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5:分封制的變化三
「……,忠毅公張子騫於363年(西元1730年)最終平定中原、南洋與東北,重新恢復帝國聯邦的秩序。」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肅靖王朱忠栩、蜀克王朱進芏與世襲天成侯、追封台灣忠肅郡王的曹克敵也立下大功。前面提起過,昭帝將絕大多數藩王都封到了海外,傳統中原地區只剩下蜀王、肅王與慶王這三支;另外在中原還有三大非皇族藩鎮,那就是鎮守宣府的宣國公張家、鎮守台灣的天成侯曹家與鎮守雲南的黔國公沐家。這三王三鎮雖然在第一次社會革命后失去了權力,但仍然在原封地影響力巨大。當中原一片混亂后,他們都奪取了所在地的軍權。之後……」
「慶王與黔國公沐家走上了錯誤的道路,分別被肅靖王與蜀克王打敗,爵位也在戰後徹底廢除。肅、蜀、台三大藩鎮協助張子騫平定中原與南洋。」歷史老師說道。
「這個老師果然如同表哥說的一樣,是宣吹。明明肅蜀台三藩鎮立下的功勞雖然沒有宣鎮大,但也是單獨帶兵平定西北、西南與東南沿海,根本不是協助宣鎮。」這時允熥的同桌忽然小聲嘀咕道。他是曹震的後人,雖然是留在京城的趙國公曹行的後代,不是台灣天成侯曹徹一脈,但畢竟都姓曹,雖然與天成侯的後人見面也不會多親近,但還是下意識為曹家辯解。
「而且這節課根本沒必要說這麼多有關四大藩鎮的事情,以後專門講述第二次社會革命的時候會著重說,這節課多說什麼。」他又嘀咕道。
不過允熥卻覺得他嘀咕的很沒道理。不說一說張子騫他們四個,講課都不完整了,還是提一下更好。
「在中原與南洋被平定后,」歷史老師繼續說道:「四位王爺開始重新制定秩序。這時漢洲藩國與西北藩國實際上已經獨立,分別組建了國家聯盟,和拂菻、天方國家進行政治、軍事、經濟往來,與中原的聯繫極其微弱;南洋與東北的藩國也難以維持原本和帝國中央的關係。」
「在這種情形下,為了重建秩序,四位王爺不得不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絕大多數在昭帝時授予藩國國君的權力被收回,只剩下監督、諫議等少數權力,同時設立總督管理藩國,總督的權力等於中原省份高官與省軍區司令員的權力相加,任期五年,最多連任三屆。」
「其次,因為對剛剛結束的第二次社會革命心有餘悸,四位王爺一致同意在各省與藩國設立議會,按照每名議員代表六萬民眾的比例設置議會人數,以縣為單位分配名額,省議會與藩國議會議員由民眾直選,重大決策,比如宣戰、提高關稅、任免總督等,必須得到議會60%議員的同意才能實行。不過因當時局勢仍不算穩定,難以馬上組建一會兒,所以前四屆、兩任總督仍由中央任命,沒有經過藩國議會批准。但從第二任總督謀求連任第三屆開始,就經過議會舉行會議審議。其後至今,所有總督都經過議會准許。」
「第三,制定了《移民法案》。在第一次社會革命后、第二次社會革命前,除嚴禁天方教、十字教與猶太教等一神教信徒進入中原及沒有一神教原住民信徒的藩國外,並沒有任何其他對於移民的限制,外國人可以自由出入帝國聯邦。當時也不僅是帝國聯邦,全世界所有國家都實行自由出入制度,對於任何國家的人出入境沒有限制。」
「從365年(西元1732年)7月1日《移民法案》正式生效開始,其一:對外國人入境中原與南洋、東北的藩國實行檢查制度,任何可能危害政權穩定、任何可能違法滯留在中原與南洋東北的藩國、任何患有傳染性疾病、任何有過犯罪記錄的人都會被拒絕入境。其二:在帝國內部同樣對民眾遷移進行限制,對中原省份與藩國的民眾登記戶籍,任何人出門必須攜帶身份證明,違者將被處以罰款,再次違背將處以五天拘留;重啟商戶制度,普通人日常往來範圍被限定在一府內,370年被放寬到一省內,只有身份證明上蓋有『通行』字樣才能在帝國範圍內自由往來。」
