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新的主角
自從復隆皇帝以兄終弟及的方式完成了大明王朝的皇位更迭之後,永王作為大明的皇帝已經這麼多年了,但卻一直沒有冊立皇后,更沒有任何一個嬪妃,身邊連個暖腳的女人都沒有,這在歷朝歷代當中,都是絕無僅有的存在。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翁皇后心知肚明。
永王一直都不娶妻,就是為了打消「后黨」和「外戚」的顧慮,為了實現內部的穩定。
他沒有妻子,當然也就沒有子嗣,不存在立自己的孩子為太子的可能,這大明朝的江山就不可能傳承到「永王」這一支當中。
現如今,永王要正式退位了,連攝政王都不想做,而是要一次性的退個乾淨。
到了這個時候,他也應該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了。
就算是永王現在就從大街上隨隨便便拉一個女人過來,而且一定會生出一個兒子,時間上也來不及了,因為明年九月份之前朱長生就要繼位稱帝了。
所以,在這個時候,他提出了自己的終身大事這個問題。
為什麼要對翁皇后提起呢?
這是有原因的。
復隆皇帝和永王本是嫡親兄弟,他們法理基礎完全來自於大行崇禎皇帝,而大行崇禎皇帝的皇后也就是周中宮,則是張皇后給「張羅」的。
張皇后是天啟朝的皇后,是崇禎皇帝的嫂子。
天啟皇帝駕崩之後崇禎繼位,崇禎皇帝對於他的嫂子也就是前朝的皇后非常優待,一直到李闖破京之際張皇后殉國之時,都沒有搬出皇宮,而是始終住在宮中,享有非常崇高且又超然的地位。
善待前朝皇后是有傳統的,而前朝皇後為現在的皇帝張羅老婆也是有先例的。
復隆皇帝和永王的母親,周中宮的婚事,就是張皇后撮合的。
作為前朝的皇后,同時也是永王的嫂子,由她給永王張羅一門親事,不僅是家族內部的傳統,同時也是為了彰顯朱長生的法統與統治基礎。
這是對於朱長生繼位的最終確認方式,政治意義極其濃厚。
既然永王都已經正式提出了這個問題,那就表示他已經有意中人了。
只是需要由翁皇后穿針引線從中做媒而已。
「不知陛下看上了哪家的閨秀千金?」
「蜀中劉家的么女。」
蜀中劉家?
翁皇后愣住了,下意識的反問了一句:「哪個劉家?」
「劉體純家的女子。」
劉體純?
四川的劉體純?
劉體純是闖營的人啊,是后李自成時代的骨幹之一,他的勢力曾經遍布川蜀和半個湖廣。
雖然現在已經歸附了大明朝,成為了大明朝的官員,但他的出身……
崇禎皇帝就是被李闖逼死的,現在卻又要和闖營人馬聯姻,這太……太不符合常理了。
皇家的婚姻,從來就不存在「情投意合」的說法,大多都是政治意味濃厚的政治聯姻。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眼前的這位翁皇后了。
當年的復隆皇帝之所以冊立她為皇后,其實就是出於穩定內部的考慮,是為了拉攏黃得功等地方實力派。
如果不是因為翁皇后和黃得功有血緣關係,她根本就成不了母儀天下的皇后!
現在的永王提出要和四川的劉體純聯姻,同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作為皇帝,肯定不能立一個出身闖軍陣營的皇后,但是退位之後他就不是皇帝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雖然肯定會在宗室和朝廷內部引起非議,而且這麼做對永王的名聲有些妨礙,但卻具有很強烈的現實意義:進一步團結當年的造反大軍,對於把西南一帶的闖軍殘部、大西軍殘部徹底融入到大明體系之內,具有很強烈的政治意義和現實意義。
此事若是真的辦成了,就代表著大明王朝和昔日的造反大軍之間的恩恩怨怨已一筆勾銷,代表著舊時代的徹底結束,代表著一個全新的大明王朝的正式誕生。
「與賊結親」的名聲由永王承擔下來,下一任的君主接受的是一個真正統一的國家,可謂用心良苦!
