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皇帝年輕化(2)
由於台灣高山族人誤殺漂流到台灣的琉球人,日本以此為借口侵略台灣。第二年3月29日,同治帝派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楨赴台灣部署防務,抵禦日本侵略。後來通過談判,訂立《北京專款》,日本撤出台灣,清政府賠償白銀50萬兩。
至於內政方面,同治同志不但什麼成績都沒有,反而製造了許多麻煩。
同治12年9月,同治為了享樂,以方便太后頤養為名,降旨興修頤和園。修頤和園需要1000萬兩白銀,光木材一項,直徑7至120寸多,長一丈五到四丈八的楠柏陳黃松木就要3000根。因為鎮壓太平天國,各省財政都出現危機,而且當時左宗棠正在鎮壓回民起義,國庫的錢全都用在上面了,清政府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來修園。
同治12年10月2日,御史沈淮上疏請求緩修,師傅李鴻藻與翰林院侍講學士李文田也都上疏勸諫,同治根本不聽。第二年項目正式開工。同治帝親自視察工地,此後又於4月9日、5月11日兩次視察工地。
越來越多的大臣反對同治這一做法。同治13年3月24日,奕訢、奕譞、景壽等共同上疏勸諫,仍然沒有效果。7月16日,恭親王也上《敬陳先烈請皇上及時定志用濟艱危折》,同時還有十多名御前大臣與軍機大臣一同聯名複議。
同治讀了摺子后,勃然大怒,說了一些氣話:「我把工程停了,看你們還怎麼唧唧歪歪!」
奕訢以為同治皇帝想明白了,真的要停工了,於是就停工的善後問題又提出了一些建議。
同治帝大怒,心想,給你根杆子就向上爬啊?於是,對奕訢大聲罵道:「你安排得這麼周到,乾脆我這個皇帝讓給你當吧!」
奕訢終於明白皇帝說要停工,只是一時的氣話,無奈,只好拿出了自己的殺手鐧,提到同治「微行」一事。所謂「微行」是指他便裝到宮外的娛樂場所瀟洒的事情。同治帝開始矢口否認,等奕訢說出時間、地點和目擊者,這才無話可說。
從此,同治對奕訢懷恨在心,寫了一道聖旨,革掉他一切職務。後來又下聖旨革去惇王奕誴、醇王奕譞等十多人的職務。直到慈禧太后出面干涉,同治這才立即發出上諭,恢復了奕訢世襲網替的親王銜,奕誴、奕譞的官職也得以恢復。
沒過多久,同治皇帝就得了重病,年紀輕輕就離開了人世。對於同治皇帝的死,清政府官方給出的說法是得了天花,而民間則有傳聞是因為梅毒。聯想到他曾經便衣到娛樂場所消費,這樣的說法也有一定的根據,因為他喜歡的孝哲毅皇后,慈禧偏偏不喜歡,所以同治帝只能學他那短命的老子,聲色犬馬了。死者已矣,同治是怎麼死的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這一死,風雨飄搖中的大清帝國政權再一次落在了慈禧太后的手中。
又一個倒霉孩子
愛新覺羅?載淳同志升天之後,大清帝國不可一日無主,新皇帝上台就成了頭等大事。這樣問題就出現了,慈禧作為同治的母親,一直垂簾聽政,實際上掌握著清政府的政權。現在同治死了,按理就應該立溥字輩的皇子為皇帝,這樣一來,慈禧就成了太皇太后,就不能繼續垂簾聽政了。慈禧為了繼續在帝國一把手的位置上發揮餘熱,沒有在溥字輩的皇子中選擇繼承人,而是硬把同治的表弟,四歲的愛新覺羅?載湉扶上了皇位。
在入宮成為皇帝之前,年幼的載湉應該有著比其他孩子更為幸福的童年,因為生在王府,不必為吃喝發愁,每天還有一幫人哄著玩,想必這也是我們每個人年幼時候的夢想。據說載湉在王府的時候,每天都和一個車夫的兒子一起做遊戲,直到進宮以後,還不忘將他這個發小接到宮裡,可見兩人的感情是十分深厚的。那時的載湉可能沒有別的願望,有一個朋友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