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苦難歲月(下)
5.血脈親情
老太太出嫁后,與娘家人聯繫緊密。她娘家與婆家的距離,約有七八里。王森林兒時常隨奶奶一同前往,所以仍有些零星記憶。
二姨奶奶長相甜美,但性格多愁善感。據說解放前的二姨爹,曾任杭州市銀行行長,解放后,人卻不知去向。為此,二姨奶奶抑鬱成疾,后自殺身亡。每每說及二姨奶奶,老太太總有惋惜地嘆息聲,更多的則是咬牙切齒地恨罵:怪她不珍惜生命、不顧親人感受,狠心拋下了一雙年幼的兒女!二姨奶奶留下了兩個孤兒,后在多方照料下長大成人,也均由老太太幫助成家。
小姨奶奶嫁於娘家的隔壁村莊,丈夫姓陳,是位極其和藹的人。她比老太太小十多歲,兩人關係非常親近。她從小幫忙照看王森林的父親和姑母,多年後又參與了他們姐弟三人的照看與呵護,所以他們之間交集最深。小姨奶奶於2016年9月去世,享年92歲。小姨奶奶有一子一女兩個孩子。
大舅爹與老太太年齡接近,兄妹感情甚好。據說爺爺犧牲后,他常代表娘家人關心、接濟老太太。只是他去世較早,所以詳情了解不多。大舅爹爹共有一子二女。
二舅爹夫婦去世太早,情況更為不詳。他們留下一男二女三個孩子甚是可憐,也是老太太最為牽挂的娘家人。待兩位表姑和表叔到了婚嫁的年齡,老太太積極張羅,一一為他們操辦了婚事。王森林印象最深的是小表姑出嫁時,坐著一輛木製獨輪車,由幾個人輪流推進,一路吱吱呀呀地叫個不停……
小舅爹是姊妹六人之中的唯一讀書人,后在政府部門上班。他表情嚴肅,不多話也不喜笑,故王森林這些小輩們年幼時有些怕他。其實,在老人晚年他們之間仍有接觸,方知對方也是一位慈愛的長輩。小舅爹兒女最多,共有五子一女。
6.貞潔代表
老太太沒有讀過書,但卻是孔孟思想中貞潔女子的傑出代表!她與爺爺婚後,在一起的時間僅有四年左右,可「生為夫家人,死為夫家鬼」和「從一而終」的傳統思想卻相伴其一生。
丈夫犧牲時,老太太才二十多歲,她獨自一人帶著一雙兒女艱難生活。當時很多人勸她改嫁,她卻堅決不從,更是放心不下兩個可憐的兒女!
「寡婦門前是非多」,但老太太就從來沒有這方面的緋聞。老太太屬虎,長相端莊,一身正氣,雙目如刀如電、甚是有點殺氣,若是誰敢惹她,她可以豁出小命去咬死對方。
在古代農村,女人一般很少會有自己的名字。只是出嫁后,由夫家的姓開頭,再加上娘家的姓氏,往往被稱為「某某氏」。老太太就是這樣,在六十歲以前她都沒有自己的名字,而是叫做「王楊氏」。
七十年代後期,國家加大了對烈屬和軍屬的優撫工作。老太太作為烈士遺孀,當時每月會有三至五元左右的補助津貼,後來隨著國家的經濟好轉,補貼費用也是得到了逐步提高。王森林記得當年的補貼費用是每季度發放一次,而且必須由本人帶著印章去領取。如此一來,老太太終有了自己的名字——王玉成。
7.苦難兒女
老太太為了生計,常年在外奔波。她年幼的一雙兒女只能委託村中老人予以照看,有時也會請自己的小妹前來幫忙。王森林的小姨奶奶,那時僅才十多歲。老太太的苦,堪比黃連,然而缺少父愛、無人悉心照看的一雙兒女,則更是可憐和苦難。
王永前幼年經過屋后時,不慎從山崖石壁摔滾下來。負責照看的小姨奶奶,後來向王森林介紹:「你父親當時渾身是血,尤其頭頂部位有一大片頭皮被掀翻;我見了以後既害怕又慌張,倉忙之中便將頭皮連同砂石、雜草一起附在頭上進行了包紮……」
誰知這個錯誤舉動,差點斷送了王永前的性命。並在日後的好多年裡,他頭頂的受傷部位仍是流膿流血。后經多方治療,直至成年,他頭部傷疤方才痊癒。傷疤雖好,卻又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傷疤部位毛髮甚少,於是有人公開叫他癩痢頭。好在他生性豁達,從不因為護短而與人發生爭吵,淡然處之。平時有人喊他癩痢頭,他認為沒有惡意所以毫不在意;但若與他發生爭執時再喊癩痢頭,他則認為是侮辱,所以絕不輕易放過。其實,年輕時的王永前很帥氣,否則漂亮優秀的劉英也斷然不會嫁給他。
對有人稱呼父親瘌痢頭,王森林姐弟三人都為父親鳴不平。他們始終堅信:自己的父親堅強勇敢,是位值得尊敬地好父親!
