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南朝盛衰

第91章 南朝盛衰

風宗帶領風姓部落南下后,原地還有幾個同姓胞族沒有離開,而是在原地繼續生存了下去,並延續了風宗傳授的農業種植技術。

大概在宗華處在治世時代的幾千年中,東方風姓部落依靠農業種植技術而壯大,繁衍分裂出多個部落。並遂步擴散到大河中下游地區。

但是宗華這邊有了華帝,創建了早期部落聯盟制度,擊敗巴,渝山地部落,治理了水患,並將農業技術往推了幾千年。

而東方風姓部落沒有華帝,所以發展較宗華慢,而宗華文明被盆地所困,向外影響較少。

到啟帝統一宗華時,也就是這一時期,東方部落形成大範圍的部落聯盟。聯盟又內分出三大集團,華夏部落集團,東夷部落集團,苗蠻部落集團。

華夏部落集團居大河中上游,東夷部落集團居大河中下游,苗蠻部落集團居南方。

集團內各部落之間為區分,稱某氏,也用某氏稱這個部落首領,所以「某氏」即是一群人,也是一個人,也是多代人的泛稱。

某氏在集團中取得領導位置,繼而以集團的力量取得在大部落聯盟的領導位置。

起初由東夷集團的包棲氏擔任大部落聯盟領導,後由華夏部落集團中神農氏,魁隗氏,連山氏,列山氏,朱襄氏等氏接連長期領導。

這種大聯盟比華帝創建的宗華聯盟更為鬆散,只有極少時間內才通力合作治理水患,或者是爭地奪水。其餘大部分時間最北某氏和南方某氏基本無往來。

這段時間對照宗華,也就是啟帝至台禾之亂的時間,大約一千三百年至一千五百年的時間。

到禾帝后二三百年間,神農氏世衰,苗蠻集團在九黎族蚩尤氏的領導下壯大,並多次擊敗神農氏。

神農氏乃向同一集團中的有熊氏求援,有熊氏與神農氏結盟,與蚩尤氏大戰多年不勝,最後決戰於涿鹿,蚩尤氏大敗。

有熊氏與神農氏結合為一族,又收納了九黎族,於是統一了東方大部落聯盟,時間大致在華都被焚前後。

有熊氏傳少昊氏,少昊氏傳高陽氏顓頊,高陽氏顓頊傳高辛氏帝嚳,高辛氏帝嚳傳帝摯,帝摯為帝嚳長子,即位之後為政不善,讓位於四弟陶唐侯伊祁放勛即堯。

陶唐氏堯傳有虞氏舜,這段時間又稱虞朝,歷時七百年間。舜時有大洪水,乃派禹治水,禹治水十三年,改堵為疏,故成功。

舜乃傳位於禹。禹繼位後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

在虞朝時期,東方部落就與天府有了斷斷續續的來往,並知道天府的文明昌盛。

於是禺派使者伯益往見宗華天子,是第一次以極正式的政治往來。當時的天子是萬帝,伯益入巴方,被巴侯攔截敲詐,不入天府,伯益乃報禹,禹很生氣,這時伯益又告知宗華現有南北倆天子。

