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間的故事:鄉村記憶中的「聊齋」

陰間的故事:鄉村記憶中的「聊齋」

神話傳說的故事書我看了不少,如今記得的寥寥。倒是先祖母講過的許多故事,至今不忘。今天,就說說先祖母講過的陰間的故事。

人死了,都是會去陰間的,這是我小時候深信不疑的說法,這也是先祖母一輩子深信不疑的說法。

關於陰間的概念,大約起源於「燒紙」。在我的鄉村,燒紙是每年數次、年復一年,幾乎每家每戶都要進行的事。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的下午,家家戶戶都要去埋葬著逝去先人的墓地燒紙,叫做「到墳里請先人」。「先人」是死去的祖先和親人,他們埋在地下,魂在陰間。

正月十五,年過完了,還得打著燈籠,把「先人」送回墓地。送到之後,自然還要焚香燒紙。

清明節,鄉村裡沒有特別的掃墓儀式。簡單的燒紙,就是對「先人」的一種懷念。

農曆四月初八,佛誕,鎮上有隆重的廟會,也叫「燒紙會」。很多人會去法門寺給「先人」燒紙,是在幫「先人」化解冤孽,也是為活著的人祈求幸福。這時燒紙的人比起節慶日的祭掃來,相對較少。

每年的農曆十月初一,似乎是俗傳「鬼過年」的日子,要燒紙。這時,天氣已經變冷了,燒紙時,不再「印錢」,只是在黃紙里夾一些棉花,算是給「先人」添棉衣。人間的冷暖,連動映射到了陰間。

除此而外,喪葬時會大量燒紙,除簡單的黃紙之外,還要燒各種紙糊的金山、銀山、亭子;燒直徑一米、長四五米的筒紙;燒紙糊的衣服等等。

還有就是,家裡每遇大事,也是要燒紙的,比如兒子結婚,女兒嫁人,孫子滿月,蓋新房、搬新家等等,都要去墳里給「先人」燒紙,告知先人家中的大事。

「先人」既是指死去的人,也有「祖先」的意思。所以家鄉人罵人,有這樣的話:「不要羞你先人」,狠一點,就是「羞你爛先人」,再狠的就太不文明,也就不說了。

燒紙的事,年輕人忙,多會忘記。老人們生活中的大事,就是提點年輕人。先祖母常常會提醒父輩們,該給先人們燒紙了。每次我和父親去燒紙,先祖母都會對我說,你要叫一下你爺爺、你曾爺爺、曾奶奶,這樣,他們才會過來領,才會跟你回來。

因為這些,那時我深信,陰間也和陽世一般。陰間的「先人們」也都過著和我們一般的生活,鬼怪的陰森可怖是和我不相干的,即便是陰間鬼怪有嚇人的,那也一定是別人的「先人」,我的「先人」們,只會保護我們。

先祖母是小腳,每次燒紙前,老人家都會顫巍巍地從老屋走到我們家,讓我父親「發個文」。「發個文」就是,寫一些「十方勝佛,八方生靈,史氏列祖列宗,請前來受饗,……保佑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之類的話。也許,在某種意義上,這是一種側面對文字的敬奉。

男人們都會去「墳里」燒紙,婦女們只能在自己的家門口燒紙。因為出嫁之後,婦女們都離開了娘家,來到了夫家,便與象徵血脈傳承的祖墳遠隔了。在門口燒紙,要畫一個圈,再在圈內畫一個十字。這樣「圈起來」、「打了記號」就可以讓自家已逝的親人認領,而不會錯讓「遊魂野鬼」拿走。

先祖母活著的時候,同樣會在年節時在門口燒紙。我也問過老人家:

「婆,你燒紙給誰啊?」

先祖母答曰:

「燒給我爹、我媽。」

我會很奇怪地追問:

「婆,你也有爹、媽啊?」

因為那時幼稚的我,怎麼也想不出來:這麼老的祖母,也會有有爸媽。

先祖母會說:

「誰沒有爹、媽啊?」

等到先姨婆,也就是先祖母的妹妹去世后,先祖母會說:

