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融合記憶
萬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這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建奴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在興京「告天」誓師,宣讀了與明朝結有「七大恨」的討明檄文。而相對於后金的逐步崛起,大明的萬曆皇帝因立太子之事與內閣爭執長達十餘年,最後索性開始了漫長的隱居生活,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對於皇帝的這種避世,大明官員也是走的走散的散,萬曆也從不挽留。如今大明朝廷成為了「部、寺大官十缺六、七,風憲重地空署幾年,六科只剩下四個人,十三道只剩下五人。」
這年初夏,襄陽城外峴山中某小河河畔,河水蜿蜒流淌,配合山色形成一幅絕美的圖畫。一輛馬車停在了官道上,一個年約二十的青年男子,面容清秀,濃眉大眼,一縷鬍子修的整齊漂亮,身著藏青色圓領絲綢長褂,袖子微微捲起,雙手背在身後,削瘦的面頰和眼中的神采令他看上去多出了一股清雅氣質。他的身旁站著一名年輕婦人,雲鬟扁髻,身著對襟粉紅小褂,黑色齊地儒裙,懷中抱著一個四個月大的嬰兒,嬰兒此刻睡得正香,甜甜的躺在媽媽的懷裡,粉嘟嘟的小臉洋溢著幸福。一高一矮兩名隨從靜靜的站立在兩人身後。
不知道是走累了停下休息,還是想抒發一下自己對未來的暢想,青年男子走到河邊,觀賞著這迷人的景色,片刻后,他瞪大了眼睛,指著眼前的一處土坡大聲說道:「沒想到,真是沒想到,此處竟然是一處龍穴的入首之處」,又擦了擦眼睛,激動的吟道:「問君何者為父母,穴后巍巍聳一山,前後相生不相剋,兒孫赴舉不空還。」說道這裡,轉頭向年輕婦人道:「夫人,你看此山,方而肥大,山勢平緩,山石滾圓,無棱無角,這就是父母山啊,山下這一片平緩坡地,如此開闊,綠草青青,河水緩柔,彎彎曲曲的環抱著這片坡地,正所謂『九曲堂前過,入朝當宰輔』,左有青龍,右有白虎,前有名堂,後有靠山,一尾龍氣蜿蜒而下,此處若有人下葬於此,子孫必將王侯將相」。
青年少時隨一位江湖術士習得《葬經》和《撼龍》,后因為父輩反對,最終還是專註儒學,考中進士點了官職,恰好調任來到這裡,雖然尋龍點穴不是很精通,但是此處龍相還是看的七七八八。
婦人望向男子所指之處,坡地上綠草繁茂,不時霧氣升騰,聚於坡地之上久久不散。時而無風自擺,時而變幻莫測,一會大一會小,一會屈一會伸,一會隱一會現,一會飛一會潛。
婦人心中,青年就是她的天,她的命,雖然不是很懂,婦人仍然認真的點了點頭,柔聲說道:「此次夫君由荊州府江陵知縣調任襄陽推官,雖然說是平級調任,但是畢竟襄陽府人口、面積、地理位置都遠遠重於江陵小縣,且夫君對於刑獄之事頗有建樹,將來一定能夠干出一番大的成績,有朝一日入閣為相也未必不可」。
青年向坡的中間走去,走到中間處停了下來,向其他人揮了揮手,示意他們也過去。婦人和兩個隨從也就來到坡中間,青年男子指著中間一塊凸起的平地朗聲道:「你們看,這片坡地就是堪輿術中所說的明堂,俗語說『水至清則無魚』,而此河的水雖清,但有很多的魚,而且流速緩慢,呈聚財態勢,一個明顯的山環水抱之勢;此處青草長勢茂盛,明顯的旺於別處」。三人仔細的觀察,果然如此,都讚許的點了點頭。「大家再看,山是旺山,水是秀水,而我們腳下就是許多人苦苦追尋的風水龍穴,半月前經過玉梳峰的時候,觀其山勢乃是一火形山,山尖而且細高,今天又見到父母山和此寶地,更加的確定自己當時的判斷,玉梳峰就是整個巫山山脈的少祖山,正是近穴名為少祖山,此山凶吉最相關,開眼展翅為祥瑞,低小孤單力必慳」。
夫人微笑的望了望自己的男人,口中大讚:「只知道夫君滿腹經綸,沒想到也懂堪輿之術」。於是你一言我一語,如同兩個小兒女般坐在草地上興緻勃勃的談論了起來,說實話二人也的確沒有多大。
青年興緻甚高,手指西方,滔滔不絕介紹龍脈之走勢。「昆崙山是『萬山之祖、龍脈之源』,是龍中的祖龍(根龍)。龍脈從崑崙開始發源延伸到世界各地。龍脈的布局結構和分級,類似一棵大樹有根龍、干龍、支龍、葉龍。一般龍脈靈氣聚集之地被認為是風水寶地,若是天河星宿運轉,地脈靈氣翻湧,恰逢機緣,這支龍、葉龍也龍飛九天。」
「按照夫君所說,這龍可是動的、變化的,只要因緣際會,一遇風雲變化龍,對嗎?」婦人歪著腦袋斜斜的靠在他的肩膀上。
「嗯,龍本來就是變得,但無論如何變,其根都在崑崙。昆崙山的左邊(西北邊)是天山山脈、祁連山山脈、陰山山脈。北邊有阿爾泰山,伴它行的還有賀蘭山、大小興安嶺、長白山;昆崙山的右邊(西北、西南邊)有唐古拉山、喜馬拉雅山、橫斷山等山脈。昆崙山龍脈夾在上述南北山脈中間,不斷向東施展輝煌燦爛的舞姿。龍的主脈落在陝西的西安,然後東出中原(河南),同時展開北向、南向、東向、西向分支,形成井體的崑崙山脈體系。」
「聽你這麼一說,這中原之地豈不是很重要?到處都是龍?」
「中原四戰之地,所謂得中原者得天下,此句也寓有此意。昆崙山到了中原以後,向東有六盤山、秦嶺;偏北又有太行山;偏南有巫山、雪峰山、武夷山;向南是南嶺;加上五嶽:北嶽恆山、東嶽泰山、西嶽華山、中嶽嵩山、南嶽衡山。還有東邊的黃山和台灣的玉山,西南的峨眉。這些大大小小山脈構成了我大明的龍脈,也正是我大明的國脈所在。而我們所在的位置正是巫山龍脈結穴之地。」
「按照夫君之意,這裡豈不是要出個皇帝,可是奴家印象中好像沒有啊?」
「龍脈隨時而動,隨雲而變,隨風而走,黃帝龍脈在中原黃河流域;大禹龍脈在四川汶川九龍山;商湯龍脈在黃河流域;周朝龍脈在岐山;秦朝龍脈在咸陽;漢朝龍脈在沛縣;西晉龍脈在河內;隋朝龍脈在弘農;唐朝龍脈在長安和太原之間;宋朝龍脈在開封、鞏義、洛陽一帶;元朝的龍脈在內蒙草原;而我大明龍脈在中都鳳陽。至於夫人所言此處未有皇帝,我卻是無言以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