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內部隱患冒苗頭
第373章內部隱患冒苗頭
昨天的奏本?
蘇尚有些疑惑,他最近需要親自坐鎮江都城,東萊城的一切軍政事務,非重大事情他都全部交給了杜如晦和韋雲興兩人全權處理。
難道東萊城又發生了什麼重要事情,重要得如晦兄都不敢擅自處理,所以這才是他不得不親自趕到江都城找自己彙報的原因?
蘇尚按下心中不解,接過奏本便翻看起來。很快,他的臉色就變得陰沉起來。
奏本中的文字並不多,通篇就只有一個意思,天壽帝楊浩不是武皇帝的血脈,又心智不開,是一個憨人,不能傳承大隋正統,理應讓他退位自裁,重新擁立武皇帝的血脈趙王楊杲。
奏本中還說到,當初天壽帝被擁登大位亦是宇文化及等弒君叛逆所為,他們妄圖掌控朝綱,是威逼太后、假借太后名義的胡作非為,蘇尚既然是大隋臣子,就應該撥亂歸正,重新擁立先帝血脈。
奏本是一個名為楊清的官員所寫,不過蘇尚對他卻沒有什麼印象,不知他是何方大神。
還真是不怕死!
蘇尚心中暗哼一句,隨即向杜如晦沉聲問道:「如晦兄怎麼看?」
「此人包藏禍心,惟恐天下不亂,該殺之!」杜如晦沒有多想,馬上便回答道。答案很是堅定,直接,殺氣凜凜。
廢話!對於天壽帝楊浩的血脈身份,以及當初登基的事情,東萊城的大小官員誰不知道,誰不清楚。
但楊浩的隋帝身份,現在卻依然被元帥默認,被東萊城所有的大小官員默認,甚至連太后都默認,這其中的原因又有誰不明白!
而楊清此人卻在此時質疑楊浩的血脈,妄議重立新君,看上去好像是大義凜然,對大隋天下亦是忠心耿耿。
其實他就是內藏禍心,惟恐天下不亂,為了自己的私利,甚至都不惜將趙王楊杲這個有可能是武皇帝唯一能在世上存活下去的血脈男丁強行推到前台,絲毫不去考慮趙王本身的安危,這還有什麼忠心可言。
蘇尚微微點了點頭,轉眼看向李義興,冷聲問道:「趙王殿下最近怎麼樣?」
看到元帥的臉色,李義興便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同時也很明白元帥話中的意思,便也不敢大意,馬上詳細彙報起來。
「趙王殿下自從來到東萊城后,一直深居簡出,平時除了偶爾到元帥您的府上探望雲陽王妃外,一般不出王府,也從不在私下裡會見東萊城的大小官員。
而太后一行到達東萊城后,趙王殿下除了每天一次向太后的請安外,也從不在私下會見從江都過去的官員。
前些天倒有情報人員發現,有幾個從江都城過去的官員曾多次想要拜訪趙王殿下,不過他們都吃了閉門羹!」
「其中可有一個叫楊清的官員?」蘇尚厲聲道。
「有!」
李義興稍稍回想了一下,接著便又詳細回答起來:「楊清,五個月前隨太后一行過去的江都官員,此人出身於弘農楊氏,是宗室族人。今年三十五歲,此前是國子監主簿。
他曾三次到趙王殿下的府外求見,分別是上個月的十五,這個月的初三,以及大前天初九,不過趙王殿下都拒絕了!」
蘇尚聞言,臉色稍稍緩和了一下,沉吟了一會,才又沉聲道:「你馬上安排人手著重調查那些多次到趙王殿下府外求見的官員。
特別是那個楊清,此人深藏禍心,你要派人十二個時辰不間斷地監視他,看看他到底有什麼圖謀,都有誰與他來往密切,他們都在密謀些什麼事情!
另外,一旦發現他們有什麼不軌圖謀,馬上安排人手秘密抓捕!」
「是,末將明白!」李義興沒有多問,敬禮接令后馬上小跑出去。
「那趙王殿下…」待李義興出去以後,杜如晦又出聲道,不過卻沒有繼續說下去。
「…武皇帝留下的血脈不多了!」
蘇尚很明白杜如晦的意思,沉吟了半晌才嘆氣道,「就這樣吧,不用驚動他!想來這件事情也與他無關。」
杜如晦點點頭,沒有再勸說什麼。對於元帥的心思,他也很明白。
武皇帝楊廣一生有三子。大兒子元德太子楊昭早己身故,不過其留下了三條血脈。
二兒子齊王楊暕,與其一同死在了江都兵變,並沒有血脈男丁留下。
三兒子趙王楊杲,好在他提前被安排去了東萊,幸運地躲過了江都之變,留得一命。不過他的年紀還小,至今還沒有大婚,自然也就沒有血脈後代留下。
至於元德太子的三個兒子,燕王楊倓,與其祖父一同死於江都兵變。代王楊侑,在李淵纂位自立后也已經被秘密處死。楊倓、楊侑兩人都沒有血脈後代留下。
越王楊侗也同樣還沒有血脈後代,雖然他現在還活著,還被洛陽方面擁立為皇泰帝,但王世充一旦纂位自立,他也同樣活不下去。
別看元帥也是反隋義軍的一員,其實元帥對於武皇帝楊廣還是很感激的,這從元帥當初力排眾議,一定要用「武」字作為武皇帝的謚號就可以看出來。
當初隋帝楊廣身死江都,天下的勢力組織對他的謚號一共有十多個,但絕大多數都是貶性評價居多,甚至連洛陽朝廷都只給了一個中性定義,明皇帝!
唯獨東萊的蘇尚,唯獨東萊的同盟軍,給隋帝楊廣謚了一個褒性評價,武皇帝。
對於這一謚號,當初東萊城也有很多大小官員反對,但元帥當時一意孤行,並向眾人力陳隋帝楊廣的一生功過事迹,最後眾人被他說服,最終同意為隋帝楊廣謚號為「武」字。
所以,對於趙王楊杲這個有可能是武皇帝唯一能在世上存活下去的血脈,只要趙王自己不野心作大犯下大錯,元帥作為一個充滿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可能為了剷除後患就對他出手的!
……
洛陽城北,氓山之下。
一場慘烈的大戰正在這裡上演,對陣的雙方正是由滎陽李密率領的魏軍,以及洛陽王世充統率的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