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14:大辯論下

番外14:大辯論下

「各黨派內部也發生了激烈辯論。共和黨身為高舉民族主義大旗的黨派,大多數人支持廢除《移民法案》,但也有少部分黨員不太支持,這些人在當時極端的氛圍下被逐出共和黨。這些被逐出共和黨的人後來加入了團結黨,或之後成立的人民黨。」

「團結黨沒有形成一致意見,支持與反對的人都很多,互相爭執不下。不過這個議案並不涉及團結黨的立黨宗旨,倒不會造成黨派分裂。在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張嵇山乾脆讓本黨議員自由投票。」

「爭論最激烈的,是工黨。工黨是左翼政黨,主張平等,不僅國內不論高低貴賤一律平等,帝國聯邦內與國際上也提倡平等;主張高福利,保證中下層民眾的利益;建立大政府調節社會財富,擴大對富人的稅收,等等。」

「但工黨內部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上述主張,只不過以前有些口號用嘴巴喊喊就成,不涉及切身利益,成員們也就假裝不反對;可這次取消《移民法案》的議案提出后,可就涉及他們的切身利益了,沒法再假裝不反對了,只能公開表示:『我們不支持取消《移民法案》,哪怕西北與南洋藩國的人都是漢人。可以適當對《法案》進行修改,允許更多的移民名額,但絕不支持允許他們自由移居中原,侵吞屬於所有中原工人、農民、服務員的財富。』」

「工黨黨首試圖和稀泥,但這樣的事情豈是和稀泥能混過去的?黨首迅速失去了對局面的控制力,工黨也分裂成了國際派與本土派兩大派別。其中國際派以郎和珅、郎和琳兄弟為首,不僅主張廢除《移民法案》,甚至認為應當取消宗教限制,允許信仰自由,放寬對帝國聯邦外國家的公民的移民限制;本土派以在國會上發言的林爽文為代表,反對廢除《移民法案》,即使修改也只能略微放寬移民條件;更反對取消宗教限制,反對帝國聯邦外的國家的公民移民中原。」

「雙方的觀點差距太大,根本無法彌合,在又一次爭吵后,因為自己一方是少數派,郎和珅憤然宣布帶領支持者退出工黨,另行成立人民黨。從這時起,工黨變得難以判斷到底是左翼政黨還是右翼政黨。工黨的宗旨也只剩下一個:支持本土工人、農民等收入較少的階層。」

「其他在國會擁有席位的小黨派,也紛紛召開黨內會議進行討論,得出一致意見決定議員的投票,或者不能得出一致意見黨派分裂。」

「6月1日,國會下院再次舉行會議。這次會議所有的下院議員都前來參加,國會上院與各省議會、應天府議會、各藩國議會的議員也多有來旁聽的。至於媒體,除了中原的媒體外,帝國聯邦內日本的共同社、漢洲的漢聯社,帝國聯邦外英格蘭的路透社、法蘭西的法新社、普魯士的普新社、斡羅斯的塔斯社、義大利的安莎社等等媒體都派出最善於攝像的攝影師與最善於採訪的記者,來對議員進行採訪。」

「來自全國34個省的195名議員對是否廢除《移民法案》進行了投票,投票結束后馬上進行唱票,最終有23票棄權,69票反對,103票支持。」

「根據國會下院議事規則,類似廢除《移民法案》這樣重大的事情必須得到60%以上的票數才能通過。所以馬上又進行了第二輪投票,第二輪投票不允許投棄權票。經過第二次唱票,81票反對,114票支持,仍然沒有達到60%。」

「這種情況下,國會下院將此議案提交國會上院,由國會上院決定。但上院也沒有做出決定,將此事提交皇帝陛下;但皇帝陛下卻拒絕行使最終決定權。這樣一來,只剩下最後一個辦法:全民公投。」

「6、7月份,帝國的各大媒體集中報道了這件事,而且拚命向民眾兜售自己的想法,鼓動民眾支持或反對廢除《移民法案》。」

「8月15日至17日,進行全民公投,全國所有年滿二十歲、不患有精神類疾病、非正在服刑的成年人在居住地附近的投票點進行投票。顯然大多數人都不願意很多人來到中原分享福利,即使這些人和他們是同族,最終投票的結果是反對廢除《移民法案》。」

