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八章大明帝國最後的城市五
一
滴答的水沿著屋檐不斷的落下,這場雨在崇禎皇帝的心中好象是老天在哭泣一般,這個時代,正是歷史上的小冰川時代,北方干悍的很少有雨,落是放在十年前,有這樣的一場大雨,崇禎皇帝的心中一定會很高興,可現在,這場雨在他的心中,卻是如同老天爺在哭泣一般,或許,是他崇禎皇帝的心中,在與老天一起哭泣一般。
自從知道整個的大明天下就剩下目前的京城這一座城池之後,心力交瘁的崇禎皇帝便有一種天已經塌陷了的感覺,這麼多年來的努力最終化為了一場空,任是崇禎皇帝的心志如何的堅強,在這個時候也是一種悲憤欲絕的心情充滿了心中。
「大明,真的就這麼完了嗎。」崇禎皇帝的聲音有些喃喃自語,象是在問自己,也象是在問老天爺一般,站在崇禎皇帝身後的王承恩低著頭,他聽到崇禎皇帝的喃喃細語,可是這個問題,王承恩又怎麼能回答的出來,也沒有人能為崇禎皇帝回答這一個問題。
能回答這一個問題的人,也許只有唐同了,不過唐同此刻卻是為一些事情忙的幾乎忘記了崇禎皇帝的存在,以前他還會偶爾想起一下崇禎皇帝的心情如何,但自從佔據了金陵后,唐同就根本沒有了這個時間,有太多的事情要他來處理了,這些事情可不是能交給手下去辦就成了的,一個國家的開創,唐同這個開創者就有著要為這個國家以後如何施政的事情而定下方針,儘管只是一個大的方向,但在這一國草創的時候,每一個方向都有著許多的事情是要先行解決的,這也讓唐同明白,當一個皇帝有時候也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
特別是當一個好皇帝,更加不是一件好受的事情,並不說仁慈的人就能成為一個好皇帝的,仁慈的人,可能不但不能成燒雞好皇帝,說不定還會給天下百姓帶來更多的苦難,要想成為一個好皇帝,不但要勤於政事,還要擁有大的政治智慧,而唐同本身不是一個勤於政事的人,也不是一個擁有太多政治智慧的人,好在他的手下在大玉兒,柳如是,海蘭珠等人,別人不許女人參政,唐同卻是不在意這些的,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唐同把李岩也調到了自己的身邊,甚至為了多找一個治理國家的人才,唐同還讓手下去勸說洪承疇歸降。
洪承疇這個人在軍事上其.實是算不得名將的,但他的治理才能卻是很優秀的,唐同就是看中這一點,才不計較他在歷史上的那一些作為,想把他招攬到自己的手下來,不過,這個洪承疇沒有答應唐同,在唐同看來,這洪承疇並不是如何的忠心於大明,之所以不答應自己,只怕是為了向自己討價還價,這廝在歷史上能投降了建奴人,沒理由不投降他唐同。
對於唐同招降洪承疇的事情,崇.禎皇帝不是不知道,在他所能控制的地方,崇禎皇帝想要知道情況還是不成問題的,只是這個時候,洪承疇掌握著崇禎皇帝手下最大的軍事力量,關寧鐵騎的十萬來大軍,這已經是崇禎皇帝最後的本錢了,崇禎皇帝根本在這個時候是不敢輕舉妄動的,而且,崇禎皇帝也知道,就憑著現在手中這些人馬,也已經是無力回天了。
唐同手下的大軍從四個方面.虎視著京城,除了山海關一面有著十幾萬協從軍之外,其他三個方面也總共有著十幾萬的大軍,唐同沒人下令發動攻擊,是因為唐同還在等著崇禎皇帝自己投降,另一方面,唐同手下的大軍已經開始向著印度集合過去,唐同打算儘早的把整個印度納入自己的全殖民地範圍,並且要利用這一次的攻列印度的時機讓那些不受控制的大明商人的殖民隊伍受到自己的控制或者削弱,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鄭家的隊伍。
鄭芝龍如今已經成為一股勢力很大的殖民隊伍,.單是四處搶掠的軍隊就有著三十萬,這個數目,可以說已經完全拖離了唐同所要控制的的範圍,並且這鄭芝龍手下還有著百萬計的奴隸,這樣一個數目下,也同樣是讓唐同難以放心的。
鄭芝龍現在的日子過的可謂是風光的很,在非洲.那塊地盤上做著他的土皇帝,非洲這種地方本來就是由一些酋長部落組成的落後地方,這鄭芝龍手下軍隊雖然不如唐同的手下,也不如那些西洋的軍隊,但比起這些酋長部落來,無疑是很強大的,三十萬的軍隊在這種地方足以建立起一個還算強大的國家。