「第四,365年6月15日帝國中央與南洋東北的藩國簽訂《蘇州協議》,規定互相之間實行完全自由的貿易制度,簽約方不得設置任何形式的阻礙;任一簽約方與外國進行談判,達成的任何協議必須經過帝國中央批准才能生效。設立總督、剝奪國君權力的政令實際上已經讓藩國喪失了獨立地位,《蘇州協議》簽訂后,南洋東北的藩國與中原的省份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第五,……」
「這一系列政令重新規定了帝國中央與藩屬國的關係,形成了新的小帝國聯邦的內部制度。」
「這一時期,第一個被撤藩的海外藩國出現。越藩深深參與到中原戰亂,被蜀克王殿下平定。戰後越藩已無任何反抗中央的實力,四位王爺又決定給所有藩國一個教訓,不僅罷黜圈禁了越王,還完全撤銷越藩,設立廣南省。」
「在重新制定了小帝國聯邦內部的制度后,帝國中央開始恢復和制定與其他國家的關係。其他國家分為四類,第一類是漢洲諸國,第二類是西北諸國,第三類是拂菻與天方地區諸國,第四類是小帝國聯邦周邊的國家。其中和拂菻與天方地區諸國的關係屬於世界史,今天不講;今天講的是與其他三類國家的關係。」
「首先解決的是與小帝國聯邦周邊國家的關係。這些國家有日本、朝鮮、蒙古、青藏高原喇嘛教政權、瑪拉(尼泊爾)、不丹、哲孟雄(錫金)、印度、巴基斯坦,以及最特殊的斡羅斯國。」
「其中,蒙古與朝鮮、日本深深捲入了中原的內亂,蒙古在內亂之初就被忠毅公張子騫控制;日本則趁中原內亂,在將國內的變亂鎮壓下去后試圖進入中原,一度佔領朝鮮,還曾出兵攻打遼東,被忠毅公打敗。」
「中原的秩序恢復后,經過反覆商議,將蒙古、朝鮮、青藏高原喇嘛教政權收歸帝國中央管轄,設立蒙古省、朝鮮省、青海省、西藏省與西康省,但治理方式與藩國類似;恢復瑪拉、不丹、哲孟雄的藩屬國身份,允許他們成為《蘇州協議》的簽約國;接受了日本誠惶誠恐的求和請求,也同意恢復這一國的藩屬國身份,但不允許日本成為《蘇州協議》的簽約國。」
「實際上,這個時候日本已經完全漢化,和人與漢人毫無區別,與中原貴族的通婚很多,只是國君不姓朱而已。忠毅公認為應當按照對待南洋東北藩國的方式對待日本,但遭到了肅靖王與蜀克王的反對;而且當時日本仍然擁有一定力量,難以設立總督剝奪國君的權力,所以採用了限制的方針。」
「與印度、巴基斯坦兩國建立了平等的外交關係。巴基斯坦是從原印度地區分離出來的一個國家,國名由印度西部四個以天方教徒為主的邦的首字母加『斯坦』,這個波斯語中『地區』含義的尾綴組成,音譯為巴基斯坦。這兩國是大帝國聯邦時代最重要的商品銷售地之一,帝國中央不附帶任何條件就承認這兩國獨立並且建立外交關係,目的就是儘快恢復這片大市場。」
「最後是與斡羅斯國的外交關係。斡羅斯國在大明建立初期是金帳汗國的一個屬國,後來逐漸強大起來,滅亡金帳汗國,而且逐漸向東擴張。在復興歷292年(西元1659年)至295年帝國曾與這一國打過仗,將他們趕到謙河(葉尼塞河)以西。中原內亂的時候,這一國因為社會發展程度較低,反而沒有發生社會革命,趁機向東佔領了貝加爾湖一帶的土地。」
「面對這一國,帝國中央的態度非常明確:必須退出侵佔的土地。在外交失敗后,忠毅公親自帶兵北上,將謙河以東的斡羅斯軍隊全部消滅,俘虜的士兵在謙河東岸處死,平民驅逐回國,軍官則握在手裡作為談判籌碼。斡羅斯不承認失敗,……,再次戰敗后不得不簽訂《尼布楚條約》,承認兩國邊境為謙河,而且為俘虜的平民支付贖回費用。隨後帝國與斡羅斯國建立外交關係,在謙河兩岸設立海關,進行貿易。因兩國出口的商品完全不同,所以互相之間得以維持10%的低關稅。」
「《尼布楚條約》簽訂后,為穩固對鮮卑利亞的統治,帝國在這裡設立了兩個省,分別是西至謙河東至勒拿河下游、瓦爾喀河(奧廖克馬河)的鮮卑利亞省,與西至勒拿河下游、瓦爾喀河(奧廖克馬河)東至北海(鄂霍茨克海)、北靜海峽(白令海峽)的北海省。」
