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鞋
慈母千遍縫,心似納鞋線。
做人如做鞋,修鞋如修心。
兒時記憶中,母親在油燈下製鞋的樣子歷歷在目,那時候生活條件不好,家裡所有人穿的鞋都是母親親自製作的,相信每一個農村的孩子都有穿過母親製作的鞋子,然而,製作一雙鞋需要許多繁瑣的步驟。
首先,準備好做鞋的布料,把布料排列好,通常一雙布鞋的面料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也就是接觸腳背皮膚的一層分為白色布料,中間二層、三層可隨意搭配,第四層為外表層,一般採用深色布料,主要是考慮耐臟又容易清洗,是展現出鞋子顏色和花草,同時也是展現給人們看的。
其次,是把四層布料粘合成一塊,其中用於粘合的材料是將魔芋磨成粉末狀,通過高溫加熱煮沸,然後再均勻地攤開在每一塊布料上,把另一塊布料覆蓋其上,依次類推,完成四層布料的粘合,等布料中的魔芋粉冷卻后,四層布料就牢牢粘在一起了,在用筆將腳的尺寸勾勒出來,沿著勾勒的線條剪下,在用細線將剪開的布料邊沿一針一線地縫合,達到光滑且不漏線頭的效果,完成布鞋的面料製作。
再次,將做好的鞋子面料跟鞋底縫合,一般鞋底都是從集市上賣回來的,那時人們管鞋底叫做膠底,只見把許多根細線揉搓成一根較粗的線,用針將線穿過厚厚的鞋幫,發出「吱吱」的聲響,由於膠底很硬,需要通過抵針進行推進,避免傷到手。抵針,一種類似戒指一樣的器物,但比戒指要寬許多,主要用於針線活,起保護手的作用。通過三兩個白天的時間,一雙嶄新的布鞋便呈現在眼前。
在當時的條件下,同一雙鞋,上學的時候穿,做農活的時候也穿,因為沒有過多的鞋子換,時間一長,鞋子磨損了,穿壞了,母親會修鞋,也就是縫縫補補,把磨損的地方用線或者碎布料重新縫合,簡單的說就是打個補丁,然後繼續穿。那時候最討厭穿打補丁的鞋子,總覺得不美觀,但也沒有辦法,只能一邊抱怨著一邊又將它穿上。
母親沒有過多的文化知識,但她經常會用做鞋的道理來教我如何做人,時常告誡我做人切勿好高騖遠,要腳踏實地,製作一雙鞋的過程就好比一個人成長經歷。少一針一線鞋子的壽命就會隨之短暫,多納一層布料,就多一分溫暖,鞋子磨損了,壞了,都可以修補好,實在不能穿了,就重新做新的。如果一個人壞了,應該如何修補?
鞋子上的每一個補丁,就像一個人身上的缺點,磨損越多補丁越多。人的缺點多了,對於旁人而言,接納你的機會就少了,做人是沒有回頭路的,只有不斷地改正自己缺點,提高自身的修為和能力,才能改變身邊的環境,鞋和人亦是同理,用的材料不同,努力的成果和得到的效果截然不同。
隨著社會發展進步,國家繁榮昌盛,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市面上的鞋子形形色色,賣鞋的商家越來越多元轉化,鞋子的款式也非常的時髦和前衛,價格差距越發明顯。買鞋的人越來越挑剔,鞋子的性價比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不可忽視的攀比對象。
前段時間,我一個朋友的小孩初學走路,他給孩子買了一雙學步的鞋子,具體什麼牌子給忘了,聽他說小朋友的鞋買成300多塊,我很驚訝!因為在我所了解的情況下,小朋友處於快速成長期,幾乎是一天一個樣,鞋子沒穿多久又得再買過,沒必要買很貴的,我覺得一般小朋友的鞋幾十到一百來塊就已經很不錯了,可誰知道竟是如此的昂貴。
母親做的一雙布鞋,成本價也就二三十塊錢,甚至還不到這個價,基本上值錢的是心血,是那份做人的純樸,是那份做人的道理。現如今,人們生活奔小康,很多人穿的鞋,稍微舊一點就扔掉不要,重新購買新的,很少有人會想到修鞋。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也逐步成長成熟,接觸的社會層次花花綠綠,漸漸地我把母親製作布鞋的細心和認真的態度遺忘了,把做人的道理弄丟了,整個人被社會的時尚潮流元素給帶偏了。甚至我把那份純樸的道理給磨滅殆盡,找不回自己的心,更不敢直面自身的缺點。直到今晚路過一條老街的巷子,在街尾轉角處看到一位大概50多歲的婦人,坐在燈火昏暗的角落裡擺著修鞋的攤點,才讓我重新拾起這些年丟失的記憶。
我沒有猶豫地坐下來,褪去腳上的鞋子,遞給婦人,輕聲問到「阿姨您好!請問修鞋底需要多少錢?」她驚訝地看了我一眼,接過鞋子仔細看了看說:「5塊錢,不能再少了」,我連忙點頭同意,那兩隻鞋都加個鞋底吧,因為走路外八字的壞習慣,長期穿鞋都把鞋底磨歪了,說出鞋子磨損的這一刻,似乎詮釋了自身所有的缺點,如此輕鬆。她笑著接過話,這很正常嘛,100個人有90個都是這樣的,來我這裡加鞋底的人也不少,不奇怪;不過大多數的人都是跟我年紀差不多的,像你這樣的年輕人還真是少見?
我笑而不答,因為不知道該如何回答才能解答她的疑問。她一邊幫我修鞋,一邊跟我拉拉家常,在我們交流的這個時間裡,她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一雙鞋,在地攤上賣不過幾十元,到了商場、專賣店,會漲到一百甚至幾百。所以,一個人呆在什麼地方很重要。一雙鞋,少了一隻,是不值錢的,所以,你的另一半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