「唔,」看完這一段,允熥舒了口氣。即使僅是些簡單的文字記載,他也能看得出,或者說猜得出在這過程中有多少博弈,在全民公投前最後的結果就已經決定了。只要是對國情有所了解的人都能看出來,大多數人在日子還不錯的情況下或許會支持放寬移民條件,或許會對素不相識的人捐款捐物,但絕不會贊同數億藩國民眾與他們分享福利的。

允熥能理解皇帝為什麼不行使最終決定權。現在的皇帝並不是大權獨攬的皇帝,雖然在張子騫他們幾人死後恢復了一些權力,但民主政治已經形成,皇帝絕不能隨意摻和進事件中去,尤其是移民這種兩方意見差距太大不可調和的事情;這種事情皇帝一旦表態,就會得罪另一方民眾,動搖帝制的基礎。

但允熥不太理解為什麼國會上院沒有批准廢除《移民法案》。廢除移民法案對普通人未必是好事,但對上層一定是好事。國會上院大多是貴族出身的大學生,都是上層,他們為什麼不批准這個對自己有利的議案?

允熥想了想,覺得可能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第一,當時中原人口10億,小帝國聯邦內的各藩國人口約4億,允許4億人口自由移居中原,會帶來包括治安問題、衛生問題等種種社會問題,而且也不好解決;第二,移民的湧入,會壓低本土工人的工資,引起社會動蕩;第三,移民大量湧入,會解決勞動力不足與養老金不足的問題,但或許會導致失業金、工傷金、醫療金開支的大幅度提高,未必會讓國家更好。

考慮了一會兒為什麼上院做出這樣的決定,允熥繼續看下去。「公投后,國會下院對是否修改《移民法案》、放寬藩國民眾移民條件又進行了投票,這次在135票的支持下通過了議案。下院又進行了長時間的議論,最終完成對《移民法案》的修改。」

「430年7月1日,修改後的《移民法案》正式生效。當天出現了一波藩國民眾移民中原的小高潮,無數人向剛剛設立的移民局遞交申請。不過實際上移民條件並沒有放寬多少,能夠成功移民的人並不多,熱潮又漸漸退卻。從429年至今,《移民法案》沒有再修改過。當然,也不需要再修改。」

「在這次事件后,議會形成了人民黨、團結黨、共和黨與工黨四黨並立的局面,但這種局面沒有維持多久,一個新的政黨很快出現而且迅速崛起,這就是大同黨。」

「根據現有記載,大同黨早在400年前後就已經出現,只是當時規模很小,是一個小黨派;在一批新的黨員加入,而且對黨派宗旨進行修改後,這個黨派才壯大起來。根據對新的大同黨宗旨的分析,後來加入的黨員很可能秉持的是第二次社會革命前『康米尼斯特』黨的思想,但因為民間對『康米尼斯特』黨的褒貶不一,為了盡最大可能團結民眾,他們廢棄了『康米尼斯特』這個名字,加入了大同黨。至於他們為何選擇大同黨,大同兩字出自《禮記·禮運》大同章,『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是謂大同』。儒家思想中的大同社會與『康米尼斯特』主義有相似之處,他們選擇這個黨派也就不足為奇了。

「大同黨的宗旨是天下大同,主張建立大政府,所有事關國計民生的企業都應當收歸國有,將非住宅用地收歸國有,住宅用地交易也要進行限制;提高對工人等收入相對較低的人的福利,保證糧食等商品的價格低廉;促進藩國進行改革,使之實行與中原一樣的制度,等等。」

「大同黨的宗旨對於普通民眾還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改組后迅速超過其他小黨派,成為帝國最重要的五大政黨之一。帝國現在的政黨政治,也正式形成。如果不發生重大事情,未來也多半不會變化。」

「因為人們相信大考最公平,考上大學的都是社會精英,讓他們來當議員、高官相對來講放心一些,在投票時也更願意投給大學生。面對這種情形,各黨紛紛招募贊同本黨宗旨的大學生入黨,而且在府縣議會選舉省議會議員、省議會選舉國會議員時讓本黨成員將票投給大學生,這導致國會與省議會下院的議員絕大多數都是大學生。」

(發現昨天發番外13的時候把時間算錯了,所以將左季高改為林爽文)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踢開永樂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踢開永樂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14:大辯論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