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二祖託夢 祈鯤入世濟災荒(2)

第1章 二祖託夢 祈鯤入世濟災荒(2)

祈鯤聽罷心中暗想:

賈魯,賈魯河、惠民河,記得古時楚漢相爭曾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這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鴻溝」就是河南的惠民河,后因元朝賈魯開浚,而命名賈魯河。

那眼前這位,難道就是元朝著名的水利專家賈魯?

再看白面長者這尖頂圓盔冠服裝扮,還真像是元朝官服。

祈鯤越想越糊塗,如果說,這是賈魯在治理黃河洪災,那麼自己無疑是被穿越到了六百多年前的元朝,想那元末明初天災頻發,加之農民起義戰火紛飛,當朝蒙古貴族貪得無厭、擄掠征伐,致使漢人死傷過半。那段歷史,可謂是華夏民族最為悲慘的一段時期。

忽又想起昨夜,在夢中與母親相見時,二位上仙對自己的囑託:

「觀四海之內,陰氣至滿,陽氣衰微,望你振奮陽氣,定要還大地一個生機盎然…」

這才似乎明了,自己此番被穿越,確是背負著無比重大的使命。

祈鯤望向白面長者,正色道:

「承蒙賈大人的信賴,非常感謝!在此能與賈大人相遇,能一起抗洪搶險,為多災多難的華夏民族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真是此生最大的幸事,我定當竭盡所能與大家一起抗洪救民。至於您說向朝廷舉薦等事情就不必了,那些功名利祿也確實非吾輩所求。」

賈魯聽罷愈發喜歡,說道:

「講得好,後生可畏啊,正所謂有志不在年高,聽祈鯤公子一席話,真讓人自慚形穢!」

「公子請好好靜養,稍後讓人送來上好的葯膳,望能儘快痊癒。現在金堤的洪水雖暫時得以控制,但老夫還是有些不放心,還需去四處看看。」

賈魯說罷站起身來。

祈鯤忙拱手施禮:

「賈大人憂國憂民,祈鯤萬分敬佩,知您重任在身不便久留,您請放心去忙吧,我這兒稍有好轉,即刻向您報到。」

「好啊,請好好休息,老夫改日再來看望。」

說罷,囑咐青衫少年好生服侍祈鯤左右,不得絲毫怠慢,然後轉身率眾人出得帳外匆匆離去。

至正四年,五月初十,祈鯤朝早醒來,通過兩日靜養,頭部與周身已不再覺疼痛。

經青衫少年侍候服下上好葯膳,頓覺神清氣爽,隨即慢慢起身梳洗妥當,青衫少年捧來一件白色披風,向祈鯤說道:

「公子初愈體弱,早晨天涼,請披上吧。」

祈鯤雙手接過謝道:

「多虧你日夜悉心照顧,我才能恢復得這麼快啊!還請問小哥是那裡人氏,怎麼稱呼?」

「我叫賈明宇,是伯父賈魯給起的名字,因父母早年病故,我從小就一直跟隨著伯父。聽伯父講,難得祈鯤公子志向高遠勇氣非凡,定讓我服侍公子左右,好好向您多學些本領。」少年答道。

祈鯤微笑著說道:

「好啊,看你秀氣聰慧,年紀輕輕卻能知書達理,想必是賈大人教導有方,將來一定大有作為。」

少年看祈鯤已應允,自是高興得緊:

「公子今後若有什麼需要,請儘管吩咐,明宇定當儘力做好。」

祈鯤讓明宇去秉報賈魯,說身體已無恙,可以參與抗洪救災的工作了。自己則獨自在帳中踱步活動筋骨,心中諸多疑問諸多擔憂無法釋懷。

行至榻邊,打開明宇幫自己包裹好的隨身物品,一副奇楠沉香手串,一條和田玉平安扣項墜,都是祖上相傳祈福平安的罕見吉物,隨即取出貼身佩戴妥當。

等了一陣子,還未見明宇返回,便漫步出得帳外。

卻見天色陰沉,疾風裹著烏雲和漫天的風沙、枝葉在空中呼嘯,軍營里,沿著河邊山脊往高處駐紮的帳篷,被風颳得獵獵作響,眾多將士和民工扛著一袋袋泥土正趕往堤上,想要在暴風雨之前搶築加固堤防。

這時,卻看到明宇從岸邊快步趕回,行至跟前躬身說道:

「稟報公子,賈大人和眾將領正趕往中軍大帳議事,請您也去一起商議,公子身體能行嗎?」

「我已痊癒,不妨事了,你前面帶路,我們這就過去。」

祈鯤隨明宇急行至中軍大帳,看那賈魯正中端坐,兩旁站立著十幾位文官武將,大家都一臉肅然,神色凝重。

祈鯤緊走幾步進入帳中,向賈魯拱手行禮:

「祈鯤參見賈大人。」

賈魯抬手示意免禮,繼續對著眾人說到:

「今天這金堤段的決溢缺口、豁口,雖然暫時已經堵塞加固完成,然而連日暴雨致使黃河暴漲,沿岸千瘡百孔,又有多處決溢,房屋盡被沖毀,百姓被迫四處流亡,更甚已危及京杭運河和兩漕司鹽場,我們必須拿出一個更好的治洪方案,讓百姓少受災害、國家少遭禍殃。你們負責各處治洪多年,都有不少經驗,都說說看,下一步應該怎麼辦?」

