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理想撞上現實

當理想撞上現實

幾年前一句「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毫無預兆地火了,當時最大的感受就是覺得說這句話的人真矯情,那時候我才14歲,正是做著五彩斑斕的夢的時候。如今再去細嘗,只有無限的無奈與一絲說不出的苦澀。

初中學過一首詩歌叫《山的那邊》,裡面的母親對孩子說山的那邊是海,於是孩子做夢都是那片海,等到長大便迫不及待出發看海,當他越過一座又一座的山,而山的那邊永遠是另一座山,沒有期望已久的海,沒有魂牽夢繞的那片藍。小時候的我也是一樣,小小的腦子裡裝滿了對未來的憧憬。我想如果在古代,我定是一個傲視群雄的巾幗英雄,為了保家衛國甘願拋頭顱撒熱血,誰說女子不如男;也許我會是一個翩翩女醫者,懸壺濟世,救死扶傷、點燃生命之火;再或者我是一個知書達理、溫柔賢惠的女子,琴棋書畫,把自己的人生過得像詩一樣。如果是現代,我想我會是一名教師,教書育人讓下一代踩在我的肩上成為時代的精英,桃李滿天下;我又想我會是一名作家,世間萬物、人情冷暖都在我的手中被勾勒在潔白的紙上;又或者我會是一個不錯的演員,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中領悟自己的生命真諦……

那時候的自己擁著自己的夢,任思緒乘風遠揚。那時候為了屈原的壯志難酬扼腕不平,為朱自清的自然樸實感動不已,駐足雨果的巴黎聖母院,跟著三毛迷路在撒哈拉,與饒雪漫一起度過我們張揚卻又滿是疼痛的青春。如今,愛上了路遙農村生活的艱苦、愛情的純粹、生活的不甘、命途的莫測,愛上了列夫·托爾斯泰在人性上的復活、自我批判,愛上了但丁那晦澀難懂的詩歌。

當美好的理想撞上活生生的現實時一切都蕩然無存,就像《蝸居》里即使年輕的愛情多麼轟轟烈烈,山盟海誓,卻也敵不過現實。我們不能批判性地說海藻是愛情的叛徒,在現實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可能會是背叛者,就像我們在生與死兩者之間做選擇一樣,我想只有少數幾個實在忍無可忍因而才大義凜然去赴死。每個人都有可大可小的理想,即使是三四歲的小娃娃,他們也想成天玩耍,看動畫片,睡懶覺,他們也恨大人這不許那不許,可是沒辦法,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早教班已屢見不鮮,這就是現實。

起初的理想都被現實打磨,就像一個桀驁不羈的人在歲月的流逝中變得成熟穩重,只是我們現在的成熟穩重不過是美化了的「世故」。我也不再愛幻想那些虛無縹緲的人生,每當身邊人說我好會處理人際關係時,我內心無不感到悲哀,他們不懂這樣「光鮮亮麗」的我是用多少曾經的夢換來的,這個世界就是這樣,你不會無緣無故得到一些東西,所有的都是等價兌換,你選擇了人生,就必須放棄懵懂無知。

有時候我也想就這樣了吧,安心做一個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柴米油鹽,可總有一股不甘之火撩撥著我,煎熬著我。可是我又能做著什麼?在這個一切只看文憑的社會,哪裡需要我這個區區只有高中文憑的人,縱使我有滿腔熱忱,縱使我有不甘人後的自尊,縱使我有比天高的理想。我只能讓我的不甘化作一個個的字元,即使我不知道這樣能帶給我什麼。

當理想撞上現實就一定是粉身碎骨,煙消雲散嗎?其實不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必須得承認,人這東西總得信點兒什麼,有點兒什麼。無論是虛無縹緲的上帝,還是閃閃發光的金幣,亦或者是脆弱不堪的理想。人生總有許多我們不想面對卻無法改變的事實,就如人類始終不得不面對一個超越物質之外的精神荒原,它解釋了為什麼吃好喝好玩好樂好有時候仍然感到空虛的原因。

我們都不是救世主,所以也不存在誰救誰,努力過好當下,才是正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阿雨的故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阿雨的故事
上一章下一章

當理想撞上現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