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六分儀

82、六分儀

除了在廣南西路和交趾地區,華夏軍已經停止了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由於靖康之後連年的戰爭破壞,中原地區,特別是開封周邊,已經是十室九空,土地荒蕪。原先百萬人口大城的開封城內,如今只剩下了不足四萬人。

黃河入衛州決口,一路改道南下,經東明、考城(今民權)經古汴渠奪泗入海。

由於河道無人治理,每年春季河水泛濫,造成沿河兩岸原本肥沃的土地形成大片的鹽鹼沙地,雜草叢生,人煙稀少。

華夏高層所制訂的政策是以農業為主,先治理河務,修築堤壩,將地方上的農業生產恢復后,再說發展工業之事。雖然有些地方比如磁州武安縣、相州,京東路的萊蕪鐵監、荊湖路的大冶鐵務和江州的袁州鐵監都在進行改造和擴大生產,但是總體的投資並不算大。

李峴在看到工部所提交的黃河治理方案后,有些哭笑不得。

按照這個方案,黃河將在徐州以南經駱馬湖改由沐河河道入東海,這樣的話,駱馬湖早晚得讓黃河所攜帶的大量泥沙給填死。不過黃河直接入東海也好,省得象後世一樣,將渤海填成了個淺海,而且每年淤積的泥沙造成原本很好的沿海港口淤積嚴重。

只要不再發生大規模的戰亂,黃河估計就會一直照著目前的河道延續下去了。

另一個需要治理的河道是南易河與白溝河水系。

這裡的河道由於宋初為抵抗遼國南侵,人為地將河道淤塞,從而造成了大面積的沼澤濕地。但是湖泊濕地明顯地對於環境和氣候有好處,李峴在這份有關南易河水系河道治理計劃中作了一些改變,使得河水通過白洋淀和文安窪,並構築水閘堤壩,儘可能地將這兩大片濕地湖泊保留下來。

省得像後世在根治海河時一樣,使得許多湖泊濕地隨著河務治理而消失了。

至於另一時空淮河水患是因為抗戰期間黃河被扒開后,奪淮入海,大量的黃河泥沙造成淮河河道大面積的淤塞,從而形成的災害。在現在,淮河水系的水患倒並不嚴重。

土地私有和嚴重的土地兼并是封建王朝歷來無法擺脫的痼疾。一部分大臣提出「給地墾荒」的政策,以鼓勵農戶開墾荒地,進行墾種。但是在趙芸兒的強烈反對下,最終帝國中樞發布禁令,宣布對所有的礦山和無主荒地、新墾土地實行國有化,嚴厲禁止國內私人之間的土地交易。

也就是說,私人土地想要出售時,只能是賣給國家。

帝國高層出台的政策就是為了打擊地主階級,新的勛貴統治集團,成為大資本家可以,但是絕不允許再次轉化為新的地主階級。

理由就是地主階級只會把這個國家越搞越糟。

……

隨著交趾戰役的進行,華夏水軍開始駛出內河,走向海洋,從水軍開始向海軍轉變。

但是輪船或是帆船在遠離了海岸線后,就失去了陸地上的參照物,從而無法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地球儀早就被製作了出來,原來需要進入興元學宮之後,方能知道這大地原來是個巨大的球體。到了現在,在普遍的義務教育之下,許多正在讀鄉學的少年都已經知道地球是圓的,是地球繞著太陽轉,而不是太陽圍著地球轉的道理了。

地理和天文,是形成世界觀的另一扇窗戶。一個人的世界觀是由民族文化歷史、國家地理再加上天文物理幾個重要的方面所形成的。文化是傳承,歷史會讓一個人知興衰、知榮辱,在道德方面變得更加高尚一些,而國家地理則會加強民族觀念和國家觀念,天文物理則會讓人學會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待人生。

後世的「教育家」們卻在極力倡導和強迫自己民族去全力學習別國的語言,極力淡化民族歷史和國家地理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大多急功近利,而且忘恩負義,缺乏國家和民族觀念,這不能不說是一個民族的悲哀。

出海的漁民們使用古老的「觀星術」來確定自己在海上的位置,古代的航海家們就使用這種方法能從阿拉伯海駛到華夏。至於歐洲,現在還是真正的野蠻人之地。雖然這種依靠觀測星體位置的方法十分不準確,而且極為依賴航海者的經驗,但還算是很有效用。

六分儀的發明和水軍一點關係都沒有,而是天文院的師生們的發明。

李峴在自己的筆記中記述了一年有365天,而每四年需要增加一天,這種後世得到普遍驗證的紀年方法。但是天文院的師生們需要對這一數據進行驗證。為了在全國測繪中準確標註自己的測量位置,就需要有一種儀器,它能通過對地平線和中午的太陽之間的夾角的測量,或通過對地平線和某顆固定星之間的夾角的測量來確定緯度。

最初,師生們是用星盤來測量太陽高度,但是有時候在船上進行測量時,由於輪船的甲板隨著波浪上下起伏,這種儀器就很難進行操作,而且還不容易測算準確。後來人們用直角儀取代了星盤,在地圖上用直角儀及兩腳規、量角器、平行尺等計算出所在的位置。

後來經過大量的改進的試驗,師生們用一種反射望遠鏡與水平鏡、象限儀組合,發明了一種在海上測量角度的儀器。觀察者可通過一面鏡子同時看見地平線,它們之間的角度可用邊緣標有刻度的象限儀測出,測角範圍可達90°,成為一種測緯度的理想儀器。該儀器另一優點是它能使星辰天體的形象與地平線成一直線,而且所測讀數更為精確。

不過天文院所研製的量角儀使用的是完整的星盤,其測量範圍可達360°,雖然測量效果很好,但很笨重,在海上使用極為不便。於是有人將星盤截取了三分之一,雖然把測量範圍限定到了只有120°,但卻讓其變得極為輕便和易於使用。

這就是最初的六分儀,它所基於的原理很簡單:光線的反射角等於入射角。實際上,六分儀也可以測量任意兩物體之間的夾角。

六分儀是由一個三角形的架子組成,一邊是一個120°弧形板,上面有刻度和一個可移動的指針。反射望遠鏡將需測量的有夾角的兩天體反射到一起,人們就可以方便地測到角度並計算出目前所處的緯度。六分儀較之以往的測緯度的星盤、卡爾瑪和直角象限儀等的精度有較大的提高。

六分儀的出現,使得航海到遠洋時,船員確定所處位置的準確性得到了極大的提高,這也為遠洋航行和測量提供了一種極為可靠的測量儀器。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月出祁連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月出祁連
上一章下一章

82、六分儀

%