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 協約
第三百五十六章協約
5月11日,哈利法克斯在倫敦接見了剛從索非亞歸來的保加利亞公使莫姆奇洛夫。莫姆奇洛夫說,直到他動身時(5月8日)為止布加勒斯特還沒有向保加利亞作出任何接觸的表示,不論是在政治的還是經濟的事務方面。他在回答哈利法克斯的一個問題即實現巴爾幹團結的前景如何時說,保加利亞首相喬塞瓦諾夫願意執行與其他巴爾幹國家磋商的政策,以便維護巴爾幹地區的「集體的中立」,但是「沒有希望能把這樣的一項互相磋商的政策轉變為一個抵抗外來侵略的統一的巴爾幹陣線」。鑒於保加利亞和它的鄰國一樣受到軸心國家的壓力,做一切還可能做到的事來鼓勵喬塞瓦諾夫的據認為是真誠的想保持中立的願望,使他有力量能夠強硬對付他自己的「激進分子們」,這似乎還是值得的。在羅馬尼亞外長6月9日離開布加勒斯特去土耳其作另一次訪問之前,英國公使給了他一個哈利法克斯的口信,強烈要求他同薩拉若盧,然後也許還要同巴爾幹協約國的其他成員國,探討「使保加利亞在形勢許可的條件下積極合作的一切可能的辦法」。
加芬庫的回答是,他仍舊深信在目前討論領土問題將是最大的錯誤。但他正在
研究向保加利亞政府提供以下幾項做法的可能性:交換居民,這也許能使情況緩和;鑒於保加利亞總是把多布羅加說成是保加利亞的糧倉,為運往保加利亞的南多布羅加產品提供特殊便利;修改少數民族法,使它更加適合於多布羅加的特殊情況。
不過,在他到達安卡拉后不久,加芬庫與保加利亞公使奇里斯托夫有過一次談話。他後來告訴納奇布爾-休格森,這位公使說過,保加利亞的領土要求並不限於南多布羅加,而是還包括色雷斯、查里勃羅德和愛琴海邊的一個出海口。加芬庫然後問道,如果保加利亞的一切要求得到滿足,保加利亞是否會加入巴爾幹協約國。得到的答覆是,即使那樣,保加利亞將仍舊只能是保持中立。這位保加利亞公使向土耳其外交部的官員們也談過這些同樣的情況。加芬庫發現英國大使和土耳其外長現在都同意他的意見:與保加利亞公使繼續談下去是不會有什麼用的,雖然薩拉若盧仍建議,羅馬尼亞政府應宣布它自己願意在以後的某一日期把多布羅加問題交付仲裁。
加芬庫在6月下半月對安卡拉的訪問,因此也就標誌著把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在南多布羅加的爭端的解決作為鞏固和擴大巴爾幹協約國的一個手段的積極嘗試的終結。然而,當保加利亞首相7月初訪問柏林時並沒有被迫使他的國家明確地加入軸心國陣營,哈利法克斯因此認為再作出一個姿態是值得的。8月3日,他對羅馬尼亞公使談到這樣的可能性:南多布羅加這個具體問題可能並不證明是解決不了的,如果在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之間能夠實現一種全面的友好關係。蒂列亞回答說,「如果羅馬尼亞政府可以相信保加利亞人是真心想和好的話,多布羅加是可以得到妥善安排的」。
1939年9月,保加利亞駐倫敦公使說,巴爾幹各國之間的「互相厭惡和不信任是如此的強烈,以致它們決不可能團結起來反對一個共同的敵人」。如果這是真的,那麼英國和土耳其政府試圖克服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之間的民族偏見和敵意,以便建立一個牢固的巴爾幹協約國,使之成為安全體系的堡壘,看來只是在追求一個幻景。羅馬尼亞割讓南多布羅加,對西方和土耳其的政治家們來說,也許是為了取得與保加利亞的良好關係而付出的一筆便宜的代價,但是,如果保加利亞的友誼事實上不可能用任何價錢買到,那麼代價的問題也就不必談了。無論如何,期望任何巴爾幹的政治家(在他腦子裡捷克斯洛伐克的經驗記憶猶新)會對某一要求讓步因而冒引起一連串的領土要求的風險,那也許是對他期望過高了,除非他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力,可是西方政府(腦子裡也還有著新近的經驗)是不願意對一個它們答應要保護的小國施加這種壓力的。
[加為好友]
有人在倫敦企圖盡量低估首相在下院所作的聲明,官方對此感到驚異。這一聲明被認為是極端重要的,它的意義是完全清楚的和合乎邏輯的。官方毫不懷疑在目前情況下波蘭政府將願意使陛下政府得到充分的情報,雖然後者並不尋求以任何方式在波蘭政府處理與德國政府的關係上影響波蘭政府。
這個聲明發表在4月3日的英國報紙上,同一天貝克到達倫敦。
