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拍攝還有群嘲 (補昨天)
第一場拍攝,張俊生足足拍了三天…
並不是演員有問題,而是要調整攝製組所有攝影師的拍攝風格。
《花木蘭》劇組五位攝影師,必須要讓他們的風格統一!
史詩片追求的是質感,質感是由什麼帶來的?
當然是攝影!
這個世界上,沒有哪兩個攝影師的風格和工作方式會是完全相同的,尤其那些第一次與張俊生合作的攝影師們,想要達到張俊生的要求,必然有一個適應的過程。
於是,第一個禮拜,基本沒有任何進展,攝影師們各種拍臨時演員組成的戲份和風景空鏡頭戲份…
這個沒有進展指的是劇情進展,而不是劇組工作進度!
事實上,第五天之後,攝影師們已經做到調整完成…
在拍攝各自的部分之前,攝影師們都會在前期準備過程中不斷地比對各自的拍攝日誌。
他們還用PIX系統在線樣片平台,通過安全連接來預覽對方的樣片——這是《權力的遊戲》拍攝時候一群人摸索出來的!
不過張俊生還是給出了額外兩天的調整時間,因為他也需要調整…
……
巨大的露天片場里,幾十名工作人員在張俊生的幾名助理導演的指揮下,有條不紊的忙碌著各自的工作,兩台攝像機架設在了預設好的軌道上,還有一台攝像機掛在了長長的吊臂下面,用於現場錄像的麥克也安裝在了挑桿上面,兩名錄音師帶著助理不斷調試,以達到張俊生想要的錄音效果。
接下來要拍攝的是一場夜戲,不過放在了白天,如同過往一樣,大部分夜戲張俊生仍然會放在白天拍攝,等後期製作時再就光線進行調整。
「…對,再下降十五度!」
「吊臂也降一點…好了,就這樣,保持三角形!」
攝影師調整好拍攝角度,張俊生看了一眼,很不錯…
其實電影拍攝,攝影的重要性要超過導演,很多站位之類的都要根據攝影師的需求調整…
當然,電影是導演的藝術,最終拍板的也是導演!
張俊生看了看拍攝現場,沒有找到任何BUG…
其實任何一部史詩類的影片或者電視劇,都無法完全杜絕所有的BUG,但導演在實際工作中,絕不能以此為借口而粗心大意,要想盡一切辦法減少BUG的存在。
否則細心的觀眾會讓你顏面盡失…
「演員走戲!」
現在要拍的是花木蘭和她父親的交流…
「好,開始!」
沒喊機燈準備啥的,張俊生在好萊塢拍戲,除了了解了他們的工業製作流程,最重要的,很多電影導演真的就是打工者,沒那麼多儀式感…
我們喜歡喊『Action』是因為尊重拍攝,人老外沒那麼多講究…
張俊生站在導演監視器後面,看著監視器屏幕,緊盯攝像機鏡頭傳過來的數字高清畫面。
「我要是走了,你得照顧好家裡!」
鏡頭轉向一個低矮的拱門下面,傳到監視器面前的首先是個空鏡頭,接著鏡頭下移,飾演花木蘭父親的李雪建出現在監視器上面…
花木蘭在喂馬,聞言抬頭看了看自己的父親:「你的腿已經傷了,不能再打仗了!」
「我知道,可我是軍人,軍人就該馬革裹屍!」
「…花錢僱人也不行嗎?」
「木蘭,我是一名軍人…」
「…如果我是男兒身就好了!」
「如果我的腿不受傷,那不是更好?」
主攝像機鏡頭對準花木蘭,李雪建只有一個背影,這是很簡單的鏡頭轉換,pov視角已經落到了花木蘭身上。
「我可以代你出征!」
「…你是女兒身!」
「我已經報名了!」
「…你在開玩笑?」
架設在滑軌上面的兩台攝像機迅速回位,副導演舉起手,大聲說道,「休息十五分鐘,重來一次,這一次以李雪建老師作為pov視角。」
電影拍攝就是這樣,變換視角,以便後期製作時有更多的素材可供選擇。
……
忙碌了一天,一直進到了六點半,當天色完全黑下來的時候,張俊生才帶領劇組回到入住的酒店。
思思已經在等他了…
《閃光少女》畢竟只是青春片,兩個月的拍攝周期足夠完成。
她得過來盯著自家的男人,不然誰知道會發生什麼…
按理說《花木蘭》劇組只有一個女演員,而且長相完全不符合張俊生的審美,但不是有句話嘛——憋的久了,連自己的女裝都覺得好看…
睡覺之前,愛愛之後…
賢者時間結束,張俊生看了看臉上寫滿『我很開心』的柳思思:「…你怎麼這麼高興?我就正常發揮啊!」
「…不是,你看這個!」
柳思思把手上的平板遞給他…
「《梁迷加冕休斯敦影后》…」有點茫然:「休斯頓不是火箭隊嗎?還有影后?」
「是個野雞獎!」
「…她居然還要刷野雞獎?」
「被人罵出篩子了!」
大冪冪憑藉《逆時營救》獲得了第50屆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這也是大冪冪個人首次獲得「國際影后」…
和往常一樣,流量明星在海外獲獎,粉絲和黑粉總會上演激烈廝殺。
愛的人說大冪冪就此踏上國際之路,拿下第一個影后,距離戛納、柏林還會遠么?
酸的人則呸出一句「野雞獎」,並再拉出「百花居士」李一峰、東京影帝吾亦繁、九大影帝黃小明等出來鞭屍。
休斯敦國際電影節最大的特色在於設置了大量獎項,也因此每年吸引全球數千電影人蔘賽。
共設有最佳故事片、紀錄片、電視廣告、音樂電視等10個單元評選,下設200多個分項,分別為大獎、白金獎、金獎、銀獎、銅獎、評委特別獎,獎項眾多自然獲獎概率就倍增…
只能說大冪冪太紅了,其實休斯頓電影節以前也很偏愛中國電影人,去年,休斯頓電影節共有來自全球96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餘部影片報名參展,中國選送的影片就有200多部,最終20部入圍。
在最終入圍的80部影片中,中國影片史無前例地佔到四分之一,而且在最後的獲獎名單中,幾乎每一部都有所斬獲。
電影節直接特設了一個「全景中國」單元,讓中國影片更方便的對接北美市場。
盧川還斬獲了最佳導演獎……
所以,有什麼好嘲諷的呢?
都是為了電影宣傳…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