壁戰中主降,孫權當然不想投降,張昭的話孫權當然不愛聽,但又有所疑慮,只能這樣僵持著,需要有人幫孫權下定決心!
走著走著遇到了第三個家丁--報,虞翻、布騭敗下陣來--
虞翻字仲翔,古之狂直,固難免乎於世,人太直也不是什麼好事,要懂得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他太耿直了,非曠宇也。
布騭字子山,性格寬宏而得眾,喜怒不形於色,而內外蕭然,布騭和子軒的交情不深,他之才不如子軒,到他了後面的人也沒剩誰了,便吩咐車夫快速前進,來到城門口,子軒從西門進去。
遇見了第四個家丁--報,薛綜、陸績、嚴峻敗下陣來--
聽聞他們都是吳之良臣,剩下的人屈指可數,要快些啊,離議事廳還有幾十步之遠時,最後一個家丁來報----報,張溫、程德樞、顧雍等人敗下----。
好了,議事廳中沒剩下什麼人了,能坐在議事廳中的人定是江東文武排名前二十的,而其兄沒在其中,但是這諸葛亮卻能將他們駁得啞口無言,他的才華在江東文武之上,人才,難得的人才,子軒來到門口,沒等進去就開口道:「哈哈,哈哈。」
順著笑聲,堂中的向外看去,只見一個瘦弱的少年翩翩走來,向眾人行禮,「對不起,對不起,真是對不起,在下來晚了。」子軒一來就向眾人賠罪,緊接著就快步走到自己的座位前,子軒坐在最裡面,所以他才會最後來。
諸葛亮來到長廊的盡頭,走到子軒面前,一點一點的向里走,子軒沒有要攔他的意思,旁邊的顧雍小聲的說,「子軒,你不想說什麼嗎?你不攔他?難道你怕了嗎?」
子軒看著顧雍面帶微笑的說:「你想用激將法嗎?那好如你所願。」
說完,便起身上前,甩了下袖子,恭敬地行禮,「孔明先生,請等一等,在下有話說。」
這就是孔明先生,如傳聞中一樣~眉目如畫,眼中含笑,眼睛清澈明亮,在人群中格外耀眼,羽扇輕搖,不急不躁,不管什麼情況都是那麼的從容優雅。
孔明看著他,表情十分複雜,說道:「好,請講。」
「子軒以為,此役江東必戰,則戰必勝,否則江東就是必易主,子軒主站,願先生助我們一臂之力。」
東吳處境危險,而劉使君的處境則不然,無論江東是勝是敗,劉使君都有利可圖,不知他是否真想幫東吳,還是坐享其成。
--見子軒表明來意,孔明也說道:「亮,前來就是為了表明連吳抗曹的決心,亮一定竭盡所能,與東吳共拒漢賊。」
子軒轉過身來看到郡主孫尚香,原來她一直在偷看,只不過看的人不一樣罷了孫小妹看的是子軒,子軒朝她們擺擺手,示意他們進去,又走了兩步,接著說道,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在座的各位大都已經過慣了平靜的生活,當初的衝勁已經沒了,都成了大而無用之人了吧,
各位有沒有想過,你們投降了倒還可以自保,但是主公呢?
一山不容二虎,主公定會身首異處,各位都是江東老臣,追隨孫家至今已有幾十年,難道你們能看著孫堅將軍現在唯一的血脈投靠曹操嗎?」
這時的議事廳鴉雀無聲,孔明開口問道:「先生此言堪稱這條長廊上最明白的話了,不知先生大名?」
「不敢不敢,在下趙鴻郢,字子軒,請先生隨我去見主公。」
「好。」二人徑直走去內堂。
孫權和孔明幾番交流之後,還是拿不定主意,想起了兄長的臨終遺言『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便叫回了周瑜,作為孫權的左膀右臂,這位手握軍權的周瑜還是讓人忌憚三分。
經過孔明的勸說,孫權決定聽從周瑜的意見,派人命周瑜連夜趕了回來,直奔議事廳,江東文武也趕至議事廳,張昭等一幫儒士先來,勸周瑜主降,呂蒙等一幫武將後到,勸周瑜主戰,等他們走後子軒自己來了,見子軒一人來到十分奇怪,「子軒你怎麼自己來了?」
「哦,那周將軍認為我應該和誰一起來呢?」假惺惺的笑著,看著他眼中的疑惑也視而不見。
「沒什麼,那你來是勸我主戰還是主和?」周瑜為人爽快,對於自己人一向不愛拐彎抹角的。
子軒搖了搖頭,輕聲道,「都不是。」
「哦,那你為何來此?」畫著大大的問號,周瑜眉頭一皺看著他。
「在下知道將軍日夜兼程趕回建康沒有時間吃飯,所以給你送些雞湯。」將食盒遞給周瑜,淺笑盈盈。
「有勞子軒了。」
「公瑾,我也好奇你怎麼打算?」
「原來你來不光是關心我是沒吃飯啊。」
就知道他不會這麼簡單的來此,還是會從他的嘴裡探探口風,現在整個東吳只等他的選擇,也左右著江東的戰局。
「公瑾,此戰必須打。」
「罷了,明天再說吧,今天我累了。」
「好,公瑾,早些回家吧,嫂嫂還等著你呢。」
說完子軒走了,帶著一絲失望,他本想在周瑜那裡探探口風,但還是失敗而歸,最好先鼓動東吳和曹軍開戰,這樣的話我就坐山觀虎鬥,這回有好戲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