本來鄭芝龍在這種地方稱皇帝也不是不行,但.問題是鄭家在大明的南方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鄭芝龍未必就願意安心在非洲做他的皇帝,所以,唐同無論如何也要對鄭芝龍手中的實力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壓制,不能讓鄭家最終超出自己的控制。
為了削弱這些.殖民隊伍的實力,唐同首先採用的方法是分封制,凡是願意把手中的隊伍交出來的商人,唐同會把那個商人所佔據的地盤分封給那個商人,成為他們世襲的領地,同時也分封那些商人一個爵位,唐同這一招對於那些手中有著較多隊伍的人是不太有用的,但對於那些小的商人殖民隊伍卻有著很大的吸引力,因為這些人手中數百或者上千的人在實上來說太小,成不了氣候,也沒有能力保證自己所佔據的地盤不會被別人搶去。
所以,在唐同的這一政策出台後,那些商人殖民隊伍中的中小勢力便紛紛響應唐同的政策,把手中的那點兒軍隊交了出來,當然,按照他們所得的爵位,這些被分封了的商人手中也是可以允許一點兒的看守的家丁的,只是在人員上來說,從十人到二百人之間,按照的大小來定,最多的是不允許有超過二百人的護衛家丁的。
這一政策到最後,讓唐同也沒有想到,竟然讓唐同收攏了上百萬的殖民隊伍,不過這已經是后話,唐同的這種政策在一開始的時候卻是沒有那般順利的,觀望者有之,抗拒心理的人也有,這其中最大的就是鄭芝龍了,另外還有的就是幾家超級大的大明商人世家,這些人雖然只有有不到十家的隊伍,但其中所佔據的隊伍總數差不多佔據了所有的商人殖民隊伍人數的一半,而且從唐同的那個分封政策一出台,這些人便明白了唐同的意思。
這些人不是不明白唐同的強大,只是這些人做慣了雞首,要他們做牛後的些受不了,這其中,鄭芝龍的兒子鄭成功曾經勸說過他的父親鄭芝龍,讓他鄭芝龍要認清楚形式,但鄭芝龍卻是被眼前的利益蒙住了眼睛,沒有聽從兒子的勸告,為此,鄭成功只得與鄭芝龍劃清界線,免得到時候被他的父親給牽連到,做為唐同的得力手下,鄭成功心中很清楚唐同手中的實力如何,也明白,僅僅憑著他鄭芝龍手下的那些實力是不可能對抗唐同的。
但鄭芝龍以為自己手下有著三十萬大軍,有著上百萬的奴隸,自以為自己的手中有著足夠的實力,以為自己的土皇帝可以一直做下去,這個時候的鄭芝龍,他只看到唐同手中的軍隊也就只有五六十萬的規模而已,卻不知道,唐同已經快要統一大明的地盤了,在以後的日子裡,那大明上億的人口中,可以為唐同提供的軍隊可不是他鄭芝龍能想象的。
唐同在那一個分封政策出台後,緊接著便發動了對印度的攻略,這一次攻列印度的莫卧爾王朝,唐同採用的方法還是與從前一樣,號召那些大明的商人殖民隊伍一起去搶掠印度所有的地方,所謂財帛動人心,這些商人的殖民隊伍在唐同下達號召后,從各地蜂擁而來,上百萬的人員還沒等唐同的大軍出動,他們便開始在莫卧爾王朝所佔據的地盤上肆虐起來。
這些商人的殖民隊伍在前頭說過,都是擁有一些前裝火繩槍之類的火槍的,在軍隊的裝備上來說,比印度的莫卧爾王朝要略微好上那麼一點兒,所以這些人根本就不怕印度的那些正規軍,再加上這些人一直都是處於搶掠戰鬥中過了這麼幾年時間的,在戰鬥力上來說,比印度的莫卧爾王朝的軍隊要台上那麼一點兒,而且就算是打不過,在他們這些商人殖民軍的心中看來,他們的後面還著唐同手下的大軍為他們撐著腰。
這些人大多數的人都沒有想到,唐同這一次是要把這些人手戰鬥力給消耗掉一部分的,如今這些人主動與印度的莫卧爾王朝軍隊開戰,卻是正合了唐同的心意,所以在救援上,這一次唐同的手下並不象以前那樣及時,往往是等雙方的戰鬥打的差不多了,唐同的手下才會出現,這樣一來,既是救援遼些商人的殖民軍隊,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這些商人的殖民軍隊,同時,還消耗掉了印度的莫卧爾王朝的軍隊,減少了唐同手下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