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智囊的意義
徐庶壓著中軍陣腳,且戰且退,左右兩翼已經在劉表軍騎兵的衝擊下支離破碎,越來越多的潰兵融匯到中軍這邊,卻沖亂了原本的陣型,徐庶心急火燎地望向北面,朝大寨方向看去。
諸葛亮在瞭望台上看得仔細,見徐庶中軍已退至寨前,便下令前軍緩進。
徐庶麾下的士卒見援軍緩緩向前,心中亦是平添了幾分底氣,慢慢地也就站住了陣腳,與劉表軍對峙起來。
徐庶望見寨中瞭望台上,華文軒安然無恙,頓時心中稍稍平和了一些,指揮士卒排好陣型,嚴陣以待。
對峙不多時,劉表軍緩緩退去,徐庶這邊不敢戀戰,亦不追擊了。
徐庶正要收兵回營,忽然一通急促的軍鼓聲自營內傳來,卻是進軍信號,徐庶一愣,揣度道:這諸葛亮搞什麼名堂?
想歸想,這軍令還是要執行的,徐庶抽出剛剛收鞘的長劍,指向退卻的劉表軍,大喝道:「沖!」
原本得勝而歸的劉表軍萬萬沒有想到華文軒這邊還有力氣追擊,只能倉皇接戰,徐庶催動前軍與劉表軍殿後的部隊接戰,雙方本就精疲力盡了,勉強作戰卻是誰也討不到便宜。
徐庶正詫異間,劉表軍側翼忽然大亂,卻是甘寧領著那龍精虎猛的兩千騎直衝了過來,養精蓄銳已久的騎兵沖入這鏖戰半天的疲憊之師中,如砍瓜切菜一般輕鬆。
甘寧強打著精神在劉表軍中來回衝殺了一圈,劉表的隊伍這邊已是潰不成軍。
徐庶與甘寧領兵掩殺了一陣,得了便宜就順勢收兵回營了,劉表那邊先贏後輸倒也沒得著什麼便宜。
華文軒與眾人帳內相見,不由面帶愧疚之色,諸葛亮倒是眼尖,一旁勸慰道:「勝敗乃兵家常事,何況此番只是中了劉表那邊的埋伏,所幸損兵不多,主公不必自責。」
徐庶在一旁抿了把汗,「今日之事,必然不是那劉表的主意,如今江陵城中文聘不受重用,到底是何人在主持防禦?」
諸葛亮若有所思地沉吟了一下,「劉表如今收攏荊州兵馬到江陵,荊襄之地本就人傑地靈,中原戰亂遷徙至此的名士不在少數,如今江陵城中守備森嚴,若能探得虛實,在下必然能尋得可破之法!」
甘寧這邊便叫囂著要去,諸葛亮連忙安撫道:「我且安排人前去打探消息,主公與甘將軍權且歇息一下,待江陵有消息孔明便來回報!」
折騰了好半天,華文軒確實睏乏,便依了諸葛亮的話,先行到帳后歇息了。
翌日一早,諸葛亮便與眾人一同來到帳下,「那江陵城中如今統兵的正主乃是文聘,只不過劉表和蔡氏忌憚文聘與劉琦的關係,已將文聘架空,扶了幾個新人來各抓一塊!」諸葛亮看了看華文軒,繼續說道:「昨日設伏之人乃是主管守城的新晉城防尉南陽人李嚴!領兵出擊的卻是劉表新近力捧的鄉間豪傑叫霍峻!」
華文軒抿嘴一樂,李嚴、霍峻,這都是書上留得名號的人物,倒也真是有兩把刷子。
徐庶看著地形圖,「如今江陵以南的四郡都在觀望此間的戰事,說白了就是在等我們與劉表決出個勝負來,若是我等在這江陵城下耗日良多,難免四郡會有異動!何況江夏方向如今戰事膠著,孫權圍城這麼久了,始終拿不下江夏城,一旦孫權露怯先行撤兵,江夏那數萬兵馬便將置我等於死地了!」
華文軒摸了摸下巴,腦袋上的頭髮已經紮成一束耷拉到了脖頸間,搔弄得脖子好癢,諸葛亮看著抓耳撓腮的華文軒,沉吟了片刻,「亮有一計,只是不知主公是否敢用!」
華文軒一愣,「是否敢用?只要能拿下江陵城,有何不敢?」
諸葛亮微微一笑,看向徐庶,「那劉表如今入了江陵城,又有蔡氏在側,劉琦的日子必然不好過!於父慈子孝來說,那劉琦倒未必會與劉表同心,以亮看來,若是主公願許劉琦為荊州牧,割讓荊南四郡與他,只佔了襄陽與江陵北攻曹氏,臣以為,或可速破江陵!」
華文軒想了一下,以諸葛亮這計策,豈不是要放棄長沙那兩員猛將?那怎麼捨得?
「諸葛先生,荊南四郡雖然偏僻,卻也是荊州土地,江陵雖城堅,卻並非不可破,還請軍師再想想!」華文軒看向諸葛亮,諸葛亮盯著華文軒,眼珠一轉,拱手問道:「看主公之意,荊南四郡似乎很重要啊?不知可否告知一二?」
華文軒便將長沙郡的那倆員猛將的情況告知眾人,眾人都是一愣,徐庶不由大笑道:「主公這一相人的本事確實天下第一,無人可及!既已知長沙有名士在彼,那便斷不能拱手相讓!」
諸葛亮捋了捋鬍子,沉吟著看向地形圖。
眾人一邊嬉鬧著,一邊等著諸葛亮拿出什麼奇謀詭策。
華文軒一臉期待地看著諸葛亮好久,卻始終不曾言語,不免焦慮地問道:「軍師可有良策?」
諸葛亮似乎忽然被喚醒了一般,應聲抬頭看來,「亮在想一件事情!」
「何事?」
諸葛亮抿了抿嘴唇,欲言又止地說道:「主公既有如此相人之法,雖是廣納賢良之基,但以亮與主公先前的了解,如今大勢已變,劉玄德已死,那些本會因名聲大義投奔而來的人,真會如主公所願俯首稱臣么?主公有這個把握么?」
華文軒一愣,卻不知該如何回答了。
諸葛亮繼續說道:「此一時彼一時!若主公始終以劉玄德之事代己,以昔日舊識度今日局勢與英傑,亮以為,未免有失公允了!難道主公帳下的皆是史上劉玄德的舊部?」
華文軒一愣,不自覺地看向甘寧,眾人隨著目光所指,齊齊看向了過來。
甘寧也是一愣,「為何看我?我服的是文軒又不是什麼劉玄德!」
華文軒莞爾一笑,諸葛亮的意思他已知道了,若是始終墨守成規,用舊識去評定人情世故,豈不是自己給自己畫了個圈,他華文軒本就是打破常規而來,卻故步自封,豈不是可笑至極?就因為荊南有名將,就不顧當下,影響當前的判斷和決策,著實是有點因噎廢食了。
華文軒看向諸葛亮,「就依軍師之意辦吧!何人可與劉琦接頭?」
諸葛亮微笑著看向華文軒,華文軒一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