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周紀一 (1)
?威烈王
威烈王二十三年。
威烈王打破常規,第一次任命大夫為諸侯。他們分別是晉國的大夫魏斯。趙籍和韓虔。
就這件事,司馬光評論說:臣聽說天子職權的體現莫大於禮,禮的體現莫大於名與分,什麼是禮?禮就是國家的紀綱。君臣之間是為分,公侯卿大夫是為名。之所以以四海之廣,兆民之眾,都只有受制於一人,雖有絕倫之力,高世之智,卻只能奔走服役於一人,這不就是因為以禮作為紀綱的緣故嗎?因此天子統三公,三公率諸侯,諸侯制馭卿大夫,卿大夫治理士庶人,貴以臨賤,賤以承貴,在上者指使下屬,就如同人的心腹運用手足,樹的本根指揮枝葉,下屬服從上級,就如同手足衛護心腹,枝葉庇護本根。然後才能夠上下相保,從而使國家長治久安。因此說,天子的本職就在於守禮。文王制易,以乾坤為首。孔子所著的繫辭說,天尊地卑,乾坤定位。高低有序,貴賤自然自定。這說的是君臣之位,就如同天地一樣,是不可以隨便的調換位置。春秋的時候,貶抑諸侯,尊重王室,王室雖然微弱,但論序在諸侯之上,由此可見聖人對於君臣之道無時無刻都在遵守。他們總是以為,作為天子,只要沒有桀紂之暴,即令沒有湯武的仁德,也應該嚴守君臣的本分,守節伏死。假設以微子來取代紂王,則成湯天下不會滅亡。以季札為吳國的國君,則吳太伯的後代就不會滅絕了。這兩個人之所以寧亡國而不為君,就是因為他們以為禮的大節不可亂。因此說,禮最重要的環節是一個分字,禮用來分辯貴賤,裁定親疏的順序,而這一切的順序以名與器來決定,名器已定,則天下萬物雜而不亂,各有統屬。如今名與器皆亡,禮又怎能獨自存在呢?當年仲叔於奚有大功於衛,不願接受封地而希望衛侯答應他朝拜時用諸侯的儀仗,孔子以為不可,因為名與器是禮之大節,不可輕易與人。衛君待孔子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為名不正,老百姓將無所措手足。諸侯的儀仗,作為實物,微不足道,但是國家的名器,如果任其胡來,則無上下之序,因此孔子珍惜它。世上的事往往都是由小成大,聖人的眼光遠大,能夠從細小處看到以後坐大的後果。我們平常人目光短淺,總是等到事情已經到了不可收拾了才想起去補救,從小處著手,則用力小而功效顯著。若等坐大了再去處理,就會收效甚微了。易經上說,覆霜堅冰至。書上說,一日二日萬幾,就會日積月累,尾大不掉。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唉,自從幽厲矢德,周道日衰,綱紀崩壞,下陵上替諸侯專征,大夫擅政,禮之大體已經十分喪失七八分了,然而文武所創基業,猶能綿綿相繼,是因為周氏的子孫猶能堅守禮的名分啊。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初晉文公有大功於王室,曾向襄王請求葬禮用王室的制度,襄王不許說:「這是區分君臣之位的王法,相信叔父也不希望亂了上下秩序。不的話,叔父自有封地,盡可以自己使用王室的禮儀,何必向我請示呢?」文公於是驚懼而不敢違背周王的命令。就是這個原因,以周之地,不大於曹滕。以周之民,不多於邾莒,卻能夠曆數百年宗主天下,雖以晉楚齊秦之強,不敢加兵,這是因為名與器尚存的緣故啊。至於季氏在魯國,田常在齊國,白公在楚國,智伯在晉國,他們的勢力都足以逐其君而自立,然而卻是不敢,這豈是他們的力量不足抑或於心不忍呢,他們是怕奸名犯分引起天下公憤。如今晉大夫凌藐其君,剖分晉國,天子既不能討,又實之以名分,使他列於諸侯,是連區區名分都不能守而拱手讓人了。先王之禮,到此也就喪失殆盡了。或許有人以為當時周室微弱,三晉強盛,不想答應也不行。其實大是不然,當時雖然三晉強盛,如果悍然不顧天下之誅,就不用向天子請示而自立了。這樣,他就為悖逆之臣,當時天下若有桓文之君,就會奉禮義而征討於他。但如今他請於天子而天子答應了,就是受天子之命而為諸侯,誰還有理由來討伐他?因此,三晉得列於諸侯,並不是三晉壞禮,而是天子自壞,從此君臣之禮既壞,天下人爭相以智力相雄長了。遂使聖賢之後為諸侯者,社稷無不泯滅。生民之類,泯滅幾盡。實在令人痛心。