臘月二十五,在「封璽」之前,朝廷發出最後一道詔令:明年九月之前,皇帝正式禪位。
同樣是在這個寒冷的年末歲尾,張啟陽正準備召開一場「年會」。
匯總各地的情形,制定出相應的預算和明年的具體任務,這已是沿襲了很多年的老「傳統」了。
「年會」本身沒有什麼好說的,只用了四天的時間就「順利結束」。
會後,劉大牛用一個很恰當的方式「巧遇」了張少平,並且偷偷摸摸的送給他一件小禮物:一柄手銃。
對於毅勇軍的這些軍官們而言,張少平就是毅勇軍的少主,那是一定要好好「巴結」的,每次前來都會想方設法的送點新鮮有趣的玩意作為禮物,一來是討的歡心,再者也是為了給少主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
作為毅勇軍的將來,張少平張大少爺長大之後,肯定會如同張大帥一樣征戰四方建立不世之功。
所以呢,送給他一柄手銃完全就是「寶劍贈英雄」的寓意。
大家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小子卻在課堂上用這柄手銃指著老夫子的腦袋,差點把滿口之乎者也的老夫子活活嚇死。
用手銃指著別人的腦袋,萬一若是走了火,那是要出人命的呀。
為了這個事情,李安寧又狠狠的把他揍了一頓。
其實吧,這隻不過是孩童式的惡作劇而已,因為劉大牛僅僅只是送給他一柄手銃,卻沒有給他火藥和彈丸,那玩意也就是給他拿著玩用的,不可能真的發射出去。
原以為這事就這麼過去了,其實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沒過幾天,張大少爺就把這柄手銃改裝成了一個可以真正發射的「武器」:把手柄卸下來,在原本的位置上自製了一個托架,又不知從什麼地方找到一根強力簧安裝上去,利用鋼絲和燧輪的作用力發射小石子。
這就是一柄火銃樣式的彈弓,卻是充分利用了機械力的原理,只要在槍管里裝上小石子之後,一扣機括就能打出去,而且還打的挺疼。
拿著這柄強力彈弓子滿世界的打人,自然又惹惱了母親,少不得又是一通暴揍。
這是張少平第一展現出自己在機械方面的天賦。
在李安寧毫不客氣的「沒收」了他的彈弓子之後,他竟然又製作出了一個更有創意的玩意:輪船。
所謂的輪船,當然不是能載著人員或者貨物的真正船隻,而是只能在水池裡航行的「船隻模型」。
同樣是利用彈簧和鋼片的力量,絞滿了力量之後,可以完全憑藉機械力讓小小的船隻模型在後院的水池裡跑滿整整一圈兒,而且跑的飛快。
張啟陽看到后,立馬意識到兒子在機械方面的天賦。
從此以後,張啟陽就可以的傳授給他一些相關的知識,比如說滑輪和輪軸的力學原理,比如說軸承的工作原理等等。
對於學習沒有多大興趣同時嚴重缺乏足夠耐心的張大少爺而言,父親親自傳授的這些知識簡直就是打來了新世界的大門,頓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興趣,從來就是學習的最大動力。
於是乎,張啟陽就愈發的「放縱」兒子,這讓身為母親的李安寧非常非常的不滿意。
自己的兒子以後要是繼承整個毅勇軍的,怎麼能如同工匠一般鼓搗這些個奇巧的玩意兒呢?
在李安寧的心中,就算兒子不學習儒家經典,至少也應該學點兵法什麼的,要不然以後如何領導毅勇軍如何子承父業呢?
和李安寧的極力反對不同,在教導兒子這個問題上,張啟陽表現的非常開明:「平兒鼓搗的這些個東西,其實也是頂頂重要的,若是做到了極限,照樣可以移山填海改天換地。」
通過行軍打仗可以改天換地,讓平兒成為名動天下的將帥,然後領導毅勇軍改天換地,這個道理她是明白的,但是工匠之學又怎能扭轉乾坤改天換地呢?
「老爺做事素來出人預料,但卻從來不會錯,老爺只有平兒這麼一個兒子,還會耽誤了他不成?」
金絲雀笑道:「聽從老爺的安排也就是了,你的見識還能勝過老爺嗎?」
因為張啟陽和金絲雀的強力支持,本身又有很濃厚的興趣,張少平開始走上了一條和他爹完全不同的道路。
事實正如張啟陽所言,雖說鼓搗機械是低下的工匠之能,若是做到了極致一樣可以改天換地,當然這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現在說起還有點言之過早……
不論以後的張少平是繼承張啟陽的衣缽繼續統領毅勇軍,還是成為一名出色的工匠或者是機械師,都預示著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跡象:張啟陽他們這一代人,已經老了。
無論他們曾經做出過什麼樣的豐功偉績,也不管他們對這個時代的改變有多麼強烈,終究已是一個過去時。
隨著他們的日漸老去,嶄新的一代已經開始成長起來,並且逐漸走上了歷史的大舞台,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江南的皇帝將會成為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而北方的嶄新一代則用另外一種方式深刻的影響著這個時代。
他們,才是這個新時代的締造者,是這個大舞台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