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陽翟城
波才(游志)一身的農民穿著打扮,背著雙手在陽翟縣城裡瞎溜達著。他的身後面緊隨著孫二狗。這二狗也是一身農民打扮的樣式。這兩人,首先本來就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再者,他們也穿不慣那文士富豪的長衫羅袍和高冠束帶之類的服飾。索性他們就簡簡單單的麻衣布鞋走在大街上。如果他們自己不說出身份,那還真沒有人能認出他們是黃巾軍,而且還是這黃巾軍的渠帥。
現在這陽翟縣城,真可謂是百業凋敝,人煙稀少啊!雖然陽翟縣是整個潁川郡的「治所」所在。但是由於兵火戰亂的原因,右中郎將朱俊在敗逃的時候,城裡的富戶和宗族豪強幾乎早就都是帶著家產和親眷跟隨著朝廷一起躲到了鄰縣附近去了。
這城裡現在除了「老,弱,病,殘,窮」以外,已經是找不到任何可以用來形容富裕和生機的辭彙了。
此時這城裡面的平民也都是稀稀拉拉,面無表情和麻木不仁的各自苟活著。波才(游志)看了以後,又是一陣噓唏感嘆:「想要在這縣城防守住政府軍隊,那恐怕是痴人說夢啊!」
城內的景像那是了無生趣,毫無看頭了。於是波才(游志)打算去城門口附近巡視一番。
二話不多說,波才(游志)馬上就回到了縣衙(黃巾軍佔領了縣城之後,波才把縣衙當作自己辦公和起居的地點)換上了皮甲,頭上裹好黃巾,腰間掛著鐵劍。頓時之間,這位農民大漢又變成了大家認識的波大帥了。(是將帥的帥,而不是帥哥的帥哦!)
其實這波才今年也才二十歲出頭的年紀。若放在後世那也是正在讀大學的時候。這波才一米七左右的個頭,外貌長得跟後世四十幾歲的大叔一個模樣(這時候的男人都不會保養,樣子那是越成熟越好啊!)。雖然身材不高,樣子老相!但是這波才那以前在潁川郡里也是一幫鄉黨遊俠和地痞混混的首領啊!可惜的是,現在這幫鄉黨親信都已經死傷殆凈了。
恐怕這以後的潁川黃巾軍老大是要改姓黃了(說的是黃邵)。
心裡正鬱悶的波才(游志)帶著隨同的孫二狗來到城門口巡視。
只見這城門口的守衛,那也是各個無精打采地站在城門口巡視著來往的行人。這些人,除了手上拿著殘破不堪的兵器和頭裹著黃巾以外。那其實跟這平常的老百姓還真的沒有啥區別!他們大部分人穿的還都是平常老百姓穿的衣服,只有極少數的人才穿著皮甲護具什麼的。
其實這也合理的現象!
你想,一個縣城能有多少朝廷的兵丁守衛和刀劍甲胄的裝備!這能帶走的,早就被朱俊他們給帶走了。剩下來的,不是年久失修的殘破次品,那就是從打死的兵丁身上扒下來的裝備。所以這潁川郡黃巾士兵現在大部分人的手裡還是拿著自家用的鋤頭和扁擔來參加戰鬥的!
作為這雜牌軍裡面的老大,波才(游志)身上還能有一副皮甲,那也還是很不錯的了。可惜的是這波才沒有頭盔。還有,那就是這波才現在身上懸挂的那柄鐵劍,已經有很多豁口了,而且很多天沒用之後,這鐵劍竟然還生鏽了。波才(游志)還真怕哪天一不小心會割到了自己,把自己搞得破傷風冤死掉了。
波才(游志)覺的城門口已經沒啥看頭了,於是爬上城頭,眺望著遠方。此時已經是光和七年四月下旬了(農曆的),雖然這天氣開始慢慢地轉熱,可是這城外卻是一副破敗荒蕪的景像。那天空陰灰鉛重的樣子,好像又要下雨了...