於是禹又派伯益往見南朝天子。當時南朝現帝在位,三公輔政。見外來部落來朝,很是吃驚,而且還是這麼強大的部落聯盟,並且雙方語言極為相似。

現帝於是詢問,伯益根據部落傳說,列出世系,南朝大驚,推斷為天人氏之母族,華胥氏之後,其始祖與天人氏為同族。

於是像恆帝冊封華陽氏那樣,冊封禹為夏王,華即是夏,並送玉冊,黃鉞等禮器。伯益乃回,於是雙方產生朝貢關係。

伯益將此消息告知禹,禹與族人大喜,原本就對宗華有仰慕之情,現在又有共同始祖,於是自豪感優越感由然而生。

一有血族同緣,二有政治義務。夏就像宗華分支一般。就如華陽人與天府一般。

南朝此時已歷三百五十多年,一樣用華曆紀年為華歷五百五十年。

南朝雖照搬北朝制度,卻大為不同,首先便是從首代南天子開始,往後歷代全被架空,如同傀儡。

其權力被三公完全架空,攀侯歷代世襲太保之位,掌管天子之玉劍,主管軍事。

詔侯歷代世襲太傅之位,掌管天子之玉簡,負責控制帝宮,並親自教導歷代天子。歷代天子大多數與詔侯之女聯姻,所以詔侯多為南天子的舅舅或者岳父。

保侯歷代世襲太師之位,掌管天子之玉章,負責朝政大事,架空了冢宰。

詔侯書寫詔書,保侯蓋印並監督執行,攀侯統籌戰事。如此一來天子只剩下祭權。這種架空是如此徹底與鞏固。

三公的分權也導致互相合作,互相制衡,保證了南朝長期的穩定。

南朝又將恆帝陵墓當作如龍泉山一樣的聖地,歷代南朝天子皆葬於滇池之泮,並修祭天圓圜。

南朝華歷二百年開始。至華歷三百年左右完全控制了雲地全境,就向東方開拓。

到華歷三百年至華歷七百年左右,封建桂,粵,交趾三地,以桂,粵,交三公鎮守,下轄二百五十多路諸侯。

到華歷七百年左右,南朝總計四百萬人口,分雲,桂,粵,交四地,諸侯三百二十七路,還有夏王稱臣。

北朝總計七百萬人口,分天府,藏,黔三地,諸侯不到五十路。天府人口就獨佔六百萬。

南朝使北朝與甸,印兩國隔離多年。但這二國又不認南朝是正統。相互之間交往不如帝國時期。

南北二朝已對峙長達五百年,似乎就要形成定局時,轉機其出現了。

華歷七百三十年,也就是甸國遷都的三年前,南朝發生內亂。

桂,粵二地多為山地丘陵,只有交跤有塊紅河在入海口衝出的三角洲。南朝在開拓桂,粵,交三地的時候,只能在低地山谷間建城開墾,而城外山上儘是土著。

南朝各諸侯發起多次圍剿掃蕩,抓獲奴隸20多萬,由於兩地地形複雜,還有部分藏在山上,各立山寨,短時間難以攻下。

山區丘陵,開拓緩慢,勞動成本又高。各諸侯缺乏勞動力,就不殺俘虜,允許奴隸之間通婚群居,但是世代為奴,除少數有特殊技能或者機遇外,皆不得赦免。

於是南朝存在一批二十至三十萬的奴隸階級。交趾最後開拓,有近十五奴隸。

當時交趾有一名為蘇定的大夫,於路中撿一棄嬰,乃土著之子。因蘇定無子,乃帶回家中,視作養子,取名為側貳。

並派士族教導其文字,學習宗華之習俗。封地中士族平民多詫異,也勸告蘇定不可養虎為患,蘇定不以為然。

側貳至十八歲,蘇定欲將封地爵位傳之,其下屬乃告蘇定君主息侯。息侯大怒,乃命蘇定必須從蘇氏族人中過繼一人,言封地爵位絕不可傳於蠻人之子,並派人往殺之。

蘇定無奈,將側貳藏住,對來使謊稱側貳已逃入山中。側貳眼見將要過上貴族生活,從此鐘鳴鼎食,卻遭此變故,其真實性情也暴露出來。

當晚蘇定夫婦含淚送走側貳,卻不想側貳又轉入府中,殺掉看奴之人,放奴二十多人,趁夜奪得兵器,將蘇定夫婦及僕人皆殺,又擄走從小一起長大的蘇定之女蘇蘭。

將蘇家除蘇蘭外皆殺之後,又搶走財寶,將宅院一把火燒掉。

側貳與奴二十眾三夜潛入三家貴族家,放出奴隸上百,皆得兵器,對其主人家男殺女奸,搶得糧食衣服就火燒其宅,復逃入山林中。

息侯震怒,乃派兵剿殺,入山林不見人而返。第二年側貳出山林,夜入礦山,殺掉看守之人,放奴三千。又派三百土著散入各大夫家中,勾結奴隸,傳遞消息。

到四月間交趾各地奴隸同時作亂,彼此呼應,殺領主平民,奪得兵器。五月全部匯流於交趾南部達三萬之眾。

奴眾共推側貳為交侯,側貳乃率眾奴一路攻城,釋放奴隸土著,各諸侯倉促應戰,兵少不敵。至七月已放得七萬奴,奪城二十七,城中上至諸侯下至平民被殺,掠奪財寶兵器無數。交趾局勢如同鼎沸。