當初,智宣子將立智瑤為後,智國說:「不如立智宵。智瑤有五賢過人,但有一不屑隨之。」
宣子說:「你說說看。」
智國說:「智瑤的五賢是:其一美質長大,其二射御足力。其三技藝畢給,其四巧文辯思,其五強毅果敢。但有一點,他的為人卻是甚為不仁。一個人以五賢凌人,卻以不仁作為行事的準則,試想有誰能夠擔待他?如果立智瑤為嗣,智氏必滅。」
智宣子不能聽智國的勸說,還是立智瑤為後。智國見狀,求太史另立別族,太史使其為輔氏。
趙簡子之子,長子叫伯魯,幼子叫無恤。簡子將置后,不知當立誰,就用竹簡寫下了兩道訓誡,讓他們認真的熟記。過了三年向他倆問起,伯魯不知所云,他的竹簡早已丟失。再問無恤,對答如流,向他要竹簡,則從容自袖中取出。於是簡子以無恤為賢,,立為後。
趙簡子又使尹鐸營造晉陽城,尹鐸請示說:「主公是要將晉陽建成一座華麗的城鎮呢,還是希望將來能成為國家的保障?」
趙簡子說:「當然希望將來能成為國家的保障。」
於是尹鐸減損戶口,輕徭薄賦,晉陽城人心歸向,人人願為趙氏一盡死力。趙簡子對無恤說:「他日趙氏有難,不要小瞧了尹鐸的功勞。也別以晉陽為遠,一定要奔向那裡。」
智宣子卒,智襄子智瑤為政,與韓康子。魏桓子在蘭台宴飲,智伯嘲戲韓康子,並侮辱其臣段規。智國知道了,就去進諫說:「主公應該提早防備禍患,否則大難將至了。」
智伯不屑地說:「大難將由我而構,我不為難,誰敢為之?」
智國說:「不然。夏書上說,一人三失,怨豈在明?沒有人能知道別人的圖謀。君子能從小節上約束自己,才不會有大禍臨身。今天主公一宴而羞辱人的君相,又不知防備,只是說,別人不敢興難。這也太過分了。螞蟻蜜蜂,都能害人,何況人的君相呢。」
智伯不能聽。
智伯向韓康子求地,康子不想給他,段規說:「智伯好利而剛愎自用,不給他,將要起兵伐我,不如給他。他喜於得地,一定還會向別人索取。別人不給,她就會舉兵相向,我們就可以靜待事態的發展,見機行事了。」康子說:「好吧。將萬家之邑給了他。智伯大為高興,就又使人向魏桓子求地,桓子不想獻地。相國任章說:」:為什麼不給他?「
桓子說:」他無故索地,就是不能給他。「
任章說:」他無故索地,諸大夫必懼。我給他地,智伯一定高興,就會產生驕縱之心。他驕縱就會輕敵。而諸大夫驚懼就會抱成一團,互相親敬。以相親之兵待輕敵之人。智氏之命必不能長久,周書上說,將欲敗之,必姑驕之。將欲取之,必姑與之。主公不如權且給他,以驕其心。然後我們可以擇交而圖智伯。為什麼要以我們自身的力量而與智伯對抗呢?「
桓子說:」很好。「同樣割給他萬家之邑。
智伯又向趙襄子無恤求取蔡地的皋狼之地,趙襄子不給他。智伯大怒,帥韓魏兩家的家甲圍攻趙氏。襄子將要出奔,問手下人:」我該到哪裡去呢?「
從人說:」長子城在就近,而且城牆堅厚,可以去那裡。「
襄子說:」民眾精疲力盡才使城牆完工,又以疲憊之軀堅守它,人們誰會為我儘力?「
又有人說:」邯鄲的倉庫充實,可以去那裡。「
襄子說:」那都是搜刮的民脂民膏,老百姓窮困潦倒,誰肯為我賣力?「我們應該去晉陽。那是先主臨終時一再囑託要去的地方。尹鐸為政以寬,必得民和。於是就帶領手下出奔晉陽。三家以國人圍城,並決晉水灌城。城牆眼看就要讓大水淹沒了,城中百姓卻絕無叛意。智伯與韓魏二君在水中視察。智伯說:」我如今知道水原來可以滅亡人的國家了。「
桓子以肘碰韓康子,韓康子俯首會意,他們知道汾水可以灌安邑,絳水可以灌平陽,這兩處可是他們的國都。當下各自心驚。
息辟對智伯說:」韓魏一定要造反了。「