第三節4月4-6日的英波倫敦會談以及一項相互保證的協議
貝克和英國大臣們在4月4日、5日和6日舉行的一系列會談,使他們有足夠的機會就波蘭的形勢和它在抵抗德國侵略的組織中所能起的作用進行充分的和坦率的意見交換;但是由於貝克的習慣性的不坦率和躲躲閃閃,討論受到相當大的妨礙,這隻能增加英國大臣們對他的不信任。
幾天以前英國政府已給予波蘭政府一項保證,因為它深信波蘭受到德國的嚴重威脅,也許有即將被攻擊的危險。如果貝克選擇了把關於德波最近來往的詳細情報給予他的東道主,他們就能夠自己判斷德國對波蘭的態度已經強硬到什麼程度,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卻繼續談論著似乎德國的要求可以在將來的某個日期得到和平解決,並盡量縮小波蘭所面臨的危險,至少是目前的危險。
貝克的確從一開始就承認,德國的態度已經使得英波會談成為必要,「它近來已變得完全無法捉摸」,波蘭政府「不能閉起眼睛不看那顯然存在的危險」,但是他否認導致張伯倫3月31日的聲明的上一周的謠言有任何事實根據。他說,波蘭政府「沒有看到德國方面有任何危險的軍事行動的跡象,但是它已增加了自己的準備以防止它成為德國威脅的對象」。他懷疑德國是否會「為了地方性的小事而冒與波蘭發生衝突的危險」。波蘭的「堅定行動和它的軍事準備」是「對德國的最嚴重的威懾」,他認為其他國家對佔領捷克斯洛伐克的反應也使德國政府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雖然波蘭政府將不接受在但澤造成的既成事實,它對「合理的和自由的談判」並不關門;但並沒有這樣的談判在進行之中,舉行這樣的談判的時機尚未成熟。「對話」已在進行中,但德國並未提出任何書面的要求,貝克認為可能是里賓特洛甫提出了一些尚未經希特勒同意的想法。貝克自己對於一種可能的解決辦法的設想是,但澤應保持自由市的地位,但是應通過一項雙邊的德波協定作出特別安排,以「保證對當地人民的自由管理」,同時保障波蘭的現有權利。波蘭決不給予德國穿過走廊的一條公路的治外法權,但準備在簽證和關稅等方面作出讓步使通行便利。英國大臣們無疑覺得貝克關於德波關係的陳述是太過於樂觀了,但哈利法克斯只說了一句:如果波蘭和德國能就但澤達成協議,英國將感到高興。
貝克和英國大臣們討論時間最長的問題,自然是由於英國建議給予波蘭一項相互保證和由於英國給予羅馬尼亞的一項單方面保證所引起的那些問題,這后一項保證在貝克離開華沙之前和在張伯倫宣布英國給予波蘭一項單方面的保證之前就已經通知了貝克。有兩點立即達成了協議。貝克從一開始就說,他的來到倫敦就是對英國提出的波蘭如被攻擊它是否將捍衛自己這個問題的充分回答,他告訴艾登說,他和波蘭內閣核心的其他成員在最近一次會議上一致同意,他們寧願看到半個國家遭到破壞也不願受德國的統治;他們決心不要見到另一次瓜分波蘭。貝克還立即同意了英國的建議,即保證應該是相互的;「一項相互的保證……是任何有自尊心的國家能夠接受的唯一基礎」。不過,關於波蘭對英國的保證生效所需具備的條件,卻討論了相當長的時間。
在哈利法克斯和貝克第一次會議上,哈利法克斯問起,英國和法國是否能指望波蘭的支援,不僅在它們之中的一國受到直接攻擊時,而且也在它們由於德國攻擊另外一國而捲入戰爭時。貝克回答說,波蘭受條約的約束,只能在法國被直接攻擊時才支援它,但是他準備討論超過純粹是法律義務的問題,至少是當它關係到德國攻擊一個或多個西歐小國而引起戰爭時。哈利法克斯告訴貝克,由於攻擊荷蘭或瑞士而發生戰爭時,法英之間有著一項相互支持的「君子協定」,還提到法國和英國都對比利時負有條約義務。並沒有交換對於丹麥的看法,但是,如果它受到威脅,哈利法克斯認為將與對荷蘭和瑞士的立場相同。貝克認為應該作出一切努力至少要把比利時包括進去,波蘭人對它特別同情。他還提到波羅的海國家(英國政府迄今並未認真考慮把它們也包括在一個安全體系之內),並建議「謹慎地鼓勵它們的抵抗精神……將是明智的」。