解放后,爺爺被追認為革命烈士,家門口也多了一塊「烈屬之家」的紅色牌牌。建國初期,國家還很窮,雖不能給烈士家屬以物質優撫,但卻給了至高無上的榮譽。
就在此時,兩個孩子也都到了該上學的年紀。由於家中生活貧窮,要同時供兩個孩子上學,老太太確實有困難。最終,堅強的老太太還是讓兩個孩子走進了離家四五里的王祠小學。
可惜,王森林姑母僅讀了兩年書,便回家參與了務農。而他父親比較幸運,因當時國家在省內巢縣創辦了一所烈屬、軍屬子弟小學,該校免學費和伙食費。老太太得知消息后,既高興又不舍,但王永前很高興,加之眾人勸解,只好由了他去。
王永前小學畢業后,順利進入了古城的最好學校——古城中學。他在讀書期間相當刻苦,后考入了省輕工學校;只是臨近畢業時,他又響應國家號召:光榮參軍,成為南京軍區工兵部隊的一名戰士。
王森林的姑母輟學后,一直在家務農。許是太過辛苦的緣故,姑母瘦弱矮小而精幹。老太太經過再三挑選,終給姑母找了一位好丈夫——袁富生姑父。老太太對女兒和女婿的婚姻很滿意,特意在村中新做了兩間草房並一些傢具,作為他們的新家。
王森林的姑父長相英俊,配帶一副眼鏡,說話斯文,頗有點老學究的味道。他青年時期加入解放軍,曾參加抗美援朝,後來轉業至古城醫院工作。
姑父對姑母很好。他不僅教些文化,更教醫學知識,所以姑母後來在老家做了多年的赤腳醫生。姑母有件事始終對老太太耿耿於懷,因為老太太竟然不記得她的出生日期!每當此時,老太太都是理虧自語:「那時飯都吃不上嘴,哪有閑心記那些。」姑母則不認同,誰的生日都記得,獨獨忘了她的,實在是偏心所致。好在姑父人很好,常常安慰姑母:「你我既是夫妻,以後就在同一天過生日吧。」
8.家族事務
老太太在家族事務處理上,有兩件事讓王森林記憶深刻。一,每年的清明、冬至,必至每位長者墓前祭掃。二,每年小年傍晚,必請祖宗回家過年;待正月十五完年時,再送祖宗出門。
從王森林記事起,這些也是他的主要工作。尤其燒紙錢的事情,必須由他來做。因為老太太說「女人燒紙錢,那個世界的人得不到」,所以特殊情況時,女人也只能用左手去完成。
另有一件事,更加令人驚嘆。在八十年代初期,老太太聯繫族人,提議給每位尚能識別的祖墳立碑。立碑是件嚴肅的大事,其間手續極其繁瑣,先要鎖定墳地、確立身份和輩分,然後生、卒時間,前後幾代等;碑文要求不能錯一字或一處,所以常常需要求證許多人;但老太太不厭其煩,邁著小腳積極奔走,終耗時三年多,立下了幾十塊的祖碑。
王森林的祖輩們,應以有老太太這樣的晚輩而自豪,他也為自己的奶奶而倍感驕傲!
……
老太太的威望實至名歸,有目共睹。村裡的姑娘們媳婦們對她很敬畏,有什麼委屈或困難都會找她訴說,她也會一一勸解並予以幫助。後來,主動叫她「娘」的「女兒」有很多;而王森林的「姑姑」,也跟著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