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鎮州獻計死後生
第375章鎮州獻計死後生
如果是在雙方大軍正式接戰之前,就知道了李密出動的大軍數量,王世充肯定二話不說就採納段達的建議,留下一部分精銳將士斷後抵擋,自己就採取壁虎斷尾的逃生方式,趁機率領主力逃回洛陽城,然後再據城而守。
可惜,現在一切已晚!雙方的大軍已經糾纏在一起,此時無論哪一方下令撤退,其後果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大軍崩潰,慘敗收場。
戰場是越發的慘烈,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將士的傷亡在快速的增加,而隋軍的劣勢也是越來越明顯,甚至在其軍陣的左翼邊緣已經出現了少許混亂,出現了將士逃離的情況。
「王爺,此地已是萬分兇險,王爺是萬金之軀,不如先把帥旗暫移到后軍,此地先交由張將軍指揮!」此時,剛投靠不久的朱粲也看出了戰場上的不妙,心中一時不由得著急萬分,也忍不住出聲建議道。
冠軍縣一戰,朱粲被李靖率領的大軍打得大敗慘輸,不但老巢冠軍縣被奪,其麾下的十多萬大軍也差點全軍覆沒。
好在他見機甚快,在最後的關頭果斷棄城出逃,帶著萬餘殘軍險險逃出了生天,最終撤逃到了洛陽一帶,投奔到了王世充的麾下!
此次出城迎戰,朱粲本是不願意隨軍出戰的,可惜王世充信他不過,怕他留在城中會與隋帝楊侗一夥勾結,怕他斷了自己的後路,所以第一時間便強令他率領其手下的最後五千名騎兵將士一起出城迎戰。
不過,此時他的手下將士已經暫時全部交出,交給了王世充的麾下將領統一指揮,他也並不是現場的指揮將領之一。
因此只要王世充接受他的建議,決定先把帥旗移到后軍,那他也就可以隨之暫撤到戰場後方,到時就算隋軍崩潰大敗,他們也可以提前撤退,憑藉座下戰馬的速度優勢逃回洛陽城內。
「...」
王世充沉吟一會,有些心動,正待出言下令,麾下將領張鎮州卻在此時出言道:「王爺,此策萬萬不可!
王爺,此時敵我雙方的將士已經陷入膠戰,而且我軍又已呈劣勢,在這個時候王爺的帥旗就是軍中之膽,士氣之源。一旦帥旗突然向後軍移動,很可能會引起軍心混亂,將士潰逃!」
這時另一大將楊公卿也出聲道:「王爺,末將也贊同張將軍所說!
王爺,此時我軍雖說是暫處劣勢,但將士們仍有一戰之力,雙方此時實屬膠戰,不相上下。
因此,此時無論哪一方出現異動,必然會引起連鎖反應,到時誰勝誰負,尚可未定!
王爺,此時我們最需要的是穩住大軍,靜待敵軍生變,到時抓住機會,或可一舉擊潰敵軍。」
一時間,王世充又有些拿不定主意,皺眉看向兩人,「兩位將軍可有什麼主意?」
張鎮周催馬上前,指著前方戰場道:「王爺,末將靜觀戰場,發現戰場上的魏軍比較分散,魏軍似有四向包圍,準備將我們一網打盡的想法。」
聞言,眾將領倶是臉色變幻,有些驚慌。王世充也同樣如此,臉色在瞬間微微變了變,隨即有些急聲道:「張將軍可有什麼退敵之法?」
張鎮州也不推託,點點頭繼續道:
「王爺,此前瓦崗內亂,同盟軍突然殺出,最後被他們撿了一個大便宜,截獲了大部分勝果,而慘勝的李密卻是損失慘重,麾下嫡系精銳差不多損耗一空,其撤回到滎陽郡后全部兵力不足十萬人。
不過,這段時間來李密瘋狂招兵擴軍,此時他的手上大概應有十八萬兵馬,其中騎兵三萬餘人!
而觀其軍陣,李密此次出動的兵力大概在十三萬到十六萬之間。
而此時李密麾下一共十八萬兵馬,但就算此次他是傾巢而來,他也必須留下三萬精銳將士鎮守老巢,其中還必須有一萬是騎兵,這樣的兵力才能防止東郡的同盟軍乘虛而入,以免被同盟軍抄了的後路老巢。
因此,此戰李密最多只能出動十五萬大軍,其中包括兩萬精銳騎兵。
那麼,我們就按這一兵力來推算。
我們此時也有五萬精銳將士,其中也有兩萬是騎兵。按此地戰場的地型,李密既然想把我們一網打盡,那麼他的十五萬大軍就必須出動絕大部分,這樣才能有足夠的兵力四散包圍我們。
所以末將估計,此時李密的中軍防守必將空虛,王爺可以集中精銳騎兵,直搗李密的中軍帥旗。」
不得不說,張鎮周確實是大將之才,短短的一番話語就將李密的實力,心思,以及排兵布陣之法分析得一清二楚。
正如他所分析的。
此次李密傾巢而出,率領十五萬大軍急行軍而來,卻在此地意外遇到隋軍的伏擊,李密第一時間就有些驚慌失措。
不過,隨後卻發現此地隋軍是由王世充親自率領,卻又只有大概五萬人左右時,又不禁大喜,暗道自己果然是真命天子,有著老天爺護佑。
緊接著李密便決定趁此機會,不但要全滅這五萬隋軍,還要把王世充趁機除掉,然後以全勝的姿態率軍進入洛陽城,接管洛陽城的一切。
所以,就在兩軍接戰之後不久,為了防止王世充見機不妙率領殘軍逃回洛陽城據守,李密一方面指揮將士與隋軍正面作戰,一方面又派出了麾下將領率領士兵從四方慢慢圍攏過去。
甚至不顧麾下謀臣大將邴元真,以及單雄信等人的勸說,把自己的兩萬騎兵也派了出去,打算讓他們繞道到達隋軍的後方,從而截斷王世充的後路。
而此時他的周圍,除了他自己的一千餘親兵以外,就還有那一萬名鎮守中軍帥旗的步兵。
聽完張鎮州的分析,王世充的眉頭是越發的緊皺,一時間陷入了沉思,有些猶豫不決起來。
與李密魏軍相遇在這氓山之下的那一刻,他第一時間就看出了李密的兵力要數倍於自已,因此他在接戰之後留了一手,並沒有派出太多的騎兵,此時他的身後還有著一萬五千名騎兵沒有出動。
不過,這些騎兵都是他嫡系精銳,是他為了防止萬一留下的老底。一旦此戰失敗,他還可以憑藉這些騎兵撤離,然後東山再起。
然而張鎮州的建議,顯然是讓他放手一搏,讓他親自率領這一萬五千名騎兵直搗李密的中軍帥旗。
這無疑是讓自己置之死地而後生,一旦張鎮州的分析有誤,自己的這五萬大軍肯定是全軍覆沒,甚至連自己也有可能命喪當場。
當然,如果張鎮州的分析正確,那他的這一萬五千名騎兵就可以橫衝直入,直搗敵軍帥旗,一舉擊潰李密的中軍,甚至連李密也逃脫不了。
到時在中軍崩潰、帥旗易主的情況之下,李密那剩下的十多萬大軍肯定會瞬間崩潰,潰敗當場。
而自己到時就可以贏者通吃,不但可以大肆收攏敵軍的殘兵敗將,還可以在短時間內殺向滎陽郡,將李密的所有地盤通通收入襄中,從而奠定自己開國稱帝的根基。
風險大,但收益也大!
王世充轉頭望向身後的騎兵,一時間還是有些下不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