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印國
震旦是塊巨大的半島,甚至大到超過半島的概念,稱之為次大陸。面積達四百三十多萬平方公里。
其北是雅山山脈(喜馬拉雅山脈),中部是震旦高原,雅山山脈下是自西向東的恆河,恆河流域是塊巨大的平原。
恆帝對此地的開拓是成功的,成功的首要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恆帝進入震旦是方式是突進式的。
這個突進的進入方式的重要性甚至比宗華的文化,技術,都還重要。
以風宗穿越前的過往歷史看來,所有古代國家若要擴大土地,都是對周邊地區進行征服或吞併,這是漸進的。
一個國家形成了,就有他的統治範圍,他的統治範圍或以河,或以山脈,或以沙漠,或以海洋為邊界。
但肯定也會與其他人類社群接觸,不管友好還是戰爭,雙方都會發生交流。對於社會階次較落後的一方,最先有可能,也主動接受的是貿易交流,然後就是軍事方面的交流――不管先進強大的那一方願不願意。
所以要征服周邊人類社群就極為廢時廢力,甚至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而恆帝卻是用一條城堡帶――南拓道,一步跨過周邊人類社群,到達與宗華文明接觸不到的比宗華周邊人類社群還落後的人類社群的中心――宗南甸地與震旦。
當恆帝用這種方式到達之後,才能將農業經濟與文化的優勢力量發揮出來。
如果不是這種突進的吞併,征服佔領的前進方式,而是用漸進的蠶食的話,要佔領這二地就是痴心妄想。
突進式的開拓后,宗華人在當地的優勢是全方位的展示出來。
軍事上,宗華人已經有成熟的軍事制度,兵器是青銅器,能夠擊敗當地操石制木製兵器的土著。
農業上,宗華人的這種較為穩定,而且收穫極大的生產方式,確保宗華人在人數上的快速增長,並在很短時間內超過還在採集階段的士著,他們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他們就算一萬年也達不到農業生方式中一兩百年就能達到的人口數量。(如澳洲土著已在澳生活近四萬年,到西方人佔領前不過七十萬。)
在文化上,宗華人能輕易同化這些連文字都沒有的人,改變他們的生活習俗,原始信仰。還有制度上,等等各方面優勢,無需多論,但無論這些優勢多麼強大,都得用突進的方式佔領土地后才能發揮出來。
簡而言之就是突進使當地土著沒有時間去適應新鄰居,就被打倒征服,更沒了學習新鄰居的機會。
這種突進有二個階段,第一是南拓開闢出來后,宗華人突然跳進土著社會組成的海洋中,每個宗華人社群先建立城堡,確保自身性命與財富安全不會受到危險。
這些城堡真的如同海洋上的島嶼,彼此之間相隔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往來都要三四天,這就意味著他們只有幾萬人,但影響範圍極大。
第二個階段,宗華人以這些城堡為基點,四散征服抓捕土著,消除隱患和增加勞動力。
幾百年後,農田遍布,人口滋生,村莊興起。城堡如同島上的火山,噴湧出的岩漿遇水冷卻,變成土地岩石,然後相互連成了成片陸地。繼而糧食交換,開礦冶鍊,文化繁盛,國家勢強。
印國的上升期強盛期極長,從華歷六十年立國至華歷五百年左右為上升期,成公治震旦奠下了基礎。
恆河流域是一塊巨大的平原,印國人開發起來較容易,一把火燒光大片區域,平整土地,築起田垣,修建水渠。
平原降雨量極大,很容易泛濫成災,所以從成公修建大範圍大規模的灌溉防旱防澇系統開始,印國就有集全國力量繼續修建這個系統的傳統。
從最初的十萬土著奴隸,到後來每年一到農閑,就徵集十萬平民,鼎盛時多達二十萬人參與修建,持續時間長達七百多年。
這個系統讓所有人看見都會瞠目結舌,從主渠干到小溝,從防洪提壩到蓄水堰,遍布大半個恆河平原。
如此持續性投入大量人力,修建水利系統。一方面是印國長時間內沒有強敵在側,不用擔心安全問題,可全心投入到集體建設中去。
另一方面是宗華文明是農業文明,對治水灌溉極為重視。
恆河平原水源,光照充足,土地平整,加上水利設施,使印國的農業產量極大,以華氏城(巴特納),傑城(拉傑沙希),穆丘(穆扎法爾布爾),還有孟中,孟南多為水稻,還有少部分小麥,又於華歷三百年左右從震旦西部的毗荼人(達羅毗荼人)那傳入棉花與種植技術。
孟中,孟南盛產水稻與黃麻,孟北產茶與水稻。
在促進人口快速增長的同時,還能將大量糧食賣給甸地。即便加上運輸成本,都比甸地本地糧食便宜稍許。
河網密布,使印國各地之間交流方便,來往通暢,大量的糧食供養了貴族的同時,還供養了大批手工藝人,孟南盛產金,銅。
印國從南部震旦高原換來金鋼石,遂視為珍寶,盡相作裝飾品用。
印國在華歷一百五十年間與震旦西邊的印河(印度河)平原上,發現了另一個高度發達的人類社會,長相較黑,取名為毗荼人,從那引入了棉花與芝麻。
到華歷五百年左右,印國人口超過三百萬(超過同時期的古埃及第十一王朝的二百萬)。
從華歷五百年至華歷七百年間,開始進一步拓展,分西,南二路。
西路與毗荼人正式接壤,南路順東止山脈(東高止山脈)沿海的平原前進。
印國進入鼎盛期,東面用糧食,茶葉,黃麻與甸國貿易換來寶石,瑪瑙和木材,西面對毗荼人進行時戰時和的蠶食。
就在印國人將遍布城市村莊的已經開發成熟咯印河流域人類社群視為口中肥羊時,一種白膚金髮人――可能是同一文明使然,印國也將這種人稱為豕人。突然駕著馬拉戰車,極短時間內搶走了這頭肥羊。
並對印國的富庶,虎視眈眈,垂涎三尺。印國多為平原,軍隊多是步兵,雙方接觸初期,對車戰的衝鋒極不習慣。
但是印國與希國面對豕人時,雙方處境不同,印王處於印國較東的西瓦城,雖實權不大,但印國諸侯卻有一個名義上大家統一認可的君主,而希玉諸侯早就驅逐了希王,自相爭鬥幾百年了。
印國人口較多較密集,所以城池城堡較多,而豕人剛征服印河流域,人又少,不可能短時間就征服印國。
於是雖然雙方一打仗,印國就慘敗,但有同一個君主,就能再次集結,加上人多城多地多,印國輸得起。
在丟掉四分之一,也就是華歷五百年至七百年間征服的西部土地后,豕人攻勢較緩,而印國也穩住陣腳,習得馬拉車戰術后,卻苦於印國馬的質量與數量不如豕人。只能困守城池,加固城市防禦系統,而不敢交戰於平原。
於是雙方進入僵持狀態。
大概在華歷三百年至四百年間,印國出現了初步的冶鐵技術,但是技術並不成熟,無法大規模推擴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