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4章 輕坦(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第1184章 輕坦(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炮擊停止十分鐘后,靶場入口開來一兩履帶式裝甲戰車,最後停在司令台下供公良修觀看。

「這是……鐵車,你竟然將鐵包在車上!」

公良修很是震驚,他也曾統兵作戰率軍廝殺,鐵甲車這等需要蠻力才能推動的車輛他是見過的,但依靠機械力自行開動的卻未見過。

這時百里燕得意說道:

「此乃坦克,亦是鐵甲戰車,是在收割機基礎之上改進而來,目前尚在改進當中,明年或後年便能大量生產。有了此車,今後將無懼腋目攻殺,直接開車碾過去。」

「真沒想到,你竟造出此等戰車,恐怕是靠人力根本難以催動。」

「不錯,靠人力是斷然無法驅動,即便是數匹馬也很費力,內中用了動力機械,可輕鬆驅使,每個時辰可行一百里地,正面攻破敵陣當毫無問題。」

眼前這輛坦克,確切的說只算是履帶式裝甲車,四對負重輪,機械懸挂【注1】,最高時速每小時不到五十五里(約二十五公里),使用爆燃式六缸柴油機驅動。

炮塔可做三百六十度迴旋,但需要手搖,還無法實現電動旋轉,安裝添加鉬元素的錳鋼裝甲,最厚處二十二毫,最薄十五毫,正面和炮塔使用三十五度斜面設計,實際的裝甲厚度要高得多。

百分之八十鉚接工藝,百分之二十焊接,配備炮塔,裝備一座654型15.5雙聯重機槍,車體右側為651型車載輕重機槍,必要時可用榴彈發射器對外炮擊。

當初研發履帶式收割機,百里燕的最終目的是研發一款通用履帶底盤,用於工程機械和坦克研發。

目前研發的輕坦基於收割機履帶地盤研發的樣車,尚處於測試階段,可靠性不佳,最要命的是機械懸挂帶來幾乎令人難以忍受的金屬噪音,嚴重損害聽力。百里燕考慮進改進懸挂系統,使用更溫和的橡膠、彈簧懸挂代替機械懸挂。

由於生產調度和工時分配十分緊張,能在明年下半年生產已經非常勉強,百里燕寄希望於明年會盟的第一仗能穩定局面,讓他喘口氣後年再投產。

儘管坦克雖然是有了,但無線通信問題眼下還得不到解決,不解決無線通信問題,坦克集群作戰會很成問題,坦克的戰略價值勢必大打折扣,僅能用於局部的突破作戰。

坦克的應用將很大程度上改變現在的戰爭模式,一旦實現戰術上的改變,勝利的天平將徹底倒向人類,公良修很快意識到,這場戰爭也許真能在五年內結束。

二人說話之際,遠處咸軍武官匆匆上前稟報:

「啟稟司農大人,蘇先生來了。」

「哦,快請過來。」

「諾。」

此番會盟,蕭公毅身在梁國督戰,並不親自參加,由蘇方義代為出席。

過去數百年間,御客作為抵禦金雪狄入侵的先鋒,在財力人力都相對有限的條件下,率領聯軍至多也就與金雪狄人打個平手,甚至是慘勝。

此番技術條件和戰爭形態已經大變,御客既沒有強大的財力,也沒有技術實力,以主賓的身份會盟不太合適,所以此番並未發出御速令。

這番名義上是梁國會盟,本質上作為一個門派,御客沒有喧賓奪主的道理。畢竟這次的風頭不是誰都能出的,誰出風頭誰得拿出真金白銀和軍火現貨。

少時片刻,蘇方義匆忙趕到,但眼睛卻是望見司令台下的坦克,心裡不免有些吃驚。他說:

「此車莫非是鐵甲戰車。」

「先生所言不錯,此乃剛剛研製的鐵甲戰車,尚在測試當中,暫無法生產。」

「暫無法生產」五個字很重要,也是百里燕現在經常掛在嘴邊的口頭禪,御客現在只要看到就要張嘴伸手,根本不管你有還是沒有。

聽聞暫時沒有,蘇方義又改換了策略繼續問道:

「若日後生產,此等鐵甲戰車年造幾何?」

「以目前情況,年造百輛問題不大,再多,勢必要騰挪其他車輛生產工時。」

「若能堪用,此車是越多越好好。」

觀蘇方義神色像是急瘋了,有些飢不擇食。

眼下車輛廠一年能造履帶底盤也就一千兩多輛,其中一半用於生產收割機,一半用於挖掘機、裝載機、破碎機。

當然,也可以發展輪式挖掘機、裝載機,但底盤結構和履帶式天壤之別,需要重新設計和論證,生產線也要調整,人力資源和工業資源分配並不划算。

且眼下野外作業沒有公路可走,履帶更適合野外複雜路面作業,而輪式車輛適應性太差。

眼下產能基礎上,騰挪一百多輛產能用於生產坦克底盤,是百里燕的底線指標,再多就將影響農業和工程建設,進而反應到經濟層面。

即便車輛廠明年三期工程能夠順利竣工投產,百里燕也不會大量生產坦克,眼下裝甲戰理論幾乎空白,仍然有待摸索和培養,貿然生產投入大批坦克可能得不償失,如被腋目大量繳獲,甚至日後仿製,後果不堪設想,他不想冒這個風險。

