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裕國來使
只是不知道她極力促成兩國聯姻除了暫時尋找一個盟友以外,還有別的什麼目的。
「輕輕,衛國和裕國聯姻,給衛國找一個暫時的盟友應該並不是你的主要目的吧?」
兩國聯姻,雖然能拉進兩國關係,但這種盟友在關鍵時刻並不一定可靠,如今費勁心思,如果目的只是這樣,收穫和付出並不對等。
慕輕歌點點頭,「自然是為了裕國的聘禮。」
「聘禮?裕國有什麼聘禮能入得了輕輕的眼?」姜逸翎很不解。
慕輕歌也不賣關子,直接說出了答案:「博州。」
博州是上次戰爭時裕國從晏國那裡趁亂搶來的,裕國以它為聘禮,很明顯有禍水東引之意,她居然這麼稀罕,莫非這博州有什麼自己不知道的事。
看到了他眼中的不解,慕輕歌解釋道:「博州雖不是富饒之地,但它靠近綿江,而且在衛國和晏國還有裕國之間,位置很特殊,若是用來屯兵應該還不錯,至少進可攻退可守。」
姜逸翎趕緊在腦中想了想博州和旁邊的情況,的確是個重要的地方,一方面,若是他們日後進攻晏國,至少可以在那裡防備著裕國故技重施。
從更長遠來看,博州多優良港灣,可以作為訓練水師的基地,裕國和衛國隔著一條寬闊的綿江,沒有水師是絕對沒辦法打過去的。
衛國要是以後打下了晏國,必定需要休養生息,短時間肯定不能再對裕國動作,博州又十分重要,先用和平的辦法拿下確實是正確的。
等姜逸翎想明白了其中的關係,慕輕歌繼續道:「博州還有一個別人不知道的好處,博州有原油,是鍊鋼需要的重要燃料,那東西還有其他作用。」
「輕輕的計劃是挺好,怕就怕朝中有人不喜歡博州這個聘禮,甚至覺得裕國居心叵測,把局面鬧僵。」姜逸翎有點擔憂道。
慕輕歌卻道:「就是因為有困難,所以才說你有事可做了,麻煩你想辦法安撫朝臣甚至你父皇的情緒,務必讓他們覺得晏國時刻虎視眈眈,衛國和裕國的聯盟十分必要。」
姜逸翎揉揉眉心,這可不是個簡單的任務,且不說朝臣,尤其他老子不好說服,讓他嫁女兒過去,給的聘禮不說多好,明眼人一看就沒有半點誠意,甚至還有惡意,這讓他面子裡子都不好看。
看到他一臉鬱悶,慕輕歌心情挺不錯,讓你無所事事,天天釣魚,「好好打算一番吧,期待你的精彩表現。」
「輕輕,有別的人能勝任這個重任嗎?實在是太費勁了。」姜逸翎苦著臉道。
「殺雞不用牛刀,這樣的難度才對得起你的智慧不是嗎?要是什麼人都能完成,如何彰顯你與眾不同的能力?」
這一頂高帽下來,實在有點沉,姜逸翎覺得脖子有點酸。其實就算慕輕歌不說這些,姜逸翎也會儘力去做,畢竟這些都是他自己的事。
慕輕歌說完話便離開了,只留下姜逸翎一人凝視著清澈水面的微漾輕漣。
這汪湖水平靜了多年,是該掀起點波瀾了。
半個月之後,裕國派遣的使團來到永京城,雖然兩國關係說不上多友好,但來者是客,作為主人該有的禮貌不能少。
裕國使團領隊的是裕國皇帝的幼弟謙王,為了身份對等,廣安帝派遼王帶領禮部的官員接待。
裕國人被安頓到驛站之後,立即遞上早就準備好的國書,國書的內容很簡單,裕國願以博州為聘禮求娶衛國公主為太子妃,結兩國之好。
衛國人一聽到這個要求當時就很生氣,不過生氣歸生氣,但是他們並沒有惱羞成怒,除了態度不冷不熱,也沒有做出什麼出格的事。
衛國人之所以忍氣吞聲,只因為自己國勢不強,還有一個對自己虎視眈眈的惡鄰晏國,要是再把裕國也得罪死了,往後的日子只會更不好過。
對於衛國人的反應,裕國人早猜到了,也沒有半點不悅,畢竟自己有什麼心思自己清楚。
衛國人要是還把他們當做座上賓,那他們就要擔心是不是衛國人有陰謀。
他們想和衛國暫時聯合是真,想趁機把博州這個麻煩處理了也是真。
博州是搶來的地盤,民眾的人心不好控制,又與裕國的本土相距甚遠,實在不方便管理。
若是自動放棄博州,上次出兵就是白費勁,還得罪了晏國,倒不如送給衛國,可以和衛國共擔晏國的怒氣,還能暫時得一些聯盟的好處。
裕國人會提出這個想法,也不是毫無把握,一來,大陸上的國家三足鼎立,衛國和晏國水火不容,他們需要裕國這個盟友,二來,博州這個地方離衛國近,方便管理,而且這地方和衛國的其他地方相比,無論是氣溫和土地都還不錯,對衛國來說適合居住的國土從來不多。
退一步來說,就算不成功,裕國也不會因為這次出使有什麼損失。
裕國的一紙國書在永京城激起千層浪,從廣安帝到朝堂的大小官員,每個人心裡都不平靜。
同不同意兩國聯盟這不是一個小問題,朝堂上因為這件事一連討論了三天。
只可惜三天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定論,有人同意,也有人反對,同意有同意的理由,反對有反對的立場,兩方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這個決定權落到了廣安帝的手中,其實,廣安帝也不知道要不要答應,在他看來,博州並不值得他太看在眼裡,而且裕國人心思不純,讓他不舒服,但是送上門的肉,不吃又覺得可惜。
正在廣安帝左右為難之際,隱退在家多年的黎平老先生主動來找他了。
黎平是廣安帝的老師,此人學識淵博,當年為廣安帝出了不少力,所以一直受廣安帝敬重,他六十歲隱退,十二年不曾管朝堂之事,自從隱退再也沒有進過皇宮。
他突然主動來了,廣安帝既高興又疑惑。
付壽恭敬的把黎平請進了御書房,奉上最好的茶。
廣安帝看著年過古稀的老人,感觸頗多。自己比老師小二十歲,當年他開始教課時,一個是懵懂稚子,一個才到而立之年。
一轉眼,四十多年過去了,兩人都老了。
兩人既是多年君臣,更是師徒情深,多年不見,自然是要問候寒暄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