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未婚生子
我鎮定地搖了搖頭。
「好了,別賣關子了,我猜不到,你告訴我吧。」阿元又是一陣捏臉殺。哎呀,其實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他:「是紀雪。」
我萬萬猜不到,消失了那麼久的紀雪,竟然會待在煙城。煙城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要麼天寒地凍,冷得打擺子,要麼酷暑難耐,曬得脫一層皮,她怎麼要來這裡居住呢?還有那個孩子,會是她的嗎?
曾有傳言,她在公眾視野消失了一年多,便是去生孩子了,但誰也沒有拍到實證,所以只是傳言。可我剛剛看到她牽著孩子的手,甚是親昵,不應該只是一個親戚或路人的孩子。
她以前一直旅居國外,應該也不會有親戚在這邊。那麼說明,這個孩子極有可能就是她的。而且看那眉眼,確實與紀雪有幾分相似。
「紀雪?」阿元顯然也愣住了,他估計和我一樣的想法,紀雪出現在這裡,確實很怪異,至少是有隱情,更有可能是躲避媒體的追捕,畢竟在這種三四線城市,狗仔還是極少的。
「還帶了一個孩子。」我繼續報料更重要的信息。以阿元的腦洞,估計也能猜出,這是一個未婚生子的故事。
「她已經生了孩子?不會是秦欽的吧?」阿元顯然被震驚住了。
他怎麼想到孩子是秦欽的?如果是秦欽的,她更應該接受秦欽,給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極有可能,這不是秦欽的孩子,而是見不得人的私生子。其中的隱情,怕只有紀雪一人知曉。
「我不知道。」我搖頭,最後建議,「等下他們離開時,我們尾隨一下,看他們住在哪裡。只要找到了住處,就不怕揭不開這個秘密。」我太急於知道這其中的故事了。
「這是別人的隱私,我們幹嗎一定要干涉?」阿元並不接受我的建議,「既然她這麼躲躲藏藏,就是不希望別人知道,我們還是尊重她的意願比較好。」
阿元這是站在紀雪的角度,為紀雪考慮。可是我心裡的好奇心,就像茶壺裡的開水,快要溢出來了。
「我只是為秦欽感到可惜,我想幫他們。」這是我最真實的想法,只要想要他倆愛得那麼辛苦,我就想做一個中間人,解開誤會,調和他們的關係。
「如果這不是幫呢?」阿元反問,「如果秘密揭開,他們無法接受,最後發生更悲劇的事情,我們豈不是成了幕後黑手?」
不會這麼嚴重吧?最大的壞處,不過就是他們彼此厭棄,徹底分開,各自婚娶。但這也比如今一個躲藏,一個追趕,又無法割捨地僵持著要好。
「我們只是跟著去看看,並不做什麼,好不好?」我再次央求。我們一不報告記者,二不告知秦欽,即便知曉了秘密,它也依然是一個秘密,不算曝光。於他們而言,應該也不算傷害吧。
或許,我們還能得到意料之外的驚喜,幫他們解決一個大問題,甚至成全一對有情人。我看到的是曙光。
「好。」阿元最後還是無奈地點頭同意,「但答應我,一定不要衝動行事。」說得我好像有前科一樣,我什麼時候衝動地做了不該做的事了?
不過,上天好像知曉我們的行動,想要幫我們一把的樣子,我們還在密謀如何採取行動,突然聽到隔壁傳來嘈雜的聲音,還夾雜著焦急的呼喚:「Andy,Andy!你怎麼樣?」
我與阿元相視一望,趕緊起身,向隔壁衝去。已有服務員到現場,阿元衝到孩子面前:「要不要現在送醫院?」不知孩子得了什麼病,能不能挪動,需不需要急救。
我看了一眼紀雪,果然是她。她的臉上是焦急的神色,還有漲紅的紅暈,眼睛全在孩子身上,根本沒有認出我們。
「要,要。」紀雪一連回答了幾聲。得到指令的阿元,迅速抱起孩子向外衝去,沖向我們停車的地方。我們隨後而至。
阿元開車,紀雪抱著孩子和阿姨坐在後排,我則坐了副駕駛座。雖然情況緊急,我沒有和紀雪寒暄,但已是點頭致意過。
「丁寧,今天謝謝你們了。」紀雪真誠地說。此時,看她還算鎮定,應該是對孩子的病情十分了解。
「孩子應該沒什麼事吧?」我小心地問道。希望她別認為我多管閑事,我也是擔心孩子有個三長兩短,畢竟孩子太脆弱了。目測,他也不過三歲。
我剛才也仔細琢磨了一下孩子的面容,雖然五官長得與紀雪很像,但整體組合以及他的輪廓和氣質,倒真有秦欽的幾分模樣。難道這個孩子真是秦欽的?
「孩子得的是白血病。」沒想到,紀雪並沒有隱瞞,「他總是反覆高燒,去醫院檢查后,才確定是白血病。已經開始做化療,有了好轉。他說想吃肉,我就帶他出來了,沒想到又會突然高燒。」
她望著孩子,眼神是那麼溫柔和心疼。我從後視鏡看到她全身散發著母性的光輝。孩子生病,是最考驗父母毅力的,紀雪還算堅強,始終不曾掉一滴眼淚。
「沒關係的,兒童白血病的治癒率還是挺高的。」我寬慰。只不過要花幾十萬。對平常百姓而言,這是一個天文數字,但對紀雪來說,應該只是九牛一毛。只不過,孩子遭受這種病痛實在可憐。
「嗯,醫生說,只要堅持治療,是可以治好的。」紀雪也自信滿滿地說。只要有希望,就不會絕望,無論多大的代價,她都可以承受。
我猶豫著,是否該問問這個孩子的來歷,但又覺得有些唐突。最終,嘴還是比腦子快。「這個孩子是你的吧,長得和你很像。」說完,我就有些心神不定,靜靜地等待她的暴跳如雷,或沉默不語。
「是。」她遲疑了一下,還是肯定地給予了答覆。她能如此坦然和信任,我已經感動得一塌糊塗。「希望你不要告訴秦欽。」她又補充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