息侯往桂地借兵共五萬,正面擊敗側貳奴軍,前往追殺,側貳聚集三千敗兵,回頭藏於大路山林邊,教奴眾只殺大旗下的人。息侯追殺間,側貳突然率奴從山林中衝出,直取息侯,息侯大軍不察被沖開,息侯於亂軍中箭逃走,后死於箭傷。

息侯一死,整個交趾群龍無首,各諸侯大夫緊守城門自保,並派人向南朝朝廷求援。

華歷七百三十二年,交趾大亂的消息傳入朝中,南朝大震。太保領五萬朝廷軍與三萬桂,粵二地諸侯軍,共計八萬南下討伐。

而此時側貳已放得十二萬奴,交趾諸侯平民被殺七成,城池大半為奴軍所據。

側貳將十二萬奴不分老幼男女皆編成軍,分發武器。又置十二將,每將統一萬,將置一帥,統千人。

太保南下與側貳大戰三月不勝,側貳乃令四將如何如何,不告知另八將,乃佯敗后逃。太保信以為真,前往追殺,入得山道,突然左右山上各沖一萬,背後二萬大軍,前面是側貳敗軍被山石樹枝堵住。

太保身死,大軍全軍覆沒。

消息傳回南朝,太傅與太師皆以為是太保自己不察致敗,奴軍不足為慮。於是令桂粵二地諸侯閉城自保,等待援軍。

當下更重要的是太保的繼任者的問題,三族都是支姓華氏,為了互相取得信任,經常聯姻。

戰死交趾的太保只有二十三歲,正妻是天子之女,無所出。又各太傅與太師之女,各生得一子。長者不過四歲,幼者不過二歲。

太傅與太師皆想自己外孫成為太保,於是引起朝爭。太傅寫詔,而太師不用印。本來穩固多年的三公執政結構,缺了一角。以往也出現過這種情況,但都無內外之患,所以有耐心商議,進行利益交換來解決。

而現在都不行,有大規模叛亂,容不得,也沒有時間來慢慢商議。

於是雙方都有了緊迫心,失去了往常的判斷力。從朝爭進而演變成兵爭。

雙方先指示手下諸侯交戰,接著雙方也不可避免陷入其中。

華歷七百三十五年,交趾餘下城池在無外援的情況下,紛紛為側貳所破,交趾全地陷落。雲地也陷入內戰之中。

華歷七百三十六年,側貳派五萬大軍往攻桂地,一月拔七城。

攀地長期無主,冕邑大夫乃投北朝,並將南朝之亂告知,當時柙帝在位,察覺到了南北二朝一統的好時機,於是第二年派十萬大軍南征。

卻被邛邑攔截三月不前,南朝驚覺停戰,於是太傅往北抗北朝。太師往東平蠻亂。

華歷七百三十七年,太師全軍覆沒於桂地,太師被擒斬首,太傅五萬大軍守邛邑不能脫身。整個桂,雲二地已無大軍。

側貳已有二十萬奴軍,十萬守桂,粵,十萬直攻理京,破百色屠城劫糧,又破玉希屠城劫糧。

理京被圍,只有三千守軍。南朝天子見無援軍,奴軍又是如此兇殘,乃殺光妻妾兒女,自焚於宮中。

理京被圍七日便破,側貳奴軍屠盡滿城六萬餘人,不分老幼男女。見男殺見女奸。側貳於理京宮中一月,與眾大將整日飲酒姦淫宮女。

四處搜亂金銀玉器,男奴軍女奴軍少奴軍老軍,皆渾身鮮血,言笑晏晏,肉渣沾於身上,金銀掛於腰間,貪得無厭,還嫌不夠。

就商議要挖掘南朝歷代天子之墓,掘得一墓,卻不想南朝天子皆被架空,隨葬品不多,眾奴大失所望。

側貳能識宗華文字,也知道恆帝事迹,心想如此人物,隨葬品肯定多,於是就要掘桓帝之墓。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宗華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宗華
上一章下一章

第91章 南朝盛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