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北周的覆滅(一)
這章開始就到了北周的覆滅,但是上文還有點沒寫完,這章的開頭就把上文剩下的給補一下。
上面的一章,把楊堅作為臣子的前半生已經大致交代了一下,雖然不夠詳細,但是大體有了一個了解。並且楊堅最精彩的還是在於他的後半生,而北周覆滅之後馬上就要進入到大隋了,楊堅也迎來了最精彩的人生,不要心急,我們繼續看下去。
這裡就接著上文寫一下李淵了。唐高祖李淵,公元556年出生在八柱國中的李家,是一個真正的貴族。李淵的出生也給北周帶來了不小的震蕩,畢竟北周全國就這麼八個頂尖家族,這八個家族的一舉一動都影響著無數人的命運,而作為嫡子出生、未來註定掌握李家成為北周權力核心的李淵更是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李淵的出生倒是沒有什麼異香、紫氣、天降祥瑞這些東西。但是他有一個其他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我們普通人都是只有兩個rutou,但是李淵這個人有三個,並且要知道三在古文中是一個虛詞,它經常指的是很多的意思,前一種還能接受,可能是長了一個胎記,但是這個胎記太像rutou了,於是就有這麼一個記載。要是是后一種的話,那就可怕了,對於密集恐懼症的人來說,太嚇人了。我們就當做第一種來說吧,李淵有三個rutou。
古代是非常迷信的,一切與常人有異的東西都可以被理解成天賦異凜,李淵理所當然的就成為了一個天賦異凜的人,被家族寄予了厚望。李淵的童年還是非常幸福的,畢竟這麼一個大家族,李淵又是嫡子,過著非常愜意的童年生活。但是在他六歲的時候,一切都變了,這個時候他的父親李昞死了,作為李家的嫡子,李淵繼承了李昞唐國公的稱號、繼承了李家的一切。看過前文的朋友都知道,年齡小但是又掌握著巨大財富巨大權力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你很可能從此變成傀儡。運氣好的像宇文邕那樣翻盤,運氣不好的就可能像宇文覺宇文毓那樣突然去世,這個時代皇帝家都這樣更別說其他家庭了。
但是李淵運氣很好,他父親死後,他的姨母憐其年少失去父親,於是就把他接到了自己的身邊撫養,並且還給了他最好的教育,也給他李淵近距離接觸歷史的機會。那麼他的姨母是誰呢?他的姨母就是獨孤伽羅——楊堅的夫人,後世大隋的皇后太后,這是一個十分聰慧厲害的女子,我前面也說過,楊堅能成就帝業,也少不了她的幫助。並且,他的姨夫楊堅也非常喜歡這個孩子,在楊堅稱帝后,還讓李淵成為了高級禁衛武官千牛備身來放在身邊教育。也正是因為如此,李淵的少年時期過得也非常不錯,並且由於從小跟著楊堅,所以李淵近距離的觀摩了楊堅的整個竊國之旅,李淵那個時候雖然不是特別懂,但是卻把楊堅的行為舉止給記了下來。這也就不難理解李淵為什麼跟楊堅有這麼多相似的地方了。
李淵前半生除了父親的死亡與獨孤伽羅的撫養以外,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李淵娶親。他娶的是誰呢?娶的是八柱國竇毅的女兒。在李淵到娶親這個年紀的時候,有一天去街上看到竇毅招婿,方式很簡單,在屏風上畫了倆孔雀,誰能射中孔雀的眼睛,誰就成為竇家的東床快婿。這個對於別人很難,但是對於常年習武的李淵來說就跟吃飯喝水一樣簡單,一下子就射中了,然後就娶到了老婆。當然了,寫是這麼寫的,但是肯定沒有這麼簡單,畢竟八柱國招婿,肯定給你調查的底朝天,你不夠資格連門都進不去。而李淵同為八柱國家族,自己是八柱國家族的族長,姨夫是新晉貴族,很符合大家族的聯姻,這才可能成功。並且這個竇式跟獨孤伽羅一樣,是個知書達理、才情高絕的女人,對李淵的成功有很大的幫助,果然成功的男人後面都需要一個賢內助啊。
李淵的前半生也就這樣了,跟楊堅一樣,是一個兢兢業業的打工者,一直到那首天子季無頭的童謠出現,李淵被迫逃往太原,繼而天下大亂,烽煙四起,李淵才跟他姨夫一樣由打工者進行了向創業者的轉變。
楊堅、李淵的前半生還是挺相似的,寫到這裡,把前面沒寫的都給補上了,接下來我就開始繼續寫宇文邕死後的北周了。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那樣,宇文邕死後,北周就進入了倒計時,原因就在於宇文邕的兒子宇文贇即位了,宇文贇的即位,讓生氣勃勃的北周馬上進入了暮年。公元578年,周武帝在討伐突厥的過程中突然病倒,同年6月,年僅35歲的武帝就死在了回京的途中,他的兒子宇文贇也就是周宣帝在他父親的靈堂前幹了一件讓所有人大跌眼鏡的事,他沖著棺材大喊「死得太晚了。」接著他把他老爹的嬪妃拉到自己跟前輪流侍寢,所有的人都傻眼了。這個宇文贇用他的一言一行告訴大家,他是個昏君,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君。
話說宇文邕還在世的時候,就經常看著他的這個兒子默然無語,甚至還想揍他,為什麼呢?一個父親最大的惆帳莫過於自己的兒子不像自己,宇文邕就碰到了這件事。宇文邕看著這個兒子順便盤點了一下自己的優點:有韜略、能隱忍、果敢勇猛、善於用人、善於治國、有統領群臣的氣質,有氣吞天下的雄心。說實話,宇文贇如果能繼承他老爹一兩個優點就可以稱得上是個好皇帝,如果多繼承幾個那就是人中龍鳳。但是可惜的就是,啥都沒繼承,還啥都反著來,宇文邕征戰天下、開闢疆土,宇文贇就在家裡廣選美女、充實後宮;宇文邕善於納諫、提拔忠良,宇文贇親近小人、寵溺奸臣(這裡說一下,這個宇文贇在親近的兩個人是鄭譯跟劉昉);宇文邕善於隱忍、喜怒不喜於色,宇文贇沒有城府,什麼都表現在臉上。氣的宇文邕經常當著大臣的面直接動手,並且還表示不要以為你這個太子穩了,歷史上被廢掉的太子可不少。
宇文贇在經歷了這些之後,倒也變乖了一點,並且還在西征吐谷渾中取得了不錯的戰功,但是宇文贇的本性還是吃喝玩樂。這點,作為老爹的宇文邕比誰都清楚,並且北周大臣王軌、宇文孝伯就經常勸宇文邕考慮儲君的問題。但是古往今來,只要涉及到廢嫡這種事,往往會牽扯出一大堆事情,一大堆人。這些人分為兩類,一類是希望換、一類是不希望換。而希望換的人裡面也分為兩類,一類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另一類就是古往今來皆有的一類頑固派大臣,他們不為利益,完全就是信奉「太子不可輕換,換之影響國家社稷。」這類人是最堅定的太子擁護者,也是最難處理的一批人,這批人往往是德高望重之輩,說的話有時候比大臣還管用。雖然宇文邕是個英明神武的帝皇,但是不得不考慮這些老學究的意見,並且他也頭痛,現在這個點是想換也換不了,除了宇文贇之外,他的其他兒子都還小。宇文邕可是見識過宇文護掌權的那段歲月,他自然不敢把權力交給還小的兒子手中。於是只能嘆口氣,再搖搖頭,接著說一句「此事容后再議,」就這麼敷衍過去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