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桃園情義

第二章 桃園情義

話說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桃園結義。

一般來說《演義》上記載的劉,關,張三人結識后在桃園三結義。但是在正史上沒有確切記載。而陳壽的《三國志》當中只是說到劉,關,張三人關係甚好。而沒有提及桃園三結義這一典故。

桃園三結義可能是作者編構的情節。但是三兄弟是怎樣認識的。我們不從而知。

在黃巾起義之後,朝廷發榜招募義兵。這時才二十八歲的劉備正好路過。劉備看到榜文後,並在榜文前概然長嘆。這時張飛恰巧經過,生氣地說道:「士大夫不為國出力,為何在此長嘆?」后又遇到關羽,三人意氣相投,於是三人就來到張飛的桃園裡。在桃園裡起誓結拜「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並結為異姓兄弟。這其中拜劉備為兄,關羽次之,張飛為弟。三兄弟中,劉備的年紀最大。所以拜劉備為「大哥」。關羽次之,就是「二兄弟」。張飛最小就是「三弟」。

這是桃園三結義的故事。如果是虛構的話。可能是羅貫中想把劉,關,張三人的兄弟情誼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即使正史上沒有詳細記載這次桃園三結義的故事。但是桃園三結義還是深深地影響了後人。

桃園三結義之後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劉,關,張三人各自選了一把武器。劉備使用雙股劍,關羽用青龍偃月刀,張飛用丈八蛇矛。

第二天,張飛賣掉了自己的桃園。劉,關,張三人開始招募鄉勇。真正開始了「創業之路」。

他們三人之後去會見了幽州太守劉焉。劉焉很高興。還認劉備作侄子。從此以後,三人帶兵和黃巾軍打過好幾次仗。

黃巾起義被圍剿之後,朝廷論功行賞。劉備立了大功。可是朝廷只給劉備做了一個小官。至定州安喜縣做縣尉。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公安局長。如此小官,劉備自然做得也不舒服。還鬧出了張飛怒打督郵的場景。

劉備經歷過這件事後,終於忍不住離開了安喜縣。於是,劉,關,張三人辭職了。轉投代州的劉恢了。

后經劉恢的推薦,弟兄三人隨幽州太守劉虞前往漁陽。征伐張舉,張純。由於立下戰功,劉備又被任命為平原縣令。

這次劉備在平原縣沒有離開。而是在此發展自己的勢力了。由此可以看出劉備也是具有慧眼的。離開了安喜縣。就去平原縣安頓下來了。

後來,不久,劉,關,張三人帶領兵離開了平原縣和北平太守公孫瓚一起,參加征討董卓的戰爭了。

從上面可以看出,劉備開局也是走走停停,跌宕起伏。這要看當時的混亂局面了。

說到劉備,就不得不提劉備的身世了。雖然在《演義》中,作者羅貫中草草幾筆說劉備是賣草鞋出身的。但是大多數讀者不明白劉備的身世。下來作者就來說明一下劉備的身世。

劉備是賣草鞋的,不過劉備早年是以販履織席為生的。

什麼是販履織席呢?這要分開解釋。首先販履的意思就是賣草鞋的意思。「履」在古代指得是古代的草鞋。

草鞋一般是用比較粗的植物編製而成的。結實而且耐用。穿到腳上。不容易崩開。

那織席又是什麼意思呢?「席」大家都知道是草席的意思。草席就是夏天人們在地上鋪上睡的東西。那織席的意思,就明白了,不過織席作者認為一般都是女人乾的事了。

從販履織席為生,大家應該都明白當時劉備有多窮酸了。那劉備的身世那麼好,為什麼要干這種勾當呢?

這還要從劉備的家事一點一點說起。

根據記載,劉備的出生地為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

劉備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

劉勝喜好酒色。相傳有孩子五十多個。劉備的出生地廣布其子孫。

劉備的祖父劉雄,曾被舉為孝廉,官至東郡范令。劉備的父親為劉弘。劉備早年喪父,家境貧寒。與母親在一起。以販履織席維持生計。

劉備小時候非常聰明。劉備家中有一棵大桑樹。有人看到后說他家中會出貴人。這樹遙望去,就如同帝王所乘玉繤的車蓋,劉備見此就說:「我將來肯定要乘坐天子之車。」從劉備這句話中,就知道劉備小時候就雄心無比。

從劉備小時候,就能看出他有欲成帝王之意。

劉備十五歲那年,母親讓他外出求學。師從有名的當世大儒盧植。

盧植在那個時候應該是一個奇才。門下學徒很多。劉備母親讓劉備去盧植那兒求學。應該有「望子成龍」之意吧。

盧植的門下還有收的遼西人公孫瓚。年紀比劉備要大一些。與劉備相交甚篤。情同兄弟。

劉備平時也不怎麼愛讀書,喜歡賞評犬馬,音樂,美衣等雅樂之事。平時也沉默寡言,謙恭待人,悲喜之情很少外露。他還很喜歡與豪傑遊俠交往。從這裡可以看出,劉備的性格豪邁。並與有識之士交往。為後來的功業提供了良好的人事基礎。

劉備的身世。可以用平凡二字來說。

劉備身世,可供的資料不多。就是這麼點兒。但是從劉備的小時候的志向。和後來長大后的性格。可以明白這一代三國英雄豪傑的偉大開端。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往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三國往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二章 桃園情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