滑州府尹拱手上前道:

「賈大人所言極是,黃河決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飄室廬,壞禾稼,百姓已其毒,如此被動堵溢防患,受災亦將無窮無盡,確實應商榷積極可行之法,以絕後患。」

台前、濮陽、范縣、陽谷諸縣尹均隨之上前附議,儘是擔憂嘆息之辭。

看眾人除了贊同自己的說法外,卻半天都講不出個具體辦法,賈魯不免氣急怒道:

「爾等唯唯諾諾,阿諛奉承,現在是謹言慎行的時候嗎?」

賈魯怒目望向眾人,忽覺眼前一亮,瞥見祈鯤一襲白衣鶴立於人群之中,眉頭微皺似若有所思。

即刻展顏道:

「祈鯤公子,可有何良策?」

祈鯤正回憶著以往所閱史料中,關於治理黃河的記載,這時見賈魯發問,沉吟片刻答道:

「回賈大人,黃河泛濫,自古就是各朝各代最難處理的問題,若想根治,必塞北河,疏南河,使復故道。一方面在河北岸修築河堤,另一方面疏塞並舉,把河流引向東邊,恢復故道。」

「治黃工程浩大,需要招募大批的壯勞力,也需要巨大的財力支持才能行啊。」

稍頓,祈鯤接著說道。

賈魯聽罷精神一振,喜道:

「英雄所見啊,老夫近來視察沿河千里,洪水滔天,哀鴻遍野,也正思量著應當疏塞並舉,方能根治洪患。今日聽得祈鯤公子這麼一說,思路更見清晰。過幾天,祈鯤公子請隨老夫一道進京上報朝廷,望能一舉成就治洪大業。」

祈鯤回道:

「能讓百姓少遭塗炭,還大地一個生機盎然,正是祈鯤此生之志向,願傾盡所能,與大家一起完成治理黃河的千秋大業。」

賈魯不由開懷大笑,向眾人說道:

「講的太好了,吾輩齊心合力,還大地一個生機盎然。」

眾人皆興高采烈,紛紛領命回去加強治洪搶險的各項準備工作。

祈鯤受邀隨賈魯一起,沿著黃河屢次泛濫的中、下游地段,進行實地考察,往返達數千里,仔細測量地形,繪製地圖,摸清河患的要害。

返京后,針對現實問題,向朝廷上報了《漕運二十事》,並提出了《治河二策》:

其一,議修筑北堤,以制橫潰,則用工省;

其二,議疏塞並舉,挽河支行,使復故道,其功數倍。

然而,因為工部尚書成遵、大司農禿魯等人力陳不可,堅決反對治河,主要理由是國庫空虛,工程浩大難成,同時又害怕盜賊與挑河夫結夥暴動,致使賈魯的提案未能被接受。

賈魯、祈鯤二人百般無奈,憂心忡忡地離開了大都。

行至河南境界,祈鯤向賈魯辭別:

「賈大人,百姓飽受洪災肆虐與戰火蹂躪,而當朝權貴昏庸腐敗,無視黎民百姓的疾苦。如今,觀四海之內陽氣衰微,痛心疾首。今日就此別過,我定要尋得為民避禍謀福之法,方不枉此生。」

賈魯滿臉愧疚,嘆道: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祈鯤公子年紀輕輕卻如此大仁大義,心繫天下蒼生,老夫幾十年虛度無為,慚愧啊!今後當以先生稱謂才是。不過,雖此次進諫不成,我卻也不會氣餒,待脫脫丞相返京,我再來請他奏明聖上陳其厲害,到時治理黃河方案獲准,還請祈鯤先生能鼎力相助啊。」

祈鯤點頭應允,遂告別離去。

一路上,大批背井離鄉的流民,棄兒鬻女、剝樹食皮、死屍遍野,處境十分悲慘。

祈鯤向眾人打聽,得知沿黃河的州縣濟寧、單州、虞城、碭山、金鄉、魚台、豐、沛、定陶、楚丘、武城,以至曹州、東明、巨野、鄆城、嘉祥、汶上、任城等處均遭嚴重水災,大水吞沒了黃河兩岸的房屋和農田,淹死、餓死、病死的人不可勝數。

祈鯤登得高處望去,凄慘之狀更是觸目驚心,心裡不禁悲傷難忍,淚眼模糊。

自己雖讀過不少歷史上關於戰爭、天災等描寫人間慘劇的著作,但又何曾見過,甚至想都沒想到過,黃河泛濫洪水肆虐竟如此兇猛。

而當朝權貴,卻只知守護著眼前的利益和權利,視若無睹,甚至還要狂征暴斂。可憐我華夏兒女竟活得如此無助、如此悲慘,怎叫人們不起義、不造反?難怪曾經不可一世,征服過亞、非、歐三大洲的蒙古汗國和大元朝會土崩瓦解,實乃天數啊!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失落天朝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失落天朝
上一章下一章

第1章 二祖託夢 祈鯤入世濟災荒(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