對於擴大*蘭在東歐的義務,貝克遠不是那麼願意承擔的。當首先由哈利法克斯然後由張伯倫提出南斯拉夫的立場問題時,貝克說南斯拉夫「只關心兩個國家,那就是德國和義大利。……在和平時期,它大概寧可與義大利而不是與德國合作,在戰爭時期,它大概會選擇德國而不選擇義大利。」在另一方面,他採取這樣的方針,即匈牙利尚未肯定加入軸心陣營,把它硬推進去是遺憾的。他說根據他最近與義大利和匈牙利外長的接觸,使他得到這樣的「印象,即義大利和匈牙利都對德國的霸權圖謀深為不安」,他甚至似乎看到了波蘭給予一個抵抗德國攻擊的匈牙利以援助的可能性。他認為德國通過匈牙利來進攻羅馬尼亞不太可能,並反對任何使此事更加可能的行動。他不想放棄波蘭在布達佩斯仍舊具有的影響。貝克無疑是真的急切想把這塊燃燒著的匈牙利木頭搶救出來,使它免於被燒毀,如果這僅僅是因為匈牙利靠近波蘭的中央工業區;但是與匈牙利之間可能產生的複雜情況也給了他一個借口,拒絕承擔以下這種建議的義務,即波蘭應該把它承擔的義務擴大到羅馬尼亞,辦法是訂立在德國侵略時可以適用的兩國互助條約。他的真正動機也許可以從下面一句話中看出:如果受到攻擊的是波蘭,那麼羅馬尼亞就幫不了什麼忙。他辯解說,任何想把羅馬尼亞拉進「一個象小協約國那樣的嚴格的政治體系的企圖……將自動地把匈牙利推入另一個陣營」。他談到波蘭已經給予羅馬尼亞以軍事組織方面的幫助,並且似乎認為英國很可以把它對羅馬尼亞的幫助只限於提供經濟方面的援助。他避開了這樣的問題:如果羅馬尼亞受到攻擊或嚴重威脅時,波蘭打算怎麼辦,他並且不顧英國大臣們的強大壓力,堅持必須讓波蘭政府自由進行它與羅馬尼亞政府的談判。
也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來討論俄國參加一項安全體系的問題,但是在這個問題上英國的論點又沒有能使貝克改變他的看法。他一再重複在先前的談判中他說過的話:俄國也是一個簽字國的一項互助條約只能是加速戰爭的爆發。他說,波蘭願意改善與俄國的關係,但不願擴大。當張伯倫問他,俄國難道不是事實上波蘭能夠希望在戰時補充軍火的唯一來源,他迴避一個直接的回答。他並不反對這樣的建議:英國政府(按照張伯倫的說法,由於它對蘇聯的態度,它在下院一直受到攻擊)應當「努力設法建立使它在戰時能指望蘇聯給予幫助的關係」;但是他說,如果英國現在就承擔對蘇聯的義務,波蘭就不得不宣布它自己所負的義務並不因此而擴大。
準備4月7日在報上發表的會議公報的文本,在第二次會議上取得了一致意見;6日,首相在下院宣布,波蘭和英國政府打算簽訂一項協定,把單方面的暫時保證改變為一項永久性的互相援助的安排。不過,在他們4月6日最後一次會議時,哈利法克斯和貝克草擬了一個雙方一致同意的結論摘要,它表明締結正式的英波互助條約的基礎尚未完全建立。兩國政府寫入記錄,它們準備就以下各點達成協議:英國將保證幫助波蘭,如果發生一場德國的攻擊或德國的任何其他行動,「這種行動顯然威脅波蘭的獨立,並且是這樣的一種性質。即波蘭政府認為用它的國家武裝部隊予以抵抗是極端重要的」;英國也答應支持波蘭抵抗想「用經濟滲透的過程或任何其他方式」來破壞它的獨立的企圖。波蘭將給予英國以對應的保證。兩國政府將保證「把威脅每一方國家獨立的任何發展,完全而又迅速地通知對方」。在締結一項正式協定之前,3月31日宣布的英國保證將繼續有效,在這段時間內相應的波蘭保證同樣具有約束力。
這些就是已經達成協議的各點。在正式協定簽字之前必須解決的其他兩個特別問題是:英國希望波蘭政府的保證將適用於因德國攻擊荷蘭、比利時、瑞士或丹麥而引起的戰爭(貝克答應波蘭政府將對這個問題加以認真的考慮這一點已寫入記錄);英國政府在正式協定中承擔的義務需要得到法國政府的認可。
對羅馬尼亞應持的立場並不包括在必須於正式協定簽字前解決的問題之列,但是作了如下的另外處理:
陛下政府希望以下一點成為正式協定的一部分:波蘭將援助羅馬尼亞,如果後者成為受到威脅的國家。波蘭政府雖然完全尊重存在於波蘭和羅馬尼亞之間的互助義務,認為對於在正式協定中包括羅馬尼亞一事的可取性表示明確的意見,現在還為時過早。它認為它應該首先直接與羅馬尼亞和匈牙利政府商談處理這件事。在此期間,它將立即與陛下政府商量,如果有關羅馬尼亞或匈牙利的局勢發展使得這種商量成為需要的話。
兩國政府在結論摘要的最後幾段記載了:一項關於兩國中的每一方都有權「為了保障它們自己的或別國的獨立而與其他國家簽訂進一步的協定」的諒解;為了發展反對德國侵略的合作,英國政府打算繼續與羅馬尼亞協商,並開始與巴爾幹協約國的其他成員協商;英國政府意識到把蘇聯與這種合作聯繫在一起的困難,不過,它深信,重要的是應維持「同蘇聯政府儘可能好的關係,因為它在這件事中的地位是決不能無視的」;英國政府在東歐承擔的任何進一步的義務,將「決不擴大*蘭所承擔的義務」,波蘭政府在這一點上有保留;波蘭政府希望對波羅的海各國的地位也加以考慮。
[www.bxwx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