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代的醫療
李松進洛陽城的時候,城門口的衛兵看了看他,卻並未阻攔。作為國都,衛兵們見過了太多的胡人來來往往,對於奇裝異服已經沒有感覺。
走在洛陽的街頭,感覺跟古裝電視劇里有點相像。不時也能看到高鼻樑甚至藍眼睛的胡人匆匆走過。嗯,洛陽可以算是那個時代的國際化都市么?
前面一處不斷有人進進出出的鋪子引起了李松的注意,似乎是個藥鋪。
走進去一看,果然看到很多葯櫃,店夥計在抓藥。不過最引人注目還是店堂中間的一個老者,正在給人把脈。
這看來就是古代的老中醫了,遇到同行了啊。
店裡的人起初都盯著裝束奇怪的李松看了看,不過沒多大一會又重新注視著那老醫者。首都市民也是見過世面的,很難有什麼東西一直吸引他們的眼球的。
晉朝的時候,沿用西漢以來的制度,設置有為百官治病的太常,以及為宮廷治病的少府,相當於現在的醫院。在這些機構中工作的醫生,稱作「太醫令」。再後來,就發展為我們在古裝電視劇中經常看到的「太醫院」。
但是民間一般是沒有專門的醫院的,醫生通常就在某個藥鋪內駐點,為病人診治,隨後抓藥倒也方便。
李松在旁邊默默觀察了很久,這是一個觀察古代醫療的好機會。老醫者給好幾個人先後看了病,並開方抓藥。
這些人里,有幾個是普通的傷風感冒,中藥應該能治癒。但也有幾個人比較嚴重,咳嗽得厲害,臉色泛紅像是發燒,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甚至肺炎。這種情況在現代可能需要注射青霉素才能治癒,中藥未必有療效。
在古代,由於醫療水平不高,尤其是沒有抗生素,很多在現代看來只是小病,在古代都可能要人的命,即使王公貴族也不例外。比如最常見的感冒發燒,也就是古人說的「偶染風寒」,其實也包含著很多種病的可能,現代也要查血化驗才能確定病因,古代的醫者只能憑經驗開些中藥,然後就看各人的體質和運氣了。
所以,古人夭折的可能性非常高,即使是皇子,也經常是沒幾個能活到成年。西方世界也不例外,甚至直到近代也是如此,18世紀的瑞士大數學家歐拉有13個子女,最後只有5個活到成年。
看病的人都走了,老醫者看到李松面有憂色,問道:「這位公子,不知家住何方?」
李松說:「江城。」
雖然李松說的是現代的普通話,老醫者還是聽懂了,雖說那時的「國語」是類似現代的河南口音,但跟現代普通話倒還可以交流,況且很多胡人說的國語也是五花八門,不也都能聽懂么。不過這江城是什麼地方?似乎沒聽說過啊。
看到老人疑惑的神色,李松忽然明白,晉朝的時候還沒有江城這個地名呢,而是叫「江夏郡」。
「我是江夏人氏。」
老醫者馬上警惕起來:「你是東吳那邊的人?」
李松頓時有點緊張:我怎麼忘了江夏現在是吳國的郡縣,而晉朝即將發動對吳國的統一戰爭呢。他趕緊補充道:「我早就離開家鄉,到北平郡學醫去了。」
李松並不算說謊,因為他以前就讀的首都醫科大學,所處之地在晉朝就叫做「北平郡」。
「原來公子也是醫者啊。」這個年輕人在這裡旁觀了好久了,老醫者想知道他水平如何,於是問道:「吾今日診治,公子有何見教?」
李松嘆道:「有兩個人只怕情況不好啊。」
老醫者心中一凜,作為一個有數十年從業經歷的專業人士,他自然清楚,剛才有兩個咳嗽嚴重且發高燒的人,恐怕難以挽回,他勉強開了幾副中藥,也只是儘力而已。眼前這個年輕人能看出端倪,倒還是有點本事的。
「那公子可有良方?」
良方當然有,太簡單了,青霉素足矣。可在這地方,哪裡弄去?
「這兩個人是可以治好的,但是我現在手頭沒有葯。」
老醫者聽說能治好,不由得又驚又喜,對李松說的那種葯很感興趣。
晚飯時間到了,老醫者邀請李松用膳。聽說李松是初到洛陽,遂又安排他在自家客房休息。李松也想再了解下古代的醫術,再加上他一時也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辦,也就欣然同意了。
就這樣,李松跟老醫者一起呆了兩天,老醫者又診治了好多病患,其中有一個肥頭大耳的,明顯是個富人,李松從他所述癥狀,感覺很可能是患了糖尿病,而另外一個人,則似乎有心臟病的跡象。
總的說來,古人的病症遠沒有現代人這麼複雜,以傷風感冒居多,但是像一些富貴病也還是有的,畢竟古代也有不少富人,他們錦衣玉食,缺乏鍛煉,所以也會遇到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之類的疾病。至於癌症,則很少遇到,這除了古代沒有各種污染外,還有一個原因是人均壽命太低;癌症大多是一定年齡后才有較高概率染上,而古人在到那個年齡前,很多都因為別的疾病而辭世了。
作為一名醫科大學的畢業生,感覺給古人看病真是太簡單了。但是沒有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