「在恢復與鄰國關係的同時,帝國中央也在考慮恢復與西北藩國、漢洲藩國的關係。在363年剛剛恢復秩序后不久,帝國中央就派出使者出使這些國家,向這些國家宣稱:之前帝國中央與它們的關係惡化甚至戰爭都是當時掌權貴族的錯誤,現在他們已經被剷除,帝國中央願意以平等的姿態與它們恢復外交關係,它們只需要在名義上承認帝國中央為宗主國。可以用簽訂公開協議的方式約定帝國中央與西北藩國、漢洲藩國之間的關係,以打消它們的顧慮。」
「西北藩國經過考慮,答應了帝國中央的要求。以秦藩為主的七個西北藩國在中原的第二次社會革命期間也發生內亂,拂菻與天方的國家趁機侵擾七國,原屬於秦藩的土庫曼被波斯人奪走,原屬於羅藩的蔥嶺南部被阿富汗人奪走,原屬於欽藩的欽察草原北部、西鮮卑利亞南部被斡羅斯人奪走,斡羅斯人與突厥人一直試圖奪取秦藩在高加索地區的領土,雖然守住了裏海沿海的領土,但黑海沿岸的土地被斡羅斯人奪走。這代表著秦藩失去了唯一的出海口,對經濟影響很大。」
「秦藩也想過遠交近攻,向拂菻國家求援。但拂菻國家要求秦藩等七藩簽訂許多不平等條約,比如片面最惠國待遇,比如領事裁判權,嚴重危急秦藩等藩國的主權。」
「在這種情況下,西北藩國答應帝國中央的要求,而且希望重新加入帝國聯邦。經過激烈的討價還價,369年(西元1736年)5月5日帝國中央在宿藩的首府迪化與西北七藩國簽訂《迪化協議》,協議規定:西北七藩國重新承認帝國中央為宗主國,但帝國中央不得干涉七國內政;西北七藩國與《蘇州協議》簽約國互相保證平均稅率不高於10%,但各自擁有調整關稅保護本國支柱產業的權利;帝國中央有義務在西北七藩國遭到侵略時出兵支援,保證七藩國現在的領土完整,等等條款。」
「與西北藩國簽訂《迪化協議》后,帝國中央最後的任務,就是恢復與漢洲大陸藩國的關係了。這個任務的難度非常大。經過近百年的獨自發展,漢洲諸國已經建立起了獨立的經濟體系,沒有與小帝國聯邦進行貿易的迫切需求,也不需要帝國中央的幫助,雖然願意建立外交關係,但拒絕承認帝國中央為宗主國。」
「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被帝國中央找到了突破口。早在徹底恢復中原秩序前,忠毅公張子騫與忠肅公曹克敵就在思考如何恢復與漢洲諸國的關係。在收服應天府後,四位王爺經過短暫討論,於363年8月派人出使漢洲,邀請黎藩的國君,也就是後來的宣帝陛下做中原的皇帝。宣帝是章皇帝嫡三子的後裔,封在南漢洲大陸北部。宣帝當時得知此事後,又驚又喜,不敢置信,反覆詢問,還派出使者來到中原。確認帝國中央真的是邀請他做皇帝后,將黎藩國君之位讓給弟弟,於364年返回中原,繼承皇位。」
『他們竟然從漢洲邀請一人做皇帝?朱忠栩與朱進芏為什麼不自己做皇帝?難道是因為相爭不下,張子騫與曹克敵又擔心他們兩個之一當了皇帝會剷除另外三人,所以邀請一個在中原毫無根基的人當皇帝,作為四人中間的平衡?』允熥這時想著。
「邀請黎藩國君繼承皇位撬動了漢洲諸國的態度。最終,在371年,帝國中央與漢洲諸國簽訂《夏威夷協議》,雙方各自建立代辦處,恢復貿易往來,同時承諾不以武力改變太平洋沿岸的秩序。最後這條主要是漢洲大陸藩國擔心帝國中央強行將位於北太平洋中間的夏威夷王國變成藩屬國。漢洲大陸實力最強的崇藩位於北漢州大陸落基山脈以東,在太平洋沿岸沒有領土,無法通過武力保證夏威夷王國的安全,只能簽訂條約。」
「在恢復與藩國的關係后,小帝國聯邦將主要精力轉向恢復經濟,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進行裁軍,但維持了一支能夠保護中原與南洋東北藩國的軍隊,同時保證應天兵工廠的正常運轉,軍事科技也持續進行研究。」
