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優勢在我!
自從上一次的動亂之後,泰山上面零雨不止。
蘇陽所化身的九王子在那之後深居簡出,一直都在宮殿之中修行,平日里有人覲見,蘇陽也僅僅和人寥寥數語,如此一來二去,便有一些傳言在倒影城中傳開了。
「據說九王子被摩訶迦葉重傷,現在正在療傷。」
「聽聞曹仙官去見了九王殿下,九王殿下說了三言兩語,就讓曹縣官出來了。」
「畢竟是在泰山腳下,轉輪王和東嶽帝君兩人悍然出手,便是九王殿下也遭受不住。」
「原本約定,要來到這裡的許多神仙,現在都還不見影子。就連芙蓉城主,也一直都沒有現身。」
這些神仙們眾說紛紜,對於現在的情況拿捏不定。
芙蓉城主周瓊姬讓翩翩仙子帶著一個男人到了倒影城中,結果那個男人就是人間天子,致使九王子身受重傷,現在翩翩被天兵所抓,芙蓉城主更是渺無音訊,諸多流言,讓倒影城中人心浮動。
「登天之期已近,我們應當作何抉擇?」
有神仙問道。
剩下的眾多神仙各個彼此對視搖頭,誰也拿不準主意。
他們作為這世間的神仙,對於三界情況非常瞭然,知道在這三界之中,其實玉帝並非是絕對的主宰,無論是西邊的瑤池仙境,還是更為西邊的佛門,他們並不歸於玉帝,而現在的情況,就是這幾方勢力的鬥法,而他們夾在中間,並不想站任何隊伍,誰贏,最後他們跟著誰就行了。
「八王子到……」
外面有人延聲叫道。
正在談話的眾多仙神連忙收聲,一個個肅容默立,站在門扉之處,恭迎八王子到來。
在漫漫的煙雨之中,八王子自外而來,走入殿內,渾身上下不沾一點雨水,目光在這眾多仙神上面轉了一眼,慢步上前,走上了主位之上。
「八王子。」
眾仙神對八王子行禮說道。
「起身吧。」
八王子開口說道。
眾仙神這才起身,隨後不久,在這門外進入人來,是王靈官,曹植,甄宓這一系列神仙,看到了八王子,不免又是上前行禮,而後才彙報近來之事,將倒影城中的一切說給八王子。
「倒影城中一切,父王在天庭之中已經知曉。」
八王子聽完敘述,坐在椅子上面,看著周圍仙神,說道:「這東嶽帝君,轉輪王夥同摩訶迦葉,地藏王菩薩一併對於我弟弟下手,更有人間天子在其中橫生變節,禍亂城池,是打定主意抗拒天命的。」
眾仙神聞言,紛紛點頭,現在這裡的情況他們都心中有數。
只是這轉輪王,摩訶迦葉,地藏王菩薩,東嶽帝君,這些皆是大名鼎鼎的仙神,是他們這些小仙都要仰望的存在,對於他們這些小仙來說,聽到這些人在交手抗衡,當真感覺身在漩渦之前,稍不留神,就有傾覆之險。
像這樣的事情,若非是甄宓和曹植將帖子發到他們手中,他們真的是有多遠就閃多遠。
「這一次我下凡來,就是幫助九弟繼承陰天子之位,順帶和人間天子了結因果。」
八王子繼續說道:「在這時候,我也可以將陰天子之說告訴你們。」
八王子說起此事站起身來,對著上天拱拱手,說道:「元始天王開天創世之後,締造了眾多神職,管控天地間的風雨雷電,在這眾多神職裡面,就有陰天子之職。」
八王子對著眾仙說起了上古秘辛,而在場眾仙多是近來得道,並不曾知道這些遠古事情,此時在下面乖乖聽著。
「兩處輪迴,分別在東土和西番,東土的輪迴叫做東嶽冥司,西番的輪迴叫做陰曹地府,兩者各有規矩,是轉輪王和東嶽冥君兩人依據佛道思想而締造,至於說陰天子之神職,自上古以來,一直都在元始天王的手中。」
元始天王是三界之主,是萬物之父,他分授輪迴,將輪迴賜予轉輪王和東嶽冥君,這兩位也一直尊奉元始天王,亘古未變,陰天子的神職一直都在元始天王的手中,也可以說,上一任的陰天子,就是元始天王。
「自元始天王離開此世,我父親在泰山之上,成就至尊,成為新的三界之主,這神職也一直都被我父拿在手中,正因如此,我父親才能遠赴西番,在眾多的菩薩手中,將陰曹地府遷到東土,同東嶽冥司在人間並立。」
八王子對在場之人說道:「我父親是天地共主,高居天帝之位,這兩處冥司應該由誰管控,全都在我父親反掌之間,並不在於轉輪王和東嶽冥君,你們可懂了?」
在場的神仙們連忙對八王子行禮,連連稱是。
他們自然是聽出來了,陰天子的關鍵都在於玉皇大帝手中的神職,並不在於是什麼神仙阻礙,畢竟自遠古到現在,未曾有過能超越元始天王的神仙。
因此就算是轉輪王,就算是西方的佛教一併來到這裡,也並不能夠阻礙玉皇大帝封赦陰天子的行動。
因為陰天子本就在玉帝的掌控中,現在突然封赦陰天子,不過是左手轉右手罷了。
「陰天子之事,我父親早已經確定,你們只要收攝心思,跟在我九弟後面就行。」
八王子繼續說道。
在場眾神連連稱是。
八王子張嘴欲要再說,忽然看到了「九王子」已經到了他的身側,只是面如金紙,氣息晦澀,目光向著他看了一眼。
這一眼,讓八王子不由就別過目光,泰山之事,牽扯甚多,他來到這裡之後,身負另外的命令,因此在看到了九王子之後,有些心虛。
畢竟他要擔任的角色對九王子來說,並不光彩。
「九弟,時辰將至,你來說些什麼吧。」
八王子看著「九王子」說道。
蘇陽點了點頭,目光略過了八王子,看向了外面,唏噓說道:「泰山這個地方,歷經封禪多次,在過往的王朝之中,是非曲折,難以論述,但是古來的神仙皇帝們無不注意到這裡的重要性,因此便有了國泰民安一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