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資料

寫作資料

寫作技巧(1)隨身帶上紙和筆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有時候某人的一句話,路上碰到的一件小事,電影里的一個細節,書本上的一張插圖,等等,會突然躍動在你的心頭。

你忽然覺得可以從某人的那句話,路上碰到的那件小事,電影里的那個細節,書本上的那張插圖裡,引發出一個故事來。

我經常有這佯的衝動。有關理論書上把這種衝動稱為「瞬間突髮式衝動」。這是在沒有明確地準備和打算創作某一部作品,卻在偶然的機遇之下,觸發了創作某部作品的**而產生的衝動。

它有時起因於直接感受,有時是偶然得到一個間接材料,當即受到吸引,預感到它可以孕育成一部作品,於是產生了緊張的情緒體驗。

但是,如果你當時沒有及時抓住這個「瞬間突髮式衝動」,那麼,這種衝動很可能稍縱即逝,變得無影無蹤。

如何及時抓住這個「瞬間突髮式衝動」,只有用筆及時記錄下來。

我平時口袋裡總是帶著小本和筆,遇上什麼值得記錄的事,我一般當場就記下,有時不方便,就簡單地記上幾個能幫助聯想的辭彙。

我常常騎車騎到一半,突然停下來,掏出小本,記上幾句;看電影時,受了某種啟發,便掏出小本子(有時嫌小本子面積太小,摸黑在上面塗鴉不方便,還常常掏出報紙),記在上面;甚至半夜裡從夢中醒來,突有所感,也順手在紙上記下。

我試過好多回,由於當初懶得作筆錄,到了晚上整理筆記時(我幾乎天天晚上要整理筆記,把素材分門別類),常常想不起當初引起我衝動的某人的某句話,路上碰到的某件小事,電影里的某個細節,書本上的某張插圖.即使記起來了,也常常會失去當時的那種衝動,實在可惜。

要保留住「第一印象」,只有用筆及時記錄它。

很多作家都有出門帶著筆和筆記本的習慣。這裡我給你講個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小故事。

有一次,果戈理請一位朋友到飯館吃飯,他看到-份菜單,覺得很有趣。於是他立刻拿出隨身帶著的筆和筆記本,專心致志地抄起菜單來,飯萊上齊了,他還在那裡埋頭抄。】

朋友看見他只顧抄萊單,心裡很不高興,不耐煩地說:「你是請我來吃飯,還是讓我來陪你抄萊單?」說完,氣呼呼地離開了飯館。果戈理完全忘記了自己請朋友吃飯這件事;頭也不抬地一直抄著,連朋友走了也不知道,一邊抄一邊高興地說:「真是太好了!太有用了!」

為什麼果戈理要抄萊單呢?原來,他有個習慣,不管什麼時候,去什麼地方,總是隨身帶著筆和筆記本。如果聽到看到什麼傳聞趣事、諺語警句。或有什麼心得體會等等,他都會立刻記錄下來。這些筆記本,成了果戈理寫作的「材料倉庫」。

他寫文章時,在這些「倉庫」里看看翻翻,找出有用的寫作材料。上面提到的那份菜單,果戈理在創作一篇小說時,就把它用上了。

果戈理說:「一個作家,應該像畫家一樣,身上經常帶著鋼筆和紙張。」

為了寫好你的文章,你也隨身帶著紙和筆吧。

寫作技巧(2)堅持記日記

日記,是一種把自己一天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以及自己的言行,簡明地記錄下來的文字形式。寫日記是一種很好的習慣,可以幫你記憶往事,經常能回顧小結,用以鞭策自己。另外,對於一個初學寫作者來說,寫日記還能鍛煉你的寫作能力。

所以,我建議愛好寫作的同學,都能夠堅持寫日記。

日記具有紀實性、時限性、連續性和終合性的特點。

日記按形式來說,可分為:

備忘式--這是用來記事備忘用的,一般都寫得比較簡單,對某件事的內容、過程作簡單的敘述就可以了。

記實式--這基本上是把自己在一天中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或是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

隨筆式--這是以記錄自己的感受為主的筆記,寫下自己對某件事、某個人、某本書的感想。

研討式--這是帶有工作研究色彩的日記。

學生寫的日記以記實式和隨筆式為多。

按內容來說,日記又可分為--

生活日記--記錄生活中與你有關的事情的日記。

學習日記--記錄學習體會的日記。

工作日記--記錄工作情況與體會的日記。

我們可以寫生活日記、學習日記,也可以寫生活學習日記,把敘述、說理、抒情等內容結合在一起寫。

日記的格式是,一般要在第一行寫明某年、某月、某日和星期幾,也可寫出當天的天氣情況。然後另起一行,再寫日記的正文。有的還可在正文前加上標題,點明日記的主旨。篇幅寫得可長可短(當然應該是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寫日記,寫的內容要真實。因為是寫給自己看的,完全可以放開來寫。根據我的經驗,經常放開來寫的好處是,會使你的文筆變得特別的流暢。

寫日記和寫其他文章一樣,也要注意材料的選擇和剪裁,既要寫得簡潔,又要寫得具體形象,寫出新意來。記每一篇日記都得要有一個中心,千萬不能把日記寫成一本流水帳。寫日記,要寫出自己的感受,寫出真情實感來。這樣的日記讀起來才會動人流暢。要及時捕捉住生活中的真情實感,用準確的語言把它們記錄下來。

要想使自己的日記有內容寫,一定要熱愛生活,積极參加各項活動。

寫日記一般擬在晚上,一天的結束之前。也可以用在第二天補記的方式。

寫日記,難就難在堅持。魯迅、巴金等大文學家就堅持寫了幾十年的日記。我採訪過的好幾個小作家,他們全都有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相信當你堅持寫日記,隨著時間的推移,你的寫作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的。

寫作技巧(3)冷靜的選材

材料的佔有要「多」,而選材則要「嚴」,這幾乎是所有有成就的作家們的經驗之談。

那麼,如何做到選材「嚴」呢?