「399年,理藩發生內亂。理藩是從岷藩分裂出來的一個藩國,第二次社會革命時岷藩發生分裂,前任岷王的庶長子與嫡長子分別佔據孟養以北的土地與孟養以南的土地,互相攻伐。中原恢復秩序后,帝國中央決定將岷藩一分為二,全部承認為藩屬國。等到帝國中央的軍隊平定變亂,王室已經被叛軍殺光,當地的貴族請求內附。帝國中央經過反覆考慮,在試探了其他藩國的態度后,接受內附,劃歸雲南省。」
「401年,西北的代藩請求內附。代藩土地極其貧瘠,但又南鄰巴基斯坦、西鄰阿富汗,軍事壓力極大,財政收入入不敷出,代藩國君甚至不得不用私房錢填補國家的缺口。當時的代王又不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人,決定放棄藩國,改為帝國中央的親王。帝國中央接受了內附請求,設立塔克拉瑪干省。」
「415年與422年,宿藩、英藩與永藩先後請求內附。不過他們的原因並不相同。宿藩是因為貴族認為變成帝國中央的貴族比繼續當蘇藩的貴族更好,所以挾持國君要求內附;英藩與永藩則是因為國內民眾見到中原民眾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比他們好得多,社會福利更是遠超藩國,所以將支持內附的人選為議員,又經過議會投票,通過內附決議。帝國中央同樣接受了這三國的內附請求,將宿藩與塔克拉瑪干省合併,設立迪化省;調整英藩與永藩的領土分界,設立黑龍江省與吉林省。」
「但當430年宋藩請求內附時,卻被帝國中央拒絕。國會甚至通過決議,今後不再接受任何藩國的內附請求。決議的原因本節課不講,講到《帝國政治制度的變化》那三節時再講。不過即使老師不講,你們也應當都知道。」老師說道。
「之後宋藩、……,十一個藩國聯名請求廢除《移民法案》中有關限制藩國民眾自由遷移的條款,允許所有擁有帝國、藩國國籍的公民自由地在小帝國聯邦內遷徙。但被中央駁回。國會通過決議,允許擁有藩國國籍的公民在所有藩國內自由遷徙,但不准許自由來到中原。」
「424年,除代藩、宿藩之外的西北五藩國正式簽署《蘇州協議》,國君放棄大部分權力,同意設立按照帝國中央的《議會設立法》設立議會,允許帝國中央派駐總督管理封地。」
「這五國也沒有其他辦法了。當初在中原第二次社會革命時,西北五國的發展程度較低,革命對它們影響不大,仍然實行專制體制;但隨著社會發展程度越來越高,民眾要求參政議政的浪潮也越來越大,各國不得不同意設立議會。議會一直希望能夠內附,但因帝國中央已經宣布今後不再接受任何藩國的內附請求,所以將目標定為效仿南洋藩國,因為南洋藩國民眾過得比他們更好。在沉重的壓力下,五國國君不得不效仿答應民眾與議會的要求。」
「435年,帝國中央與漢洲國家聯盟簽訂《第二次夏威夷協議》。該協議規定:漢洲藩國承認帝國中央為宗主國,建立環太平洋自由貿易區,允許資本、技術自由流動,締約國不得用任何方式限制。以《第二次夏威夷協議》為標誌,代表著從經濟層面,所有由漢人統治的國家重新歸於一體。」
「不僅如此,《第二次夏威夷協議》簽訂后,漢洲國家在政治、外交上的步伐與帝國中央日趨一致,雖然在對拂菻國家的態度上仍有分歧,但除此之外基本相同。」
「437年,日本在民間及經濟壓力下,最終向帝國中央妥協,同意由中央派出總督管理,按照帝國中央的《議會設立法》設立議會。在第一屆新式議會成立,並批准第一任總督的人選后,日本成為《蘇州協議》的簽約國,正式加入小帝國聯邦。」
「……」
「十年前471年,帝國最後一次調整對藩國的政策。共和黨在國會例行會議上提出,現在不論由漢人為主或並非漢人為主的屬國都叫做藩國,沒有區別,要求作出更改。經過討論,國會通過決議,將以漢人為主的藩國改稱藩屬地,將非漢人為主的藩國改稱屬國,並修改《憲法》相應條款。」
說到這裡,下課鈴忽然響起。歷史老師看了看錶,說道:「還差一點兒沒有講完,不過剩下的也都不是考點了,歷次大考從來沒有考過,你們自己看看吧。」說完這段話,他拿起教案離開教室,結束了這堂歷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