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伐(八)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伐(八)

第一百六十二章宋伐(八)

這時襄陽的街上亂了。一群群百姓,如同驚弓之鳥,在滿街逃竄著;還有趁火打劫的流民,在掠搶包袱,追逐女人;更有散兵流勇,一副貪生怕死的樣子,在鼓噪出城歸宋。雖有地方上的官差在那裡理事,只是大難來了各自飛,沒人理會他們。

隨世昌畢竟是經歷過各種情況的將軍,他也是跟著劉整在處置大場面之中走過來的。獨立經營襄陽多年,他對眼前發生的一切十分清醒。他知道這種混亂是很危險的,它會先亂了自己。莫說敵人正要進攻,就是沒有敵人的進攻,這樣一亂,城也會不攻自破。

他明白,在這種複雜的情勢下,要想使老百姓安定下來,先得把軍隊安定下來。他先吩咐隨身帶著的那隊親兵,將散兵中抓了幾個鬧事的,就地正法。然後宣布:「眾位看到,作亂者,殺無赦!」而後著親兵率領散兵,追捕趁火打劫犯。

混亂稍得安定后,隨世昌在攀登城牆的時候,心裡還有后怕。他擔心一旦宋軍進攻的時候,百姓這麼一亂,散兵嘩變,刁民搶劫,那局面是不可收拾的呀!可他的這層憂心還未及放下來,卻得知就在方才在宋軍炮轟譙樓的時候,黃順帶了一隊人馬出南門投降去了。

木然聽著,心裡受了極大的震動。他想起前不久在這城樓上,眾將在商議的時候黃順的那種沉默,就明顯地說明他對守城失去了信心。事實明擺著,面前只有兩條路,要不是死,要不是投降。

這麼默想了片刻后,才吩咐.道:「為了不致擾了軍心,這事封住算了,由他去吧!」

慢慢的走到城樓,從那宋軍騎隊.高揚著的旗幟上的「呂」字,隨世昌終於明白過來,是呂文煥親自叫陣來了。

呂文煥此舉也是無可奈何,兩.軍對戰,無論勝敗,都要付出代價的。何況襄陽城堅防嚴,雖說大宋的火炮厲害,破城則可,巷戰則無能為力,那是靠人的拼搏,是要付出極大傷亡的。故此,取襄陽,宜先勸降,不到萬一,不採硬攻。通過樊城的血戰,終於使他和張鎮孫明白了這個道理。

雖然基本上盡數殲滅了元軍的殘餘兵卒,但是宋.軍也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久在江南的藍軍或者是呂文煥所部,雖然是不斷的訓練和尋找戰機,但是總比不上成天在廝殺中生存的元軍。雖然殲敵兩萬餘,自損也有一萬二千以上。當然這也算是攻城戰中少有的戰績了。但是殲滅的兩萬人中不少是被大炮炸死或者嚇的膽魄俱散而失去了抵抗能力而被殺掉的。

覺得這樣下去不行,攻城戰如果這樣打下去,沒有.多久就前進不得了,還說要誓師北伐,估計再攻打一個襄陽就力盡止步了。雖然因為要攻打自己當年所駐守的城池,鬱積於心頭的那股怨恨難消,但是也只能如此了。

張鎮孫和呂文煥想到,要取襄陽的目的在於取.開封,以及收復大宋河山的,而不只是要取一個襄陽,盡量減少兵力的消耗自然是上策。何況蒙古人內部已經是混亂不堪,雖然想挽狂瀾者大有人在,但看穿其必亡命運,不願與其殉葬的人也不會少。

特別是襄陽黃.順帶了一支隊伍來降。黃順的出降,不只是削弱了襄陽守軍的力量,特別是在士氣上會對襄陽守軍以極大的挫傷。再加上剛才為了定準炮彈落點而打的幾炮,聽黃順說已經給城內帶來了很大的混亂和困惑。想來勸降是十分容易的,這麼一來,呂文煥才出現在襄陽城的視線範圍之內。

想想自己不也反戈相向了,為什麼隨世昌就不能走這一步呢?兩人商量定案,然後由張鎮孫寫了一封勸降信由弓箭手射入城中,然後呂文煥在城前露面,以示宋軍的寬容。呂文煥雖覺得面上有些不好看,但是為了戰功,也只能如此了。

隨世昌手裡拿著張鎮孫親自寫的勸降書,想著呂文煥現在又回到了襄陽領兵,雖然只是一個副將,但是看著樣子也是頗為得勢,不由的呯然心動。

兩難的抉擇,自己的年紀大了,要為兒女考慮,在襄陽城新納的那幾個小妾可以不顧,但是在元朝做官的幾個兒子總要顧及吧,要是自己真的降宋,不用想,就可以知道自己家人的下場,蒙古人的手段他是知道的。