坦克項目在此之前一直處於保密狀態,蘇方義是不會提前知道的,他此來是另有目的,百里燕隨即話鋒一轉問他:

「蘇先生有事何不打電話過來,還親勞奔波一趟。」

「我恐電話中說不清楚,只得親自來此。」

見蘇方義說的很是焦急,百里燕忙又道:

「蘇先生請說。」

「掌門方才來電話,腋目艦隊出現在燕國蓉城港,似有大舉登陸跡象。」

「蓉城港……」百里燕思索著有關蓉城港的訊息,片刻后說:「蓉城港並不大,只打蓉城港意義不大,且蓉城港距離津液港海路並不遠,其打蓉城港做什麼呢。來人,拿燕國地圖來。」

「諾!」

護兵取來燕國地圖攤在桌上,百里燕看向蓉城所在沿海與內陸地形,從地理上看,蓉城沒有很大的戰略價值,其次咸軍出動空艇后,腋目判斷出咸軍的高空視野更為開闊,此番西進完全走外海,避開了空艇的瞭望視野。

因此突然出現在蓉城港近海不是隨意之舉,定是要打蓉城。

「狂瀾,你有什麼建議?」

百里燕問道,狂瀾不置可否說:

「這些地圖僅具有戰略性地理概念,不具戰術性參考價值,我很難提供有價值的建議。」

「那就有什麼說什麼。」

「那你怎麼想的。」

「我覺得蓉城港戰略意義不大。他們已取得在津液、天雲兩個大港,正在為向西突破大量囤積彈藥和兵力,不太可能再為了攻取一處港口實施大規模登陸。

從距離上判斷,蓉城應該是他們實施內陸入侵的突破口。但蓉城港的吞吐量太小,並不利於他們登陸后的補給,要在蓉城撕開缺口,並大舉入侵,他們的後勤怎麼辦。」

「但你不能從你掌握的情況,思考他們的邏輯,他們對南半球內陸情況並不如你了解的更多,同時你也不掌握他們的全部技術手段和工業科技,站在你的思維角度上,他們打蓉城港是有局限性,但他們既然攻打蓉城,肯定是有必然的把握。」

「你是說他們有技術,或我們沒有觀察到的地理現象,能給他們提供便利。」

「應該是的。你又沒去過蓉城,你怎麼知道當地的地貌特徵。這副地圖只是一比一百萬的地圖,不是地形圖,你無法知道當地的實際情況。

但如果他們出動潛艇進入蓉城港周邊的內河,並在夜間實施登陸偵查,得到他們想要的地理情報,最終選擇在蓉城港登陸,就不難理解了。」

由於人力和時間倉促,截至目前,百里燕手頭並沒有獲得燕國一比五萬的郡縣地形圖,看的仍只是一比一百萬的大比例行政圖,無法得知蓉城的地貌特徵。

換個角度而言,腋目人的技術路徑和科技發展,與人類存在一定的差異,有些甚至迥然不同,在理念和技術裝備不同的條件下,去思考同一個問題,得出的結論往往大相徑庭。

狂瀾猜測腋目派出潛艇潛入蓉城附近內河,實施登陸偵查的可能不是沒有,他們有無線通訊,消息的傳遞要快得多,一經確定蓉城對他們有利,實施登陸概率很大。

數月前燕、歧近海相繼發現有分遣艦隊,不排除隨行攜帶了潛艇,沿海潛入內河實施偵查,在獲取沿海內陸地貌特徵后,最終鎖定蓉城招來了主力艦隊。

儘管出海口和重點近海要津布置有水雷,但不是所有的出海口都會布置水雷,但凡是通行三千石以下船隻的內河出海口是不佈雷的,如果到處都如此不雷,代價太高,同時嚴重影響戰後經濟和當地人口生計。

多半是腋目人發覺一些有利情況,派出潛艇進入內河實施登陸偵查。

此時百里燕已經沉默了有片刻,蘇方義有些焦急,他不是來徵求百里燕的意見,而是另有所求。

「掌門欲向燕國增兵,不知可否借用咸國卡車運載御客兵士。」

百里燕聞訊回過神,他說:

「蕭掌門要多少卡車。」

「五千輛,悉數用於運兵。」

「那就是七八萬人,眼下津液、翠城外圍防禦工事尚未完成,抽調七八萬精銳,駐紮兩地咸軍就必須補入一線,問題倒是不大。但我更擔心腋目登陸蓉城恐是一場大戰,規模要比梁縣大得多,御客要有所準備。」

【注1】最早出現的坦克懸挂系統是機械懸挂系統,直到二戰爆發的頭一兩年,即便是德國,其三號、四號坦克仍然使用的是機械懸挂系統。

由於機械懸挂系統帶來的盡數噪音與零件阻力、磨損巨大,導致成員聽力損害與體力消耗,后又出現橡膠、彈簧符合懸挂,整體舒適性與性能極大改觀,最後出現的才是現代液壓懸挂。

而值得一提的倒是二戰前夕,德國大量發展裝甲戰,使用的仍是機械懸挂,而蘇聯卻早於德國,在T34的原形技術養車上,使用更為先進的機械懸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帝國行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帝國行
上一章下一章

第1184章 輕坦(十月開新書,敬請大家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