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新時代女性(八)
「我?你真的打算讓我做校長嘛?」蘇菲有些驚訝,不過又有些在意料之中。
畢竟她的能力還算是可以,而且捐款就數她捐的最多,就是不知道她這個算不算買的學校。
「真的,蘇菲,我們一起相處了這麼久我們大家都對於你的能力是認可的。而且你對於學校的貢獻是最大的將她交給你是最合理的。」修女對蘇菲說道。
「好的,既然這樣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蘇菲對外的人設就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她不喜歡拐彎抹角的。
而且當蘇菲聽到這個提議的時候便聽到了系統給她的提示音,任務進度上升到了百分之八十了。
不過這當校長的第一件事便是給這個學校取名字。
蘇菲取名實在是廢,怎麼看出來的呢。
從她給上個世界的獸寵取名叫小紅?小白?一切按照顏色來取。
其實這個還是有遺傳的,看蘇菲的母親給她取得名字就知道了()
蘇菲直接跟修女說這新學校的名字就叫做希望小學吧。
蘇菲覺得這個學校的模式和希望小學一樣就借用了這個名字了。
但是當一個小學的校長,可不是僅僅取個名字就行了的事。
發展的初期一切都要親力親為,先需要將人才都選拔上來。
不然蘇菲豈不是成為了一個光桿司令。
但是還好,還有教會的修女們和蘇婉清來幫忙。
至於這個學校的位置,教會旁邊是不行的,其實這教會算是鬧市區,房價還是不匪的,那錢雖然夠買地,但是希望小學的後續發展哪一樣不要錢?
而且蘇菲不僅僅只是想修建一所希望小學,她還想要修建無數個希望小學,再來個初中,高中,大學,畢竟她的語文書的獎勵不能浪費了。
但是這學校又不能建在偏遠的地區,但是這個時候,偏遠地區的孩子很小便能夠做家務了,家長哪裡會願意孩子們去上什麼學,只不過是免去午飯而已,又不會發錢,還讓家裡白白的少一個勞動力,多虧。
最後將學校建於四環左右的位置,那裡的人不是特別的缺錢,非要孩子做勞動力,也捨不得花錢將孩子送去學堂,這希望小學自然也是他們最好的選擇。
炮竹噼里啪啦的響起。
蘇菲請的蘇婉清提的字,蘇菲一開始不了解蘇婉清的時候就當她是一個普通的貴婦人,後來才了解到她是某個軍閥的獨生女。
蘇菲直呼自己抱到大腿了。
牌匾上這些「希望小學第一分校。」
蘇菲是想著自己怎麼都是要建許多學校的人。若是都只叫希望小學,豈不是容易混淆。乾脆就以它建立的順序來命名得了。
可能因為這個想法比較的突然,所以學校建的並不是多麼的好,當然沒有足夠的資金才是最大的我原因。
但是總不能夠把錢全部都投在房屋上面。她是要辦學,為教育事業做貢獻,又不是為了炒房價等著升值……
上課的屋子也僅僅只是幾所簡陋的房屋。窗戶上糊的也僅僅只是一層紙。
但是蘇菲再嫌棄也沒有用,這不僅僅免學費,還管飯,還要發給老師工資。不省著點就沒了。
蘇菲校長穿著她最鍾愛的旗袍登上了那臨時搭建的檯子上說話。
「各位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希望小學的校長蘇菲。我做個自我介紹………」
蘇菲說的倒是十分流暢。可能是因為她在之前的世界也算是身居高位過。
蘇菲也將自己抽過大煙的經歷告訴了眾人,也將自己戒煙的痛苦的經歷說了出來。
她倒是沒有想過隱瞞自己的黑歷史,因為黑歷史這種東西自己先扒出來才不會被別人抓住小辮子。
台下的掌聲一片,彷彿被蘇菲的真情實意所打動。
而且因為蘇菲在新時代報社寫文章的原因,新時代報社的記者還專門派人來報道。蘇婉清那邊也是請了記者的,這也算是為希望小學做一次宣傳,好讓更多的學生加入其中,也呼籲更多的有愛心的人士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最後蘇菲是以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結束的。
「………故今日之責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紅日初升,其道大光………」
而這篇散文一出,底下的少年們的掌聲更加的熱烈。
而派來採訪的記者聽到這個,眼睛一亮立馬拿出筆和紙記錄下來。
像他們這種做實事報道的記者,那速記的能力都是鍛鍊出來的。
因為蘇菲為了保持情感的真摯背的也很慢。那記者也算是跟的上蘇菲的速度。
蘇婉清在聽到蘇菲這篇散文以後,眼睛里的讚賞更是止都止不住,她一直都是知道蘇菲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但是她一直以為蘇菲只會寫那些情愛的詩句,沒有想到還有如此霸氣的認知。
這演講完以後一切都要步入正軌了。學生們還是非常的開心的跑到了他們的教室當中,雖說這個教室簡陋,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非常的不錯的了。
蘇菲隨後又組織觀禮的眾人去學校的食堂吃飯,也看看他們希望小學給孩子們準備的營養餐如何。
吃飽喝足以後便給學生們發新書……
不過這新書倒不是系統出品的語文書,而是這個時候所流行的書,因為蘇菲不可能憑空編造出一本質量上乘的課本吧,這都需要她後期的運作才能出現的東西。
……………………
三天後,蘇菲在北平市都出了名,不是因為她成為了什麼希望小學的校長,而是因為她的那個《少年中國說》。
蘇菲這個其實是無心之舉,她一直以為這個世界是有少年中國說的,但是沒有想到並沒有,這下子倒好,所有人都以為那篇散文是她寫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