波才看著這不到六米高的防禦城牆,心裡很是擔憂!黃埔嵩軍的第一波進攻,就很有可能拿下這陽翟縣城。要知道這陽翟縣城可是潁川郡的治所,而且這很多宗族豪強都在城裡有產業的啊!所以這日後肯定會是這朝廷官軍的重點打擊對象。
恐怕這陽翟城是要再招兵火啦!
「還是趕緊放棄,想法子撤退吧!」波才(游志)心裡已經打定了主意。
為什麼當年毛爺爺要上井岡山去建立革命根據地,這是有道理的!在廣大的農村才大有作為,要去偏遠的地區,要去宗族豪強勢力薄弱的地方。這城市裡面雖然環境好,但是目標太大了,很容易就成為眾矢之的!這波才(游志)雖然還沒有想到這麼遠,但是恐怕早晚會領悟到其中的精髓:出頭的椽子先爛!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有時候是很有用的!
題外話:
漢朝服飾是「冠服制度」。這時服裝大都承襲秦朝制度。漢服為漢族傳統服飾。漢朝服飾直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才算有正式完備的規定。漢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單衣﹞、襦﹝短衣﹞、裙。漢代因為織綉工業很發達,所以有錢人家就可以穿綾羅綢緞漂亮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長褲,貧窮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漢朝的婦女穿著有衣裙兩件式,也有長袍,裙子的樣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所以從這一個人的服飾就可以立馬看出這人身份地位來。
漢代服飾的職別等級,主要是通過冠帽及佩綬來體現的。不同的官職有不同的冠帽。因此,冠制特別複雜,有16種之多。
漢代的鞋履也有嚴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門穿屐。婦女出嫁,應穿木屐,還需在屐上畫上彩畫,繫上五彩的帶子。
漢代的男子的服裝樣式,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曲裾,即為戰國時期流行的深衣,漢代仍然沿用,但多見於西漢早期。到東漢,男子穿深衣者已經少見,一般多為直裾之衣,但並不能作為正式禮服。秦漢時期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子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繫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稱為」褌」)。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漢代冠和古制不同之處,是古時男子直接把冠罩在髮髻上,秦及西漢在冠下加一帶狀的頍與冠纓相連,結於頜下,至東漢則先以巾幘包頭,而後加冠,這在秦代是地位較高的人才能如此裝束的。巾本是古時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標誌,男人到20歲,有身份的士加冠,沒有身份的庶人裹巾。勞動者戴帽。巾是」謹」的意思。戰國時韓國人以青巾裹頭,故稱蒼頭。秦國以黑巾裹頭,稱為黔首。東漢末如袁紹、孔融等都以幅巾裹頭。幘是戰國時由秦國興起的,用絳帕(赤缽頭)頒賜武將,陝西咸陽秦俑坑出土的武士就有戴赤缽頭的。幘類似帕首的樣子,開始只把鬢髮包裹,不使下垂,漢代在額前加立一個帽圈,名為」顏題」,與後腦三角狀耳相接,文官的冠耳長,武官的冠耳短。巾覆在頂上,使原來的空頂變成」屋」,後來高起部分呈介字形屋頂狀的稱為」介幘」,跨於介幘之上的冠體稱為展筒,展筒前面裝表示等級地位的梁。呈平頂狀的稱」平上幘」,身份高貴的可在幘上加冠。進賢冠與長耳的介幘相配,惠文冠與短耳的平上幘相配。平上幘也有無耳的。幘的兩旁下垂於兩耳的繒帛名為」收」。蔡邕在《獨斷》中講:幘是古代卑賤執事不能戴冠者所用,孝武帝到館陶公主家見到董偃穿著無袖青襟單衣,戴著綠幘,乃賜之衣冠,漢元帝額上有壯發,以幘遮掩,群臣仿效,然而無巾。王莽無發,把幘加上巾屋,將頭蓋住,有」王莽禿,幘施屋」的說法。漢代未成年的幘是空頂的,即未冠童子,幘無屋者。文官在進賢冠下襯介幘,武官在武冠下襯平上幘。東漢後期出現前低后高,即顏題低,耳高的式樣,稱為平巾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