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問計如晦得良策
第371章問計如晦得良策
杜如晦走到沙盤地圖前,拿起桌案上的短木尺指著地圖上的洛陽區域繼續說道:
「洛陽朝廷雖然自稱大隋正統,但它真正能管轄的地方卻已剩不多,除了洛陽城,就只有周邊的一些郡縣,他們想要有所發展,就必須向外擴張。
元帥請看!
在李靖將軍拿下南陽冠軍縣后,洛陽的南方和西南方已經被我們牢牢佔據,北方和西北方則早已是李唐的地盤。
而我們兩家的實力都不是洛陽可比,王世充想要有所發展,短時間內只能選擇東向滎陽郡。
而號稱魏王的李密也同樣與此,他現在的地盤只有滎陽郡,以及周邊的一些縣域。
不同的是,他的東面、南面,是我們同盟軍的地盤,北面則是長安李唐在管轄。
同樣的,在我們兩家的面前,李密的實力太過弱小,他現在也不敢招惹我們兩家,因此他想要擴張發展實力,也只能西向洛陽一帶。
李密的野心很大,從他最近暗中籌備登基大典就可以看出,一個魏王滿足不了他。
而洛陽的王世充也同樣如此,從他在洛陽朝庭日益器張、權柄日重就可以看出,他也不會滿足於一個鄭王的身份,未來一旦時機成熟,他也必定會纂隋自立。
不過,他們兩家目前的地盤都太小,影響力不足,實力也還不足以支持他們更進一步,所以他們想要擴張實力更進一步就必須滅掉對方,吞下對方的地盤,從而擴大自身影響力,這樣才會有改朝稱帝的本錢。
而從李密最近暗中籌備立朝登基大典也可以看出,李密已經有些心急,末將估計不用再過多久,他就會率領大軍主動進攻洛陽城。
而且,他的兵力數倍於洛陽王世充,若不出意外,他最終獲得勝利的可能性最大!
不過,到時無論哪一方取得最終勝利,獲勝的一方都會贏者通吃,會全盤接收對方的地盤,並趁著此次機會改朝稱帝!」
說到這裡,杜如晦停了下來,放下手裡短木尺靜靜看向蘇尚兩人,不再開口。
隨著杜如晦的一番詳細分析,李義興已經可以猜到了此戰的最後結局,而有著夢境世界經歷的蘇尚更是如此。
李密與王世充一戰之後,贏者一方纂隋稱帝,到時候自己就可以通過討伐叛逆的名義進攻洛陽城。
而自己的大軍就可以憑藉著火藥,以及將士們的精銳,很容易就能攻進洛陽城。
而且到時候,一旦洛陽城內的世家門閥還不轉而支持自己,自己也可以將快速破城改為圍城之戰。
大軍只圍不攻,十數萬大軍的人吃馬嚼,又無外在來源,日久之下必定會把王世充手上的錢餉糧草消耗一空,到時王世充為了堅守城池久延殘喘,一定會強制讓城內的世家百姓捐錢捐糧。
只要屢次之下,雙方必起齟齬衝突,到時已經走投無路的王世充也必定會選擇一些世家大戶作為立威對象,用滅族取財的方式繼續供養大軍。
就這樣,只要自己的大軍一直久圍不攻,那就可以完美的借刀殺人,藉助王世充的手狠狠教訓一次城內的門閥世家。
待等到城內的世家大戶損失慘重,撤逃無路之後,自己再親率大軍攻破城門,以救世主的身份進入城池,到時候自己就可以盡收洛陽城的人心民意!
果然不愧是隋未唐初的頂級智者!就算自己有著夢境世界的經歷,還是比不上他們!
蘇尚心中暗贊一句,點點頭笑道:「果然是好計策,如晦兄你可給我解決了一個大難題!」
說完,蘇尚又虛心請教道:「既然如此,那我們接下來的行動就以清掃南方,以及巴蜀一帶為主!
不過,無論巴陵的蕭銑、豫章的林士弘,還是歷陽的杜伏威,他們麾下的將士都是比較精銳,強攻之下,我們的將士可能會傷亡較大!
如晦兄可有什麼好辦法?」
杜如晦沉吟一會,才開口緩緩道:「從得到的情報來看,巴陵的蕭銑一方,蕭銑本身的直屬兵力並不怎麼強大,他能夠得以立朝稱帝,更多是得益於他那蕭梁後代的身份。
論實力,其手下大將董景珍、雷世猛等幾人的兵力都比他強大不少。
因此對付巴陵蕭銑,我們可以使用離間之計,挑起他們內亂,到時他們便會不攻自破!」
蘇尚聽完不禁眼睛一亮,緊接便笑著點了點頭,認可了杜如晦的這一策!
臣強主弱,的確是內亂之患,而且歷史上的蕭銑也真的是生性多疑,不能容人。他為了收攏兵權,先後設計了罷免殺害了董景珍、張銹等大將,巴蜀蕭梁一國最終也是敗於君臣內亂,被李唐撿了個便宜。
「豫章林士弘,我們可以從他的兒子入手…」
蘇尚這才想起,前幾天李義興才向他遞交了一份關於豫章林士弘的情報奏本,其中就有重點介紹的兩人,林鎮和林銹。
林鎮和林銹分別是林士弘的大兒子,以及三兒子。不過,這兩人卻是嚴重不和,私下裡暗鬥不止。
雖說林鎮是世子,平時里負責政務,身邊聚攏了不少文臣政客,但林銹卻是手握數萬大軍征戰在外,也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身邊自然也聚攏了不少忠心將領,因此兩人也能斗個旗鼓相當。
而且林士弘也比較偏愛林銹,曾有改立林銹為世子的消息傳出。可以說,林銹已經嚴重威脅到了林鎮的世子地位。
林鎮和林銹的關係,不正與歷史上的李建成、李世民兄弟一樣嗎?
兄弟兩人嚴重不和,卻又分別負責內政,以及軍事的一攤事務,並且雙方都各自聚攏了一批忠心耿耿的文臣武將。
這不正是「玄武門之變」另外一個版本的禍因嗎?可以確信,日後一旦林士弘出現變故,兩人必然會上演另外一個版本的「玄武門之變」。
「至於歷陽的杜伏威,末將倒認為不用過於多慮!
杜伏威是個人才,其治軍治政的能力都不錯!他起兵比較早,又身處魚米之鄉,其麾下的義軍組織按理來說,本可以成為天下的義軍前三,但這數年來他卻甘伏於江淮一帶,並沒有向江淮以外的郡縣發展。
從這裡可以看出,杜伏威並沒有太多野心,他組織領導義軍更多是為保家護民,而不是逐鹿天下!
而且他之前也接受過朝廷的招安,得到過朝廷的封賞,可見他對於朝庭還是有一定的認可的。
元帥不妨派出使者,以大隋朝廷的名義招降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