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鷂子穿林
"剛者在前,固證其異;柔者在後,尤寄其妙。"
-佚名
柴堆上的人是個和尚,光頭上頂著八個戒疤。身上穿著的不是僧衣是皮襖,手裡拿著的也不是念珠,而是一根漆黑的齊眉棍。
他從柴堆上一躍而下,落地時手裡的棍子把地板砸出了一個洞。
吳繼和一眼看出,這是一根鐵棍。尋常齊眉木棍不到一斤,而鐵棍可以超過二十斤,到達偃月大刀的重量。
宋人筆記裡面傳說,大內宮中有宋太祖趙匡胤用過的鐵棍,五指常抓的地方留下了白色的爪痕。
但可惜因為燭光斧影,其弟趙光義繼位。后雖有金匱之盟,可太祖所立太子,突然發瘋死了。
後來趙光義一脈並不好武,以至於連年積弱,而致於靖康之恥。
但繼承了趙匡胤武學的天雄軍軍士和部分宗室,在民間揚了他的武名,從此武行有掛棍之說。
又說宋太祖太子文武兼備,卻同樣在壯年發瘋病而死,很多事情千年不變。
吳繼和之前把刀交了出去,現在只能抓了一根柴房的燒火棍。棍身粗劣不堪,彎彎扭扭,連普通的木棍都比不上。
和尚把持棍如刀,高高舉起擺了一個朝天勢,這是棍法里威力最大的一個棍勢,一劈下來可直接劈斷燒火棍,再打碎吳繼和的鎖骨。
燒火棍根本無法抵擋對方的攻擊,吳繼和只能趁他打下的時候閃開,再設法反擊。
但和尚手上一變,棍子從中段橫掃了過來。這是上段勢法常見的變化,我舉高武器,對方必定防備上方,露出下面的破綻。
鐵棍俗話說擦一下見血,打一下沒命,橫掃而來馬上就會把肋骨打碎。吳繼和身體往右後方撤去,單手回棍從上方把棍子打下。
燒火棍要是橫攔肯定會被打碎,所以吳繼和用了一招斜閃。槍法里叫做蒼龍擺尾,少林叫做斜行。
槍法之中此勢是幅度最大的躲閃,敵人扎槍深入我的內外門的時候,我就算格擋也會被扎到,只有將往左右後方擺去,槍桿正好斜劈對方杆子。
吳繼和擺身斜退離開,棍子斜劈在鐵棍上方,將棍子打下的同時又避免了木棍被鐵棍折斷。
和尚一看鐵棍打空,馬上將棍崩起,一棍點向吳繼和的胸口。而吳繼和身體一動,又從右後方回到了原來的直線上。
這是蒼龍擺尾的誘敵法,我往原來的斜方一撤,不管敵人如何,我都迅速回復到原來的位置。因為我閃避之後,敵人本能地會攻擊我閃避的位置,而我重新回到原來的位置,正好讓他落空。
整個路線斜走直進如同龍行,所以蒼龍擺尾才冠以龍名。
吳繼和這樣一走,和尚右邊就露出了破綻。燒火棍在他棍上搭住,閃電一樣沖手指刷去。
長桿兵器互相順桿剃是很常見的技術,一般庸手會說破解刷桿,常說什麼要轉杆子,讓敵人的杆子從我抓握的空住刷過,這樣就不傷手指了。
如此荒謬至極,首先敵人的杆子刷入,目標是用兵器前方攻擊我的身體,手指只是途中的目標。只有同樣的庸手,才會追著對方的手指不放。用這種所謂讓敵人從空處劃過的方法,就算我的手指躲過,身體也暴露給敵人了。
再有則是明手用桿刷入的時候,以身力推動杆子,整個過程如霹靂火閃,豈有時間作那麼複雜的動作?
和尚對付刷桿的方式便是通家,他順吳繼和刷入的力道將棍子調轉,棍子前後一換,後手轉成了前手,而燒火棍就刷空了。
若是高手,還有別的方法。敵人順我杆子刷入,我用後手力一甩,就將他的杆子給抖出去了。
但和尚用的這個方法,叫做勾掛硬靠,棍子一轉不但避免了對方的攻擊,我自己也以身隨棍靠了進敵人內圍,如短打中的借懷入懷。
和尚大步猛踏,二十多斤的鐵棍猛地向吳繼和撞來。吳繼和也向他撞去,撞上的瞬間轉了個身。
這是拳術中鷂形翻身的勢法,意在貼身躲避敵人的衝撞,轉身讓他撞空。
轉身的時候吳繼和還把燒火棍抱在了懷裡,一轉身露出的棍梢就反著打向了和尚的後腦。
但和尚也用身法閃避,往前埋頭躲過了致命一擊。
但吳繼和突然回身,全身連同木棍一齊打在和尚身上,這是拳勢中的鷹鷂回頭。
鷂形多旋打之技,有擰旋之勢,和尚收到重創,竟然橫著飛著出去,太陽穴被燒火棍打出了一個大坑。
吳繼和拿起了他的鐵棍,向皇帝理政的九經三事殿跑去。
清華園內池水麟麟,涼風吹拂,但卻人煙稀少,站崗的守衛都不知去向。
九經三事殿殿門虛掩,門外什麼人也沒有。
吳繼和遲疑片刻,把棍子放在了地上,跪地向殿內拜去。
"臣吳繼和,叩見皇上。"
"進來吧。"
答應的是皇帝身邊的親信太監。
吳繼和推門而入,十幾把拉開的硬弓對準了他的臉。
"繼和,你來了。"
十幾個侍衛把弓箭這才放下。
"臣察覺園內有異,擅自闖入,望皇上賜罪。"
"無罪,你來對了。"
這幾日自御馬察覺異變以來,皇帝就回到了清華園內。
當天夜裡,有數個刺客在園內出現,被早有準備的侍衛用火槍擊退。
第二天起來一切如常,園內下人戰戰兢兢不知何事發生。皇帝考慮利弊,不願過於打草驚蛇,吩咐一切如常。
第二天黃昏,刺客再次憑空出現,侍衛傷亡慘重。
隨後幾日刺客不斷襲擊,戰死者的屍體堆滿了偏殿。出去的傳信的人都渺無音訊,放出的信鴿都被獵鷹叼走了。
整個清華園,變成了一座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