呂文煥的降宋,不過是佔了一個家小都在臨安的便宜,怎麼能和自己比呢?在隨著劉整降元之後,由於自己的驍勇在軍中是出了名的兇悍,所以很受蒙古人的器重,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千戶之職,但是兒女們卻都被安插到很多重要的職位上,若是自己降宋的消息傳出,那麼首當其衝的就是自己的兒子,然後就是在汴京的妻妾們。

自己該怎麼選擇,現在要麼是自己一個人死,要麼是全家死,隨世昌苦笑著坐到椅子上,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麼,最後決定,還是先拖一天是一天吧,宋軍既然勸降,那麼就必是顧及傷亡。

那麼要投降,總要給老子時間吧,先看看再說,隨後讓師爺寫了回函****過去,天黑之後,迷茫的在那裡想著,宋軍的火炮,真的就那麼厲害嗎?也不知道玉昔帖木兒知道襄陽的情況之後,會不會發兵來救?

就算是來,能趕的上嗎?

~~~~~~~~~~~~~~~~~~~~~~~~~~~~~~~~~~~~~~~~~~~~~~~~~~~~~~~~~~~~~~~

玉昔帖木兒也不是個庸碌無為之輩,否則,當初忽必烈就不會讓他獨自在江北行省代理政事,關於宋軍北伐的消息,他早就知道了情況,只是需要南北左右逢源,北面的蒙古各部紛紛過來拉攏,而江北各地更加是民亂如潮,百姓們都已經無心生產了。

還好,那個趙顯一直沒有給自己搗亂,一直不問政事,只是在深宮之處研究佛學禪理,在忽必烈在世的時候,還幾次托自己上表大元皇帝,說是要出家為僧,被忽必烈一笑了之,因為江北之地自從有個順昌王朝之後,安穩平定了很多。至少造反的不多了。

因為造反是要大義的,皇帝還在這裡呢?還是正宗的宋室皇族,你們以前度宗皇帝留下的正宗血脈。而手下大部分也是漢人,那麼你還要造反的話,有很多人就要問問你的具體用心了。再說了,自從忽必烈刻意交好江南之後,並不禁止你遷移到江南去。

問題是,很多人還戀著自己的家鄉,不肯離去,所以造就了江北河南之地居然出現了短暫的平穩繁榮。雖然大家都知道維持不了多久,但大部分的人還是得過且過了。

但是戰事既然已經發生,再說什麼也沒有用了。宋軍看著這個陣仗可不是單單收回失地那麼簡單,意思很明顯,矛頭對準的就是這個順昌王朝。

可是你有那麼好的牙口沒有呢?玉昔帖木兒心裡想到。十年修生養息,你江南是,我江北何嘗不是呢。近幾年來,江北之地的糧食已經超過了中書省的產量,供應朝廷的各路大軍所需,同時在忽必烈調集軍馬時,他也留了個心眼,故意給自己留了一些。不多,也就兩萬餘匹,加上原來的三萬騎兵,大元的五萬騎兵可以橫掃天下。

關於那個厲害的火器,玉昔帖木兒派出去的斥候早就得到了詳細的情況,也仿造大宋的鋼炮造了一些,但就是威力沒有斥候說的那麼大,開始還真有點懷疑是斥候們說謊,但是從揚州、襄陽等地的戰況來說。應該是真的。

看來問題出在火藥的原料身上,他也在嚴令工匠們試驗配置,為此也殺了不少工匠,現在的威力已經提高了很多。只是產量少,而沒有普及而已。不是因為皇上的突然去世,蒙古各部如果現在同心協力的話,想著一定要比那些宋蠻子生產的要好的多。從郢州城達達其萊乎快馬傳來宋軍北侵消息的時,玉昔帖木兒就已經著手布置阻擋計劃。

第一個命令,就是命令宋軍還沒有到達的各個城池緊閉城門,加緊收刮糧食進城加強儲備,然後就算是城內的人餓死光了,也不許出城,務必保證防地不失。就算是失去了,也要給宋軍以慘重的代價。人命嘛,他是不在乎的。

第二個命令,就是所有騎兵全部集結起來,組成五個萬人隊。分別游弋在南陽府、信陽州、安豐府、廬州路和濠州附近的地域,因為那裡是宋軍北上的幾個必經之路,而且附近不是丘陵地帶,就是視野遼闊的平原。有利於騎兵發揮作用,而不利於步兵奔襲。

因為仿造過宋軍的火炮,玉昔帖木兒知道這個鐵傢伙分量可是不輕,在平原上怎麼能趕得上騎兵的機動性呢?你的火炮雖然射程遠,威力大,但是不利於移動,才是最要命的。對於這樣笨重的傢伙,我們大元騎兵會害怕嗎?只要不怕死人,用騎兵的速度衝到你的面前,你的火炮威力再大也沒有什麼用處。而我們大元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不畏死的勇士。

玉昔帖木兒心裡想著,嘴角不由的翹了起來。露出一種恐怖的獰笑。

精品小說盡在,提供最新的全本小說、免費小說在線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葬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言情穿越 葬宋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宋伐(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