選材的具體要求可掌握在:

以表現主題為依據,和主題直接或間接有關,能起到說明、烘托、突出和暗示主題的材料;

合乎典型性,能夠深刻揭示事物本質,具有廣大代表性和強大說服力的材料;

達到真實性、準確性,既合乎實際,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又可靠無誤,有一定根據的材料;

追求新穎性、生動性,既能反映新事物、新情況、新經驗、新問題以及事物生動活潑、具體形象的材料。

要善於精選,又要敢於割愛,才是選材的藝術本領。

做到選材嚴,我的體會是要冷靜地選材。有時在創作熱情很高的情況下,往往容易不冷靜,「抓到籃里就是菜」,結果弄得材料很龐雜。選材最根本的原則應該是寫自己熟悉的東西。選擇材料,要在寫作思路逐漸連貫、周密、清晰的情況下進行。這就要求作者能在冷靜的心理狀態下進行選材。

這裡舉個例子,一個畫家寫生團到著名風景區黃山遊覽。在觀光的十幾天中,絕大多數畫家不離畫板,一刻不停地臨摹、速寫,唯恐錯過大好風光。但是,有位畫家卻從不帶筆,只是這看看,那看看。

回到畫院以後,畫家們搞了一個「黃山風景繪畫展」,不少人一下子就拿出十幾張作品,畫得飄灑淋漓,頗具神韻,贏得人們一片喝彩。上面那位只看未畫的畫家,似乎無動於衷,照常睡覺上班。直到別人催他拿出一幅作品參展時,他才用一個晚上一揮而就。

結果在畫展剛一掛出,立刻令所有人拍案叫絕,自嘆不如。因為這位畫家的作品超凡脫俗,畫盡黃山之靈氣,且帶有極大的個人風格。有人問他:「你是怎麼構思出來的?」他回答得妙極了:「在黃山時,我沒有跟大家一樣盲目地畫,而是認真仔細地觀察,全是為了捕捉黃山瞬息萬變的靈韻。

切實地感受黃山。回來以後,我也未草率地動筆,為的是看我心裡忘掉了黃山的哪些東西。如果經過時間的考驗,黃山仍然給我留下一些難忘的印象,那便是最打動我、最精華的部份。這時我一氣呵成,便畫了我心中的黃山。記住,在生活中能打動你的事情和場面,總是有價值的東西,被忘掉的不會值錢。別人畫的都是靠臨摹稍加工的黃山,當然沒法和我心靈的衝動相比!」

在創作中,有經驗的作家也和那位畫家一樣,通常不是立即把他在激情影響下選擇的素材,寫進自己的作品,而常常要經歷一個「靜以求之」的過程,即運用「遺忘法」,讓被感動的事物在記憶中輸藏一段時間,使其中次要的東西自然淘汰,選取那最難忘的印象作為創作題材。

寫作技巧(4)先打腹稿后落筆

有些作家構思作品喜歡用先打腹稿、后落筆的方法。我國唐代有個叫王勃的大詩人就喜歡用打腹稿的方法來寫詩詞。相傳一天午後,有人曾慫恿他寫一篇檄文來代表沛王的鬥雞向英王的鬥雞下戰書。

王勃覺得挺有趣的,答應下午交稿。可他回到房裡,磨完了墨,喝了一大盅酒,便上床蒙起了被子。

當然他並沒有睡覺,而是在靜心閉目,構思文章。待到打完了腹稿,他掀開被子,一躍而起,拿筆蘸墨,揮毫作文,一氣呵成。打腹稿,是構思作品的一種好方法。大文學家魯迅寫作,也習慣於打腹稿。

他說過他的寫作過程是「靜觀默察,爛熟於心,然後凝神結想,一揮而就。」他說的「凝神結想」,便是打腹稿。

我曾經試著用打腹稿的方法來構思過一些作品,覺得有不少好處。比如,平時我有不少時間花費在上下班的公共汽車上,等人,開一些無關緊要的會議等方面。用這些時間來醞釀作品,打腹稿是最好不過的了。

我好些作品就是利用這些時段來醞釀構思,打腹稿,然後找一個完整的時間,一揮而就。

打腹稿的好處,還在於寫出來的文字一般都比較流暢,作品整體性強,有一氣呵成的感覺。這是因為作者動筆寫稿時,在心中經過了仔細地醞釀、構思,一篇文章分哪幾個層次,每個層次又是如何來寫,甚至是字斟句酌的揣摩,已經胸有成竹了。當然,在寫作時就不大會出現寫寫停停,時常為尋找某個細節,某段文字的如何表述而中斷寫作思路,使整個用筆的寫作過程變得不聯貫,難以一氣呵成的情況了。

不過用打腹稿的方法來構思寫作,一般只適用於寫作短篇幅的文章。寫長文章還是應該先在紙上列好提綱,細細地醞釀、構思,然後再一節一節的往下寫。

至於有些同學不習慣於用打腹稿的方法來構思、寫作,也不必強求一律。因為各人有各人不同的寫作習慣,而打腹稿的辦法也不是唯一最佳的構思方法。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網游之星幻大陸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玄幻奇幻 網游之星幻大陸
上一章下一章

寫作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