「也給你姨婆燒點,咱們家吃了你姨婆家那麼多的糧食,我這一輩子都沒還上。」

據說民國十八年年饉,餓死了許多人。「狗打連枷」就是我小時候聽老人們說過的。死的人太多了,沒得埋,就在荒郊野地扔著。狗沒食吃,就吃死人。當狗咬到死人胸前某一條筋,使勁想拽斷的時候,死人的兩隻手就會動起來,就像活人揮動連枷勞作一樣。人們就把這一現象叫做「狗打連枷」。補充說一下,連枷是一種農具,我是按讀音寫的,不知道對不對。小時候,聽到人罵人,有狠一點的,就會罵「咋不把你讓狗打連枷呢」。

當時的狀況可想而知。據說,就是在當年年饉中逃難的時候,先姨婆嫁給了山裡人。山裡人地多,糧食也就相對寬裕一點,後來一直接濟我們家。

這就是先祖母燒紙給先姨婆所說的那些話的註解吧。

先祖母講的陰間的故事,其中有點印象的,一個是《目連生救母》。後來讀書,聽說唐代的變文之中有一篇《目連變》,只看過梗概,沒有細讀過原文,故而對於書本上所講的目連的事迹沒有什麼記憶的痕迹。

先祖母講的《目連生救母》的情節,一大段是發生在陰間的。故事裡的目連生是個孝子,又是個佛教中得道的人物。與目連生行事相反的是他的母親,一個說嚴重一點、可以用「十惡不赦」來形容的老太太。她在壽數還未滿時,因為作惡多端,提前就被閻王召入陰曹地府。

佛家的理論是,惡有惡報,善有善報。這只是簡單的總結,其實後面還應該有:生時未報,死了再報;今生未報,來世再報。

目連生的母親,在被閻王召入地獄之後,自然是受盡了折磨。目連生因為有法力,知道自己的母親在陰間受苦,所以他就走上了赴陰間救母的道路。目連生在陰間道路上看到的,都是那些在陽世作惡、在陰間受苦的鬼魂們的慘狀。

記得當時說鬼魂們所遭受的苦楚,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坐血河吃血塊又臭又酸」。據說,陰間有一條河,叫做「血河」,顧名思義,「血河」里流淌的自然是血水。這血水,和女人有關。在血河裡接受折磨的全是女人。

那「血河」里流淌的,全是女人的經血。那些受折磨的女鬼,都是生在陽世時,每月例假時,把沾有經血的東西隨處亂扔的人。祖母說,這是勸化,是希望女人們生時自愛。自愛,就要從小事做起,從小心處理沾有經血的東西做起。現在想想,說這是一種原始純樸的環保觀念也未為不可。

這算是通過佛教故事,對女性的一種教育吧。

或者,也是對血的一種敬懼吧。

《目連生救母》故事中,關於陰間的情節,大約就記得這一點。

另一個關於陰間的故事,是所謂的佛經《黃氏女對金剛》吧。先祖母說,這部佛經是先祖父教給她讀的。先祖母年輕的時候,可以一字不漏地背誦這部佛經的全文。這和先祖母奇好的記憶力有關。

「黃氏女」是一佛門弟子,生前禮佛,其虔誠足以為佛門表率。正因為此,她的死,是預先被告知的,她是在安排完後事之後,才上路的。

祖母說,黃氏女是被「童男童女」迎走的。為什麼要強調「童男童女」呢?是因為,所有走上陰間路的人,都是有接應的。按照佛經的宣傳,在陽世行善積德的人,是「童男童女」陪你走第一段陰間的路;在人間作惡多端的人,是「牛頭馬面」帶你開始漫漫艱辛。

進入陰間,自然是要走那大家都熟知「奈何橋」,然後是喝所謂的「迷魂湯」,讓你忘了今生。黃氏女是個例外,她沒有喝那「迷魂湯」。所以,這為她後來的轉世為人並返鄉認親埋下了伏筆。