智伯說:」你怎麼知道?「息辟說:」從他們的表現看出來的。當前的形勢是,我與韓魏連兵以攻趙,趙亡,下邊就輪到韓魏了。這是他們的憂慮。今日主公與他們相約勝趙而三分其地,趙城將拔而二君無喜志,不是將要反的徵兆嗎?「
智伯一笑置之。第二天,將息辟的話告訴了二人。二人說:」這一定是這個人想要為趙氏遊說,故意使主公懷疑我們二家而放鬆對趙氏的圍攻。不然的話我們怎麼能夠不看到即將到手的利益,而去行那危難不可行的事呢?「
二君告別出來,息辟進去說:」主公怎麼將我說的話告訴了二人?「
智伯說:」你怎麼知道?「
息辟說:」臣見他見了微臣仔細打量,然後低頭疾走。是因為他們知道臣看透了他們心裡想的是什麼。「
智伯說:」我已經和他們擊掌為誓,永不二心,你就不要再說什麼了。「
息辟見說不服智伯,恐禍及身,就向智伯請求出使齊國去了。
趙襄子使張孟談潛出城見韓魏二君,說:」臣聞唇亡則齒寒,今智伯帥韓魏圍攻趙氏,趙氏亡,接下來就是韓魏了。「
二君說:」我們也明白這個道理。但恐事未遂而謀先泄,馬上就會有禍事。「
張孟談說:」計謀出自二君之口,而入於臣之耳。更無外人知道。又有何傷?「
於是二君與張孟談約定舉事的日期,送張孟談回城。趙襄子趁夜派人殺掉守堤的軍士,決水灌智伯軍。智伯軍救水而亂,韓魏兩軍分兩翼夾擊,趙氏軍兵迎面痛擊。智伯大敗。遂殺智伯,盡滅智氏之族。只有智國因為改姓為輔,得免於難。
關於智氏之敗,司馬光評論說:」智伯之所以滅亡,是因為才勝於德的緣故。才能與德行,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世俗之人往往不能分別。統稱為人的賢能。這是他們之所以不能正確的體察人才的原因。聰察強毅稱為才,正直中和是為德。才能,是道德賴以存在的基礎。道德,又是才能的指揮者。生於雲夢的竹子,是名滿天下的利器。然而不經過一番加工,就不會無堅不入。產於棠溪的金屬,是製造利器的原料,然而不熔范,不砥礪,就不能成為利器。因此,才德兼備的人才稱得上聖人。才德俱亡,便是愚人。品德勝過才能的人,可稱為君子。才能高過品德的,稱為小人。大凡取人之術,假如得不到聖人君子,寧得愚人也不要得小人。這是為什麼?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挾才以為善,善無不至。挾才以為惡,惡亦無所不至。愚人雖欲為不善,智力都不能勝任,就如乳狗搏人,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成其暴,用之則是與虎添翼,其危害是很大的。德是人們所敬仰的,纔則是人們所喜愛的。喜愛容易親近,敬仰容易踈遠。因此察人的人多數都弊於才而忽略了德。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都是因為才有餘而德不足,才導致了破國滅家。豈是只有智伯一個?所以啊,治國治家者,若能準確的分辨出才能與品德的區別,有選擇地加以利用,又怎麼會出現國無賢臣的狀況呢?
三家分智氏之田。趙襄子漆智伯之頭以為便器。智伯之臣豫讓欲為智伯報仇,就詐為刑徒,私帶匕首,入襄*中塗廁。襄子去廁所時心動,使人搜索,得豫讓。左右想要殺他,襄子說:「智伯死無後,而此人要為他報仇,真是一位義士。放了他,我小心防範就是了。」
於是就放了他。豫讓又漆身為癩,吞炭為啞,在街市上行乞。他的妻子已經認不出他了。但他的朋友見到他就認出了他,流著淚對他說:「以君之才,完全可以先臣事趙氏,然後趁機下手,何必自殘如此。」
豫讓說:「既已委質為臣而又想刺殺他,就是懷有二心。我這樣是很難得手。但我就是要這樣,以此來警示後世為人臣而有二心者。讓他們感覺羞愧。」
襄子出行,豫讓預先藏於橋下。襄子過橋馬驚,心疑,使人搜索,得豫讓,就不再赦免他,當時就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