進入陰司,要過那「秤」山。這是陰間判斷好壞人的量化標準。好人、壞人,不需要看你的為人行事,只要一過秤,便一目了然。好人不足四兩重,壞人千斤不為輕。其實,這也是一種酷刑,好人的魂輕,不受什麼罪,壞人的魂重,要被那大秤勾刺入鬼魂的「皮肉」,起秤,魂掉在下面,其疼痛難忍可想而知。

到了地府,要過那「破錢山」。陽世的人,燒紙時不敬,只圖燒得痛快,找個樹枝棍棒對那燃燒的紙錢亂攪一通。這樣,就把燒給「死人」的錢弄成了破錢。所以,陰間有一座山,叫做「破錢山」,專用來堆積那些「無法使用」的破錢。

故事傳說能記得的就這些。

還有就是喪葬時和陰間有關的情節。

人死後,先停放在床上。家鄉一般都是炕,人死後,必須搭建一個床,停屍用。放三天,再「入殮」。入殮,就是把「死人」裝進棺材里,但是,棺材蓋不會馬上就蓋上。入殮后,再放兩三日,然後蓋上棺材蓋,用生漆封死。封棺后一日,再下葬。一般都是七天埋葬,叫「一七」。當然,以前遇到三伏天,沒有冷凍設備,必須緊急處理,三日左右就抬入墓地,將棺木封進墓室,但不用黃土填埋,待「一七」葬禮那天才掩上黃土,做好墳堆。現在有了冰館,還是按程序,在家放夠「一七」才入土。

聽先祖母、父母講,以前,因為風水先生的指示,有人「下世」之後,不適合馬上下葬的,棺木必須在家停放一年之後、三年之內,選擇合適的時間下葬。所以,人死之後,會「廂(不知道這個字是否準備)」起來。所謂「廂」,就是人死之後,入殮,封棺,然後找家裡乾燥空閑的屋子,在地上磊一個土台,把棺材放在上面,再用土坯(早期沒有磚塊時,用來築牆的原料)把棺材簡單包裹起來,然後用泥巴把土坯的縫隙抹平。等到合適的下葬日子到了,再拆掉土坯,將棺材送進墓地埋葬。

看過古裝劇的人都知道,中國人曾有一度是將東西裝在袖子里。兒時,對死亡有一種神秘感,哪裡死了人,都會跑去看。

先祖母曾告訴我,入殮的時候,死者的袖子里必須藏一些東西。究竟藏些什麼呢?我沒有親見過。聽先祖母講,袖子里有扇子、有一包麵粉……。我問,藏這些做什麼。

先祖母說,鬼魂在陰間是要經過許多關隘,才可以見到閻王的。閻王會對鬼魂進行審訊,根據鬼魂的招供及其態度,對其進行處理。或者在地府受折磨,或者受盡折磨之後,再轉世。轉世可以男人轉女人,也可以女人轉男人,還可能人轉畜生,或者畜生轉人,或者永世不得超生……複雜得很。

據說,地府的關隘有一叫做「煙司洞」,鬼魂經過,會被迷濛雙眼。所以,要備一把扇子,進入「煙司洞」之後,扇一下,或許會減輕煙霧的刺鼻、嗆喉,讓行進更通暢些。

地府還有一座「惡狗山」。那裡有一條飢餓的大狗,要通過,必須投點吃的東西給他,才能免受被撕咬的危險。

關於陰間的故事,還有很多,記得的,就先寫這一些。

小時候,總覺得,陰陽就在一紙之隔,所以,敬天畏神便成了生命的一部分。人活著,是應該有所敬,有所畏的。

一些人常說,這是封建迷信的東西,是毒害心靈和精神的。但是,我常常想,那些強加給我們的政治的、邪惡的、錯誤的東西或許比這還要更可怕吧。

因為這些,我兒時多夢,多是天外飛仙的夢,因而,生命也就多了一彩。

先祖母去了,留給我的還有這些,在別人,大約以為是糟粕;在我,多少也算是一筆財富吧!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塵境心影錄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塵境心影錄
上一章下一章

陰間的故事:鄉村記憶中的「聊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